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与新中国成立前老牌的大学地理系如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比,成立于50年代的北大地理系及经济地理专业显得相对“年轻”。但从发展过程看,它已跨过了半个多世纪,经历了岁月的变革、挑战、磨练,专业已走上成熟的发展阶段。遗憾的是,经济地理专业的创始者仇为之先生及许多元老如王亦娴、陆卓明、杨吾扬、徐兆奎、林雅贞等已相继离世,全面了解专业发展的先辈已所剩无几。笔者作为经济地理专业1956年入学的学生,毕业后留在教研室任教直至退休,当前也年近八旬;趁记忆力尚未完全衰退之际,为了纪念北大地理系成立65周年暨经济地理专业成立62周年,在周围同志的鼓励和热心帮助下,尝试用回忆的方式,将我所经历的北大经济地理发展过程记录在案,供专业的接班人和关心专业发展的同志们了解它的过去,以便更好地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把握专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回溯这段历史,北大经济地理的发展大体经历初创、停滞、创新、融合等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创办经济地理专业的初始,正值我国全盘向苏联学习的阶段,北大地理的办学方向自然采用苏联的模式,将具有密切联系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截然分开,人文地理中经济地理又一支独大。西方统一地理的思想以及与经济建设无直接关系的政治、社会、文化地理均受到封杀与批判。这种办学模式虽然存在许多弊端,却促使经济地理工作者走出校门,结合生产任务,运用“生产力配置”的理论方法参加多项规划和社会实践,为此后专业发展的进一步探索与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1960年至“十年动乱”,北大经济地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发展波动起伏,甚至停滞不前,跌入谷底。“大跃进”期间北大校长陆平办“太学”的思想,导致属于人文学科范畴的经济地理专业被列入“另册”,甚至有两年没有招生。随着国家克服了三年“大跃进”的负面影响以及国民经济的逐步复苏,在开展农业区划和发展农业地理的引领下,包括北大在内的全国经济地理界又迎来了短暂的发展机遇。可是好景不长,“文革”期间经济地理专业再次被否定,直到1975年,北大经济地理晚于自然地理和地貌专业两年,才开始招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一个学科的生命力除了要具备明确的研究对象和理论方法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国家需要,是否能为国家的建设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北大经济地理专业终于找到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新方向——城市与区域规划。邯郸、承德、淄博、芜湖等大量的城市规划实践表明,运用经济地理的方法,既可在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又带动了城市地理、工业地理、交通运输地理、人口地理等诸多经济地理分支学科的发展,培养的人才也有明确对口的工作岗位,一举三得。1988年北大地理系更名为城市与环境学系,教育部与学校同意按城市规划专业的口径招生,成为这一应用方向得到地理界和社会肯定的重要标志。
在城市规划方向的带动下,经过不断地实践与探索,北大经济地理先后又派生出风景资源评价与规划、城市地理、城市土地开发利用等多个学科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校、系与海外学术交流的不断增强,西方地理学的思想、价值观念和理论方法不断被引入经济地理学的教学与研究领域。首先,20世纪50—60年代美国地理界掀起的计量革命热潮,对地理学传统的“描述”研究方法产生了巨大的冲击,80年代在北大催生了理论地理、数量地理的的新方向。90年代随着人文地理中的文化地理、社会地理等分支的引入,人文地理正式成为地理学的二级学科。从此,北大经济地理形成了二元、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结构。按笔者的理解,包含经济地理、城市地理、历史地理、社会文化地理等诸多分支的“广义”人文地理,仍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城市与区域规划、风景区规划与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近年提出的“多规合一”的空间规划,则是其不可缺少的应用方向。可以说,这种二元的办学模式是经济地理专业60多年不断演变创新的产物。
大面上看,二元的办学模式既保存了经济地理学科的学科性质,避免了经济地理学被分化甚至被取消的困境,同时又新增了紧密联系国家建设实际的应用方向,开拓了学生毕业就业的空间,应是一种双赢的改革成果。但在北大现在的办学体制下,地理属于理科范畴,而城市规划等应用方向更靠近工科。由于两种学科的性质、办学模式、对学科和教师的评价标准等方面的差异,要将两者融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当前北大经济地理办学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笔者相信,在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经济地理虽然遇到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在先辈们和后继者的共同努力下,都逐一被化解,并使专业的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后我们的接班人运用他们的智慧,一定能完成推动北大经济地理可持续发展的事业。
董黎明
2018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