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占斌的《尤金·奥尼尔戏剧伦理思想研究》是一部资料翔实、紧扣文本、富于创见、相当扎实的学术专著,是他三十余年兴趣、热爱和心血的结晶。
早在1984—1988年的本科学习时期,因为热爱戏剧,占斌加入了外语系英美戏剧社,该社每学期都要排练一部英美戏剧,他就在奥尼尔的几部剧作中担任过一些主角和配角。当时为了演好这些角色,占斌阅读了不少奥尼尔的剧作,从而对奥尼尔及其戏剧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加工作后,占斌利用在高校教学、科研的有利条件,一直关注、收集奥尼尔的中外文资料,并且不仅自己研究奥尼尔及其戏剧,发表研究论文,更指导硕士研究生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培养学术接班人。
二十来年持之以恒的阅读、研究,使占斌对奥尼尔戏剧的浓厚兴趣升华为热爱。2012年,他在不少前期成果的基础上,以“奥尼尔在中国的译介和影响”为课题,成功申报了天津市教委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15年又以“多维视野中的奥尼尔戏剧”,再次成功获批了天津市社科规划项目。在此过程中,他进一步通读了奥尼尔的全部剧本,并系统收集和梳理了国外和国内奥尼尔的研究资料,对奥尼尔其人其作有了相当全面、深入而系统的把握。因而,在做博士论文时,他自然而然地结合自己的热爱,发挥已有的优势,选择了奥尼尔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所掌握的国内外奥尼尔研究的发展趋向和存在的缺陷,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奥尼尔戏剧的伦理思想。论文答辩时,由于其研究扎实、新颖而又紧密结合文本,所有创见都从文本细读中得出,赢得了答辩专家的一致好评。
博士毕业后,占斌根据答辩专家的意见,花了一段时间,对博士论文进行了适当的加工和修改,形成了现在这本专著。在我看来,这本专著有以下两个突出的特点。
一是既有传统性,又有当代性。
所谓传统性,包括两层意思。第一,是指文学的伦理批评在西方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是典型的传统批评。第二,是指中国也有着历史悠久的文学的伦理批评,而且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文学的伦理教化功能,“文以载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不关风化事,纵好也枉然”,就是最明显的证据。
当代性也包含两层意思。第一,是指西方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不仅出现了女权主义、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等强调伦理道德观念的文学批评理论,而且在美国出现了以韦恩·布斯、詹姆斯·费伦等为代表的伦理批评,他们把文学的伦理批评与叙事理论相结合,刷新了西方传统的伦理批评,体现了西方伦理批评的当代性。第二,是指中国当前以华中师范大学的聂珍钊教授为代表的文学伦理学批评,在借鉴西方当代伦理批评的基础上,整合中国传统伦理批评的优秀资源,进而中西结合,已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更具当代性。
占斌的专著借鉴了聂珍钊教授的理论,但更多的则是运用西方的伦理批评,因而其突出特点就是既有传统性又有当代性。
人们常说,文学是人学。因为人作为一个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生物,不仅具有生理、病理方面的特点,更具有宗教、哲学、社会、心理等等多方面的特色,人之所以成为人,更多的是通过社会、哲学、宗教等层面体现出来。哲学、文学、宗教的最高境界是相通的,都体现人的终极关怀,更能展现人的本质问题。但由于人的社会性、现实性、当下性几乎是时时刻刻都需要面对的,因而伦理问题是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尤其是当前整个世界都面临着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环境恶化、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所导致的人类困境时,伦理问题更成为一个特别迫切的问题。
