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书卷多情似故人
风流倜傥亦吾师
每个求学之人的心目中,都会有一两个终生难忘的恩师,陈香梅自然也不例外。对她来说,这个教会她知识,并激发她创作欲望的老师正是她在北京孔德小学学习时的语文老师陈洁吾。
在陈洁吾担任陈香梅所在班级的班主任之前,学生们大多都只在课本上下功夫,很少有时间到阅览室里做扩展阅读。后来,陈老师负责陈香梅班里的国文课后,每周都会安排一课时的时间让同学们阅读书籍并写下读后感或者读书笔记,而孩子们也因了这个缘故增加了在阅览室读书的时间。
当时,孔德小学总共有三个作业室,那里除了留给孩子们写作业之外,还有各种各样适合初小、高小和中学等各个年级的同学阅读的读物。而陈香梅因为自己对文学和书籍极为喜爱的缘故,便自然而然地将这里看成是学校最幸福的地方。
只要有闲暇时间,陈香梅就一定端坐在作业室里翻看一本又一本的书籍。沉浸在书本里的时光总是短暂的,陈香梅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字描述的世界里,全然忘了早已过了放学的时间。等到夕阳斜斜地从窗户射进来照在陈香梅翻书的手指上时,她才蓦然发现,自己竟然在作业室里坐了整整几个小时。
在家的时候,陈香梅也会躲在父亲的藏书室里长时间地阅读文章,但因为是在自己家中,父亲也没有太在意陈香梅的日常生活。因此除了廖凤舒,家中并没有很多人知道陈香梅喜爱阅读的癖好。而当她将这个习惯带到学校,并常常延迟离校时间的时候,细心的陈洁吾老师发现了这个秘密。
在那个年代,孩子们读书多半是为了不做“睁眼瞎”,不吃哑巴亏,因此大多数人都只按照老师的要求,认齐了书本上的文字后,便不再做拓展阅读。这一点虽然有懒散或是不用功的嫌疑,但却很容易理解,毕竟那个时代靠文字过生活的人还不算多,作家、记者等工作并不是主流,普通人多谋取的差事都是账房先生,或是职员、工人一类的活计。于是,在这种背景下,像陈香梅这样对书籍如饥似渴的孩子就变得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了。
作为国文老师,陈洁吾的语文水平自然不低,而他的愿望更是希望能培养出一两个在国学上有造诣的学生。时代的现实背景让他实现愿望的过程变得艰难起来,但陈香梅的出现却扫尽了他内心的阴霾。
看着在文学领域如饥似渴的姑娘,陈洁吾敏锐地感觉到陈香梅的天赋,并打算为她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彼时,陈香梅已将学校里的书籍一一读完,教学课本也早已没了阅读的兴致。于是,陈洁吾做出了一个看似突然又十分合理的决定,那便是:带着陈香梅到旧书市场淘书。这个通常只有“书痴”才拥有的习惯虽然听起来有些匪夷所思,但却意外地受到了陈香梅的喜爱。
就这样,每天下午下课后,陈香梅就跟着自己的班主任到东安市场淘书。长长的街道上,一个修长而清瘦的男子带着一个小巧的学生模样的姑娘挨个摊点地找寻书籍,有时他们会仔细端详其中的一两本旧书,有时他们会随手翻翻然后放下。这种看起来如同逛街一样的行为,看似随意,其中蕴含的却是对知识充满渴望的心。
淘到的书本虽然表面粗糙,但里面撰写的道理和故事却永远都不会过时,因为那是人类经验总结后的精华,也是先人深度思考后的精华。并不是每个人都天生聪颖,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洞察世事的能力,但通过阅读书本上前人留下的经验总结却能迅速地认清社会的本源,并成为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先知者。
熟悉陈香梅的人都会被她未雨绸缪或是高超的预见能力所征服,这个看起来总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女人,其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人们在对她发出赞叹的时候,却忘了,这个女人非凡的判断能力是和她独特的经历密不可分的,但更多的是来自于她对书籍的阅读。
老师的厚爱让陈香梅获得了更多阅读书籍的机会,在那段淘书的日子里,她读了太多书,视野和眼界也开阔了许多。陈香梅对这个老师充满了感激,因为是他将瑰丽的中国文学介绍给了自己,也是他帮助自己完成了文学领域的完整的启蒙。
在北平居住的日子里,陈香梅总能找到一种亲切的感觉,除了北平是她的第一故乡之外,更因为北平的东安市场。在一个因为战争而兵荒马乱的年代里,能在城市的一角找到书香四溢的地方作为思想和灵魂的归宿确实是一件难得的幸事。陈香梅虽然没有父亲的百般宠爱,但幸好她还有书,还有古人做自己的思想伴侣,还有大量的故事和诗篇作为她最要好的小伙伴。
那段美好的时光里,陈香梅常常抱着心爱的书本睡,有时,书里的故事已经熟悉到可以直接背诵的程度,可她还是不愿意将它们丢弃,因为她总觉得书本是常读常新的东西,只要肯阅读,就一定能找到新的收获。
当战争的火焰蔓延到北平的时候,陈香梅平静的生活也在所难免地遭受到了打击。为了谋求生路,人们开始四散逃离古都,陈香梅也因为家中的安排,打算跟着姐妹们一起到香港就读教会学校。
