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生态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版前言

我撰写的“人类生态学”讲座(10讲)于1984年在《生态学杂志》刊完后,杂志编辑部继续约我写讲座。因是《生态学杂志》的常务编委,我不好推辞。再说,我也很愿意向国内读者介绍国外生态学的新进展和新动态。当时我心目中有两个选题,即进化生态学和行为生态学。我手头上进化生态学的资料很多,而行为生态学的资料却很少。国内一般读者几乎还不知道有这样一门新学科,国外当时也只出版过一本论文集,即由J.R.Krebs和N.B.Davies于1978年编写出版的Behavioural Ecology:An Evolutionary Ap proach,连一本较系统的教材和专著也还没有看到(实际上1981年出版过一本)。但最终我还是选中了行为生态学,这倒不是因为我喜欢知难而上,而是因为当时我预感到行为生态学是一门极有发展前景的新学科,它把行为学、生态学、进化论、遗传学、数学和经济学思想紧密地结合了起来,还涉及了许多全新的知识和概念,如进化稳定对策、博弈论、比较研究法、最适模型、行为利弊分析、两性利益冲突、亲缘选择、广义适合度、利他主义、行为决策、欺骗行为和基因的自私性……这些知识和概念不仅使我大开眼界,看到了一个新领域和新概念,而且使我感到吃惊的是,当时国内对这门学科的新发展几乎还没有作出任何反应。于是我便下决心要把这些新东西和极有发展前途的新学科介绍到国内来。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生态学杂志》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和如此多的篇幅,连续刊载了我撰写的25讲“行为生态学”讲座。随着讲座一讲一讲地陆续发表,社会的反响也越来越大,国内外不断有读者来信鼓励和索要单印本。社会反馈来的信息对我是极大的支持和鼓励,使我始终怀着极大的兴趣关注着国外在这一领域内的新动向和新进展。从1984年撰写“行为生态学”讲座时起,凡是涉及这方面的书籍、论文、杂志、评论和会议文集,我都广为收集、阅读和写摘要,到1996年已收集论文集、会议文集和专著12种,论文近3000篇,并亲眼目睹了在短短十几年间行为生态学的迅猛发展。1978年出版的Behavioural Ecology—An Evolu-tionary Ap proach论文集又于1984年和1991年出了第二版和第三版,每出一版的改动之大简直就像是一本新的论文集,学科新进展都及时地反映在新版之中。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ural Ecology一书于1981年出版后,于1982年、1983年和1985年3次重印,又于1987年和1992年出了第二版和第三版,这是目前唯一的一本行为生态学教材和专著。1984年4月10-12日英国生态学会举办行为生态学专题学术讨论会,并于1985年出版了讨论会的论文集,集名是Behavioural Ecology:Ec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Adaptive Behaviour,共收入论文34篇(提交大会的论文93篇)。1985年,由Bert Hölldobler和Martin Lindauer编辑的Experimental Behavioural Ecology and Sociobiology一书问世,本书是为纪念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行为学家Karl von Frisch(1886-1982)而编写出版的,书中含有大量蜜蜂和无脊椎动物行为生态学资料。1986年,第一本关于行为生态学模型的书Modelling in Behavioural Ecology:An Introductory Text由Dennis Lendrem编写出版,该书为行为生态学研究中的建模和定量分析树立了样板。1993年,F.A.Huntingford等人编写出版了Behavioural Ecolo-gy of Fishes,这是一本以分类群为研究对象的行为生态学论文集,涉及鱼类的取食、生殖、防御、竞争、领域、性别转变、性选择和生活史变异等内容。此外,E.O.Wilson于1975年出版的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和R.Dawkins于1977年出版的The Selfish Gene,都对促进行为生态学的普及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行为生态学在国外的研究进展是很迅猛的,人们对这一学科的兴趣也在与日俱增。

为了适应这一新学科在我国的普及和发展,从1988年起我开始招收行为生态学科的研究生,并于1989年第一次为研究生开设了行为生态学课,至今已连续讲授了8年,本书就是作为“行为生态学”课程的教材而编写的。本书初稿早在1993年便已完稿,但由于没有出版经费未能及时出版,直到1996年,在北京大学教材建设委员会和副校长王义遒的支持下才排上了出版日程,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学校领导和北京大学出版社给予的支持以及李宝屏先生为本书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本书的出版虽然拖延了3年,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它终于就要和读者见面了,这是很多人都在等待和盼望的事,因为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行为生态学教科书。也正因为如此,它的缺点和不足也是在所难免的。我本想再花些时间把近二三年的新进展补充进去再交出版社,但王祖望先生和动物研究所的其他同仁都主张应当尽快出版,待其再版时再作补充和修改。因其言之有理,我便采纳了这一意见。

最使我感到高兴的一件事是,中国科学院极有远见地把行为生态学课题列入了“百人计划”予以重点资助(三年共资助300万元),这也是动物研究所被列入“百人计划”的唯一一项研究课题,课题带头人是以公平竞争的方式从国内外公开招聘的。我作为该课题专家组的成员曾参加了学科带头人的评选工作和一年工作成果小结的评审工作。专家组对该课題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和进展给予了基本肯定,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议。由于“百人计划”的启动,目前动物研究所有望成为我国行为生态学研究的中心,在这里已聚集了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从法国学成归来擅长灵长类研究的张树义博士和从加拿大学成归来擅长鹿类研究的蒋志刚博士就是这批年轻学子的代表。他们的年龄都只有30多岁,他们精力充沛、学思敏捷、不怕吃苦、事业心强,正是出成果的好年龄。在北京大学和其他高校也有不少年轻学子正在满怀激情地致力于行为生态学的研究,这预示着我国行为生态学将会有一个稳步的、长足的发展。虽然目前我们距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们有自己的优势(资源优势、体制优势和人才优势等)。只要认清自己的优势,抓住机遇,分秒必争,埋头苦干,我们最终能搞出自己的特色来,至少能够在某些方面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我深信这一天迟早是会到来的。本书的出版如能在这一进程中起到些许的推动作用,我将会感到非常欣慰,这也是写作此书所希望达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