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世界历史基本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1.金字塔和人面狮身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这一文明发源于()。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2.“相传在古埃及的世界里,以尼罗河为界线划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城市多位于尼罗河东岸,而亡者都埋葬在尼罗河西岸,一如日出与日落的方位,象征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下列哪一张示意图最符合上文对古埃及人土地利用的描述?()
3.有历史学家认为,右图的黑色石柱“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该石柱上部文字的浮雕表达的政治观念是()。
A.王权神授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天赋人权
4.《汉谟拉比法典》中规定: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他的耳朵就要被割掉。这部法典诞生于()。
A.公元前3500年
B.公元前18世纪
C.公元前2500年
D.公元前30世纪
5.《古巴比伦的兴衰》一书中收录了这样一个案例:奴隶阿卜对主人尼布说:“你不是我的主人。”结果阿卜被判割掉耳朵。阿卜被判说明了()。
A.当时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B.《汉谟拉比法典》的公正性
C.两河流域出现理论国家
D.《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写成
6.学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
B.基督教产生于此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
7.下列连线之间不正确的是()。
A.古埃及——金字塔
B.古希腊——荷马史诗
C.阿拉伯帝国——《天方夜谭》
D.古巴比伦——种姓制度
8.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古代印度,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当时的四个等级中,处于第三等级的是()。
A.婆罗门
B.吠舍
C.刹帝利
D.首陀罗
9.古印度社会有一套严格的等级制度,(右图)高高在上的是“婆罗门”和“刹帝利”,社会地位低下的是“吠舍”和“首陀罗”,这种制度被称为()。
A.世袭制
B.分封制
C.种姓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
10.某同学在对某一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时,搜集到“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众生平等”等信息。据此判断,该同学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与下列哪一宗教有关?()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1.公元前430年,有一天,希米奥去参加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并在会上发言和表决,还领取了一份国家发放的津贴。希米奥是什么身份?()
A.奴隶
B.外邦人
C.成年男性公民
D.妇女
12.“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古希腊人是人类最美好的童年。”下列能支持后者观点的是古希腊的()。
A.贵族专制
B.宗教自由
C.民主政治
D.军事独裁
13.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城邦政体被称为“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个俱乐部成员包括()。
①奴隶 ②议员 ③陪审员 ④男性外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下列属于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国家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地中海区域
B.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C.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D.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16.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之间的交往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和平交往和暴力冲突。其中以暴力冲突逐渐打破亚欧大陆相互闭塞的局面,促进了不同民族和文明融合的历史事件有()。
①阿拉伯数字东传 ②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③罗马的扩张 ④希波战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罗马共和国同迦太基在100多年的时间里进行了三次战争,被称为“布匿战争”。布匿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称霸意大利半岛
B.称霸欧洲
C.维护民主制度
D.争夺地中海霸权
18.右图所示内容,反映的主题是()。
A.雅典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B.斯巴达奴隶制城邦的征服与扩张
C.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扩张
D.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19.“帝国初年,地中海已成了帝国的内湖,地中海各地之间的交通畅通无阻,海上航路、内陆河道、陆上通道和古老商道都成了内外贸易的动脉,商旅往来,络绎不绝。”材料中的“帝国”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波斯帝国
20.下列关于古罗马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古罗马国家是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 ②公元前6世纪早期,罗马建立了奴隶制共和国 ③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成为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④公元前27年,屋大维实行元首制,独揽大权,罗马进入帝国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最大的日耳曼人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法兰西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2.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改变了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现了有条件的土地分封。这场改革给欧洲带来的影响是()。
A.日耳曼民族的入侵
B.罗马教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C.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
C.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23.“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种局面的形成始于()。
A.市民阶级的兴起
B.查理·马特采邑制改革
C.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东罗马帝国的建立
24.中世纪前期,与儒家文化的经济属性相比,西欧同样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但从基本组织形态而言,西欧最显著的特征是()。
A.小农经济
B.商品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庄园经济
25.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庄园经济是自给自足的,农奴身份可以改变 ②每个庄园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子组成 ③在庄园内耕种的农奴,需向领主缴纳租税 ④庄园的领主对庄园内的农奴享有司法权、征税权和政治统治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6.下列关于西欧中世纪城市发展表述正确的有()。
①12世纪以后,西欧商业活动逐渐增多,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城市不断兴起 ②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的经济组织形式是手工行会和商人行会 ③西欧中古城市的兴起和发展使西欧单一的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 ④西欧城市的兴起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②④
27.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对西欧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城市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使政治力量格局趋向复杂化
