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缘人生:行走在哲学与出版的路途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哲学家:杨耕

杨耕,1956年2月生,安徽合肥人。1977年,杨耕考入安徽大学哲学系。1986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攻读硕士学位,师从汪永祥教授。由于成绩优异、科研成果突出,1988年被推荐免试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陈先达教授,同时留校任教。现为《教学与研究》杂志总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

从事哲学研究、教学10多年来,杨耕先后撰写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当代意义》《“危机”中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阐释》《实践唯物主义研究》(主编之一)等论著,编写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全书》(副主编),参与编著《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哲学专业教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高校文科教材)等,并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大部分被《新华文摘》《中国哲学年鉴》《文摘报》以及其他报刊所转载。这些论著既表明了他对理论的深刻思考和洞见,也体现出他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展示了一种新的理论态势。为此,他的论著曾获得过6个国家级奖,7个省部级奖。他先后开设过“哲学专题研究”“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社会科学方法”等课程,融科研成果和教学内容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

理论与现实结合,是杨耕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学术研究中,杨耕经历了从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到马克思主义史、西方历史哲学史,再到现代西方历史哲学、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然后再返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研究这样一个不断深化的求索过程,力图把历史唯物主义放到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去研究。在杨耕看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只有真正把握了马克思的思想历程,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谛;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西方哲学史中去研究,才能把握马克思对旧哲学变革的实质,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在人类思想史上所产生的伟大变革;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西方历史哲学以及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才可知晓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现代唯物主义”,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我们时代不可超越的真理。

《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当代意义》提出,方法是唯物史观的本质规定,而不仅仅是唯物史观的一种功能;社会本体论和社会方法论的统一是唯物史观的安身立命和安心立命之本,把握了这个根本也就把握了唯物史观的生命线。从这一观点出发,《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及其当代意义》从西方社会科学方法的发生、进化和范式系统,以及当代社会科学方法走向的宏大背景中,全面探讨了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并指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方法都可以在马克思的社会研究方法中找到相应的源头或萌芽,但当代社会科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的走向却是相反的:前者是一派否定另一派,后者则是从自身的内核中不断发散出去。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抓住了社会发展的根本,从这一根本出发自然会辐射到社会的各个侧面、方面、层次、环节中去,而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各个流派则从各个侧面、方面、层次、环节出发,因而它们的联系运动,不断地相互否定才构成整体。专家们对此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这部著作具有开拓性”,“填补了唯物史观研究中的一项空白”。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从西方近代社会发展理论和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背景中考察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认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基本特征是:(1)确认实践是社会的本体和存在方式,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从客体的角度把社会发展区分为原生形态、次生形态和再生形态,从主体的角度把社会发展区分为人的依赖形态、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形态和自由个性形态;(3)从社会需要如何产生和满足的角度揭示了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精神生产怎样维系着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即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4)揭示了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途径,即从自然经济转向商品经济、从个体生产转向社会化生产、从简单的劳动过程转向科学的生产过程、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5)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基本类型,即“内源”发展、“派生”发展和“超越”发展。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个研究问题的新视角,较为全面而深刻地揭示了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具有“独到见解和创新精神”,“极富时代精神和现实感”。

理论与现实的结合,是杨耕学术研究的又一重要特点。在他看来,哲学需要思辨,但哲学不应是脱离现实的思辨王国,它必须关注现实,将理论触角深入到现实深处,而改革开放和社会现代化建设是当今中国的最大现实。正因为如此,杨耕关注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认为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总体上把握改革开放,由此引发对民族生存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哲学思考,则是哲学工作者应有的良心和使命。《关于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性的历史沉思》一文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出发,深刻地说明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这篇论文发表后在理论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中的观点已被同仁们基本认同。《邓小平与当代中国》一书则以较大的历史跨度再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程,并凸现出“总设计师”独特的哲学思维方式,即彻底的唯物主义、全面运筹的社会活动辩证法和开放的唯物史观。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杨耕深切感受到自己经济学和伦理学知识的不足,为此,他非常注意经济学领域的研究动态,并注重汲取伦理学界的最新成果,从而更为系统地考察当代社会发展进程,更好地从事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研究。

目前,杨耕正在撰写《重读马克思》一书。在该书中,他将阐发这样一些思想:马克思是现代哲学的开拓者,就内容而不是就表现形式而言,整个现代哲学都是以马克思哲学所实现的主题转换和指出的方向运行的;马克思哲学具有后现代意蕴,在批判、解构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上,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具有相通之处。当然,二者又有本质的不同。同时,他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力图深入到中国哲学史的流程之中,根据中国哲学的特点、思维方式的实际,全面把握中国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载《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作者为《教学与研究》杂志编辑张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