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基础(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制约

教育本身的变化和发展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条件,这是教育的根本特性之一。一般而言,教育的发展受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科学技术等因素的制约。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

政治是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决定教育的社会性质。在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政治组织机构、法律形式和意识形态等的影响来对教育进行控制,具体地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制约教育目的的确定

教育目的蕴含教育所培养的人的社会价值与身心素质两个方面。其中,人的社会价值是一定社会政治的反映,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立法权,借助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政策和规章来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使教育目的与社会政治相一致。如美国公民教育中强调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72]在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利用其拥有的组织人事权控制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行为,以使之符合教育目的要求。有时还利用经济手段、政策引导等来控制教育的方向。

历年真题

【3.7】美国公民教育中特别强调下列几点:资本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这说明教育受制于()。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人口

(二)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制度

教育领导权是国家政权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任何国家中,某一个阶级、阶层或集团掌握了政权,就必然会对教育权进行控制。一般而言,可以通过组织手段和体制对教育部门直接行使领导职能;可以通过任免教育部门的领导者和教育者来达到控制;也可以通过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来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从行政结构和管理权限的角度来看,一国的教育制度往往就是该国政治制度的翻版,有什么形式的政治制度必然会有什么形式的教育制度。此外,政治对教育制度的改革起着定向、驱动和支持的作用。

(三)制约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

什么人能受教育,受什么样的教育,都与社会政治直接相关。奴隶社会,受教育是奴隶主子女的专利;封建社会劳动者的子女极少有受教育的机会,即使是上流社会的子女,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也不平等,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业生产的要求,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享受教育的程度与机会仍然有差别。因为,政治直接决定教育资源在不同社会阶层、集团之间的分布,决定了特定社会中的教育机会和教育权利。

关于教育机会均等的问题,瑞典教育家胡森认为,就个体而言,“平等”可以有以下三个含义:第一,“平等”首先可能指个体的起点;第二,“平等”也可以指中介性的阶段;第三,“平等”还可以指最后的目标,或者是指这三方面的综合。具体地说,“平等”,首先是指每个人都有不受任何歧视地开始自己的学习生涯的机会,至少是在政府所办的教育中开始学习生涯的机会。其次,“平等”这一词还可以用于对待。也就是说,可以用不同的但都以平等为基础的方式来对待每个人,而不论其人种和社会出身如何。最后,在制定和施行教育政策时应列入一些措施,以使入学机会更加平等,进而使学业成就的机会更加平等。[73]简言之,即入学机会均等、教育过程平等、教育结果平等。

(四)制约教育内容

“任何社会,为了能存在下去……必须紧密围绕保持其制度完整这个中心,成功地把思想方式灌输进每个社会成员的脑子里。”[74]教育内容,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直接与政治相连。任何国家都需要将主流意识形态、政治理念、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而这些内容直接受制于国家的政治制度。一般而言,在学校中通过学科教学与学校管理来实现政治社会化。具体而言,一是统治者可以通过特定的形式将政治内容和要求渗入学校课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而形成国家认可的政治思想品德;二是通过学校管理,学生在一定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的要求下形成符合社会政治规范的道德行为习惯。

历年真题

【3.8】决定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C.社会文化传统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重点提示

在阶级社会,教育是具有阶级性的,所以教育必然受政治的制约。具体表现在制约教育目的的确定、制约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制度、制约受教育的机会与权利、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学习时可能根据“教育为什么(目的)—教育怎样办(教育制度与管理)—受教育是谁(教育机会)—教些什么(教育内容)”这个逻辑去理解与记忆。

二、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教育能否发展,以多快的速度发展等都取决于经济发展的规模与水平。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一)经济水平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发展需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一个国家能为教育提供怎样的投入水平,不是由社会制度和人们的主观愿望决定的,其本质上是由社会的经济水平决定的。有多少人能够接受教育、接受什么类型的教育以及学科和专业的设置等都是由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决定的。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与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成正比,经济水平越高,教育发展的规模越大、速度越快,受教育的人更多,受教育的时间越长。

(二)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

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必然导致产业结构、职业结构、就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与分配结构的变化。与之相对应,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结构也会产生变化,进而引起各级各类教育的比例关系的变化。例如,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数量上来讲,已经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正向普及化阶段迈进;从层次上来讲,学术类大专层次的学校基本消失,而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迅速扩展;从结构上来讲,高职高专类应用型专业得到长足发展。