面对陈香梅的离开,陈洁吾老师难掩心中的不舍。为了鼓励她积极向前看,也为了保持陈香梅在文学上的追求,陈洁吾老师在她快离开北平时候特地送了一本《唐诗三百首》作为礼物。虽然每天背诵着书中的诗歌,但时间不等人,还未全部背诵下来给陈洁吾老师做汇报,陈香梅离开北平的日子就到来了。
长路漫漫,前途渺渺。踏上行程的陈香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直到中美建交后,她才作为访问者重新踏上这片热土。其他时间关于北平的任何的消息,陈香梅都是通过周围的熟人得知,即便她和陈洁吾老师的信件交流也因为战争的缘故而没能坚持到最后。
匆忙而仓促的逃亡路上,陈香梅遗落了陈洁吾写给自己的信件,虽然再也无法找回,但陈老师在邮件中说的那些话,她还是一字不落地记在了脑海中。
“你终于走了,和父母姐妹离开了你生长的古都北平到人地两疏的香港,我有点会舍不得,因为你不仅是我的好学生,更是我的小朋友。”
简单的几句话,陈香梅和陈洁吾老师之间的文学好友关系被表达得淋漓尽致。知音没有年岁的限制,陈香梅和陈洁吾老师虽然相差许多岁,但他们共同拥有的传承文学的梦想却没有因为年龄而不同。
关于陈洁吾老师后来的过往,文献和书本基本没有提及,但可以肯定的是,这样一个有文学责任感的老师定然一直奋斗在文学传承的道路上,因为正是在他的教导下,陈香梅才能身体力行地为文字和书籍而奔波。而这,本身正是师生之间最成功、也最感人的承接。
香港的日子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诗句里家与国之间的情感触动为后人所感慨。炮火让人们在国家的满目疮痍里惊慌失措,家书却能让流亡者的心得以慰藉,哪怕只是薄如蝉翼的几张纸,也能拥有重千金的分量。
作为互补,家国之间的情感转换,能让人抚慰心中的伤痛。国难时,家人的存在意味着反抗的希望;家没有了,国家的存在意味着生活还可以继续。然而,对于陈香梅来说,那段在香港的战火岁月却并没能找到治愈恐惧和伤痛的办法,因为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杳无音讯,让原本应该用于疗伤的亲情一下没了踪影。
廖香词去世的时候,香港还未被日军占领,陈香梅和姐姐将母亲的遗体安放在跑马地天主教坟场,然后和妹妹们开始了香港的寄居生活。
用她自己的话讲,那段时间里,她们的生活可谓“出无车,吃无肉,居无屋”,父亲每月寄来的生活费虽然足够维持日常用度,但母亲离世时候的费用,让姐妹们的荷包囊中羞涩起来。
当年,很多学生都是在流亡中学习的。北平陷入战争后,陈香梅就从就读的孔德小学转到香港,就读圣保禄女中和真光中学。兵荒马乱里,陈香梅虽然觉得生活不如以前优越,但知足常乐的心态却让她感到幸运。因为,和沦陷区日本人统治下的苦难同胞相比,姐妹几个能躲开侵略者的残酷虐杀和百般蹂躏已然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然而,就算这个女孩儿用最豁达的心态去鼓励自己在战火中生存下去,战争的残酷还是不可避免地来到了她的身边。
珍珠港事变之后,这个原本属于英国的殖民地,也开始遭受到了日本侵略军猛烈的攻击。虽然英国军队也做出了抵抗,但这样的作战仅仅持续了不到两周便以英军的全军覆没宣告结束。
那时,陈香梅和妹妹们在铜锣湾的圣保禄女中里居住,当寄读生,早上,当她们梳洗完打算前往教室上课的时候,沉重的炮击声打破了宁静。
高射炮和机关枪的声音开始交替传来,楼房在爆炸的震动里颤颤巍巍地晃动起来。恐惧在女孩子的心里蔓延,喊叫声成了最直接的宣泄方式。
人潮从楼梯倾泻而下,陈香梅慌忙拉着自己的妹妹顺着大部队的方向跑到了防空洞。通过楼梯平台时,九龙的浓烟清晰可见,女孩们被眼前从未见过的景象吓住,停留在原地半刻后,又更加着急地拥挤着往防空洞飞跑。
校内的广播还在大声的警告,不是防空演习的提醒更加重了众人的恐惧。修女们为了防止踩踏,冒着炮火在空地上指挥学生们前往地下的防空洞。陈香梅把刚才从衣柜内抢出来的外套和毛衣紧紧地攥在手上,生怕汹涌的人潮将这些御寒衣服挤掉。
此时正是12月,地下的防空洞又冷又湿,令人窒息。外头的轰鸣声还在继续,孩子们蜷缩着身子拥挤在木板凳上。看着同伴们冻得发抖,陈香梅将方才打算给妹妹们的毛衣贡献出来,姑娘们挤在单薄的毛衣里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大股的烟尘从天花板上飘下来,地下防空洞昏暗的灯光在地动山摇里摇摇欲坠。修女握着念珠,一遍又一遍地祷告,对圣母玛丽亚的呼唤成了此时她们唯一的指望。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等待了许久,枪炮声还在继续。久坐木板凳的姑娘们感到了身体的疲累,到夜幕降临轰炸结束时,她们的腰背竟难以动弹。
修女们见形势好转,派一个人出门查看情况后,便领着孩子们回到地面用餐、上洗手间。灯光设施在轰炸中被摧毁,身边的一切只能靠模糊清冷的月光去识别。虽然餐桌上能果腹的只有白面包和牛奶,但饿了十二个小时的姑娘们早已饥不择食,桌上的食物不到一会儿便被她们尽数扫光。
原以为轰炸是一时的,但不想这样的境况竟成了常态。前面几天,人们还对英军抱有信心,来抵抗内心对日本侵略者的恐惧,但几天后,日军占领启德机场的消息却把所有人的心都击碎了。
