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壮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黄荆(Huangjing)Viticis Simplicifoliae Fructus

黄荆原值物图

黄荆药材图

【壮名】Govuengzcingh.

【别名】布荆子,五指柑,山黄荆,黄荆条,埔姜。

【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的果实。

【植物形态】直立灌木。小枝四棱形,与叶及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掌状复叶,小叶5,稀为3,小叶片长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叶长4~13cm,宽1~4cm,两侧小叶渐小,若为5小叶时,中间3片小叶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聚伞花序排列成圆锥花序式,顶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淡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形,等于或稍短于宿萼。

【分布】广西各地均有分布。

【采集加工】秋季果熟时采收,去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果实连同宿萼及短果柄呈倒卵状类圆形或近梨形,长3~5.5mm,直径1.5~2mm。宿萼灰褐色,密被棕黄色或灰白色绒毛,包被整个果实的2/3或更多,萼筒先端5齿裂,外面具5~10条脉纹。果实近球形,上端稍大略平圆,有花柱脱落的凹痕,基部稍狭尖,棕褐色。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黄棕色,4室,每室有黄白色或黄棕色种子1颗或不育。气香,味微苦,涩。

【药性】微苦、辣,热。

【功效主治】通气道,利水道,调龙路,祛风毒,解瘴毒。用于贫痧(感冒),发旺(风湿骨痛),瘴气(疟疾),心头痛(胃痛),笨浮(水肿),埃病(咳嗽),兵淋勒(崩漏),痂(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0g,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适应病症】

1.治感冒:黄荆叶、路边荆各30g,葱、姜各6g。水煎服。

2.治中暑呕吐、腹痛、腹泻:黄荆叶、红辣蓼、生半夏各60g。焙干研细末,炼蜜为丸,黄豆大。1日2次,每次6g。

3.治疟疾:鲜黄荆叶180g,煎水取浓汁750mL服(发作前4小时服一半,2小时服一半。寒疟或体弱不适用)。

4.治外伤、犬及蜈蚣咬伤:黄荆叶60g。捣烂,擦、敷患处。

5.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黄荆20g。炒,水煎服。

6.治哮喘:黄荆15g。研粉加白糖适量,1日2次,水冲服。

7.治胃溃疡,慢性胃炎:黄荆30g。煎服或研末吞服。

8.治痔漏之管:黄荆(炙炒为末)15g,黑糖拌服。

9.治痘疹空壳无浆:黄荆(炒黑为末)15g,酒浆调服;虚者,人参汤加酒2~3匙。

10.治风湿关节痛、腰痛:黄荆根、八角枫根、枸骨根各30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