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外物(节录)

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30];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31];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

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战国蒙地人。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生活于战国中期,生卒年月尚不可考。年龄比孟子稍小,曾为蒙地漆园吏。著有《庄子》一书。

【题解】

《齐物论》篇借颜成子游和南郭子綦的对话引出“吾丧我”的境界。吾是本真的自我,我是未超脱的我。吾丧我,即要从狭窄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局限中提升出来,到宇宙追求广阔之美。文中提出“三籁”,其中天籁是人的心情和感受最真实自然的反应,后被引入文学理论领域,被认为是创作的最高境界。

《人间世》篇主要描述人际关系的纠纷及处人与自处之道,其中提出了“心斋”“游心”等概念。庄子假借颜回向孔子请教和君王相处的办法,孔子提出了要进行斋戒,不是身体斋戒而是内心斋戒,即著名的“心斋”,专一心志,用内心乃至气去听,达到虚静状态,不为虚名所动,万物都会被感化的,和君主也就有相处之道了。

天道,即自然规律。《天道》篇意在说明自然规律运行不辍,其中涉及“虚静”观、无为,提出“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观点。《天道》篇对天道、圣人、万物的关系作了解说。庄子认为明于天道,通于圣道,于帝王之德无不通达的人,任物循性自为,对这一切暗昧不觉而执守虚静之心。指出了圣人处于“天道”和万物中间,承上启下,圣人想要上通下达,就必须做到“静”。这对后来中国古代文艺思想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

《外物》篇中庄子论述了言意关系,把语言比作捕鱼的笱、捕兔的网。鱼笱和兔网是捕猎的工具,语言也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人们运用语言是为了表意,但语言不是思想本身,也不能完全穷尽意思,所以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上,要在语言的基础上去追求言外之意。

【注释】

[1]子綦:即南郭子綦,在《人间世》《大宗师》等篇中称作南伯子綦,住在南郭,因以为号。[2]吾丧我:超越名利返回真我。[3]籁:三孔乐器,指从空穴里发出的声音。人籁:人吹箫管发出的声音。地籁:指地风吹各种孔窍发出的声音。天籁:指人因遭遇、身体感受、心情等原因自然发出的声音。[4]大块:大地。噫气:吐气出声。呺:通“号”。翏翏:长风声。[5]山林:山陵。畏:崔嵬。:柱上头木。污:小池。[6]激:水流湍激声。謞:通“号”。譹:嚎哭声。宎:风吹到深谷的声音。[7]于、喁:风吹树动所发出的前后相随的声音。泠风:小风。飘风:大风。厉风:烈风。济:止。众窍为虚:风止则各种孔穴呈现虚空状态。调调:树枝大动。刁刁:树枝微动。[8]比竹:箫管之类乐器。[9]吹万:风吹千万种不同的孔窍。怒者:发动者。此处谓万孔怒号,是自发产生、自然而然的,并没有其他东西来发动它们。[10]一志:用心专一。[11]心止于符:不要考虑外物是否与己意相合。符,合。[12]得使:得到教诲。实自回也:实在不能做到忘我。[13]此处指懂得使用心斋就到了虚静的忘我境界。[14]无感其名:不为名位所动。[15]瞻彼阕者:关照那空明的心境。阕,空。虚室生白:空虚的心境能照见“道”的真源。[16]坐驰:形坐而心驰。[17]徇:使也。外于心知:将心智排除在外,亦即超越功利的意思。[18]纽:关键。[19]所行终:行之所以终其身。[20]散焉者:指一般人。[21]积:停顿。[22]六通:上下四方通达。四:四时,指春夏秋冬。辟:顺畅。[23]昧然:冥然,不知不觉的样子。[24]铙心:搅扰内心。铙,通“扰”,扰动。[25]平中准:水平得合乎量水平的尺子。[26]休则虚:心神修,则心静,心静则“虚”,呈现空明状态。虚则实:内心空虚呈现空明状态,便能涵养万物,这便是“实”。伦:有序。[27]动则得:动则各得其宜。[28]责:各尽其责。[29]俞俞:即“愉愉”,形容安逸的样子。[30]荃:鱼笱。[31]蹄:兔网。

