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诗经·国风(节录)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1]。不我过,其啸也歌[2]

(《召南·江有汜》)

好人提提[3],宛然左辟[4],佩其象揥[5]。维是褊心,是以为刺[6]

(《魏风·葛屦》)

夫也不良,歌以讯之[7]。讯予不顾,颠倒思予[8]

(《陈风·墓门》)

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作者简介】

《诗经》的作者并不是一个人,其时并无专门诗人,作者姓名也不可考。《诗经》来源中,既有士大夫贵族所献之诗,也有采集于各地民间之诗,即所谓“献诗”与“采诗”。汉代时出现“删诗”说,认为《诗》经过了孔子的修订,但在孔子的时代之前,《诗三百》已经出现,孔子可能对《诗》进行了相关整理工作,但“删诗”说证据不足。

【题解】

《诗经》,原名《诗》或《诗三百》,后被列入儒家经典,又名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文,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起源。《诗经》中全部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合乐歌词,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十五国风,即十五个地方的民歌,“风”是地方音乐的意思,《国风》多出自下层民众之手,反映了民间百姓的心声,既有抒发个人感情的,更有抒发忧国之情的讽作。《雅》分为《大雅》74篇,《小雅》31篇,雅即正,主要是宫廷乐歌,多出自王公贵族之手。《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主要是各国的宗庙祭祀音乐。

【注释】

[1]江:长江。沱:沱江,长江的支流。之子:这个姑娘。归:出嫁。不我过:不到我这里来。[2]其啸也歌:啸,号哭。[3]好人:美人。提提:又作“媞媞”,美好的样子。[4]宛然左辟:转身向左闪开。[5]佩其象揥(tì):佩戴象牙做的簪子。[6]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因为这个贵妇心胸狭小,所以作诗讽刺她。褊(biǎn),衣服狭小,这里指心胸狭小。[7]夫也不良,歌以讯之:夫,指陈国贵族陈佗。据史书,陈佗谋杀太子,陈桓公死,其自立为君,陈国大乱。讯:告诫。[8]讯予不顾,颠倒思予:他不听我的警告,等国家混乱,他自然会想到来找我。予不顾,“不顾予”的倒语。

【讲疏】

《诗经》的分类,体现了春秋中期以前人们从形式、风格、传播等方面对文体的基本认识。《风》中的“歌”“谣”,《雅》中的“诵”等与诗的名称有一定联系,而歌、啸、舞则同诗歌的吟诵方式相关。《诗经》中刺、讯、究、哀、号、赠、慰等术语的运用,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作诗目的以及诗歌所具有的警告、讽刺、劝谏、教化等功用的认识,体现出诗的“言志”作用,即“诗教”,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抒发忧国爱民思想传统的基础,成为儒家文艺思想的重要理论源头。讽刺是诗歌的主要作用之一,尤其在《国风》中,由于大都是下层人民所作,抒发内心的不满,讽作更是占较大比例。由此发端,后代具有讽刺意味的诗作大量出现,它是屈原忧愤而作《离骚》等诗学思想的源头,而白居易的讽谕诗和相关诗论,可视作后世对此的继承和发展。

【关键词解读】

美刺

美刺是中国古代关于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说法。“美”即歌颂,“刺”即讽刺。《诗经》用作诗的方式来讽刺君主,以求其施行德政。可见当时人们已认识到诗的这种讽谏作用,在无法公开谈论政治或表达己见时,人们选择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心声,避开直接的论述,讽刺的思想心理基础是愤,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相关知识链接】

汉代时有对《诗》作传者,主要有齐(辕固)、鲁(申培公)、韩(韩婴)、毛(毛亨、毛苌)四家,齐、鲁、韩三家被称为“三家诗”,后都亡佚,只有《毛诗》得以留传,并有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正义》,宋代朱熹有《诗经集传》,清陈奂有《诗毛氏传疏》,清代王先谦的《诗三家义疏》辑注较为详备。

【延伸阅读】

《诗经》中的“雅”是当时都城镐京一带的乐调,《小雅》的作者多为当时贵族或下层官吏。《小雅》诗篇反映出作者对诗歌抒情、告慰、怀人、劝谏等功能的认识,其中“言志”“抒情”的功能对后代诗歌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小雅》的诗篇作者认为诗歌更能反映社会现实,比较强调真情“立诚”的作用,也可视为后代“以诗证史”“诗史互证”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