(三)经济发展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

不同的经济结构与水平对人才的基本规格的要求也各不相同。在农业经济状况下,劳动的技术含量较低,因而对人才的规格要求也较低。进入工业社会后,由于大机器生产的需要,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掌握一定的科学技术技能,适应生产技术基础的变化和由社会结构变化所引起的产业结构变化、职业结构变化和就业结构变化。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则更强调人才的宽专业口径、基础知识、创造能力等。

(四)经济发展制约教育内容与手段

经济发展也对教育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等都产生了影响。在现代背景下,外语、计算机等已成为基本的教育内容。在20世纪前,教学手段基本上是口语加板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幻灯、投影、录音、录像、计算机、网络等现代教育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有利于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历年真题

【3.9】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最根本的因素是()。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人口因素   D.文化因素

重点提示

经济发展制约教育的规模与速度、制约教育的结构,以及人才规格、教育内容与教育手段。学习时要注意对每个小点中的关键词的提取,如规模与速度、规格、内容、手段等。注意选择题和简答题。

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文化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1970年出版的《文化与承诺:一项有关代沟问题的研究》一书中将人类的文化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前喻文化(Profigurative Culture)、并喻文化(Configurative Culture)和后喻文化(Post-figurative Culture)。

前喻文化,即所谓“老年文化”,是数千年以前原始社会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也是一切传统社会的基本特征。其基本特点是尽管有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微弱变化,但人们的生活道路是无以改变的。在这种以前喻方式为特征的文化传递过程中,老一代传喻给年轻一代的不仅是基本的生存技能,而且还包括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公认的生活方式以及简拙的是非观念。这种文化强调年轻人向老年人学习。

并喻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过渡性质的文化,它肇始于前喻文化的崩溃之际。先前文化的中断使年轻一代丧失了现成的行为楷模。既然前辈无法再向他们提供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的生活模式,他们只能根据自己切身的经历进行创造,只能以在新的环境中捷足先登的同伴为自己仿效的楷模,这就产生了文化传递的并喻方式。这种文化强调同代间的相互学习。

后喻文化,即人们所称的“青年文化”,这是一种和前喻文化相反的文化传递过程,即由年轻一代将知识文化传递给他们生活在世的前辈的过程。如果说在前喻文化(即传统社会)中,社会化的对象是社会中尚未成年的个人,那么,后喻文化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反向社会化”。在这一文化中,代表未来的是晚辈,而不再是他们的父辈和祖辈。[75]

尽管对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但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价值观、规范准则、意义与符号、物质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及制度规章等的复合体。这里所说的文化指一般意义上的狭义文化。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互为前提,具体表现如下:

(一)文化观念制约教育观念

文化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比较一致的观点和信念。教育观念是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不同的文化观念制约和影响人们对教育的态度与行为。例如,日本和德国具有大工业意识,因而对教育十分重视,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比较高;而英国则更多地把社会的发展归之于政治制度的作用,因而不是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中国自古便有读书求仕、望子成龙的文化传统,因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育观在我国普遍流行。

(二)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

社会的主流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教育目标的制定。如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核心的伦理型文化一直占主流地位,因而在教育目标上强调“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通过修己正人,达到“明人伦”。欧美文化基本上是一种知识型文化,认为“知识就是力量”,注重通过知识学习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另外,不同的政治文化类型导致教育目标的不同。官本位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建国君民”“学而优则仕”等曾经成为教育目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特别是学校教育的内容,一般都是从特定的文化中精选而来。因此,文化本体越丰富,教育内容选择的广度与深度就越大。如我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在人文教育的内容方面就有很大的选择空间。另外,不同的民族文化影响教育内容。例如,各民族都把本民族语言作为教育内容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国古代重农抑商、追求仕途的传统文化导致教育内容主要以社会典章制度为主,很少有自然科学和生产知识。英国人比较崇尚人文精神,所以古典人文课程一直占有极高的比例。

(四)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的方式

文化传统大体由价值体系、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和语言符号四部分个组成。这四个部分的协调、配合,造就了不同的教育体系,而“教育体系又是每个民族的民族意识、文化与传统的最高体系”,它“重复地把上一代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知识传给下一代”。[76]因而,不同的文化传统就有不同的教育活动方式,诚如美国教育人类学家斯宾德勒认为“一定社会特有的文化传统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强烈地制约着教育过程的进行和人们养育子女的方式”[77]

历年真题

【3.10】我国的中小学生家长比较认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而热衷于将孩子送到各类课外班提前学习或补习学校中的各种科目。这些家长的行为主要是受()。

