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文明十五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张骞通西域

张骞出生于今天陕西汉中地区,汉武帝时担任名为“郎”的侍从官,奉命去西域联络大月氏人。张骞于公元前139年率领官兵百余人出发,在西行途中被匈奴抓住软禁长达十年,并在当地娶妻生子,还有一位匈奴的仆人。后来匈奴内讧,对他的看管放松,于是他在公元前129年乘机逃走。他不是带妻、儿、仆人东返汉境,而是继续向西走,翻越葱岭,经过大宛、康居等地后到了今天阿拉木图一带,足见张骞对汉朝的忠诚和个人意志力之顽强。他到大月氏人的住地时发现,大月氏人因受到乌孙人的压迫,已向南迁徙到阿姆河附近(今日阿富汗北部)。张骞于是又往阿姆河地区劝说大月氏人。在这里他看到产自中国的布,还有四川产的邛竹杖。他打听到这些商品都是自南方的身毒(印度)转运过来的,因此便猜测中国西南方可能有另外一条路可以通到印度。但是外交上,张骞没有成功。因为月氏人已经在当地落户扎根,不愿意再跟匈奴打仗,所以张骞只能在公元前128年启程回国复命,路上又被匈奴扣留了一年多,终于在公元前126年回到长安。他把这十几年的见闻详细地向汉武帝做了汇报,使汉朝廷对西域和匈奴都增加了认识。

地图3-2 西汉同匈奴的战争和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于公元前121—前118年几次对匈奴用兵,把匈奴逐出河西走廊后,立刻建立了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敦煌再向西就到了玉门关。王之涣的《凉州词》里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两句,突出西域之荒凉遥远。但是李白在《关山月》中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或许是因为他出生在玉门关更西面的碎叶城之故,所以他是以驻守天山西部的将士的视角来看玉门关;起始两句的“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也可以佐证这一点,因为月亮是从东面升起。总之,自从汉在河西走廊建立四郡,它的影响力大为增强,不久逐渐扩大到了莎车、疏勒,直达葱岭。

公元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主要是去乌孙(伊犁河流域)。这一次他带了几百人,用五百头牛驮了许多货物,其中就有许多丝织品。这是丝绸最早传到帕米尔高原以西。后来丝绸继续向西传,在罗马境内开始流行起来。这条商道便是今日大家经常提及的丝绸之路。

张骞从乌孙回来后,乌孙修改了过去亲匈奴的政策。因为汉朝能给它商业实惠,所以乌孙逐渐采取与汉和匈奴都亲善友好的“等距离外交”政策。不久,乌孙国王要求迎娶一位汉朝公主。这就是历史上悲凉艰辛的细君公主的故事。

刘细君是汉朝第一位嫁到乌孙的公主。她不像后来的王昭君是以宫女充公主,而是真的汉室皇亲,是江都易王刘建(汉武帝之侄)的女儿,其父母因谋反失败而死后,她以戴罪之身被收养到宫廷里。既然她是戴罪之人,那么以真公主和亲时自然就会优先选她。她以二十几岁的芳龄,嫁给了七十岁的乌孙老王。该乌孙王先娶的皇后是匈奴人,而那位匈奴皇后十分排挤这位汉家公主。主动要娶汉公主的老王也没有特别喜欢刘细君,每年只不过和她相见几次而已,刘细君每次都不亢不卑,送一些中原礼品给乌孙王的左右。细君公主入乌孙两年之后老王去世,按照游牧民族的习惯——丈夫死后,剩下的妻子就要嫁给非亲生的儿子,如果继子不在就要嫁给继孙——细君公主又被迫嫁给继承了王位的孙子。

源自草原的游牧民族政权,包括后来的奥斯曼帝国的皇室在内,一直到19世纪的时候都保有一套独特的继承制度。中国中原各个朝代大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有时也另立太子。西欧的封建制也采用长子继承制,爵位、土地和其他财物都是由长子继承,非长子需要自谋生路。因此西欧封建贵族的次子、三子等人常常成为军人、教士、商人或是学者。这种继承制有一定的透明性和可测性,能避免宫廷内斗。但是欧亚内陆的游牧民族不采取(嫡)长子继承制,他们以一种家族大会的形式来决定继承权,在统治部落则表现为宗亲会。所有的草原民族,从公元前3世纪一直到19世纪的2200多年中都是由宗亲大会决定继承人的。这主要是因为草原民族经常要有军事行动,继承人必须根据体魄、性格和领导能力来决定,不能固定由长子继承。孔子的三纲五常中有辈分的概念,所以中原人对辈分十分注重,而游牧民族没有这种概念,只有年龄的概念。换一种思路,如果我们置身于当时的历史地理环境中思考,则会发现在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里,假如一个妇女,丈夫死后,没人照顾她,没有人娶她,她的境况会是怎么样的?迁徙时谁来帮助她?平日里谁来供养她?所以弟弟娶嫂子不只是一种习俗,也是因为有这个必要。同理,儿子娶后母,也是替逝去的父亲照顾他所遗留下来的“财产”。按照这个风俗,乌孙的汉家公主自然需要嫁给继孙。但公主自幼受到孔孟教育,嫁给一个老头已经心不甘情不愿了,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再嫁给自己的继孙,所以就力争要回中原。无奈朝廷不允,汉武帝批复“从其俗”,意思就是说入乡随俗吧。于是她就写了一首歌:“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这四句非常准确形象地描写了游牧民族的生活,足见这位公主的才华。但是最后两句“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则流露了她自己的心声。她可能中国第一位西域诗人。后来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王之涣等人都比她要晚得多。

自来人们认为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密不可分。其实丝绸之路这个词不是张骞之后就有的,甚至不是中国人首先用的,而是1877年一位名为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在他的书里首先提及丝绸之路一词并阐述了它的重要性。他曾被德国政府委派,调查从德国修铁路到中国的最佳路线。经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大量资料之后,他认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主轴就是欧亚大陆上横贯东西的路线——丝绸之路(Seidenstrasse)。所以他建议铁路应该沿着这条路线修建。这条路线的主要功能是把一种贵重、轻便,又不易损烂的产品,从东亚分段运到欧洲。李希霍芬把公元前115年当作丝绸之路的开始,很明显是因为公元前115年是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回国的时间。他把丝绸之路定义为:“连接中国与河中(指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以及中国与印度,以丝绸贸易为主要媒介的西域交通路线。”20世纪初又有学者认为丝绸之路的概念应该向西延伸到叙利亚。总之,丝绸之路不是一条线而是一个道路网络。它大致可以分为三段:东段由洛阳、长安到敦煌,中段由敦煌到撒马尔罕,西段由撒马尔罕到地中海。

地图3-3 前200—300年的丝绸之路示意图

如地图3-3所示,丝路的东方起点是洛阳、长安,西北的终点是罗马帝国的君士坦丁堡,即今天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西南方则到今天的埃及。

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沿途贸易通畅,商旅络绎不绝,中国丝织品等大批货物西运,远达欧洲。很多物产也从西域传入中原,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西域传入中原的有葡萄、胡桃、葱、蒜之类水果、蔬菜,以及西域的音乐、舞蹈、乐器,希腊、波斯、罗马的艺术等。中国传入西域的除了丝绸、茶叶、陶瓷等之外,还有生产技术,比如冶铁、凿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