苦难的来临从来都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战争的步伐也不会因为人们的厌倦、害怕或是气愤、伤感而停止。每天,炸弹如落雨般从天而降,每天姑娘们都只能带着暖和的外套躲到阴暗的防空洞里避难。
街上的繁华再也看不见,曾经闻名遐迩的商贸之都因为店铺的关闭而萧条冷清。学校里虽然有存粮,但坐吃山空终究不是办法。女工们看着姑娘们饥寒交迫,冒着被炸死的危险四处寻找食物。但胆小怕事的厂家毫不留情地将女工们拒之门外,只有慷慨的人们也只能在自己的储备粮里给出少许的罐头和面包。
每天,孩子们用一片面包和一块饼干做早餐,晚上则是睡觉前吃半碗酱油拌的米饭。能到这里读书的女孩子家中条件大多不错,但这些被人宠爱的“小姐们”却并没有因为食物的简单和贫瘠而大吵大闹。相反,她们十分懂得食物的珍贵,也从不随意浪费,肆意丢弃。尽管饥饿的感觉还在蔓延,但每天定时的进餐还是能支撑她们弱小的身躯挨过战略封锁带来的饥荒。
在西方的节日里,圣诞节的意义不言而喻。圣保禄女中作为教会学校,每一年的圣诞都过得异彩纷呈,但这一年,战争的侵入却让所有人都没了庆祝的心情。
距离圣诞节还有三天的时候,突如其来的炸弹让圣保禄女中的校长办公室和教务室楼成了废墟。水塔在轰炸中受到牵连,导致学校水源断绝。学校里还有一口井,虽然在炮火连天里站在原地打水的危险不言而喻,但为了能生存下去,女佣和学生们还是用超乎想象的勇气开辟了一条炮火里的取水路。
到圣诞节那天,英国人的投降换来了炮火的暂时平息。姑娘们在失败消息传来的时候,沮丧地陷入了沉默的死寂中。看着孩子们如此悲伤,修女们自然跟着难过。作为安抚,午夜时分,修女们领着40多个女孩到小教堂做祈祷。
蜡烛在黑暗里摇曳,夜空中的星光闪着冰冷微弱的光。对上帝的虔诚和恳求并不能消除孩子们内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茫然。
关于日军烧杀抢掠的消息不停地传来,从圣诞节到新年,孩子们只能足不出户,生怕招来日本人的伤害。唯一的消遣是读书,平日里这项活动自然没有玩耍有意思,但当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候,能有时间和精力继续以往的阅读却是天下最幸福的事情。
日本人在汉奸的带领下对全城展开搜查。新年过后,陈香梅所在的修女学校便“迎”来了日本人的检查。为了保护孩子们的安全,修女们把女孩儿们留在房里,并要她们躲到被子里。孩子们照做后,修女们才在女院长的带领下上前开门。
军靴在地板上发出“啪嗒啪嗒”的响声,被遮住视野的孩子们在恐惧中颤抖。
酒臭的味道弥漫在空气里,修女身上并没有多少钱财,只得将姑娘们珍藏的手表、钢笔奉送给“皇军”。日军并不满足,鄙视的眼神里同时充满了质疑。汉奸承太君的“旨意”要求修女们把这里是做什么的说清楚,修女满头大汗、磕磕绊绊地将这座比利时修道士兴办的学校的情况大致讲完后,日军才在汉奸的“汇报”中停止了对修道院的检查。
第二天,修道院门口多了一位守门的卫兵,孩子们不知道日本人在这里设置哨岗是为了监视还是为了“守卫”,但不论是何种企图,从此以后,她们要看日本人的脸色过日子了。从前,英国统治下的香港社会,英国人是中国人绝对的“主子”,如今日本打败英国占领了香港,人们又要遭受日本人的统治。
国家羸弱,政治规则带给人民最切身的痛楚便是奴隶一般的待遇和地位。虽然中国已经从落后的满清王朝走出来,但积贫积弱的国情和受人鄙夷的国际地位却让这个民族的普罗大众受尽了异族的欺负和凌辱。
此时,陈香梅的大姐陈静宜已经在香港圣玛利亚医院工作,前期的轰炸使陈香梅几人和姐姐失去了联系。好在战火平息后,陈静宜托人写信报平安,否则这六朵姐妹花可能要在离散的痛苦里失去最后的亲情寄托。
日军占领香港后,修道院定期通过粮票可以到特定的地方领取大豆、包菜、大米等食物。虽然包菜又黄又烂,大米中间掺杂了沙子,但和之前近乎断粮的日子相比,不用为明日的粮食发愁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后来,一些日本人支持的店铺开始营业,虽然物价奇高,但修女们也常常去碰碰运气。运气好的话,她们能买到一两斤猪肉或者腊肉,回来时,孩子们的欢呼声就如同过年一样喜庆。
轰炸结束后,通讯渐渐恢复,陈香梅的同学们陆陆续续接到了家人的信件,并收到离港证前往安全的大后方去了。此时的香港已经与孤岛无疑,影响战争效果的老弱妇孺一律放行,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却因为是战争必不可少的人力而被禁止离开。好在陈香梅和妹妹们不在壮丁的行列,在修女们的协助下,终于拿到离港证,得以离开这个早已成为废墟的地方。
雨夜里绽放的花
16岁,一个智慧开启的年龄。
对于多数少女来说,这一年里发生的故事大多和美好的爱情相得益彰,但在陈香梅的生命旅程里,这一年的她却如同雨夜里绽放的花朵一般,虽然风雨飘摇却仍旧坚毅地绽放着属于自己的色彩。
那时,陈香梅的母亲刚刚离开人世,香港也被日本人占领,曾经衣食无忧的六朵金花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只能依靠从美国汇来的住宿费栖居在学校里,远在国外的父亲虽为六个女儿的安危而担忧,却无奈早已续弦,爱女之心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在世人的眼里,陈香梅似乎永远是积极乐观的,无论是最棘手的政治问题,还是最苦痛的人生境遇,这个坚毅的女性总能以她特有的笑容从容应对。然而,这样一张令人钦佩的笑脸背后,却曾经有过一个多愁善感的青春。对这段过往,陈香梅曾解释为熟读《红楼梦》的后果,但事实上,母亲的离世和父亲的冷漠才是她性格忧伤的根本原因。
