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订版序
在这个增订版里,我新加进了两章。一章是回忆台湾“联合报系”的首任董事长王惕吾先生,他退休后被该报系同仁敬称为“创办人”,因为这份在海外华人世界多个城市均设有分局或经营点的中文大报及其附属的报刊和书店,是他于1949-1950年间领导创办的。三十年前靠着王惕吾先生的报系诸位从业者的联络介绍,我才结识了台湾的传媒界、文化界、教育界、政界、商界的更多人士,更在二十七年前实现了我去台湾访问考察的心愿。另一章是回忆中国改革开放时代思想界、学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前辈人物之一于光远先生,他是1982年夏季把我商调进北京的两位恩师之一。
这两位在海峡两岸三地和其他华人社区极富声名的长者现已仙逝,纪念和评论他们的文章历年积累下来汗牛充栋。我的文字可能和已经发表过的这类文字在某些方面颇不一致,而我认定,这恰恰是个人回忆录的价值之所在。倘若所有的人对某人的回忆都一模一样,那要么是撰文者们有问题,不按实情叙述,要么是被忆者有问题,他或她从来不以真面目示人,因为真实的人一定是多层多面、多姿多彩的,越是有成就者越是如此。
我的这类回忆故事和文字以后还会讲述、还会撰写,为的是让读者诸君从我有幸亲身接触过的那些各禀特色的洋人、华人和华洋混血人士的身上,感悟出做人和做事的情、义、理。而且,有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几位资深编辑一如既往的督促,我也不能不继续下去——他们的大名均收录在本书第一版《序言》里。增订的这两章,一篇是我口述,而后由戴志勇整理成文,部分发表于他长期任职的《南方周末》“大参考”栏目里。他与我合作多年,还有几篇极富历史意义的文稿,待到合适的时机,也会扩充润色后编纳入书。另一篇则缘起于《南方周末·名牌》杂志的专栏,原编辑人员的大名也收集于第一版《序言》里。
本书第一版刊印有一帧“献辞”,那时慈母还在世。如今慈母已经离世,我保留原来的“献辞”不作改动,一来是为着纪念慈母,二来是为着持续表达我对那些年里日日奉侍慈母的小弟、小妹及其配偶的感激之情,尤其是在慈母弥留之际和治丧期间所尽的孝道。即便是在注重孔孟传统的皖南,如此这般长年累月的孝悌作为,也是不多见的。我越是思念慈母,就越是感谢他们。
从十几年前在中国内地鼓吹要重视研究中国日增的海外利益,到2013年夏末终于见证在深圳大学成立了此一研究中心,并蒙该校两任校长章必功教授、李清泉教授礼聘我为中心的学术指导,到如今已经颇有时日了。在未来的时间里,真希望还能够鼓吹推动一两件于国、于民、于人、于己皆有意义的事,比如说,促成中国沿海城市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在国外设立一个正规校区(overseas campus)。它和已有的中国在国外设立的众多家“孔子学院”不同,是一间四年制(或三年制——依所在国的高等教育制度而定)的大学本科生学院,正式招生,毕业时对学生颁发所在国教育部门和中国的主办方大学皆承认的正规学士学位。
在哪儿设立这个本科生校区最为合适?依我所见,不应该设在发达国家里,因为那儿的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用不着我们这个发展中国家再去锦上添花了。我提议这个本科生校区应该建在东南亚地区,因为那里的华人群体加起来,有将近三千万人之多,而除了一两个国家之外,都亟须高等教育的新补充资源。依所在国的政府意愿,这个本科生校区或是由中外两所大学联手合办,也可以是由中国的大学一家独资经办,以英语和所在国语言进行双语教学;若有些课程是集中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艺术的,也可以用汉语教学。它所培养的本科生毕业后,少数可以来中国进一步攻读研究生学位,多数留在本国,主要就职于和中国的经济贸易及文化往来相关的工商行业和非营利机构。若在未来的几年内,能够促成创办这样的一个中国大学的国外本科校区,那对中国的软实力长期投射和中外经济贸易关系,必定会产生可观的推动。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每年动用数百亿美元的巨量投资,倘若以其百分之一二,资助这样的一所国外校区,岂不美哉!
其实,我和我的几位国内外朋友及研究项目伙伴,从1997年前后起,就在设想和讨论这个方案,也相继考察了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看看具体的条件、机会、成本和困难何在。我们初选过的地点包括马来西亚首都的郊区、泰国北部清迈附近、印度尼西亚的中爪哇沿海城市。当初参与这个构思的前辈之一,就是本书第七章的主人公“汪老爷子”汪华林博士。
完稿于深圳大学
“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学术指导办公室
2016年元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