中国一向都是一个十分重视伦理道德的国家,而且在这方面有着相当悠久的伦理关怀的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哲学尤其是儒家哲学主要体现为伦理学。作为一个中国学者,占斌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对人的伦理问题十分关注,因此专著就选择了从伦理批评的角度研究奥尼尔的戏剧,并且提出了自己不少独到的看法。如国内外研究奥尼尔的专家都习惯地将其剧作分为海洋独幕剧、生活哲理剧和自传型戏剧三种类型,并且普遍认为三种戏剧所用的创作风格和创作内容大相径庭,相互之间没有内容思想上的关联:海洋独幕剧以其海洋生活经历为题材和背景,描写和刻画了海员生活的浪漫、温情和残酷;生活哲理剧是用戏剧探索现代人无所寄托、无所依赖的精神状态;自传型戏剧以自己的家庭生活经历为依据,表现了自我感受和内心世界的冲突。占斌则在本专著中,通过研究发现,在其内容和手法差异的背后,三类戏剧隐含的主题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海洋剧表现了对自然生态和谐的向往;哲理剧批判了物质追求对人灵魂的侵蚀;自传型戏剧揭露了家庭、婚姻的扭曲和异化。三类戏剧都是以探索人类伦理道德状况为主线,借助戏剧艺术关注人的精神世界,用戏剧诠释人的伦理道德,拯救沉沦的灵魂。这是本专著一个突出的亮点,见人所未见,说人所未说,极富创见,不仅推进了对奥尼尔思想的认识,而且客观地还原了奥尼尔的整个戏剧,再现了奥尼尔伦理思想和戏剧创作的完整图景。因此,既有传统性又有当代性的伦理批评研究方法,眼光独到而又深刻深入地凸显了既有传统色彩更具当代性的奥尼尔思想。
二是既是思想文化研究,更落实到文学本身。
占斌的专著更多的是思想文化研究,认为探索人性的道德秩序和价值取向才是奥尼尔戏剧的目的和归宿,因此主要系统客观地分析奥尼尔伦理意识的形成,尤其是这一伦理思想在其剧作中的表现。全书共六章,前五章在某种程度上属于伦理思想方面的研究——第一章“西方伦理环境与奥尼尔伦理追求”,探讨了西方伦理环境对奥尼尔伦理思想形成的影响以及奥尼尔的伦理追求;第二章“奥尼尔的家庭伦理:渴求幸福生活”,则通过对《早餐之前》《榆树下的欲望》和《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三个极具代表性的剧本的论析,展现了家庭的冷漠、沉闷和失衡,剖析了家庭伦理的丧失,批判了物质追求导致家庭伦理的异化,渴望建立和谐幸福和充满爱情与亲情的家庭伦理;第三章“奥尼尔的性别伦理:呼吁尊重女性”,通过对《苦役》《鲸油》和《送冰的人来了》等剧本的分析,批判了男权社会对女性权利的践踏,呼唤社会尊重女性,构建健康的性别伦理关系;第四章“奥尼尔的种族伦理:建构和睦的种族关系”,则通过对《梦孩子》《琼斯皇》和《上帝的儿女都有翅膀》的解析,探索奥尼尔的种族伦理思想;第五章“奥尼尔的生态伦理:追求和谐的家园”,以《天边外》《泉》和《马可百万》为文本,分析奥尼尔的生态伦理思想——表现了人类与自然冲突和失衡的困境,特别是消费社会的物质追求所造成的人类精神生态危机和道德沦丧的问题,抨击了掠夺成性、贪欲无度的违背自然和人性的实用主义价值取向,憧憬和谐快乐的生态环境。
但这本专著不同于时下不少把文学完全变成文化研究的学术专著之处是,以伦理批评为主,综合运用了性别理论、结构主义理论、后殖民批评等西方当代理论,对奥尼尔的伦理思想进行了独到、深入、系统的研究,并使之与当前中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问题或者说人类共同的困境联系起来,既有学术价值,也独具现实意义。而更重要的是,占斌把这种思想研究落实到文学本身,层层深入、逻辑缜密、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奥尼尔戏剧的伦理思想的成因及其伦理叙事表现。专著从“伦理”这一传统文学母题出发,借用伦理批评追索奥尼尔的伦理道德观。首先,追问奥尼尔是否具有道德忧患和伦理意识。其次,追问奥尼尔伦理思想源于何处?再次,追问奥尼尔伦理思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复次,追问奥尼尔超越时代的道德追求和伦理理想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占斌认为奥尼尔强烈的伦理意识影响了他的叙事策略,奥尼尔戏剧的叙事是伦理的叙事。因此,他综合运用了新批评的文本细读理论和伦理叙事学的理论,最后追问奥尼尔的伦理思想是如何叙写的。在第六章中,他花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研究“奥尼尔戏剧的伦理叙事”,认为这种伦理叙事首先表现为解构的叙事,解构了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的传统思维模式;其次表现为狂欢叙事,是为平民的呐喊;再次,表现为身份叙事,是为边缘“他者”代言;最后表现为悲剧叙事,表达崇高的人类精神。这样,就使思想研究落实到了文学研究的伦理叙事上。
正因为如此,占斌这本专著又一显著特点就是:既是思想文化研究,更落实到文学本身。
占斌作为一个相当成熟的学者,而且十分热爱“说不尽的奥尼尔”,我完全有理由热切地希望,他在不久的将来,能有更多的奥尼尔研究著作面世。
曾思艺
2017年2月18日于天津华苑揽旭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