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各地区进度参差不齐
2015年度,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取得了积极进展。由于全国整体生态文明水平还相对薄弱,尤其是环境短板明显,受到历史累积和发展惯性等原因的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所获得的积极进展,尚未能根本缓解影响群众健康的某些突出环境问题,还未能解除部分已经显露的环境隐患,局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矛盾依然尖锐,实现绿色崛起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整体而言,中国生态文明水平在稳步提升,但各领域的速度发展并不均衡。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但资源节约不力对生态文明水平持续提高产生制约。当前生态文明建设进步的主要驱动力,来自不断降低经济社会发展中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形成的负面影响,即排放效应的不断优化(表1-1)。
表1-1 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速度
单位:%
(1)排放优化成效卓著,尚存短板仍需补齐。
排放效应的不断优化,不仅是中国现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抓手。排放效应指标通过考察地区资源能源消耗所产生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状况,反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达成,不仅需要实施好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环境污染存量治理,减少新的污染物排放,而且需要优化排放效应,从总量和强度两个方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
随着中国节能减排力度持续加强,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初步控制,不堪重负的环境压力有所缓解,环境质量开始出现好转的趋势。具体从水体、大气、土壤污染物排放情况分析,水体污染物排放总量不断下降,大气污染物中SO2、氮氧化物排放逐年走低,但烟(粉)尘排放量大幅攀升,农药、化肥等土壤污染物施用量居高不下,成为制约排放效应全面优化的短板。
全国主要水体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均有效削减(图1-1),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效应逐步改善,地表水体质量已陆续好转,但受被污染地表水体长期下渗及土壤污染等影响,地下水体质量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水体污染物排放效应优化仍将是一场持久战。
图1-1 十二五”期间全国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2]
主要大气污染物中,SO2、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较好,由此曾给中国带来过极大困扰的酸雨问题得到暂时解决,但近年烟(粉)尘排放量却逆势上升,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巨大且快速增长,对本已脆弱的大气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图1-2~1-4)。各地PM 2.5、PM 10浓度普遍超标,距二级以上天气(PM 10年均浓度需控制在70微克/立方米以下,PM 2.5年均浓度不高于35微克/立方米)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城市雾霾天气大规模频繁发生,已成为当前影响居民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未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形势颇为严峻。
图1-2 十二五”期间全国SO2、氮氧化物排放量
图1-3 十二五”期间全国烟(粉)尘排放量[3]
土地污染防治基础尤其薄弱,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施用量屡创新高(图1-5),国内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达362千克/公顷,已远高于国际公认安全施用上限(225千克/公顷),单位播种面积农药施用量为10.92千克/公顷,也远超过国际平均水平。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土壤污染强度不断加剧,引发土地质量退化,农产品食品安全等问题,并且其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将长期发酵,治理难度极大,甚至连带造成地下水质污染,后续形势堪忧。
图1-4 十二五”期间全国省会城市PM 10、PM 2.5平均浓度
图1-5 十二五”期间全国农用化肥、农药施用量
(2)整体环境改善向好,局部恶化期盼逆转。
环境质量改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目标。环境作为人类的栖身之境,是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条件。良好的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应坚持环境质量改善的目标导向。
整体来看,全国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向好,但离人民群众对良好宜居环境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环境短板仍是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瓶颈制约。由于中国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在负重前行,历史遗留环境问题尚待解决,新的污染压力又接踵而至,即便环境治理体系已日益健全,环境治理能力得到提升,而环境质量提高幅度却依然有限,部分领域、局部地区环境质量甚至有继续恶化的态势。
水体环境质量变化有喜有忧。地表水体中,主要河流水体质量逐渐好转,已基本达到《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所要求,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70%以上。国家监控的重点湖泊(水库)水质无明显变化,水质优良比例为61.3%。但是,城市建成区内黑臭水体还大量存在。尤其,地下水水质持续恶化,形势不容乐观,水质达到较好以上的监测点比例仅占38.5%(图1-6,图1-7)。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污染及富营养化问题主要分布在近岸海域,全国近岸海域国控监测点水质优良比例为73.8%。