B.城市是相对自主的共同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C.形成了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D.加速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28.10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再度兴起,中世纪时期的市民阶层主要指()。
A.封建领主和农奴
B.商人和手工业者
C.商人和封建领主
D.农民和商人
29.中世纪城市:“街道大部分狭小,弯曲小巷中人与兽穿梭往来……猪可以自由行走于垃圾之间;雨后街道泥泞数日,……城市对脚和鼻子都不太安全……”这说明西欧城市()。
A.城市经济相对落后
B.无人进行市政管理
C.市民没有卫生意识
D.瘟疫横行的结果
30.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时间大致在()。
A. 8世纪以后
B.10世纪以后
C. 12世纪以后
D.14世纪以后
31.曾经强盛一时的拜占庭帝国是被()所灭。
A.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B.波斯帝国
C.东罗马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2.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包括()。
①封闭保守 ②对外征战导致国库空虚 ③外族蚕食 ④奥斯曼土耳其的进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
33.罗马人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制定出公平且合理的法律,赋予公民以许多权利,罗马人的所有法律后来都被收进()。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汉谟拉比法典》
C.《拿破仑法典》
34.拜占庭帝国是古代和中世纪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君主制国家,它建立和灭亡的时间分别为()。
A.公元前395年,公元1453年
B.公元前476年,公元1453年
C.公元395年,公元1553年
D.公元前476年,公元1553年
35.某班开展了一次探讨拜占庭帝国衰落原因的历史研究性学习,其中表述最准确的是()。
A.保守狭隘导致帝国衰落
B.信仰差异导致帝国衰落
C.民族融合导致帝国衰落
D.外族侵略导致帝国衰落
36.右侧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中,关于各阶层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大小封建主都是帝王的直接附庸
B.小封建主通过服劳役和耕种的方式向帝王效忠
C.大小封建主之间构成领主与附庸的关系
D.各阶层之间没有严格的等级限制
37.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在历史上,曾以保存古典文化著称,终因封闭保守缺乏创新而导致衰亡的帝国是()。
A.西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秦朝
D.拜占庭帝国
38.有人说:“日本的历史就是两次改革的历史。”日本历史上这两次改革所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①都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②都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 ③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④外来文化都深深影响了日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9.下列关于日本明治维新说法正确的有()。
①日本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奴隶制已无法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 ②很多部民在贵族的庄园里劳动 ③很多人从中国长安留学归来 ④国家权力集中于天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0.下列不是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B.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公民
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形成严格的等级制度
D.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41.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主要是因为()。
A.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
B.把部民转为公民
C.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收取赋税
D.废除世袭制,以才选官
42.古代统治者都曾用来维护自己的统治,究其原因,主要因为世界三大宗教在教义上都强调()。
A.教人忍受现世苦难,放弃斗争
B.反对暴政剥削,主张平等共产
C.认为人死后灵魂能升入天堂
D.宣扬众生平等,破除等级界限
43.下列关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佛教倡导“众生平等”,最早产生于阿拉伯人中间 ②基督教最早传播于巴勒斯坦,宣扬耶稣是救世主 ③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④从基督教分裂出来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4.世界三大宗教按照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B.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
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45.下列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材料,符合基督教教义的是()。
A.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
B.西方的“复活节”是纪念耶稣在十字架受刑死后复活的节日
C.宇宙间唯一的神是“安拉”
D.世间万物的发展都有因果缘由,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
46.下列关于欧洲早期大学表述正确的是()。
A.欧洲早期大学的代表有:巴黎大学、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等
B.最早的大学产生于意大利
C.法国的巴黎大学始正式形成于12世纪末
D.英国于1209年设立牛津大学
47.西欧的中世纪被历史学家称为“黑暗时代”,然而,正是在这一封闭、落后的时期萌发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娇艳之花。“人类文明史上的娇艳之花”指()。
A.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等为主的欧洲早期大学
B.基督教在西方早期文明中的作用
C.古代希腊、罗马及阿拉伯世界的教育遗产
D.近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机构
48.沙特阿拉伯的国旗用阿拉伯文写着“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这表明这个国家具有特殊地位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佛教
C.道教
D.伊斯兰教
49.阿拉伯数字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相当广泛,它的发明者和传播者分别是()。
A.古代印度人、阿拉伯人
B.古代阿拉伯人、中国人
C.古代印度人、巴比伦人
D.古代阿拉伯人、印度人
50.有资料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此帝国最可能为下列的()。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神圣罗马帝国
D.鄂图曼土耳其帝国
51.“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反映了哪位科学家的什么原理?()
A.阿基米德;天平原理
B.牛顿;地球引力
C.爱因斯坦;相对论
D.阿基米德;杠杆原理
52.古印度创造的“计数法”、中国发明的指南针都由“他”传到了欧洲,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他”指()。
A.希腊人
B.阿拉伯人
C.罗马人
D.苏美尔人
53.“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这句话出自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作,这部名作是()。
A.《马可·波罗行纪》
B.《天方夜谭》
C.《荷马史诗》
D.《神曲》
54.0 ,1,2,3,4,5,6,7,8,9这些我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数字的发明者是古代()。
A.埃及人
B.希腊人
C.阿拉伯人
D.印度人
55.汇集民间故事,生动描述阿拉伯帝国丰富社会生活的是()。
A.《荷马史诗》
B.《俄狄浦斯王》
C.《马可·波罗行纪》
D.《天方夜谭》
56.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大体相当于中国的()。
A.明朝(1368-1644)
B.元朝(1271-1368)
C.北宋(960-1127)
D.唐朝(618-907)
57.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其共同点是()。
A.焕发了人类的精神觉醒