【讲疏】

庄子继承和发展老子的文艺和美学思想,使道家文艺美学思想成为较完整的体系,与儒家对峙。庄子反对异化,提倡顺应自然以达到天人合一,从这样的高度去探讨美和艺术的本质,对我国古代文艺理论和创作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道家学说的特点是“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司马谈《论六家要指》),庄子作为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也在综合各家学说后的基础上有一种超越性。庄子认为万物皆由“道”所化,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是遵循“道”的,人们不应加以妨碍,也不必对此有感情寄托。庄子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天道”的遮蔽,否定认识的作用,主张“吾丧我”。在生死方面,庄子认为人的生死都是顺应天道的。为生死而悲伤违背天理和人情,应该安于时运,顺其自然,这样悲喜等情感不会充于胸中,这就理解了天道的真谛。在文学艺术上,庄子否定文学艺术的作用,主张放弃自己的个人感觉去体悟“道”的奥秘,这是一种超功利的审美思想。

【关键词解读】

虚静

虚静是庄子认为可以接近、体认道的方法,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方法,同时也是艺术创造应有的状态。老子已经提到“致虚极,守静笃”,但对如何做到没有细言,庄子对如何做到“虚静”有自己的认知。为了达到并保持这一状态,必须无情无为和绝圣弃智,“无情”的“情”在这里并不是儒家所说的人伦范围内的感情,而是指人不能因为好恶而损害内在的身心,要重视形体生命之外更高层次的东西。而绝圣弃智则是要反对外在道理见闻的束缚,达到“吾丧我”的状态。“吾丧我”的境界实际就是不要有以“我”为中心的成见,即达到物我为一的状态,就像天籁之音,达到自然状态。

得意忘言

关于言意关系,庄子进一步提出了“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这与其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联系密切。他认为言的作用是为了表达意,但又不能完全表达,意是虚无缥缈,悬而未决,极为抽象的东西,深存于人们思想深处,很难捕捉。而言是实在的,有形的,用有限的东西去表达无限的东西很难。言只是用以表意的工具,言可以表意,但不能尽意。为了更好地表意,需要使言尽可能生动的形象,使用多种技巧如比喻、夸张、寓言、象征等,用具象的事物启发人们进行联想,转换成抽象思维。“得意忘言”论在后世也大有发展。

法天贵真

法天贵真出自《渔父》:“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即保持自然形态,崇尚自然,效法自然,完全追随自己的本真意愿,不拘于世俗,不为外物所动,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法天贵真强调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不受任何外在规矩的约束,这样最能够打动人。反映到文学创作领域,庄子要求浑然天成的文学艺术,天然的才是美的,任何掺杂人工创作的都不是好作品。这一主张“自然”和“真”的创作方法在后世一直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思想解放,李贽“童心说”、袁宏道“性灵说”等可看作是这一理论的延续。

【相关知识链接】

《庄子》,又名《南华经》,作为庄子言论观点的记录,是道家学派重要的著作,郭象将其分内篇、外篇、杂篇三大部分,原有52篇,现存33篇,内篇有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大小寓言200多个。在形式方面《庄子》运用大量的寓言和神话来进行暗示和比喻,文章极具虚幻神秘色彩,这些都是浪漫主义的表现。主要注本有晋郭象《庄子注》,唐成玄英《庄子注疏》,清王先谦《庄子集解》、郭庆藩《庄子集释》,近人刘文典《庄子补正》、王叔岷《庄子校诠》、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等。

【延伸阅读】

《逍遥游》作为一种自由精神的象征,深刻影响了后世文人的思想及创作心态,“以大为美”“大而无当”“不近人情”“文章之观”“钟鼓之声”则成为后世文学批评中的特定用语,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重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