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民事纠纷是社会主要的纠纷种类,民事诉讼是最终有效地解决民事纠纷的方式,民事诉讼法又是国家的基本法律之一。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新形势下,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司法实践的需要,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新的《民事诉讼法》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依据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结合我国民事司法改革和审判实践,我们组织编写了此本《民事诉讼法》教材。本教材主要用于法学本科和非法学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
如何编写一部好的民事诉讼法教材,我们主要考虑了如下因素:第一,教材对于学生至关重要。对于编者而言,编写教材的责任、压力、难度和艰辛可能数倍于撰写学术专著或论文。因为对学术性创作而言,一句“文责自负”还可以为自己开脱;而对于教材而言,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误人子弟。教材是初学法律的学生步入法学殿堂的引路人,是其学习法律的指路灯和向导。因此,一部好的民事诉讼法教材,既要高屋建瓴地全面、系统地展示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又要深入浅出地将对于初学者而言晦涩难懂的法理、原则、制度、概念等解释清楚。第二,民事诉讼法不仅是法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的主干核心课程之一,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非常紧密的学科。因此,一部高质量的民事诉讼法教材,还应该在诉讼理论与诉讼实践、程序规则与诉讼现象之间架起桥梁,帮助学生从诉讼现象入手理解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法。法律的抽象规定只有和具体的案件事实结合起来,才具有生命力。第三,立足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和知识,体现我国民事诉讼法最新理论、立法和司法研究成果。自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颁布以来,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更是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许多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满腔热情地投身学术研究和实践,更多崭露头角的年轻学人迅速成长起来,许多高质量的研究成果雨后春笋般地涌现。随着民事诉讼理论研究的日新月异,民事诉讼立法也在不断推进。自2007年针对困扰司法实践的“申诉难”“执行难”问题对《民事诉讼法》进行局部修改后,2012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民事诉讼法》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修改,本次修正所涉范围较广,修改和增加的条文多达八十多处,增设了许多新的诉讼制度,也吸纳了司法实践中运行效果良好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完善诉讼与调解相衔接机制,增加了司法确认程序;进一步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包括完善起诉和受理程序、完善开庭前准备程序、增加公益诉讼制度、增加第三人撤销诉讼制度、完善保全制度、完善裁判文书公开制度;完善当事人举证制度,包括明确接收当事人提交证据材料的手续、促使当事人积极提供证据、赋予当事人启动鉴定程序的权利、增加规定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和不按期举证的责任;完善简易程序,包括扩大简易程序适用范围、设立小额诉讼制度;强化法律监督,完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增加监督方式、扩大监督范围、强化监督手段;完善执行程序,包括强化执行措施、加强执行监督、将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标准与《仲裁法》规定的申请撤销仲裁裁决的审查标准相统一。本教材紧跟我国最新的立法动态,体现了民事诉讼法学理论和司法研究的最新成果。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民事诉讼法》正是本着上述宗旨编写完成的。本教材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在结构安排上,尊重传统,力求突破。亦即,根据民事诉讼法学的逻辑结构和各部分的相对独立性分编设章,将全书分为总论、诉讼程序论、非讼程序论、执行程序论、涉港澳台及涉外程序五编,共二十五章,既与民事诉讼法学的基本原理相符,也从结构上消除了纯粹的注释法学的痕迹。第二,在编写体例上,遵循惯例,丰富手段。本书遵循学术惯例,按照编、章、节的条例安排内容,同时丰富教与学的手段,每章由正文、案例精选、思考问题、法条链接、扩展阅读五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在每一章正文之前,还增加了本章内容的核心提示,以帮助学生提纲挈领地了解全章内容。如此安排,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同时,获取与本章内容相关的经典论文、著作和案例的基本信息,将知识的灌输与运用以及学术研究的引导有机地衔接起来,极大地提高教材的效用。第三,在内容和知识体系上,立足于民事诉讼法学基本理论的主流观点的同时,兼顾前沿问题,同时反映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最新的立法、司法动态。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充分考虑了本科生和非法学法律硕士研究生民事诉讼法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力求做到内容覆盖全面、知识介绍准确、分析透彻充分、语言简洁明快。
本书由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具有多年民事诉讼法教学和研究经验的骨干教师编写,充分发挥了各位编者的学术擅长,同时注重保持教材内在的逻辑严谨性和整体风格的协调,使得七人之作更似一人之功。本书作者简介及分工如下(以撰写的章节先后为序):张艳丽,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本书主编,撰写第一、四、十七章。王秋兰,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撰写第二、三、五、七章。史飚,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撰写第六、十八、十九、二十章。于鹏,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撰写第八、九章。丛青茹,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十、十六、二十一、二十二章。周建华,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十一、十二、十三、十四章。蔡颖慧,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撰写第十五、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章。
凭着对法学教育和民事诉讼法学专业的一往情深,本书编者走到一起,通力合作、数易其稿,最终完成了这本教材。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本书责任编辑孙战营女士的鼎力支持,使得这本教材得以顺利出版。虽然在撰写过程中力求严谨,但错讹和不足之处实属难免,还期望学界同仁不吝赐教,以期将来修订时改进。
张艳丽 谨识
2013年9月6日于北京海淀世纪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