B.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
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58.“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掀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导致上述变化的历史事件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59.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思想对社会进步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最大功绩表现在()。
A.反映了成长中的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
B.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C.为资本主义社会提出了政治构想
D.把人和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60.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是()。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世俗文化的兴起
C.基督教文化的发展
D.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61.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B.人类社会完成了工业化进程
C.促进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开始了数百年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62.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给欧洲和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影响,其共同点是()。
A.焕发了人类的精神觉醒
B.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果
C.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63.新航路开辟中航海家哥伦布的航行路线是()。
A.沿非洲西海岸经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
B.横渡大西洋,到达古巴、海地
C.沿非洲西海岸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D.由大西洋西行经太平洋、印度洋返回西班牙
64.在关于文艺复兴运动的探究课上,同学们一致认为文艺复兴的实质体现在“兴”上,这个“兴”的含义是指()。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封建文化的兴盛
C.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
D.神学的复兴
65.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举办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的纪念活动,以纪念()。
A.哥伦布到达美洲
B.马可·波罗到达亚洲
C.迪亚士到达非洲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66.关于三角贸易不正确的是()。
A.根本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扩张
B.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C.航线是欧洲—非洲—美洲
D.主要经营者是英国人
67.“像海绵一样从恒河边上吸取财富,又挤出来倒在泰晤士河中。”这句话是指英国()。
A.垄断黑奴贸易
B.成为海上霸主
C.对印度的殖民掠夺
D.对拉丁美洲的殖民掠夺
68.奥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10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21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A.三角贸易
B.埃及独立
C.纳米比亚独立
D.印度民族大起义
69.下面是一组关于三角贸易的图片。图片反映了()。
猎捕黑奴
黑奴装船
黑奴抵港
A.欧洲对劳动力的需求
B.三角贸易的全过程
C.非洲人口过剩的状况
D.三角贸易的血腥性
70.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为英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B.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C.赢得了国家的独立
D.是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71.学习世界近代史时,某同学发现1804-1814年间欧洲国界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拿破仑对外战争
72.英、美、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发的文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都体现了本国的时代特征,它们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
A.反对君主专制、建立共和国
B.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C.反对殖民压迫、实现民族独立
D.建立君主立宪制、限制王权
73.有学者这样评价近代英国:“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以下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有()。
①利用议会限制王权 ②最终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 ③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④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和进化论学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4.观察右面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共和国成立
B.B点处,宫廷政变推翻了复辟的专制统治
C.C点处,该国通过了《人权宣言》,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法国大革命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75.恩格斯说:“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
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
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76.下面是一个反映近代西方民主发展历程的年代尺。该年代尺中,标注正确的是()。
77.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英国《权利法案》规定“不经议会批准,国王既不能随意废除法律,也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共同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建立共和制
C.打击封建势力
D.防范个人独裁
78.下列关于1787年美国宪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实行总统制
B.巩固了国家政权
C.废除了奴隶制度
D.确立了联邦制政体
79.下列具有民族独立与解放性质的历史事件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美国独立战争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0.评价和比较,是学习历史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华盛顿、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他们的历史活动都()。
A.赢得了民族独立
B.打击了封建势力
C.推进了民主政治
D.实现了国家统一
81.美国独立战争和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殖民地与宗主国的矛盾激化
C.专制王权同议会的矛盾激化
D.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82.1837-1901年被英国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是他们认为的巅峰时期。下面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描述错误的是()。
A.使资产阶级的统治更加巩固
B.确立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C.英国扩张开始进入亚洲
D.逐步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83.1620年9月,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船离开英国,驶向茫茫的大西洋。船上共有102名乘客,其中,35名是不堪英国国内宗教迫害、被迫离乡背井的清教徒,但是150多年以后,他们的后辈们还是举起了抗击英国政府的旗帜。这里的抗击英国政府指的是()。
