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袭”:城市贫困儿童的生存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工厂倒闭,企事业单位重组,大批工人和原国属单位的职工下岗,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城市贫民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通过分析发现,在我国城市贫困的研究文献和反贫困实践中,较多地采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界定贫困者。不过,由于“低保”标准的测算方式和实际工作中对受益者的审核均较为严格,采用“低保对象”的数字可能低估了城市贫困人口的实际规模。根据中国社科院2011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4》,中国截至目前约有5000万城市贫困人口,这个数字自20世纪90年代后就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且,其中过半的人数无低保。
城市贫困者的生活相当困难。根据近年来的多项调查统计,贫困者家庭的人均月收入大致仅为当地人均月收入的20%~30%。此外,贫困家庭成员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有相当比例的贫困者在得病后无法去医院看病。许多贫困家庭还在子女上学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现阶段,我国城市中导致贫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
1.在“低保对象”中有约5%的人属于传统的“三无人员”,他们已丧失了自我谋生的能力,因此一直是政府和社会救济的对象。
2.部分家庭就业面低,还有部分单亲家庭、祖孙家庭和“半边户”等特殊家庭存在特殊困难,这些都会对家庭经济造成影响。这些家庭中如果再有老年人、残疾人和长期患病者就更容易陷入贫困。
3.部分返城知青以及早年退休、退职和精简的老职工,目前的生活也很困难。
4.大量下岗失业职工和部分不景气企业的职工被称为是“新贫困人口”,在全国“低保对象”中约占2/3,是城市贫困者的主体部分(俞俭熊,金超,杨步月,2001)。
城市贫困人口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困也出现了“世袭”的现象,也就是城市贫困少年儿童的出现。这是城市中一个不幸的群体,他们或因失去双亲、或因父母下岗、或因家人患病而家庭致贫。而当人们把关爱的目光投向农村失学儿童时,却往往忽略了这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也同样徘徊在辍学的边缘。本研究中所说的贫困儿童指的是6~14周岁的青少年儿童,他们出生在低保家庭,从小的生活环境就比较贫苦。同时,他们不像农村儿童那样,所接触到的人都是同样的贫困,他们生活在城市这样一个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的地方,同学朋友中不乏“富家子弟”。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发达城市的儿童,贫富悬殊相当严重,贫富社区相隔很近,甚至在同一个社区、同一所学校中都生活着来自不同生活水平的家庭的孩子。这种不平衡往往导致贫困儿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低自尊、攻击性强、亲子关系恶化等(周拥平,2003)。
相对于社会学家来说,心理学家更关注贫困背后长期的应激环境。根据资源保持理论:虽然贫困的环境容易让人情绪失调,但是伴随而来的各种资源的丧失对人们的心理更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贫困的环境容易形成慢性应激源,它会产生两方面的作用:
1.令个体感到长期的资源缺失;
2.为随后急性应激事件的发生埋下了大量隐患。
因为一旦主要资源受损,不但一些次要资源得不到保护,个体应对急性应激事件的对策也会相应减少。例如,医疗保险一旦失去,任何小病小灾都有可能带来经济危机。慢性贫困环境本身不是应激源,它所带来的资源的缺失才是真正的应激源(Hobfall,1991)。
慢性应激源有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急性应激源而加剧心理压力。若人们具有一技之长或者较好的社会支持,就算穷,也能较好地耐受急性、慢性的经济压力。若这些资源被削减,则会导致人们心理不适增加,耐受性下降。相比来说,急性应激源和心理痛苦之间的关系多变而短暂,长期的贫穷除给自身有可能带来挫折和消沉外,也有可能使个体面对消极事件时变得更加脆弱,同时产生更多急性丧失事件。长期贫困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变量或者单一事件,而是一系列应激事件和环境的集合,它不是有限的危机而是弥漫的状况,限制了个体在生活各个方面的选择(住房、教育和娱乐等),使人们更多地处于被他人控制的境地。相比起一般家庭的儿童,贫困儿童也更容易被忽视或受到老师的批评。对于孩子来说,长期贫困限制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具有直接的作用(Achenbach,1991)。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着重从低保家庭自身的角度,来探讨哪些资源的稀缺是造成他们应激状态的真正根源。