图1-6 十二五”期间中国主要河流和地下水水质情况
图1-7 十二五”期间国控重点湖泊(水库)水质优良比例情况
年份后面括号内数字,为当年国家监控的重点湖泊(水库)数量。
大气环境质量总体向好,但城市“气质”不佳,雾霾天气仍呈普遍频发态势,成为民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最新发布的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数据显示,113个城市中,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全年比例达到80%以上的只有21个,最差地区的优良天数比例仅1/5略强,离中国“十三五”目标——实现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超过80%——差距甚远(图1-8)。业已开展新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161个地级以上城市,仅有16个城市能够实现六类主要污染物浓度年均值全部达标(好于国家二级标准),只占到9.9%,其余城市各有超标。具体从SO2、NO2、CO、O3、PM 10、PM 2.5等污染物的达标城市比例来看,PM 2.5和PM 10的达标城市比例偏低,PM 2.5是大部分地区的首要空气污染物(图1-9)。作为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大气污染防治需坚持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的原则,以尽快见到成效,切实回应老百姓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期待。
图1-8 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气比例分布
图1-9 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监测城市各指标达标比例
土地环境污染超标率居高不下,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剧。《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中国土壤环境污染形势严峻,长期以来粗放的工矿业生产模式,以及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过量滥用,导致工矿业废弃地与耕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尤其突出,各种利用类型土地的土壤点位超标率见图1-10。此外,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还相对滞后,治理体系不尽完善,生活垃圾的综合回收处理未全面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有待加强。
(3)生态保护稳步推进,后续建设贵在坚持。
图1-10 全国土壤污染点位超标率
生态保护与建设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一体两用”的关系,生态系统为“体”,是包括了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全体、自然本体,环境和资源都只是人类出于生存发展需要对生态系统的两种用途。正如“十年方能树木”,生态保护与建设见效周期较长,而这绝非说明其贡献可有可无,生态系统活力的增强,同时也意味着环境容量的扩充和自然资源丰度的增加。
近年来,中国相继实施了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整体自然生态系统活力恢复得以稳步推进,但提升速度相对缓慢,后续改善空间充足。局部地区生态环境还较为脆弱,面临湿地资源功能减退,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生态安全存在隐忧。
中国森林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保障。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持续推进,天然林商业性采伐也全面停止,国内森林面积与森林蓄积量都明显增加(图1-11)。最近两次森林资源清查数据比较,森林面积扩大6.26%,森林蓄积量增长10.31%,单位森林面积蓄积量提高3.82%,但全国总体森林覆盖率依然偏低,且目前的增长过多依赖重大生态工程实施,自然恢复贡献偏少。
自然保护区面积缩减,生物多样性保护遭遇严峻挑战。自然保护区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载体,是为保护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而划定给予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其首要目的在于保护,其次才能兼顾社会、经济效益。而现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需求上升,部分地区出现自然保护区让位于资源开发、农业生产或城市建设等现象,生物多样性减少趋势未得到根本遏制,需要引起全社会高度警觉(图1-12)。
图1-11 第七、第八次森林资源清查中国森林面积与蓄积量
图1-12 十二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区面积
湿地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依然突出,存在分布不均、功能减退、保护空缺较多等问题。两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湿地面积增加39.28%,其中,人工湿地扩大近2倍,天然湿地增加了28.93%,但相同统计口径数据比较,湿地面积非升反降,缩减8.82%,尤其生态效益显著的自然湿地面积减少9.33%,湿地资源保护形势不容盲目乐观(图1-13)。
城市绿化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建成区绿化以及城市公园绿地建设与市区人居环境质量密切相关,也是民生改善的重要内容之一。各地在有序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配套绿化建设及时跟进,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连年增长(图1-14),但与国际公认的良好城市环境标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50%以上)还有明显差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1-13 第一次、第二次湿地资源清查中国各类湿地面积
图1-14 十二五”期间中国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4)资源节约遭遇瓶颈,减量增效亟待突破。