A.中国鸦片战争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
D.北美独立战争
84.下列内容中,属于1787年美国宪法内容的是()。
①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②国会掌握立法权 ③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 ④华盛顿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5.有人评价华盛顿是“战争时期第一人,和平时期第一人,同胞心目中的第一人”。这里的“同胞”包括下列哪些人?()。
①印第安人 ②英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移民 ③非洲来的黑人奴隶 ④亚洲来的印度人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86.J.里夫金在《欧洲梦》一书中认为:“美国梦”代表着最大化的个人自由、最先进的物质进步和最丰富尤其是最平等的成功机会。美国梦是一种相信只要在美国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致更好生活的理想,也就是人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工作勤奋、勇气、创意和决心迈向繁荣,而非依赖于特定的社会阶级和他人的援助。下列有关于“美国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美国梦”的思想来源于人文主义和启蒙思想
B. 18世纪中后期的“美国梦”是获得独立与解放
C. 19世纪中期的“美国梦”是国家的统一
D. 20世纪的“美国梦”是帮助欧洲,建立欧盟
87.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囚禁,他在狱中阅读了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感叹道:“原来是伏尔泰和卢梭毁了法国!”路易十六的话实质上反映出启蒙思想的作用是()。
A.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
B.促进工人运动的发展
C.阻碍法国社会的发展
D.传播了自然科学知识
88.“在权利面前,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均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在法律面前,所有公民都是平等的。”这一法律文献来自于()。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89.1789年的一天,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日记中写道:“14日,星期二,无事。”但是,这一天成为永载法国史册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
A.三级会议召开
B.《人权宣言》颁布
C.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
D.拿破仑颁布《法典》
90.1803年,近代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为拿破仑创作了一曲,初题名为《拿破仑·波拿巴大交响曲》。1804年,一个消息却使他愤怒地将此曲改为《英雄交响曲》。令贝多芬更改曲名的“消息”是()。
A.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
B.拿破仑废除共和制,加冕称帝
C.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
D.拿破仑兵败滑铁卢
91.下列发明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改良蒸汽机 ②汽船 ③珍妮纺纱机 ④火车机车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②①
92.丹皮尔在《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中说:“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直接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科学时代”的开始指的是()。
A.文艺复兴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近代天文学革命
93.有人对英国能源状况作了一个调查:在1800年到1856年间,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000万吨,猛增到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汽机的应用推广
B.内燃机的出现
C.火力发电的需求增加
D.煤炭出口贸易扩大
94.下表反映的是英国曼彻斯特地区棉纺厂的增长情况。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珍妮机的发明
B.铁路交通的发展
C.蒸汽动力的推广
D.工人运动的兴起
95.“火车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追溯历史,1825年,名为“旅行者号”火车机车的试车成功,开辟了陆上运输的新纪元,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火车机车的发明者是()。
A.史蒂芬孙
B.瓦特
C.哈格里夫斯
D.卡尔·本茨
96.下面是某同学根据14-19世纪上半期世界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所做的有关西方近代化历程示意图。图片①②③分别代指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
B.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新航路开辟
C.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工业革命
D.文艺复兴;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
97.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们发现水力机器必须建立在河流旁,可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有河流;风车又必须在有风的情况下才能工作;水力和风力的大小也因水流、风速等因素变化不定。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亟须解决的问题是()。
A.更广的销售市场
B.更多的工业原料
C.更好的机器动力
D.更大的生产场地
98.19世纪中期后,推动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因素是()。
A.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B.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C.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D.殖民地独立运动的高涨
99.美国解放黑人奴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相同意义是()。
①维护了专制统治 ②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③消灭了种族歧视 ④推动了历史文明进程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0.“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这里的“解放”指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明治维新
B.俄国农奴制改革
C.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
D.英国圈地运动
101.《西方文明史》载: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②近代科学的诞生和发展 ③启蒙运动兴起 ④工业文明在欧美普遍建立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102.下列一组重大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①查理·马特改革 ②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巴黎公社革命 ④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⑤英国宪章运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②④⑤③
D.④①③②⑤
103.某校九年级学生李强在学习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时,将它与俄国1861年改革进行了比较,概括出两次改革运动有以下相同点。其中正确的是()。
A.改革前两国同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改革实现了农奴的“解放”
D.改革后都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104.俄国1861年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B.开辟了海外市场
C.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D.摆脱了殖民统治
105.俄国农奴制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这个“转折”是指()。
A.俄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B.俄国封建势力被彻底清除
C.俄国农民免费获得“份地”
D.俄国废除了沙皇专制制度
106.右图是一枚纪念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纪念币。纪念币图案左上部是一个正在耕作的农民,右下部是一支鹅毛笔和亚历山大二世的签名。请说出农奴制改革使俄国()。