近年来,对于贫困人群的关注热点逐渐集中到了贫困的代际传承上。何谓贫富差距的代际传承,简明地说,就是指上一代的富裕或贫穷传递给下一代,即富人的后代仍是富人,穷人的后代仍是穷人。特别是城市中的“城市贫民”,许多是从祖辈开始努力脱贫致富,但是到了孙辈仍要依靠政府的低保救济金来度过困难的日子。相比同龄人来说,城市贫困儿童缺乏改变自己生活状况的机会。有调查表明,父母所拥有的经济和政治条件越多,子女能获得改善生活状况的机会也就越多。在本次调查中也发现,生活在低保家庭的孩子没有条件上辅导班,没有条件买足够的学习用品,不可能支付赞助费来获取上重点学校的机会。
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是什么促使子女从父母的手中接过贫困的接力棒呢?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
(一)贫困的概念
严格说来,贫困是一个社会学家使用的概念,那么在心理学家眼里,贫困环境对于个体又意味着什么呢?休斯顿(Huston)等人提出,贫困不是一个单一的时期或状态,它是一系列消极情景和事件的综合体,会给人们带来方方面面的压力和困难。
心理学家霍布福尔(Hobfall)于1988年提出资源保持理论(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该理论认为个体的一生中都努力获得并保持自己所重视的资源,因此个体对丧失资源的心理感受比获得资源更加敏感。这里所指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也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等心理资源。
根据资源保持理论,麦克劳埃德(Mcloyd)等心理学家指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贫困环境的心理学意义。首先,贫困,特别是长期的贫困环境,使个体长时间处于资源稀缺的状态下,个体感受到资源的丧失,会产生一系列的消极心理特征。例如,失业会导致个体低自尊。
其次,贫困环境使个体在面对一系列应激事件时耐受性降低。经济资源会保护许多小的资源,例如,医疗保险能为个体在罹患重大疾病的时候提供可选择的应对方式。反过来,由于经济资源的缺乏,对于一般家庭也许构不成应激情境的事件——如子女就学、普通生病等——会给贫困家庭带来很大的压力;而由于长期的资源丧失,使得贫困家庭在面对应激环境时缺乏应对资源。
(二)贫困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贫困对儿童生理健康的影响很直截了当,例如,贫困的孩子可能得不到适当的医疗保障,缺少营养,由于生活环境条件恶劣容易感染疾病等。但是,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如此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里彻(L.M.Richer)曾提出,贫困环境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绝不是某一个简单的作用机制能概括的。总的说来,贫困使多种导致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危害性增大。
首先,贫困儿童遭受歧视的可能性较大。迪克斯(Dix)等人研究发现,贫困学生感受到被老师忽视和同伴排斥的程度要显著高于一般儿童,这种感受和贫困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有高相关。
其次,恶劣的生活环境使贫困家庭的孩子接触暴力犯罪的概率增高。罗彻(Rocher)等人的质性访谈结果显示,贫困儿童最害怕的是发生在居住区附近的暴力、贩毒和抢劫事件。贫困家庭的父母最担心子女习得了暴力行为,成为罪犯的一员。
再次,父母的教养方式也会受到贫困环境的影响。麦克劳埃德等人针对美国城市贫困母亲的研究也发现,贫困的妈妈对幼子缺乏爱和责任感,常常不耐烦、体罚子女。
贫困削弱了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的各因素的效用,例如,家庭支持系统、社会保障系统、以及个体对生活的控制感等。家庭支持系统的基础是家庭成员和谐相处,而里克特(Richter)等人在针对南非贫困家庭的研究发现,贫困家庭常常多代同居一室导致代际冲突严重,如夫妻之间、亲子之间在如何使用金钱上常产生分歧,而在家庭冲突环境下成长的子女对于父母有较强的敌意情绪,攻击性行为较严重。
社会保障本来是给贫困人群雪中送炭的主要资源,但是,世界银行2002年发布的《穷人的声音》白皮书指出:第三世界贫困儿童能够享受的医疗保险不及发达国家儿童的十分之一。许多发展中国家没有针对儿童的心理保健系统。在心理学上,控制感指的是个体认识环境、改变环境能力的体现。临床显示,低控制感是抑郁症、焦虑谱系障碍病人的共同特点。纳拉扬(Narayan)等人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中指出,“对于穷人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那种一切都不在掌控之中的感觉”。由于经济资源稀缺,生活中贫困人群可自主选择的机会很少,他们长期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习得无助的心理特点相当明显。
不管是哪种机制,在现有研究中,研究者一般认为贫困不会直接对儿童的情绪行为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家庭系统以及学校系统等间接产生影响。同时,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两个系统影响的比重不同。蔡辛(Chassin)等人发现,对青春期初期以前的儿童,家庭系统在贫困环境和儿童情绪行为之间起到主要的中介和调节作用,而对于青少年来说,学校和同伴的影响更大。本研究针对的是6~14周岁的儿童,因此将重点研究家庭教养环境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