人常道“伉俪情深”,但陈香梅母亲去世的那一年,她的父亲却始终没有露面,甚至连最简单的问候都未曾致达。深爱着母亲的陈香梅姐妹无法理解父亲的绝情,更无法理解原先相濡以沫的亲人为何一夜之间形同路人。当15岁的她跟着长姐用柔弱的肩膀扛起母亲丧事的时候,这种近乎惨痛的经历,改变了她的价值观。
好在,生活并没有任她惆怅、悲观下去,在她成长最关键的一年,毕尔的出现让陈香梅找到了应对生活困苦的新方式、新方法。
“他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虽然父亲是有名的中药店老板,又开了珠宝店,该是个公子哥儿了,但他不是。我们相识后不久,我就对他的品格非常欣赏,而他的乐观个性也使我有更大的勇气战胜后来许多不幸的疾苦和悲惨的遭遇。”
多年后,当陈香梅回忆起这个初恋男友的时候,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他的乐观开朗和这个性格给她带来的不同寻常的意义。这种超越了爱情范畴的帮助,是上天对陈香梅的恩赐,正是因为这场恋爱,陈香梅才在泪痕斑斑的现实世界学会了发现希望的技巧,并因此成就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传奇。
那一年,陈香梅完全适应了香港的生活,学业的成绩也开始在众多学生中出类拔萃起来。在老师的推荐下,陈香梅作为真光女校的代表,参加了全港范围内的中学生中文演讲比赛。
这是一场口才的较量,更是一场思维的角逐,在经过激烈的比拼之后,来自北京的陈香梅终于在20多名的竞选代表中脱颖而出,并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冠军的称号。
“我在演讲比赛中得了冠军,同学们替我高兴,我也喜出望外,因为在决赛中只剩下男女各一名,男生是圣士提反男校的高材生林君,我们以前也在比赛场中互争高低,那一次我们打了平手,评审员给我们的分数不分高下,我们握手互贺。”
在名为《春秋岁月》的自传中,陈香梅用平静的语气写下了自己当时获奖的心情。和之后几十年取得的耀眼成绩相比,一次演讲比赛的冠军显然算不得什么,但在陈香梅详细而精准的描述里,我们却不难看出这次经历的弥足珍贵。因为,对这个传奇的女人而言,这段经历不单是她在香港学习的重要进步,更是促成她初恋的重要一环。这一天,借着暑期之便来香港省亲的毕尔竟机缘巧合地与她有了相识的机会。
缘,妙不可言。很多时候,它的到来常让人措手不及。
作为当时著名的工程学校唐山交通大学的毕业生,毕尔本打算暑期结束之后就加入到抗战的行列去,而重庆正是他最终的目的地。有趣的是,在前往心中圣地之前,这个心怀家国梦想的男子竟应了中学同学的妹妹之邀,前来观看这场真光女校与圣士提反男校之间的“唇枪舌剑”。
当林君发言完,比赛场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眼看台上的选手只剩下陈香梅一人,场下观战的人多数认为这场比赛胜负已分。然而,当陈香梅完成了她的演讲时,人们才发现,原来这个看似文弱的女生才是真正的胜者。
镇定的笑容,清晰的思维,具有说服力的措辞和举手投足间流露出来的气质,这些都让陈香梅毫无意外地成为场上最耀眼的明星。
无怪乎老师想都没想就打出全场最高分,无怪乎全场的女孩子们会大声呼喊“香梅第一”的口号,陈香梅的魅力不在于她的眉眼有多美,相反,正是她这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气质,让周围的人为之赞叹,甚至对手都不例外。
屈居亚军,林君的夺冠之梦显然没能实现,但面对陈香梅,他却甘拜下风。作为知音,林君和陈香梅的关系,更多的是惺惺相惜的文人情怀。这种成长于交锋中,却不带烟火气息、暧昧味道的友情,简单、淳朴,直到后来都被互为文友的他们津津乐道。
而和这友情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毕尔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心潮起伏。
他从未见过这样的女子,在众人的注目下非但没有紧张窘迫,反而从容有度、谈笑大方。眼前的她不是倾国倾城的红颜美人,却有着摄人心魄的知性美,她的眼睛充满了睿智的光芒,微微上扬的嘴角看上去自信非凡,却无一丝一毫的轻蔑或挑衅之态。
众人道贺后散去,毕尔怀着对陈香梅的关注与好友一同向她走去。四目相对的那一刻,他的心跳有了别样的频率。悸动如此难消,直到几人坐在香港最高贵的酒店——香港酒店的西餐桌用餐时,毕尔的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他不知道陈香梅对自己是什么感觉,也不知道她喜欢什么样的话题,但发自内心的强烈情感却让他无法像个无事人一样默然坐在陈香梅的对面。
今天喝一点香槟可以吗?
你上大学选什么课?
什么时候开学?
有没有打算到内地读大学?