A.进入了封建社会
B.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C.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D.进入了共产主义社会
107.1861年一个俄国官员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B.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
C.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D.俄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108.美国南北战争爆发之前,北方和南方之间的矛盾的焦点是()。
A.领土扩张问题
B.国外市场问题
C.奴隶制存废问题
D.殖民地归属问题
109.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1861年南方军队挑起内战 ②战争中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战争以南方胜利告终 ④它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0.奥巴马在就职典礼上表示:没有林肯,就不会有今天的奥巴马。林肯为改写美国黑人奴隶命运签署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宅地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11.诗人惠特曼在《啊,船长!我的船长!》的诗中将林肯比喻为率领美国这艘船破浪前进的船长。以下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林肯()。
A.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B.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度
C.缓和了美国经济危机
D.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
112.马丁·路德·金在一次演说中说:“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其中的人物指的是()。
A.华盛顿
B.林肯
C.罗斯福
D.尼克松
113.某学生在历史课堂笔记中整理出如下知识提纲,这表明该学生学习的历史内容是()。
A.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赫鲁晓夫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14.19世纪晚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成为亚洲强国,20世纪晚期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第二强国。日本在这两个时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A.获得美国援助
B.对外侵略扩张
C.重视发展教育
D.强化中央集权
115.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则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这段话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
A.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废藩置县的政治政策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116.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可谓是“同是天涯沦落人”,到19世纪后期,两国“相逢已经不相识”。日本从一个处于亚洲文明边缘的小国,实现了“脱亚入欧”的历史转折。这里“脱亚入欧”是指()。
A.从亚洲边缘小国跻身于世界强国
B.从东方国家演变为西方国家
C.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D.从亚洲脱离并加入欧洲同盟
117.19世纪后期,日本推翻幕府统治后,实行明治维新,其中使天皇政府权力得到加强的措施是()。
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
C.文明开化
D.发展近代工业
118.“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为实现前文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发展近代工业
B.提倡文明开化
C.努力发展教育
D.废藩置县
119.1931年10月18日,在漫漫长夜里,无数的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瓦特
B.爱迪生
C.法拉第
D.卡尔·本茨
120.某历史兴趣小组通过分析下列资料得出四个结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次技术革命中的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短
B.三次技术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网络信息时代
C.三次技术革命中首先开始的国家由一国到多国
D.三次技术革命中的发明都是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121.法国经济学家保罗·德·卢西埃在1892年出版的《美国生活》一书中写道:“美国已从一个令人好奇的东西变成了一个令人恐惧的东西。”当时美国已取得的令欧洲人“好奇”的科技成就是()。
A.内燃机
B.汽车
C.电灯
D.飞机
12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标志是()。
A.火车的发明
B.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
C.航天技术的突破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123.美国人在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有()。
①汽船 ②碳丝灯泡 ③内燃机 ④计算机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4.下列图片中,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的是()。
爱迪生发明的电灯泡
珍妮纺纱机
手提式计算机
飞行者1号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125.下列历史人物与其发明相符的一组是()。
A.哈格里夫斯—水力织布机
B.史蒂芬孙—发电机
C.爱迪生—耐用碳丝灯泡
D.莱特兄弟—内燃机
126.下表中与图片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选项是()。
127.“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论到现实”是一位学者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前发展特点的概括。下列能体现“实践”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28.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就立志为人类谋福利,并为此而倾注毕生精力。19世纪40年代他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发表《人民宪章》
B.成立共产主义者同盟
C.领导了巴黎公社
D.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129.“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与这一首歌曲的产生有直接联系的是()。
A.法国大革命
B.英国宪章运动
C.法国巴黎公社
D.中国红军长征
130.国际工人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经历了产生—实践—实现—发展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史实论证不相符的是()。
A.产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实践:巴黎公社
C.实现:宪章运动
D.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31.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向世界发出了无产者的呐喊:“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这句话出自()。
A.《共产党宣言》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人民宪章》
132.对右图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由马克思、恩格斯起草 ②它是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 ③1871年首次出版 ④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33.“她领导起义军队,英勇抗击进犯章西的英国军队,最后壮烈牺牲。”这位杰出女英雄(见右图)是()。
A.玻利维亚人
B.英国人
C.法国人
D.印度人
134.2013年3月,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逝世,让拉美痛失一位“最伟大的领袖”。大约两个世纪前,拉美地区也曾出现了一位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的伟大领袖,他就是()。
A.华盛顿
B.玻利瓦尔
C.章西女王
D.圣马丁