A.政治因素的影响   B.经济因素的影响

C.人口因素的影响   D.文化因素的影响

重点提示

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制约教育观念、教育目的、教育内容与教育活动方式。学习时注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部分内容较多地以选择题、简答题的形式出现。

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人口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教育是延续人类的基本活动,因而人口的变化会直接制约教育的发展,这种制约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直接制约教育的发展与质量。首先,学龄儿童总量的变化直接导致教育投入、教师质量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大部分年份人口出生率在20‰以上,每年新增人口2000多万人。因此,政府必须相应地增加教育经费、教师、校舍和设备等才能保证所有的学龄儿童都有书读,但这需要相应的经济发展来保证,如果经济发展达不到人口增长的需求,那么必然导致生均教育经费、教师等标准的降低,进而影响教育质量。其次,学龄儿童总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由于我国学龄儿童的总量较大,所以只能采用大班制教学,而不能采用小班化教学,更加谈不上因材施教。最后,人口数量制约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我国的中小学课堂普遍采用讲授法,而很少运用讨论法。这不是我国的教师不会用,而是班额实在太大,采用讨论法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人口波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已经历了三次生育高峰期:1950—1958年第一次生育高峰期,新增人口近2亿人;1962—1970年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人口2亿多人;1985—1993年,第三次生育高峰期,新增人口近1亿人。三次人口高峰期给教育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是幼儿入托、入园难,接着是上小学、中学难,继之出现高考的激烈竞争与就业难等问题。学龄人口迅速增加,这样不得不降格以求教师;校舍不够,只得办大班……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而且入学高峰期过后,超编人员的安置也非常困难。更严重的是这种高峰期一旦形成,不是造成一次性困难,而是呈现波浪起伏的运动状态,使困难重复出现。如1962年开始的第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造成1976年开始的中小学生入学高峰,这批人将相继结婚生育,又会导致新一轮的生育高峰。

(三)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是指人口在年龄、性别、文化、技术、职业、阶级、地域、民族等方面的构成状况。人口结构的每个方面的结构变化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例如,年龄结构代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适龄人口,各个年龄段的人口比例变化直接影响教育的布局与教育发展规划设计。又如,我国婴幼儿人口的性别比如下:

1982年为108.47,1989年为111.92,2000年为116,2004年121.20,2009年为119.45,2010年为117.94,2011年为117.78。[78]2013年新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2014年为115.88,2015年为113.51。[79]尽管性别比有所下降,但仍然远高于国际警戒线107。性别比的失衡会导致诸多社会和教育问题,譬如,班级管理问题、教育方式方法选择问题、课程设置问题等。

(四)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对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改革、教育工作的开展等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例如,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样就给教育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流动人口本身的教育问题,二是流动人口子女(学龄期子女)的教育问题。自农村流入城市的民工,文化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因而需要接受各种各样的培训,但由于城乡二元化的格局,使他们很难享受到城市居民能够得到的教育。更严重的是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问题,由于父母的工作地点的不确定性、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等,使得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很难有效地开展,人口入学难、失学率高、违纪率高等问题已经影响社会的和谐与安定,为此,我国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解决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五)人口分布

按各省(区)人口平均密度可分成四类地区:①非常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400人以上;②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200~400人;③较稠密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200人;④稀少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在100人以下。整体而言,我国人口地区分布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温湿地区多,干寒地区少;开发早的地区多,开发迟的地区少;沿江、海、交通线的地区多,交通不便的地区少。人口分布过密或过稀都会制约教育的发展。人口过密的地方,容易造成教育拥挤现象:学额过满、教学资源紧张、大班上课等。如有些发达地区的班级学生都达到七八十人,最多的超过100人,由此引起教学秩序混乱,教育质量下降。人口过稀的地方,则会造成教育人口分散,学生上学困难,使义务教育难普及。此外,容易造成学额不足,不得不采用复式教学、巡回教学等方式,这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

教育尽管受上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因为:①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②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任何时代的教育都是基于历史的成就而建立的;③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或者超前或者落后。

历年真题

【3.11】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

A.人口分布   B.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   D.生产力水平

【3.12】辨析题:教育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受社会发展的制约。

重点提示

人口是制约教育的因素之一,人口数量、人口波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人口分布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教育的布局与教育管理。学习时,要注意对人口波动、人口结构、人口流动几个基本概念的理解,以便于应对相关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