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话语分析:社会分析模式的新尝试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多元话语分析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

第四个问题就是多元话语分析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对于这个问题,当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我自己的体会,多元话语分析对我们来说至少具有下面这几方面的意义。

第一,从社会研究这个方面来讲,它使得我们完成了一种社会研究对象的转换。现代主义社会学家认为社会研究的对象就是社会现实本身,而按照多元话语分析模式的理解,我们看到的所谓的现实“本身”是不存在的,任何一种现实都是社会成员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话语系统建构起来的,所以我们在对某种社会实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就要将研究对象从这种实在“本身”转化为对这种“实在”的话语建构过程。此外,当我们拿到一份有关某一社会现象的文本资料时,也不应再把它简单地当作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而是首先要问这套文本资料本身是如何建构出来的。当然在这里我也要补充一点,有人会说那你这样讲的话我们就不要去或不可能去研究“事实”本身了,只要解释有关那个“事实”的描述性话语是如何产生的就可以了。当然不是这样的。这种针对所谓“事实”本身的分析和研究还是可以做的,只是我们现在要意识到这些所谓的“事实”以及对于这些“事实”的描述和分析都只是在特定的话语系统下才是有效的,离开了这个特定的话语系统它就无效了。那种直接对“现实”进行描述和分析的研究还是可以做的,那是另一个层次的研究。但是你要明白你所做的那一套对所谓的社会现实的描述分析是在特定的话语体系下才有效果的东西,不能把它认为是唯一客观的描述。这是第一点,它让我们明白在社会研究对象方面所发生的一个重大转换。

第二,它使我们了解到对于任何一种既定的“社会现实”,其产生和变化的路径、方向甚至方式等其实都不是由某种唯一的、必然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而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对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回答或解决方案都不会是唯一的,而是存在多种可能性。对处于不同话语系统的人们来说,会有不同的社会历史“规律”。这些不同的社会历史“规律”可能会具有大体相同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很难对它们做出绝对的取舍。在“同一个”社会历史情境条件下,处于不同话语系统下的人们,对于自身所处的社会历史情境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言说,因而也就可能会提出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一些不同的实践方略或行动方案,从而可能将社会实践导向不同的方向,建构出不同的社会现实。这正是造成人类文化和社会类型多样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类型的多样化状态将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点是从前面两点引申出来的,就是启发我们要以多元主义而不是一元主义的观点看待这个世界。因为世界本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就算我们今天的人类也无法确切地加以言说。我们只要开口去说,甚至我们只要睁眼去看,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所感受到的东西就是我们自己所属的那个话语系统约束我们、引导我们去看到的东西,它已经不是纯自然的东西。所以世界不是我们睁眼一看就看到的东西。如果我们能够了解更多的话语系统,那么你看到的世界一定是很不一样的、千姿百态的。至少你应该在理论上知道,世界是多元化的。所以我们要学会以多元主义而不是一元主义的观点看世界,世界不仅仅是我们在现有的话语系统之下所看到的这个样子,它一定有别的样子。这就是我所说的多元话语分析的两个方面:一方面它是话语实在论,强调所有的实在都是由话语建构起来的,所以我们要清楚对世界(包括社会世界)所做的任何描述都只是在特定的话语体系下才有效,离开这个话语体系就是无效的;另一方面它又是多元主义的,强调不同的话语体系对世界会有不同的描述,这些不同的描述各有自己的价值,所以我们感受、观察、言说世界的视角就应该是多元主义的。既是话语建构论的又是多元主义的,这就是多元话语分析的基本理念。它就是想在这样一套理念下去探求一种观察社会、描述社会、研究社会、分析社会的社会研究模式。我希望大家能够一起来做这个方面的工作,一起来努力使社会研究中的多元话语分析模式逐渐变得成熟起来,使它能够为更多的人所接受、所采用,为中国的社会研究做出自己的贡献。


[1]本文系拙作《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第九章(原为笔者演讲记录稿)的简写版,曾以本文同题发表于《社会》杂志2010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