135.如果将“义和团运动”“印度民族大起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归结为一个学习主题,这个主题应该是()。
A.农民起义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D.改革与革命
136.“我希望美洲人民永远不再把国王的宝座搬到自己的土地上来。(南美)解放者的称号已经高于一切,因此我决不会降低身份去登上王位。”判断一下,说这番话的人应该是()。
A.华盛顿
B.章西女王
C.玻利瓦尔
D.拿破仑
137.下列关于反对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为主题的知识卡片中,错误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38.马克思说:“新发现的土地殖民地化,助长了各国之间的商业战争,因而使这种斗争变得更加残酷了。”17-18世纪,英荷、英法之间进行的一系列商业战争最终以英国的胜利而结束,英国确立起了世界殖民霸权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是在()。
A. 18世纪前半期
B. 18世纪后半期
C. 19世纪前半期
D. 19世纪后半期
139.作品中描绘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与历史场景,揭示出封建主义必然为资本主义所取代的规律,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某些弊病。这部作品的名称是()。
A.《人间喜剧》
B.《约翰·克利斯朵夫》
B.《美国的悲剧》
D.《等待戈多》
140.牛顿是英国的科学家,他提出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创造性地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完整体系——牛顿力学。它的理论体系在哪一部著作中得以体现?()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相对论》
C.《物种起源》
D.《天演论》
141.是哪位科学家的理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了科学的基础之上,在科学和社会领域引发了一场革命,同时也为生物学和其他科学家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A.牛顿
B.爱因斯坦
C.达尔文
D.赫胥黎
142.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在扉页上写着“题献给拿破仑”,可当他得知拿破仑称帝时,愤然将题词改为“为纪念一个伟大的人物而作”,此举充分体现了贝多芬的()。
A.爱国主义精神
B.英雄主义精神
C.民主主义精神
D.浪漫主义精神
143.无知伴随着愚昧出现,往往会留下千古笑柄。19世纪后半期,欧洲某名人用右图的漫画来讽刺达尔文的什么观点,结果反被后人嘲笑?()
A.《物种起源》中的进化论
B.万有引力定律
C.物理学上的相对论
D.把教皇比作“两只脚的禽兽”
144.周恩来总理跟李德伦谈话时曾经说:“贝多芬交响曲是好的嘛。拿破仑怎么了?拿破仑并不是那么坏嘛,他是革命的嘛。拿破仑当皇帝,不是封建皇帝,是反封建的嘛。”这里他们谈论的音乐作品是()。
A.《英雄交响曲》
B.《命运交响曲》
C.《悲怆奏鸣曲》
D.《月光奏鸣曲》
145.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巴尔扎克—《百年孤独》
B.爱因斯坦—《物种起源》
C.牛顿—《相对论》
D.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146.“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材料中的问题被人类破解的标志性科学成就是()。
A.阿基米德浮力定律
B.牛顿的理论
C.达尔文进化论
D.爱因斯坦相对论
147.萨拉热窝城内有一块石碑上刻着:“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普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这一事件成了()的导火线。
A.海湾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科索沃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48.“绞肉机”“最残酷”“伤亡人数最多”等关键词成为什么战役的代名词()。
A.柏林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索姆河战役
D.滑铁卢战役
149.一名士兵在他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如下)。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②1915年的凡尔登战役又称凡尔登绞肉机。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时意大利是中立国,后期加入到协约国。④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0.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和创伤。下列对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战争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政治经济军事霸主
C.战前都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
D.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完全不同
151.右图《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中,请指出哪一组数字代表的国家是协约国集团?()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52.一位老兵回忆道:“我驾着坦克孤零零地冲向一座村庄,……德国兵全给吓蒙了,全部乖乖投降,一共有300多人。”材料中的武器在()中首次投入使用。
A.甲午中日战争
B.“九一八”事变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
153.某位历史学家在评价20世纪初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已经变成一只‘火药桶’,只需一粒火星将它引爆。”这里的“火药桶”和“火星”分别指()。
A.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事件
B.塞尔维亚—萨拉热窝事件
C.捷克斯洛伐克—慕尼黑阴谋
D.巴尔干半岛—慕尼黑阴谋
154.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召开的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是()。
①体现了少数大国的意志 ②涉及了中国问题 ③确立了战后新的秩序 ④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厉制裁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列关于这一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等弱国处于无权地位
B.建立了帝国主义在美洲的新秩序
C.消除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D.对德国的制裁符合当时国际法的规定
156.对于《凡尔赛和约》,当时有这样的评论: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以下符合这一说法的选项是()。
A.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东亚地区的统治秩序
B.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C.没有确立帝国主义在欧洲统治的新秩序
D.严重损害了中国和其他弱小国家的权利
15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其中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条约》
158.下列关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理解正确的有()。
A.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和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B.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和欧洲、西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C.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太平洋地区和东亚、非洲的统治秩序
D.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159.请判断下表的内容出自哪一条约?()
A.《凡尔赛和约》
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16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对印度采取镇压政策,以下属于英国在印度的镇压政策有()。
①英国通过罗拉特法案 ②英国制造“阿姆利则惨案”③“非暴力不合作计划”④凯末尔革命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1.为了反抗英国的殖民侵略,印度人民进行了多次努力,属于印度抗争的史实有()。
①章西女王抗英 ②“非暴力不合作计划”③罗拉特法案 ④“阿姆利则惨案”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62.20世纪初,印度和土耳其爆发了民族争取独立的运动。它们两者具有哪些相似之处?()。
