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前的中国智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结语

现在,让我们对以上讨论作一总结。

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神话——鸱龟神话、黑水神话、昆仑蓬莱神话当中,各种具体事物,包括动植物和山川,都是观念的化身,是思想的符号,是关于古代宇宙观的术语,而不是现实生活中的山川、动植物等事物。这就是说,在古典哲学当中保留的“气”和“道”这样的术语——以具体事物来表达抽象观念的术语——在中国思维发展的某个阶段,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那个时候,人们都是用具体事物来表达某种抽象的观念的。这是比较重要的看法,是我要特别强调的。

但是,一旦把上述现象同古典哲学——比如保存了很多神话的老子、庄子的哲学——作一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智慧的两个发展阶段,经典阶段和经典以前的阶段,是相互连接的。它们构成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就其所使用的符号手段描写为以下三种符号次第演进的过程:

中国智慧的发展过程:由具象物体符号、具象事类符号到抽象事物符号的演进。

(1)具象物体符号;

(2)具象事类符号;

(3)抽象事物符号。

通过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了解经典之前的智慧的特质:它同样具有高度的抽象能力,只是不具有经典时期的符号手段。因此,应该把它称作“智慧”,而不是什么“原始思维”。实际上,中国早期智慧,尽管是神话阶段的智慧,但它仍然有明显的向经典阶段过渡的倾向。

关于上面说的这种理解,其实还有很多例证。有一个典型的例证——龙。龙的本质或原型是什么?这是大家都关心的热点问题,学者们也给过很多解释。我想有几十种解释吧——或解释为牛,或解释为马,或解释为鳄鱼,或解释为猴子,或解释为蛇,或解释为云和闪电,或解释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动物。这就像刚才说的黑水研究、昆仑研究一样,也有点像盲人摸象。尽管大家摸到了尾巴,摸到了耳朵,摸到了象腿,但据此就下判断,说象是绳子、是簸箕、是柱子,却是大谬不然的,因为这都是就一个局部来建立自己的论证的。

要纠正这种偏颇,我们就要去追究象的整体。刚才说过,从整体看,神话中的黑水并不是一条简单的河流,神话中的昆仑也不是一座简单的山;同样,我认为被人们解释过许多次的龙也是另外一样东西。是什么东西呢?请大家看图2-07。这幅图叫作“六种脊椎动物在相似发育阶段上的胚胎”。它共有三行,每行有六种动物,自左至右是:鱼类、两栖类(蝾螈)、爬行类(龟)、鸟类(鸡)、哺乳类(猪)、人。最上层是这六种动物胚胎的早期形态,最下层是这六种动物胚胎的成熟形态。到了下层,这六种动物彼此有分别了,而等它们从子宫当中诞出,我们一眼就能分辨:哪个是鱼,哪个是青蛙,哪个是龟,哪个是鸡,哪个是人。但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是分辨不出来的,因为它们的形状太相像了。古人肯定会注意到这个现象,会因此产生万物同祖的观念。那么古人会用什么名称来称呼这个“祖”呢?或者说,会怎样称呼上面的这一排东西呢?我认为,这个名称就是龙!

图2-07

请大家再看几幅图。

图2-08是红山文化的玉龙,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和内蒙古巴林右旗,距今有五千多年。图2-09是陶寺文化的蟠龙,出土于山西襄汾陶寺,原来绘在一个陶盘之上。它的年代相当于夏王朝,距今四千年左右。图2-10是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玉龙,左上方叫“龙形玦”,两面雕蟠龙纹,龙背脊有扉棱,龙身、龙尾饰云纹。其他几个玉龙也有相近的特点:中脊雕成扉棱形状,龙身、龙尾饰有菱形纹、三角纹或云纹。图2-11是出土于殷墟妇好墓的龙形玦。这件玉玦整体呈蟠龙形,背脊雕成扉棱状,特别简洁,它实际上是对龙形象的本质特征的概括。为什么说它表现了龙的本质特征呢?因为它强调了两样东西:一是强调了龙的脊棱,实际上,这也就是强调了龙作为脊椎动物之代表的身份;二是强调了龙的蜷曲状态,实际上,这也就是强调了龙作为胚胎之化身的身份。只要把前面的胚胎图和后面的玉龙图作一对比,我们不难发现:龙的原型,就是胚胎。

图2-08

图2-09

图2-10

龙的原型是胚胎。

图2-11

实际上,在那些记录龙、描写龙的文献当中,我们也能辨别出龙作为胚胎的身份。比如关于龙的描写总是会强调龙是水物,说龙善于变化,说龙代表了生殖和繁衍。胚胎不就是这样的吗?胚胎是生活在羊水当中的,胚胎代表了生命的起源,相似的胚胎却隐含了发展为不同的生物的可能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判断,说龙就是胚胎的化身。而这一判断又意味着:龙并不是一种实有的动物,不能简单地说它是牛、马、鳄鱼、猴子、猪、蛇等等;而应该把它看成是对各种各样的动物的概括。这就是说,“龙”也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是关于生命的无限发展的可能性的符号,是一个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符号。如果要找出一个词来和它相对应,那么这个词就是《周易》当中的“乾”。《周易·乾卦》曾经使用“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等爻辞来描写乾之“德”,描写阳气或生命之气的消长盛衰。在这一描写和古老的龙形象之间,是有明显的继承关系的,这也就是我刚才说的中国智慧的两个发展阶段——经典阶段和经典以前的阶段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