第6章 品特与荒诞派戏剧
品特一生创作的戏剧作品有32部。早期影响力较大的有《房间》《生日晚会》(The Birthday Party)《看护人》(The Caretaker)《升降梯》(The Dumb Waiter)和《微痛》(A Slight Ache)等。简单地从表现形式上来看,这些作品都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屋里与屋外的矛盾冲突,个人空间受到的来自外来未知力量的干预和破坏;而品特在创作早期的后段,从《微痛》开始,在主题上开始发生一些细微的转变,人物的社会背景也开始显得逐渐清晰起来,剧中的两性关系、家庭内部的关系等开始成为重点,我们姑且把他这个阶段的作品称为中期作品,这些作品的主要代表有《一夜外出》(A Night Out)《夜校》(Night School)《情人》(The Lover)《证据收集》(The Collection)《归家》(The Homecoming)《背叛》(Betrayal)等;品特的后期作品开始加入了浓烈的政治元素,在这些作品中,品特在舞台上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幅的暴力场面,这种暴力是集权对个人的压迫等,代表作品有《饯行酒》(One for the Road)《山语》(Mountain Language)等。但是,纵观品特所有的作品,他从头到尾始终不离不弃的主题永远是围绕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所产生的种种权力争斗与力量较量。
这位引领英国乃至世界舞台将近50年的剧作家头上的光环数也数不清,其中最引人注目,让人津津乐道的当属2005年由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个奖从官方角度上将品特提升了一个级别,使其与萧伯纳、尤金·奥尼尔、贝克特齐肩,成为本世纪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然而,与这3位旗帜鲜明的剧作家不同的是,长久以来,戏剧评论家们无法清晰明确地给品特定位。虽然马丁·艾瑟林(Martin Esslin)在60年代初将品特武断地归类为“荒诞派”剧作家,这一观点在长期时间里淹没了其他研究者的声音,但是,随着品特70—80年代新作品的不断上演,这一说法逐渐显示出其薄弱与局限性。荒诞派戏剧核心的哲学本质是存在主义,意在探讨生命存在的虚无和痛苦;而品特戏剧的核心精神并不在此。从品特的第一部作品《房间》开始到最后一部作品《庆典》(Celebration),品特一直在关注人的存在以及存在的状况和影响存在质量的外在原因,至于存在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品特在其戏剧作品中想要深入探讨的命题。如果说荒诞派戏剧在舞台上表现了人生存的虚无与痛苦,那么品特更关注造成这种痛苦的社会根源。
以贝克特、尤内斯库等为代表的“荒诞派”剧作家在舞台上基本上都是用高度抽象的场景,代表某种符号的人物和寓言化的语言来作为手段,设计了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框架来承载其思想。而在品特的剧本中,场景是生活化的,语言更是日常化,相对于前者的高度象征主义,品特的风格更像是走现实主义的套路。剧中场景、人物对话、话题都与现实生活高度相似,品特就像是从现实生活中摘取了一些片断,更替其中的一些细节,然后用其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一点使得品特与荒诞派戏剧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从品特的戏剧作品上来看,其舞台的表现形式有一些常见的元素,例如一个与世隔绝封闭的空间,两三个人,一种三角的人物结构关系,令人捉摸不透的,缺乏逻辑性的对话,令人摸不着头脑的举动,没有来因和去向,这些是品特富有特色的舞台特点。品特的极简主义舞台风格与荒诞派戏剧的舞台表现形式有着某种共同点,也难怪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的戏剧评论者极其不情愿将品特从荒诞派中抽离出去。然而,有一点是无法否定的,品特和荒诞派作家们共处于同一个时代,虽然在思想和表现形式等都有着差异,但是在他们身上必然也都带有这个时代特有的烙印,而品特也只是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思想而已。
一直以来,品特与评论家之间的关系就像是猫与老鼠一样。对于品特在作品里所传达的思想,无论评论家们如何揣度,品特一概充耳不闻,这一点在品特创作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保持剧作家创作的独立性是品特一贯的坚持,对于宣扬“思想”,企图用作品去影响观众的行为是品特本人所反对的,在他看来,剧作家唯一应该做的事通过自己的观察把社会生活呈现于舞台上,让观众作为旁观者从观看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生活,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毫无疑问,品特是一位思想高度独立的艺术家。也正是这种强有力的独立性使得他在后来的创作中没有受限于评论家们对他的定位,而是不断改变创作路径,突破局限,在自新与蜕变中稳固了其在戏剧界长久不衰的地位。剧评家耶尔·扎西勒瓦在《品特与其评论家们》一文中生动地描述了品特与评论家们的关系:“品特在了解了评论家们对其戏剧风格的建造后,并没有消极不变,而是以独特的方式来回应。这种方式表面看似合作,其实却彻底地将他们装入了自己设置好的圈套之中。”【1】
注释:
【1】Peter Ruby 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arold Pinter,London:Cambridge U.P.,20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