①斗争矛头指向英国政府 ②广大的人民群众参加 ③开展持久的武装斗争 ④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④
16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败国的土耳其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土耳其成为西方的半殖民地。为挽救民族危机,实现国家和民族独立,土耳其人开始了改革,其领导人物是()。
A.凯末尔
B.甘地
C.福熙
D.章西
164.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再由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下列各项中,第一次实现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现实”的史实是()。
A.欧洲工人运动的兴起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165.右图描绘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南北战争
C.巴黎公社成立
D.俄国十月革命
166.“战争使最文明的、文化最发达的国家陷于饥饿的境地。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战争这一巨大的历史过程又空前地加速了社会的发展。”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例,对列宁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B.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C.两极格局的形成
D.纳米比亚的独立
167.列宁指出,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为此以列宁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
C.三年国内战争
D.新经济政策
168.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他强调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
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
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169.某学者把苏联(俄)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依次是“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回归理想的实验”是()。
A.战时共产主义
B.新经济政策
C.赫鲁晓夫改革
D.斯大林模式
170.苏俄早期领导人布哈林说过,“我们过去认为,我们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苏俄“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的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五年计划
C.工业化政策
D.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71.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主要有()。
①允许多种经济并存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 ③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④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2.如下表所示,导致苏联人均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国内战争的破坏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农业集体化的实行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73.苏联工业总产值由1927年的世界第5位上升到1937年的世界第2位,欧洲第1位;在全球工业总产量中所占的份额从大约2%上升到大约10%。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①苏联工业化道路的实行 ②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③苏联由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 ③苏联继续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74.1937年,假如你踏上苏联的国土,你能看到的是()。
①农民在集体农庄的田间用餐 ②市场上书商正在批发新出版发行的宪法 ③苏联建立起飞机、汽车、化工等部门 ④苏联军民开始抗击德国法西斯()。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5.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里的“新应用”是指()。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实行法西斯主义
D.继续实行放任自由的经济政策
176.“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实行的措施是()。
A.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B.屠宰牲畜、缩减耕地
C.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D.兴建公共工程、解决就业问题
177.让农民缩减大量耕地,宰杀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贴。这种措施的目的是()。
A.维持农产品的价格水平
B.制止农业生产的盲目竞争
C.恢复银行信誉
D.解决就业问题
178.“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说明了罗斯福新政()。
A.改变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
B.彻底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部调整
D.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
179.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并由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但美国在短期内经济开始复苏,尖锐的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其原因是实行了()。
A.马歇尔计划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罗斯福新政
D.新经济政策
180.1933年为了尽快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行“新政”。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
A.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C.颁布《产业复兴法》
D.整顿银行
181.为了解决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了新政,其中罗斯福新政的“新”突出表现在()。
A.大力整顿银行
B.国家干预和指导
C.兴建公共工程
D.颁布《国家工业复兴法》
182.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著名战役,其登陆地点可在哪一图中标注出来?()
183.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建立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②柏林战役 ③德国进攻波兰 ④斯大林格勒战役 ⑤卢沟桥事变 ⑥诺曼底登陆 ⑦珍珠港事件
A.⑤⑦①③②⑥④
B.②⑥④⑤③⑦①
C.⑤③⑦①④⑥②
D.③⑤⑦①⑥④②
184.1941年6月,希特勒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后,苏联只用了8天时间就征集了530万人入伍,仅用4个月就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工业基地。这主要得益于()。
A.苏联对德国的侵略准备充分
B.苏联人们万众一心抗击侵略
C.斯大林模式的优势
D.个人崇拜现象的盛行
185.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没,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天空不再降临死亡,海洋只用于贸易,人们在阳光下可以到处行走。全世界一片安宁和平,神圣的使命已经完成……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痛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赢得的东西……”对这段文字理解不正确的是()。
A.战争让人类反思与成长
B.战争带来灾难和痛苦
C.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D.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186.1943年3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道:“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A.中途岛海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战役
D.诺曼底登陆
