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节录)
致虚极,守静笃[15]。万物并作,吾以观复[16]。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17]。不知常,妄作凶[18]。知常容[19],容乃公,公乃全[20],全乃天[21],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2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作者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先秦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末期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生卒年月不详,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曾在周王朝任掌管典籍之官。晚年隐居,“著书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即《老子》一书,汉以后被称为《道德经》。在道教中,他被尊奉为始祖,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题解】
《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全书用韵文写成。对于它的成稿历来众说纷纭,坊间流传的各种版本各有差异,现今通行版《老子》为曹魏时期王弼的注本,分上篇《道经》37章,下篇《德经》44章,共计81章。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手抄本,错误及后人改篡较少,分为甲、乙两本,甲本书写采用篆书,乙本书写采用隶书,是当时内容最优的版本。清代以前,《道德经》版本已有103种之多,迄今为止,相关中文校订本共约3000种。一般认为《老子》一书是道家思想的主要来源。
《老子》第一章谈论的重点是“道”,用一整章行文来解释“道”,可见“道”在老子思想中的绝对中心地位。“道”是老子哲学的理论核心。在老子看来道是客观存在的,先于天地而生,是世界万物变化的客观规律。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道,它又在不断地变化着,天地万物由它创生。人们只能用心去体悟,而无法用语言把握,也无法用任何概念来概括它。
第二章中老子认为只有化生万物的“道”是永恒唯一的,而由“道”生出的各种事物都是相对的。美与丑是相对的,这是用辩证法审美的开始。但老子又认为美丑不是截然对立的,可以相互转化,美的真正实现在于顺应自然。
第十二章中老子认识到审美与感官享乐的关系,意识到过分的感官刺激会导致审美能力丧失。如果把审美混同于感官享乐,会伤害自身的视觉、味觉、听觉和正常的心态,伤害身体和生命。
第十六章中老子提出了“虚静观”。强调应致虚守静。“虚静”是一种不受任何主观或客观因素干扰,专心致志的精神状态,是成心和成见的消解。原本有的成见会使得人的心灵闭塞,妨碍对新事物的认识。
【注释】
【讲疏】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最高范畴,它既构成世界,也推动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同时也是万物变化的总规律。老子认为,真正永恒的道是不能用语言去说清楚的,天地万物都是由“道”生发出来,只有“道”是永恒唯一的。老子对“道”的解释说明扩展了人们的思维,启发人们用抽象思维去思考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运用在文艺方面,则文学艺术也是由“道”产生的,反映出老子客观唯心主义的文艺观,而“道”的这种玄妙、不可捉摸的特点也启发人们去进行形象思维。
老子认为人的心境原本就是虚空澄明的状态,由于外在物质生活的干扰而不能保持虚静,所以需要用“致虚极,守静笃”的方法来恢复心灵的原初状态。归根复命也是对致虚守静的另一种解释,归根即返本,回归最初状态,这也是致虚想要达到的境界;复命也是说要舍弃由外在事物蒙蔽的内心,恢复原本澄明虚静的本性。“五音”“五色”等都是物质生活的享受,老子认为这些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严厉批评了贵族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纵情享受物质欲望、寻求刺激而无法使心灵安宁,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
【关键词解读】
道
指客观事物运动变换的规律和天地间万物的根源。老子认为道是永恒的,“道可道,非常道”,意即可以言说的“道”那就不是永恒的“道”。老子对语言能否表达概括宇宙规律做了思考,语言可以进行言说但不能全部表达,其作用是有限的。“无”和“有”则是由“道”来生发万物的过程,世界产生的过程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先是一片混沌未分,一切都处于晦暗状态,然后经过从无形到有形的变化,由“道”生出万物,世界随之产生。
致虚极,守静笃
老子认为虚静是人应该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但由于外在事物的打扰,人们的心灵不能达到虚静状态,因而需要通过“致”“守”的方法,“致”是推致,“守”是守候、保持,“极”“笃”都是极点、顶点的意思。心灵达到虚静状态,回复到最初原点,才能体悟“道”。
【相关知识链接】
老子的哲学思想具有朴素主义倾向,他的着眼点在于使人们安然自处、和谐安宁,因此他提倡“无为”,提倡“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老子》中阐述了大量的哲学思想,运用到文艺方面,成为著名的文艺思想,对后来文艺理论发展有重要启发作用。今人注本主要有:朱谦之《老子校释》、任继愈《老子新译》、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等。
老子强调的“虚静”观为道家学派奠定了基础,庄子提出“心斋”“坐忘”“绝圣弃智”等命题,也意在强调“静”与“无为”,在文学鉴赏方面,由老子的“静”出发,后世有陆九渊提出“涵泳”,朱熹提出“沉潜讽诵”等读书治学的方法,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延伸阅读】
《老子》第十四章涉及“物”与“象”之间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