循序渐进的问话,不动声色的关切,毕尔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希望能对陈香梅有更多的了解。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让他心动的女子竟然对他也有同样的感受。
“我和他面对面,四目相看就像有一股暖流、一股电流使我觉得我们前世似曾相识,我一时竟呆了,说不出话来。”
世俗的故事里,一见钟情可遇而不可求。但在陈香梅见到毕尔的那一刻,她灰色的生活里却蓦地升起了些许灿烂的色彩。
过去的一年里,亲人的死亡和生活的不堪,沉重地压迫着她的神经。年仅15岁的她在举目无亲的困境中只好与长姐独自承担起了母亲的身后事,那种被恐惧包围的悲伤让陈香梅学会了坚贞和刚毅。她哭泣过、绝望过、挣扎过、抗争过,但最终,她还是客观地接受了现实,用收敛和克制与曾经的天真烂漫挥手告别,让平静和理性占据了上风。
人性本就向往自由,对情绪和感触极力克制需要的不仅仅是客观和理智,更需要毅力和坚韧相辅相成,而这正是长久以来人们对善于把控情感的人由衷佩服和憧憬的原因。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陈香梅在孤苦无依的香港与毕尔产生爱恋之情与其说是年轻使然,倒不如说是她困苦的内心对美好的渴望。
四目相对那一刻,陈香梅和毕尔没有长篇累牍的对话,却好像彼此早已认识了许久;十指相扣那一瞬,他们没有不见不散的约定,却好像这样的承诺早已许下了多年。爱情,并不需要正式的仪式才能启动,当陈香梅彻夜难眠地想着毕尔的面孔,她的心早已冲出生活的凄苦,朝着另一个鲜活而年轻的生命奔去。
看着战火里寥寥无几的灯火,陈香梅的内心被现实渲染出了阴郁,但眼前意中人的鼓舞和关怀却让她有了足够的勇气冲破晦暗。她知道现实的残酷,也知道未来的无法预知,却更知道坚韧地面对远比惴惴不安、怨天尤人有益得多。
就这样,一颗年轻的心在爱情的滋润下伴着春天的朝阳徐徐升起,陈香梅如同一棵顶着顽石成长的野草,即便那绿得耀眼的叶片被褐色的沉重覆盖住了轮廓,她也努力在细小的缝隙里透出倔强而任性的生命色彩。
人们常说,人算不如天算,虽然这句话多少有些悲观主义色彩,但若用在陈香梅和毕尔的爱情故事里,这几个字却比任何语言都要贴切。
日本空袭的来临和英军软弱的抵抗让这两个互相深爱的人被迫走向分离的结局。12月,毕尔接到电话便立刻赶往重庆就职,为了能和陈香梅一起前往重庆,他花费高价从票务处购买了船票和机票,让陈香梅根据喜好选择前往的交通工具。战火纷飞的年代,获得一张前往重庆的机票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毕尔如此举动所蕴含的深深爱意,陈香梅怎么会感受不到呢。但是,此时的她已经收到了大姐订的前往美国的船票,到底前往何处,她的内心在亲情和爱情间饱受煎熬。
作为姐姐,陈静宜自然不肯留陈香梅一人在中国,在她看来这个年轻而无知的小姑娘若是没有自己的庇护肯定无法躲过战争的炮火。而毕尔又何尝不是一样的想法。
香港此时已经岌岌可危,若将陈香梅留在此处,迟早爆发的战争很有可能会夺去心爱之人的性命,所以,对他来说最保险也是最安全的办法便是跟随自己一同前往大后方的安全城市——重庆。
未经世事的陈香梅此时对香港潜在的危险并无知觉,她不知道战争的气氛已经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燃起,并逐渐向此处袭来。她决定留在香港,以此等候前往美国的大姐和前往重庆的毕尔回来相聚。但这样天真的想法却被毕尔现实的话戳破了。
他告诉陈香梅,这场战争不会一下就结束,而自己也不会再回来香港,因为内地需要人才,他也不会再回到战争的废墟里。陈香梅愣愣地看着毕尔,心中的不解油然而生。年幼的她不明白为什么毕尔如此坚决地要离开香港,更不知道为什么他再也不回来。毕尔对战局的看法虽然精准,但终究没能让眼前年纪尚浅的爱人明白。直到香港真的成为了日本人肆意屠杀的战场时,陈香梅才发现战争原来并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遥远。
事实以自己的方式证明了毕尔的说法是正确的。陈静宜和陈香梅也开始觉得前往大后方是她们最好的选择。离港时,陈香梅紧紧握着毕尔的手,以此握住她之前差点错过的爱情。
然而,世事难料,这两个曾经志同道合的人虽经过了千山万水到达后方,但生活阅历的不同却让他们最终选择了不同的方向。因为公职,重庆自然是毕尔必然的选择,而因为后来的中央社的工作,陈香梅选择了上海。
生活无忧的年代里,这样的分歧或许会引来一场情人间的争吵,但在那段朝不保夕的日子里,谁又能说对方的选择就是错误的呢。未来在何处,谁也说不清楚,哪里才是最安全的所在更无人知晓。作为新时代出生的青年人,不论毕尔还是陈香梅都拥有自己对时局、政治的理解,也都在心里藏着一个奋发向上的理想。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脍炙人口的诗句里,自由的价值彰显到了极致。我们为陈香梅和毕尔爱情的无疾而终感到惋惜,却又为这样两个敢于在战乱中追求理想的青年人感到敬佩。
时代无法重复,生命不可复制,但期间蕴含的精神品质却值得现今的我们领悟学习。浮躁的时代里,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理想,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前进,唯有如此,青春和生命才能在最初的梦想里得到最本真的释放、最纯粹的张扬。
躲避战争
