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真题及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世界各国现行的基本教学组织形式。16世纪,欧洲的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班级授课制的萌芽。1632年,夸美纽斯在总结前人和自己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大教学论》。该书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了阐述,为班级授课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到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已成为西方学校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我国,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后,班级授课制开始在全国广泛推行。目前,班级授课制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并且人数固定,教师同时对整个班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
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单位时间可以是40分钟或45分钟,但都是统一和固定的。另外,课与课之间有一定的间歇。
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以及传授这些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相互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二)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 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
第一,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第二,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第三,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
第四,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
第一,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教师对学生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第三,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这就容易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而且学生主要接受现成的知识成果,其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
第四,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进程的程序化,难以容纳更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难以创新。
(三)班级授课制的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复式教学是指把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等。复式教学是由于一定地区的教育条件和经济条件落后或不平衡而产生的,因此有利于普及教育。
目前,在我国部分经济文化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特别是山区,复式教学的形式仍然存在。
(四)班级授课制的辅助教学:个别教学和现场教学
1. 个别教学
现在的个别教学又称个别辅导,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一般是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复习、预习和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的深入学习,发现自己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向教师请教,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个别辅导的方式:一是个别答疑;二是对个别学生的课外作业和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另外,个别教学可以在课内实施,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依据辅导内容的不同,个别教学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针对在教材预习和复习中发现的问题而进行辅导,目的是让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针对在与学科内容相关的学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而进行辅导,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视野。
个别教学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辅导是从学生的需要与问题出发,能具体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保证学习顺利进行;第二,便于教师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第三,教师可以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补救。
组织个别教学的要求是: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和缺点,便于有效地进行指导;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既要针对个体,又不能使个体脱离群体。
2. 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社会生活现场和其他场所,通过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具体地说,就是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展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陶冶情操。
现场教学不仅是课堂教学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和发展,是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根据现场教学的目的和任务,现场教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根据学习某学科知识的需要,组织学生到有关现场进行教学;另一种是由于学生为了从事某种实践活动,需要到现场学习有关的知识和技能。
现场教学的优点包括:有利于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深刻理解理论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生活更为丰富;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掌握知识、技能,感受自然、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空间;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