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读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万章下(节录)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23]。颂其诗[24],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25]也,是尚友也。”

阮刻《十三经注疏》本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人物,与孔子并为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后世称为“亚圣”。主张法先王,行仁政,提倡“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曾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终不得志,退而与其学生“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与孔子合称“孔孟”。

【题解】

《公孙丑》篇主要通过孟子与弟子公孙丑的对话,论述如何提高个人修养来阐述孟子的“养气说”及心性学理论。

《离娄》此章讲述君子之道,举了许多前代圣贤的例子,意在说,前代圣贤虽然时代不同、地位不同,他们的行为也不尽相同,但他们的准则是一致的,都怀有“仁礼”之心,既仁又礼,才能得到人民爱戴。

《万章》篇中咸丘蒙在谈论君臣父子大义时引用《诗经》来证明,孟子告诫他,对《诗经》的理解要注重大义,要做到“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不能凭借文字表面的含义来曲解语句,不能因语句而曲解《诗经》的真正含义,要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作者本意。

【注释】

[1]恶乎长:擅长什么?[2]知言:朱熹注:“尽心知性,于凡天下之言,无不有以究极其理,而议其是非得失之所以然也。”[3]直:正道。[4]馁:萎缩,气馁。[5]义袭而取之:袭取一义为定型,然后照做。[6]慊:满足,满意。[7]诐辞:不正之辞。《集注》:“诐,偏陂也。”[8]淫:过度,放荡。陷:沉溺。[9]邪:邪僻。离:背离正道。[10]遁:隐,躲躲闪闪。理屈词穷固有遁词。[11]辞命:同“辞令”。[12]王者之迹熄而《诗》亡:朱熹注:“王者之迹熄,谓平王东迁,而政教号令不及于天下也。诗亡,谓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也。春秋,鲁史记之名。孔子因而笔削之。始于鲁隐公之元年,实平王之四十九年也。”《诗》亡,周代盛世时,有采诗之官到民间收集诗歌,用以了解各国的民风民情,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此一制度逐渐消亡,因此说《诗经》亡。[13]《诗》亡然后《春秋》作:《诗经》亡而各国之事无法得知,于是各国史书产生。[14]《乘》:晋国的史书名称。[15]《梼杌》:楚国的史书名称。朱熹注:“梼杌,恶兽名,古者因以为凶人之号,取记恶垂戒之义也。《春秋》者,记事者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时,故错举以为所记之名也。古者列国皆有史官,掌记时事,此三者皆其所记册书之名也。”[16]其文则史:记录史事的文字成为历史。[17]其义则丘窃取之矣:记录在史书中的微言大义,被我私下窃取了。朱熹注:“春秋之时,五霸迭兴,而桓文为盛。史,史官也。窃取者,谦辞也。《公羊传》作‘其辞则丘有罪焉尔’,意亦如此。盖言断之在己,所谓笔则笔、削则削,游夏不能赞一辞者也。尹氏曰:‘言孔子作《春秋》,亦以史之文载当时之事也,而其义则定天下之邪正,为百王之大法。’此又承上章历叙群圣,因以孔子之事继之;而孔子之事莫大于《春秋》,故特言之。”[18]我独贤劳也:赵注:“何为独使我以贤才而劳苦,不得养父母乎?”[19]不以文害辞:朱熹注:“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20]不以辞害志:朱熹注:“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21]以意逆志:赵注:“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朱注:“逆,迎也。”逆,迎合。[22]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出自《诗经·大雅·云汉》,周朝的臣民,没有一个留存下来。黎民,庶民。靡,无。孑,孤独。遗,留存。[23]尚:通“上”。[24]颂:通“诵”,《周礼·大司乐》郑玄注云:“倍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25]论其世:朱注:“论其当世行事之迹也。”

【讲疏】

《公孙丑》篇首先由公孙丑的提问引出孟子对王道的论述,孟子通过对霸道和王道的对比突出王道的特点。公孙丑在其中问及孟子关于人格修养的话题,孟子强调支撑优秀人格的是一种“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的壮美,“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这种气需要持续不断地去培养和保持,才能变成人格精神的一部分。孟子所讲的“气”,兼具物质和精神,既有气质之气,又有心志之气。这种气来自于君子对“道”的深切体认和身体力行,是君子修养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万章》篇由孟子与咸丘蒙讨论上古君臣关系的问题展开,咸丘蒙问用《诗经》中的语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孟子纠正他的观点。孟子认为,读《诗经》要全面理解《诗经》的内涵与艺术特征,不能拘于个别字词而误解词句,也不能因为个别词句而误解诗人原本的意志感情。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只看表面意思,要深入研读,通过自己对作品的感受理解揣摩诗人的本意,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和“以意逆志”成为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对后世文学批评理论有重要影响。

孟子认为在习读古人诗书时,不能仅仅通过书中语言和表面意思来理解,想要正确理解,还要了解他们的为人,要了解其为人就必须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这就是“知人论世”。

【关键词解读】

养气

孟子所养之“气”是“浩然之气”,以人的内心本身就有的善端,充塞于天地间,至大至刚。孟子认为“浩然之气”是养成的,是对本性善端的培养和生发,养气是对自身素质和境界的提升,对于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孟子提到要通过几个方面的努力:既要心志专一,在养气的同时不断进行道的积累,更重要的是要坚持不懈。而根据孟子的“知人论世”说,人的思想品德修养势必会影响文章的气势,所以“气”不仅仅是判断人格修养的标准,也成为创作、批评文艺作品的标准,至后世专门出现“文气”说的概念。

以意逆志

意是作品的意旨,志则是作者的思想主张。以意逆志,即不要只通过作品文辞的字面意思而望文生义,而是要融会贯通。先要将词句放到整个作品的环境中去结合上下文理解,全面看待,并且要以己度人,用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在体会文章意思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经验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文章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尽力理解作者的真正意图,与作者达到共鸣。文艺作品需要读者在阅读作品时,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去体会作者的本来意图,填补作品无法表达的空白。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与孟子的“以意逆志”有相同之处。

知人论世

这是孟子提出的了解古人的方法,与“以意逆志”相辅相成。这种方法在文学批评中也起到很大作用,对后世研究前人经典、理解前人成果、了解前人思想都极有帮助。“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通过这种以人之常情类推的方法可知,只有深入了解作者生平及其所处时代,才有可能对其作品作出精确把握和解读。“知人论世”显示了孟子要求解读经典时要有辩证性,要从多方面入手,从作者所处时代及作者的为人去全面了解。这两种方法的提出说明孟子已充分认识到作品与作者及时代的关系,要有一定的历史观,才能对文学作品有更好的把握。

【相关知识链接】

《孟子》一书约成书于战国中期,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其本人及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是继论语后的又一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并称“四书”。《汉书·艺文志》中著录11篇,东汉赵岐《孟子章句》收录7篇。

【延伸阅读】

《滕文公下》中孟子借好辩之缘由说明世衰道微和孔子儒家思想的正统,提出孔子作《春秋》是为使“乱臣贼子惧”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