太平洋爆发前,香港早已摆脱了原来的贫困,成为日益繁荣的城市。在英国殖民地的“冠名”下,香港并没有多少战争的可能。当北方被侵略者袭击后,香港成了不可多得的避难场所。不论富裕人家还是普通民众,只要有条件的都会将孩子送到香港,以此躲避战火。
然而,一场出人意料的袭击却让这个战火里难得的平安地成了战场的一部分。珍珠港袭击后,美国向日本宣战,随后,英法等国也加入了这样的战争。而香港也因为这场正义战争的缘故,成了日本首要的攻击对象。
平静被炮声笼罩,废墟覆盖了原本的繁华。连续多日的轰炸过后,暂时的安静,成了人们离开香港逃亡大后方的最佳时机。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逃亡”并不是寓意良好的词汇,但在侵略者疯狂侵犯的年代里,能有一张船票和一张官方印发的离港证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难得机遇。
军舰在海上巡逻,航线的限制下行船只能绕道行驶,航程自然也比原来劳顿很多。然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没有停下离开的脚步,因为和在孤城坐以待毙相比,旅途的劳顿完全不足挂齿。
与其他行船里的乘客一样,陈香梅姐妹购买的并不是直接到达目的地的长线船票,而是前往澳门的短程票,因为这个过渡性的港口既是他们走出香港的必经之地,也是他们绕道广州湾,前往广西桂林的必经之路。
为了轻装上阵,陈香梅和妹妹们每人仅携带了一件行李,母亲留下的古玩、书画及陪嫁的金银器物则被她们存放在大姐所在医院的印度同事家中。
原本,轻便的首饰如钻石、翡翠等物品,陈香梅姐妹俩也打算放在同个地方一起保管,但想到此去路上行程艰难,身上的钱财若花光了很难找到接续的资金,她们便将金银细软带在身上,以此应付不时之需。
上船的时候,日本兵的搜查十分仔细,陈香梅和姐姐生怕仅有的财物被掠夺,便想了个法子,把东西藏在棉被里掩人耳目。前方旅客的箱包在日本人的示意下一一打开,此时轮到陈香梅了。
看着日本人虎视眈眈的眼神,陈香梅和姐姐紧张极了。好在这两个姑娘早已经练就了成熟淡定的品行,因此,即便心脏在恐惧的驱使下跳动得失去了规律,但脸色已然平静无常。
离岗的人数量众多,日本人虽然谨小慎微,要求所有旅客都把箱包打开,但无奈人数过多,他们也无法一一查看箱包里的东西。见例行检查的小姑娘带的只是棉被一类的御寒之物,日本人并没有过分地盘查,扬手招来后面的旅客进行例行检查,陈香梅和姐姐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战乱时期,轮船出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赢取最大的利润、降低风险,轮船公司将头等、二等之类的船舱全部打通,以此装下更多的旅客。拥挤的场面令人感到不适,但即便是这样一处只能站下两只脚的位置也要拼了命守卫,因为只要你稍微挪开一下,这一小块地方就会被别人抢去。
好不容易到了澳门,陈香梅等人立刻买来船票前往广州湾。等船的间隙,无处栖身的她们拖着疲惫的身子躲在天主教堂里,稍作休整,等精力稍稍恢复后,她们便拿起行李朝下一个目的地而去。
此时的广州湾被全国各地的难民拥挤着,进出都十分困难。为了躲开日军,陈香梅等人放弃了官道,转而选择偏僻村落的小路。
山峦叠翠的景色里,一个个小村庄零星点缀其中。有的十几户人家自成村落,有的则是两三户人家孤零零地杵在荒山中间,与山林为伴。刚开始,陈香梅以为经过中国的村庄或许能看到不一样的男耕女织的美景,然而,当她真正身处其中的时候却发现,这里的景象和自己想象中的完全不同。
贫穷落后的中国农民在城市生活的衬托下如同难民一样悲惨,残破不堪的泥土房屋里居住着衣衫褴褛的农户人家,偶尔出现的小片田地里,农户们的庄稼虽也生长着,但青黄不接的模样却让人看着十分心疼。
在《清明上河图》的线条里,农民的富庶丝毫不比灯火通明的城市逊色。生于官宦之家的陈香梅和姐妹们也一直以为那样的场面才是中国农村的面貌。然而,当眼前的一切以真实的面孔迎面而来的时候,姑娘们目瞪口呆之余,同情与伤感的情绪不由自主地溢满心间。
如果说在香港的日子让陈香梅知道了什么是贫困,什么是艰难,那么眼前的村庄却让她懂得了什么是无奈,什么是绝望。日军的袭击还在继续,曾经繁荣的北京、天津、香港都不堪一击,如此苦难的农村又怎么经受得起侵略者的折磨?
温热的泪水从她的眼中滑落下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为这个国家和民族担忧的心情油然而生,突然间将她的爱国情感点燃。在此之前她对爱国的理解仅仅是书面的文字,但今天,内心的触动却真正完成了思想上的升华和成长。
面对这些在地图上看不到的小村落,陈香梅说不出名字。残破不堪的布局和设置让村庄里的旅店看上去十分污浊。屋里只有两张木床,床上的被褥因为长期未洗而显得暗黑无比。和修道院干净整洁的环境相比,这里显然不是居住的好地方,但是逃亡的行程怎么可能与“舒适”二字挂钩?
回顾一天的行程,行走的距离并不算远,但从未出过门的她们却被崎岖不平的山路掠去了所有的力气。才坐下,陈香梅和姐妹们便被一阵阵的疲倦和困意压倒,未来得及思考明天的路程,姑娘们便倚着床板,沉沉地睡去。
做一个美梦,或许是对良好睡眠的最好诠释,但这样的夜晚,陈香梅的脑海并没有梦境发生。那是一种劳顿过后的疲惫,更是一种精神紧张后的倦累,美梦能带来短暂的欢乐,但深沉的睡眠却能让身体得到最好的恢复。
然而,半夜那一阵难耐的痛痒却把陈香梅逃难路上唯一的修养中断了。蒙眬间,她将手放到脖颈处,竟发现众多的虱子在自己的身上爬动着。不一会儿,妹妹们也陆续被同样的感觉惊醒,掀开被单一看,发现下面竟然是成片的虱子!
