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0

真题及解析

(一)新课程结构

1. 对课程类型的调整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

第一,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第二,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2. 对科目比重的调整

(1)将语文所占的比重由原来的24%降至20%22%,将数学所占有的比重由原来的16%降至13%15%,并对其他传统优势科目所占的比重进行了适当地下调。

(2)将下调后积累下来的课时分配给综合实践活动和地方与校本课程。其中,综合实践活动拥有了6%8%的课时,地方与校本课程拥有了10%12%的课时。

3. 综合实践活动课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小学阶段自三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除了上述指定领域之外,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大量非指定领域,如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二)新课程实施

1. 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开展教育活动。

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积极成长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对教育好每个学生都应充满信心。

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在发展与成长,所以学生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学生是不是能真正健康快乐地成长,和教育有很大关系。

(2)学生是独特的人。

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在教育活动中,必须反对那种割裂人的完整性的做法,还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的实践和空间。

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教师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独特性也意味着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学生的观察、思考、选择和体验都和成人有着明显的不同,所以,应把学生看作孩子,而不是一个成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第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不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而且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禁锢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抵制或抵抗。

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使他们明白事理,自己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学生是权利的主体,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是责任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对他人负责,学会承担责任。

2. 教学观

新课程中的教学观应体现课程与教学的整合,强调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与生成性,将教学看作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高度突出教学过程与方法的地位,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教学更为关注人(学生)而不只是学科;关注体验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三)新课程管理

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教育部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定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确定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制定国家课程标准,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四)新课程评价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4)继续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在已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地区,实行小学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鼓励各地中小学自行组织毕业考试。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继续实行会考的地方应突出水平考试的性质,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

(5)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应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衔接。要按照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内容,探索提供多次机会、双向选择、综合评价的考试、选拔方式。

(6)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杜绝设置偏题、怪题的现象。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考试情况做出具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