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歧义
——为什么不能写“今还欠款4000元”?
① 最近我们学校召集了高二8个班干部开会,研究如何评选优等生的问题。
[分析]
句中“高二8个班干部”是由词组表达的有歧义的概念,既可以理解为“高二的8名班干部”,也可以理解为“高二8个班的全体班干部”,由此造成歧义的判断,以致无法断定哪一种情况为真,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明确的表达。此种由歧义概念在语句中造成不同断定的歧义判断是各种判断中常见的逻辑错误。
② 大会将表彰57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
[分析]
在并列处置的诸概念前边共用一个表数量的概念加以限制,往往会产生歧义。此句将“57个”加在“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前边,说不清有多少个先进集体,多少位先进工作者。是说“57个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还是说两者相加是“57个”,也无法断定,应明确两者各有多少。
③ 赵师傅一个班就修好了两辆“奥迪”和一辆摩托。
[分析]
“一个班”概念多义,既可指一个班的人,也可指一个班的时间,易产生判断歧义,应明确所指。如指时间,可在“一个班”后加“的时间”,如指人,则加“的人”。
④ 星期天,我陪着班主任,访问了多病的同学张×的父亲。
[分析]
“多病的同学张×的父亲”,既可以理解为同学张×是多病的,也可理解为同学张×的父亲是多病的。如是访问父亲,应改为“同学张×的多病的父亲”。
⑤ 张某向高某曾借款14000元,在张某还了部分借款4000元后,写下欠条:“张某向高某借人民币14000元,今还欠款4000元。”事后,高某向张某索要未还的10000元,但张某却说:“欠条上写明是还(读音hái)欠款4000元,不是10000元。”高某说:“不对!欠条上写的是还(读音huán)欠款4000元。”
双方各说各的理,僵持不下,最后闹到法院。法院只好根据《合同法》规定,如果一方提供的用语可合理得出两种理解时,应选择不利于用语提供人的解释。张某是用语提供人,因此,确定“还”字读为“huán”,张某应再还高某10000元。
[分析]
这场纠纷的产生,是由于张某所写欠条中的“还”字有歧义。同一个“还”字,可以有两种读音、两种词性、两种含义。如果读作“huán”,作动词,则该句解释为“已经还了4000元”;如果读作“hái”,作副词,则该句解释为“还有4000元未还”。
仅从欠条上所写的句子,无法判断出究竟是哪一种情况,两种不同的解释都有合理性。尽管法院根据《合同法》作出了判决,也仍然说不清事实的真相。因而,为了避免此种情况,应据实写明:“已还4000元,尚欠10000元”为妥。
⑥ 国庆期间随旅游团去泰山游览,景点都挤满了人,转来转去,导游找不到旅游者着急了。
[分析]
句中“导游找不到旅游者着急了”包含着歧义,可以理解为“导游找不到旅游者,着急了”,也可理解为“导游找不到,旅游者着急了”,由于没有明确施受关系,导致“判断歧义”错误。例如说“我看到他非常高兴”“咬伤猎人的狗”等都是施受性歧义判断。
⑦ 泰坦尼克号游轮沉没了,杰克深情地看着海伦慢慢地沉入海中。
[分析]
上例第二句“杰克深情地看着海伦慢慢地沉入海中”,由于“沉入”的主体不能明确造成歧义,可以有三种理解:1. “杰克深情地看着海伦一起慢慢地沉入海中”(杰克与海伦一起沉入);2. “杰克深情地看着,海伦慢慢地沉入海中”(海伦沉入);3. “杰克深情地看着海伦,慢慢地沉入海中”(杰克沉入)。知情者可以根据事实作出真实判断,不知情者虽一般会按第一种情况理解,但也不能排除其他两种可能情况的理解,应按真实情况作出明确表达。
[说明]
“判断歧义”是指一个语句中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含义的断定。这种有歧义的句子,可以在各种不同种类的判断中发生,极易造成误解而又无法说清。造成判断歧义的原因很多,大多都是由于使用语词(概念)上有歧义造成。上例有如下几种情况:
1. 使用限制范围不明确的词组(如例①“高二8个班干部”)。
2. 数量概括不明(如例②“57个……”)。
3. 使用多义词(如例③“一个班”)。
4. 使用多音歧义字(如例⑤“还欠款4000元”)。
5. 施受混淆不明(如例⑥“导游找不到……”)。
6. 主体不明造成(如例⑦“杰克……海伦……”)。
避免判断歧义,主要是对概念要在一种确定意义上使用,尤其要注意词组的组成及前后的搭配上是否有歧义。如果是多义词,就要在句中给以限定词义;如果是对语词限制或组合的问题,可增加限制词或调整词序等方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