这是多么让人毛骨悚然的场面,女孩们在修道院时虽然也过着极为艰苦的生活,但年幼的她们还是被眼前的场面惊吓到了。
香港出发前,陈香梅就被告知,内地的生活十分艰苦,普通人未必能经受得住。那时,陈香梅一心想离开香港,对朋友的话语并没有太在意,然而,当那些成群结队的小虫将浅木色的床板染成黑色的时候,陈香梅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的是超越16岁人生阅历的事情。
床板是不能睡了,陈香梅和姐姐带着妹妹们从床上下来后,把清扫干净的被褥重新铺到泥地上。和高门大院里用规整的砖块砌成的地面相比,坑坑洼洼的泥地表面自然不会太舒适,但陈香梅和姐妹们却并没有因为嫌弃而有所顾忌。相反,她们十分迅速地在泥地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然后闭上眼睛,继续方才被惊扰的睡眠。
贫富差距的世界里,“娇滴滴”的小姐们自然无法理解贫穷农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但陈香梅的这场逃亡的历程,却让这本来没有交集的人和事重叠在了一起。如果没有这段旅程,或许陈香梅会成为一个生活在繁华里靠想象思考中国问题的“纸上谈兵”者,但幸运地,陈香梅真正体会到了贫穷和苦难的滋味。这种将骄纵的习气化作刻苦品质的过程,是命运的无奈,却更是人性的成长。
第二天,东方才蒙蒙亮,陈香梅就带着妹妹们踏上了旅程。父亲不在中国,外祖父又联系不上,举目无亲的旅途里,陈香梅主动担起了“队长”的责任。遇上轰炸,她带着姐妹们躲避;遇上封锁线,她查看地图寻找最合适途径绕道而行。她不因为迷茫而抱怨,也不因为路上的艰难而哭诉。作为姐妹中最具有见识和胆识的姑娘,陈香梅用自己的坚强和独立引领姐妹们继续前进。
然而,就在姐妹们齐心向目的地走去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却让这“六朵金花”险些失去了主心骨。
生还奇迹
生命有时是脆弱的。
在疾病面前,生命的韵律随时可能因为不堪一击而结束,那种突如其来的侵袭在让人痛苦不堪的同时,更让人感到绝望和无助。有效的治疗或许是解脱的重要途径,但与之相比,坚强的意志却能在缺医少药的时候,给患者最大的鼓舞力量。
前往桂林的路并不平坦,除了躲避敌人和战火的突然袭击,陈香梅一行还要接受极端自然条件下的生命考验。
从广州湾步行出发已经八天了,路程虽然前进了不少,但现实的艰辛和想象中的顺畅之间的冲突,却让所有人开始对此次行程产生了忌惮。在陈香梅的鼓励下,姑娘们克制着心里的阴霾,拼尽全力向前,但一场意想不到的传染病,却把她们的心蒙上了阴影。
一开始,病症并没有在陈香梅姐妹们身上出现,但同行之人剧烈的咳嗽和畏寒的体征如同强烈的信号一般,让陈香梅开始警惕,她叮嘱姐妹们一定要小心。
一直以来,陈香梅都是姐妹中身体最棒的那一个,缺医少药的情况下,强健的身体无疑是最好的防护伞,陈香梅也对这一点十分自信。然而,尽管她每次出外觅食回来后都做好清洁,病菌还是在她身上扎了根。
发现自己的身体出现异样时,不愿意让大家担心的陈香梅赶紧服下随身携带的药品。次日,见病症没有大规模发作,她便继续跟着大部队一同前往下一个目的地。
陈静宜发现妹妹的步伐没有前几日那样矫健,心中有些疑虑,便询问了陈香梅具体缘由。陈香梅原本想隐瞒自己病情,但觉得告诉姐姐以便她们有所警惕,便诚恳地将自己的病情告诉了她。
静宜听到妹妹如此说,内心惊讶之余当即做出了留在原地休息的决定,但陈香梅却拒绝了姐姐的要求。这一路,除了她们姐妹几个,同学邱慕华和哥哥邱有耐也在同行的行列。于陈香梅而言,自家姐妹耽搁几日没有关系,但同伴们若是因为自己延迟了到达的时间,或是在路上遇上不测,即便身体痊愈了,心中的内疚和惭愧也是无法痊愈的伤痕。
作为姐姐,陈静宜当然知道自己的妹妹是如何一个顾全大局的人,所以,对陈香梅这种强烈的坚持也能明白几分。她还想说服这个固执的姑娘,但想着早日到达对她养病也有好处,便不再多言,只得加快脚下的步伐,希望尽快结束这段艰难的旅程。陈香梅见姐姐如此支持自己,原先坚持到底的信心愈加坚定。她稍作休整,便迈开步子,领着妹妹们继续向前。
然而,就在陈香梅和姐姐打算隐瞒自己患上疟疾的事实时,新的疾病——痢疾,让陈香梅被迫成了瘫在床上、无法动弹的重病号。
冷汗顺着额头渗透了衣被,剧烈的腹痛和忽冷忽热的痛苦将陈香梅本来红润的脸色摧残得如同白纸一般。妹妹们没想到姐姐病得如此厉害,静宜也因为前两天的错误决定而懊恼不已。
简陋的床边,姐姐妹妹们围绕着病重的陈香梅,泪水在眼眶里打转。陈香梅疲惫地睁开眼睛,劝说大家赶紧离开,并承诺自己病好了一定赶上大伙儿。可是,姐妹之间的情感怎能容许亲人因为重病而掉队呢。
前几日的坚持在此刻因为伤感有了脆弱的缝隙,说好不哭的姐妹们在此刻再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感伤,打转了许久的泪水终于在此刻顺着稚嫩的面孔倾泻而下。
没有父母在身边的日子,相互扶持是姑娘们生存下去的唯一办法。为了姐妹们免遭疾病的侵袭,陈香梅用自己的身躯做防护;为了陈香梅能早日康复,姐妹们又主动承担起求医找药、悉心照顾的责任。即便这里是荒无人烟的野外,姑娘们还是决定穿过茫茫的夜色前往镇上寻找治病的良方。