187.下列图片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
C.③①④②
D.③④②①
188.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的整理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莫斯科保卫战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②《联合国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③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性质的战争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89.英国首相张伯伦说:“英国不想为捷克斯洛伐克牺牲一兵一卒,英国同意任何合理的解决办法,只要不用武力。”这一主张在哪次会议中得以体现?()。
A.巴黎和会
B.慕尼黑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90.右图为漫画《牙医赫鲁晓夫给卡斯特罗拔导弹牙》,该漫画表明苏联()。
A.积极倡导世界和平
B.加强对古巴的控制
C.被迫放弃原有战略企图
D.对外战略由攻转守
191.1948年,在运往希腊的物资上都印有以美国国旗为基础,形状如同盾牌般的纹章标志,正中有“为了欧洲的复兴,由美国所援助”的标语。这一现象与()直接相关。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组织的建立
19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社会的两大主题。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的“超级较量”引发了全球局势的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笼罩在阴霾中。这种生活开始与终结的标志是()。
A.铁幕演说、苏联解体
B.杜鲁门主义出台、苏联解体
C.华约的形成、东欧剧变
D.华约的形成、苏联解体
193.关于右图(图中左是赫鲁晓夫,右是肯尼迪)理解正确的是()。
①美苏两国激烈对抗 ②苏攻美守的典型表现 ③体现出来的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 ④对抗导致两国发生战争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194.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马歇尔计划
C.杜鲁门主义出台
D.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
195.右图漫画反映了德国历史和国际关系的演变。
其中柏林墙坍塌出现的背景是()。
A.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
B.两极格局形成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196.“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印有锤子和镰刀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上空悄然滑落,它似乎带着无奈与遗憾、不甘与挣扎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寒风中,只有几个匆匆过客看到了这个历史性的场面。一个苦难辉煌交织的大国就这样在历史的烟尘中无声地消失了……”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A.东欧剧变
B.苏联解体
C.德国统一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
197.1991年,美国总统宣布:美国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聚集维持和平力量的国家。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A.苏联解体
B.美国开始成为超级大国
C.美国控制联合国
D.世界经济重心转向美国
198.引发“南斯拉夫一分为五”“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民主德国和联邦德国合并统一”等现象出现的历史事件是()。
A.华约建立
B.东欧剧变
C.苏联解体
D.美苏争霸
199.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其解体的根本原因 ②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是解体的外部原因 ③戈尔巴乔夫改革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④东欧剧变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00.苏联解体、欧盟成立、“东方巨龙”崛起等现象,反映了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征是()。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B.一超多强、向多极化发展
C.大国力量保持势均力敌
D.军事政治集团不断出现
201.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演变,按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下列的一组是()。
A.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多极化趋势
C.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
D.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02.“当今世界,巨人林立,日本是独角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美国是萎缩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这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B.多极化局面完全形成
C.美国称霸世界
D. 20世纪70年代美、日、欧盟的三足鼎立
203.右图反映了当今国际形势呈现出()。
A.两极格局
B.冷战格局
C.多极格局
D.一超多强局面
204.下列图片展示了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组织的标识,其中属于联合国的图标是()。
205.根据右图提示的内容可以判断得出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欧洲联盟
D.世界贸易组织
206.右图所标志的国际组织是当今世界上最大、最重要、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决定成立该组织的会议是()。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波茨坦会议
D.雅尔塔会议
207.“它以明确的规则,相互的承诺,为各国的经济交往搭建了一个共同的平台,被誉为‘经济领域的联合国’。”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08.20世纪80年代,日本流行一本名为《日本可以说不》的书,主张摆脱美国的控制。这说明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
A.实行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B.对外战争获胜,综合国力增强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重视科技教育,成为经济大国
20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西欧、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经历了一个经济调整发展时期,其共同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朝鲜战争的爆发
C.采用最先进的科技
D.形成经济共同体
210.如今许多欧洲人正逐渐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意大利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哪一组织有关?()
211.近现代日本的发展经历了“工业立国,科技立国,文化立国”的演变,其中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是在()。
A. 19世纪60年代
B. 19世纪80年代
C. 20世纪80年代
D. 20世纪90年代
212.“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同的国民身份制度……”这些条款出自()。
A.《华沙条约组织》
B.《凡尔赛和约》
C.《北大西洋公约》
D.《欧洲联盟条约》
213.“我知道我会下地狱,但是我会在那里看到大资本家、窃贼、刽子手和美国总统们。”这是拉丁美洲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名言,这个国家是()。
A.古巴
B.埃及
C.巴拿马
D.朝鲜
214.下表反映的是世界航天技术领域的部分重大成果。它不能说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
B.美苏两国在空间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C.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奋起直追
D.世界大国在航天技术方面紧密合作,共存共荣
215.“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三次科技革命的共同影响包括()。
①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④推动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