节约合理利用资源是缓解生态系统压力,优化污染物排放效应,减轻环境污染的必由之路。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支撑,而自然资源主要取自于生态系统,大量攫取消耗资源必然对生态系统形成压力,资源被使用后产生的废弃物排放,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其减量化、清洁合理使用,不仅能够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索取,同时也有利于降低污染物排放,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发生,可谓一举多得。
“十二五”期间,中国推进资源节约利用力度空前,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但资源综合循环利用陷入瓶颈,资源、能源消耗总量仍高位运行,且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以及粗放型的能源利用方式,直接导致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生态、环境长期超负荷承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冲突依然激烈,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将发展从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已刻不容缓。
作为能源消费的大国,随着中国转变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深入,节能降耗效应日渐显现,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持续下降,但仍远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尤其能源消费总量还在节节攀升,预计要到2020年前后才能陆续达到峰值(图1-15)。能源消费构成“一煤独大”的格局延续依旧,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达65.6%,而非化石能源所占比例的提升步履蹒跚,离中国《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目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15%)还有一定的距离(图1-16)。正是由于巨大的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现阶段大气污染物排放效应优化的复杂性和难度倍增。
图1-15 十二五”期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
图1-16 十二五”期间中国煤炭和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
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进入瓶颈期,循环经济规模、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并未取得更大突破(图1-17)。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速,社会对自然资源的刚性需求还会继续上升,进而导致生态、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加快推进对资源的综合循环使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成为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
图1-17 十二五”期间中国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能力
图1-18 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水资源重复利用率与水资源开发强度
中国作为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可用淡水资源匮乏且时空分布不均,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巨大,各地区水资源重复利用水平较低,导致水资源开发强度不断加大。水资源开发强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图1-18)。全国近一半省份水资源开发强度超过国际公认的合适水平(用水量占水资源量的比例在40%左右),部分地区用水总量甚至远高于当地水资源量,超出了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虽然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使得跨区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增强,有效缓解局部地区淡水资源紧缺的形势,但并未改变中国整体水资源贫乏的现实,要彻底解决水资源供需间的矛盾,唯有开源节流,物尽其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才是根本出路。
整体而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向好,但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薄弱,后续任务依然艰巨,尤其各省域生态文明发展的起点、进程、态势等情况各异,部分地区生态文明水平未见提升,反而有下滑趋势,亟须重点突破,以确保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共同促进全国生态文明水平的显著提升。
(1)各省ECPI排名起伏未定。
根据国家最新发布的权威数据,利用完善后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应算法,测算出反映各省级行政区(未包含港澳台,下同),2015年度生态文明发展速度相对快慢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 2015)(表1-2)。
表1-2 各省级行政区生态文明发展指数(ECPI 2015)及二级指标得分
单位:分
沪、川、冀构成引领生态文明发展的“铁三角”。上海作为东部经济发达城市,经济综合实力强劲,并积极反哺生态、环境,对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的投入及措施执行力度较大,开始朝着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四川的生态基础相对扎实,比较优势明显,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力,实现绿色崛起,成为今后一个时期需面对的首要课题。河北生态、环境基础脆弱,自然禀赋无比较优势,且经济结构偏粗放,生态文明建设底子差,但转变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和力度较大,促进了生态文明发展触底反弹。