看着痛哭流涕的姑娘们如此难过,同行的人无不落下同情的泪水;看着她们因为救助姐姐心切而以身犯险,同从香港而来的邱有耐自然更不会无动于衷。为了保障姑娘们的人身安全,他主动提出自己去镇上找郎中的建议。姑娘们原本也不愿意同伴冒险,但想着一名男子在夜间出行的安全性要比女子高出很多,便将身上的积蓄拿出来交于邱有耐,托他购买治疗的中药。
长夜漫漫,静宜带着妹妹们一边给陈香梅擦拭汗水,一面焦急地望着门外。时间一点点地过去,静宜的心也因为漫长的等待而焦虑起来。好在一切还算顺利,天边微亮的时候,邱有耐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静宜的视线中。
郎中虽然没一同前来,但通过邱有耐的描述,他准确地知道了陈香梅身患疟疾和痢疾的病情,并据此开出了对症的中药。陈静宜如获至宝般地捧着手上的药,诚恳地谢过邱有耐后,赶忙按照医生的嘱咐将药材煎成汤水送予陈香梅服下。
和西药相比,中药的疗效并不是以立竿见影见长。温和的药性虽然能将疾病连根拔起,却需要足够的时间酝酿。晚上,肚子痛得厉害的陈香梅总要去十几次洗手间,高烧让她开始昏迷并说胡话。偶尔的清醒时刻,陈香梅身体上的疲惫和精神上的痛苦也对她坚强的意志产生了极大的摧残。
16岁的她虽然一再鼓励自己要坚韧不拔,但这场因为疾病而在生死边缘上徘徊的经历却让她不由得对死亡产生了恐惧。神志不清的她,想到香港朋友关于内地生活无法克服的语言,痛苦到极致的时候,她的意识里也升起了一了百了的消极想法。然而,只一瞬,姐妹们对自己难过和伤感的画面便又重新占据了她的大脑。
她用尽全力摇摇头,将方才关于死亡的想法清除,清醒之余,她反复告诫自己:即便战胜疾病再艰难,她也要为关心自己的亲人们勇敢地活下去。
幸运地,到第三天时郎中的药开始发挥效用。陈香梅再一次睁开眼睛时,身上的病痛已然没有先前那样剧烈了。一旁的陈静宜看着妹妹开始恢复神志,内心泛起的自然是无与伦比的喜悦。
看着围绕在身边的姐妹们,从疾病中挣扎回来的陈香梅在感谢上苍之余,不由得为自己能在极度的痛苦中做出坚持的决定感到骄傲与欣慰。而她身体的好转也让这支患难与共的队伍重新获得了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就这样,前往桂林的旅途开始了。
当时,桂林属于白崇禧的管辖范围,这个风景秀丽的地方除了是抗日的重要地区外,更是中美空军在中国西南方的大本营。由于有军队驻守,桂林比香港安定很多。虽然在大敌当前的历史背景下,这样的安稳只是暂时的,但对于疲惫赶路的陈香梅和姐妹们来说,如此简短的时光却足够让她们休养生息,消除旅途的劳顿。
在找到一处合适的房子居住后,陈香梅和姐姐开始向远在美国的父亲联络。没有电话,她们就将话语凝练后,通过电报的方式传递到大洋彼岸。
静候消息的日子并不好过,姑娘们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查看是否有邮件寄送到。这里虽然是后方,但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不可避免地要经过战场,和对父亲来信的担心相比,经历过香港混乱的陈香梅更担心的是她们发送出去的电报是否能顺利地到达父亲的手中。
好在,一切都还算顺利。在经过漫长的期待后,父亲的信件终于通过美国十四航空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飞虎队队长陈纳德的副官传递到了陈香梅在桂林的居住地。
面对外国人的突然到访,房东的惊吓可想而知。好在这两位副官还懂几个中国的词汇,简单的“陈小姐”三个字,便表明了他们的来意,房东也因此消除了顾虑,叫来陈香梅和她的姐妹们一同会见这两个特殊的信使。
信件是陈香梅的父亲陈应荣亲笔书写的,虽然委托之人是陈纳德将军,但这个充满传奇性的人物却并没有一同前来。看着副官们彬彬有礼,六个女孩也不再恐惧,几句交谈后,她们便迫不及待地拆开父亲的信件读起来。信中,父亲一如既往地表达了自己的关切和不能回国的情况,和着信件他还寄来了姐妹几个的生活费。
闲聊中,陈静宜得知飞虎队需要会说英语的医务人员,便接受了加入飞虎队医院工作的邀请。姐妹几个在父亲的信件中看到了希望,也得到了难得的安慰,作为大姐的陈静宜则更是欢喜,因为她得到了前往美国空军基地工作的机会,并获得了前往美国的最理所当然的理由和便利。
此时,对于陈香梅来说,或许来自父亲的信息和姐姐的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她虽然没有像大姐一样得到什么具体的职位或者邀请,但她却比任何人都要幸运,因为连她自己都没想到,这样的一封邮件,这样的一次会面,竟然在几年后成为她一生中最重要的那段爱情的开端。
多年后,当她和陈纳德闲坐在自己家中享受老夫少妻的甜蜜日子时,她对第一次听到陈纳德将军姓名时的感触已经有些淡忘了,然而,缘分就是如此神奇。
尽管此时的她对那封薄如蝉翼的信件的关切超过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尽管她从未曾刻意开辟这个男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但当缘分来临时,她还是猝不及防地被他深深地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