ECPI 2015排名中间的第二和第三等级省份分布,呈现区域连片、生态文明发展速度相当的特点。第二等级的省份,内蒙古、甘肃、陕西、山西、湖北、重庆、湖南、贵州、云南等九省份相连纵贯华夏,还包括了东部沿海的江苏、浙江和地处华北同样滨海的天津。位于第三等级的省份,宁夏与青海、西藏靠近,吉林、黑龙江两省相交,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相互毗邻(图1-19)。省域间生态文明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再次印证了生态文明建设绝非局部地区的单独工作,而是中国一项系统的整体性工程,要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加强顶层设计与统一指导,鼓励区域合作,实现协同进步、整体提升。
生态文明发展滞后省份,东西南北中均有分布,情况各不同。北京作为超大规模城市,历史遗存生态、环境欠账较多,赤字严重,环境问题进入集中爆发期,环境质量改善乏力。山东的资源减量增效、合理开发利用问题未妥善解决,以致资源消耗中产生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效应不断加剧,束缚了当地生态文明水平提升。海南、新疆、辽宁三省份生态文明本底差异较大,但都共同面临着如何加强资源减量增效的问题,优化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尤为迫切,处理不当,将可能再步山东后尘。河南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效应仍在沿袭,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恶化势头还未能遏制,生态文明发展在曲折中艰难前行。
图1-19 ECPI 2015中国内地排名第二、第三等级省份分布图
水平是常态,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发展是动态,其速度快慢可能起伏波动,同时受统计数据发布及时性所影响,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量化评价显示,各地生态文明发展速度年度间变化较大(表1-3)。
表1-3 与2014年度比较,各省级行政区生态文明发展指数排名变
单位:分
各省ECPI 2015排名与2014年度比较,大致表现为后来居上、基本稳定、冲高回落三种情况。
ECPI 2015排名后来居上的省份共九个,包括上海、天津两个经济社会发达的直辖市,经济反哺生态、环境力度较强;生态、环境基础脆弱的河北、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稍有成效,则显示度极高;还有西南片区相邻的云、贵、川、渝、湘等五省份,生态、环境基础相对较好。
内蒙古、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六省份,自北经中向东,形成大“C”状分布带,此外还有福建、海南、新疆等三个省份,ECPI 2015排名变化不大,基本保持稳定。
由于个别领域的下滑,或者稳步推进,但相对速度慢于其他省份,浙江、宁夏、广东、江西、吉林、广西、山东、河南、北京、辽宁等10个省份,上年度快速发展的态势未能保持,生态文明发展速度冲高回落。
西藏、黑龙江、青海等三个省份,在维护中国生态安全的战略格局中举足轻重,它们的ECPI 2015排名较上年度大幅提高,但仍较为靠后,隐有后程发力之势。
(2)整体生态文明水平薄弱,各省提升空间充足。
静态水平与动态发展两个维度的信息相结合,更能反映出事物的真实状态。ECPI 2015仅体现了各省生态文明发展的相对速度,为准确定位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引入代表生态文明水平的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 2015)进行分析(表1-4)。
表1-4 2015年各省级行政区绿色生态文明指数(GECI 2015)及二级指标得分[4]
单位:分
随着全社会日益关注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政策法规不断健全落实,促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但远未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改善,生态文明发展空间依然很大。ECPI 2015与GECI 2015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341),也表明虽然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起点水平有别,但整体基础薄弱,目前生态文明发展中尚不存在“天花板现象”,水平的相对高低没有对发展速度产生明显影响。采用各省GECI 2015与ECPI 2015得分平均值为坐标原点,绘制出象限分布图,见图1-20。
生态文明水平与发展指数均高于各省平均水平的四川、湖南、云南位于图中第Ⅰ象限。四川生态文明进步得益于主要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优化,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湖南、云南缘于资源节约取得进展,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好转。
分布于第Ⅱ象限的地区数量最多,占到全国1/3略强,包括上海、河北、天津、贵州、山西、湖北、甘肃、重庆、江苏、内蒙古、浙江、陕西等12个省份,它们的生态文明发展指数高于各省平均水平,但生态文明水平在平均值以下。上海各领域全面发力,促进生态文明快速发展;山西、天津、河北、内蒙古、陕西、甘肃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影响效应转好,环境压力有所缓解;重庆、贵州、江苏、湖北、浙江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化,污染物排放的影响效应趋好,环境质量也有改善迹象。
图1-20 各省域GECI 2015和ECPI 2015得分象限分布图
安徽、宁夏、吉林、山东、河南、新疆、辽宁等七个省份,生态文明发展指数与水平均低于各省平均值,居第Ⅲ象限。安徽、宁夏生态文明建设进展缓慢,主要由于生态保护与建设没能及时跟进;吉林在推进资源节约方面有所滑坡;河南污染物排放对生态、环境的压力上升;新疆、山东、辽宁则是资源节约化利用不力,产生污染物排放使生态、环境的影响效应趋恶所致。
第Ⅳ象限的省份,生态文明水平高于全国均值,但发展指数在平均水平以下,有西藏、黑龙江、青海、广东、江西、福建、广西、北京、海南等九个省份。青海生态保护与建设遭遇挑战,尤其自然保护区面积萎缩,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影响;黑龙江、江西、广西、广东资源减量增效任务艰巨;西藏污染物排放量增加对脆弱的高原生态、环境形成威胁;福建环境质量有下滑苗头;北京资源消耗量大,污染物排放维持较高的水平,致使环境改善乏力;海南资源消费量上升,产生的污染物排放加重了当地生态、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