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壮药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斑鸠菊(Banjiuju)Vernoniae Cumingianae Caulis et Radix

斑鸠菊原植物图

斑鸠菊药材图

【壮名】Gogaeufatsa.

【别名】过山龙,夜牵牛,虎三头,大木菊,软骨川山,藤牛七,蔓斑鸡菊。

【来源】为菊科植物毒根斑鸠菊Vernonia cumingiana Benth.的藤茎和根。

【植物形态】攀缘藤本。根粗壮。枝圆柱形,密被黄褐色柔毛;茎基部木质,具纵细沟纹。叶互生;叶柄密被锈色或灰褐色短绒毛和腺体;叶片卵形,椭圆状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21cm,宽3~8cm,先端渐尖,有锐尖头,基部楔形,近圆形或稍心形全缘。上面无毛或沿中脉有疏柔毛,下面被密绒毛,侧脉4~7对,网脉明显。头状花序较大,2~7个排成腋生或顶生圆锥状;总苞片5层,绿色,卵形或长圆形,先端钝至渐尖,外面有黄褐色绒毛,外层短,内层长圆形;花托平,被锈色短柔毛,具窝孔;花淡红或淡红紫色,花冠管状,具腺。瘦果圆柱形,有10条纵肋,有微毛;冠毛红褐色。

【分布】广西主要分布于南宁、武鸣、龙州、靖西、都安、宜山、罗城、来宾、柳江等地。

【采集加工】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药材性状】根呈圆柱形,长40~110cm,表面棕黄色,具细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直径0.3~2cm;皮部较厚,淡黄白色;木部具明显的放射状纹理。质坚韧,不易折断。茎表面灰褐色,直径0.4~2.8cm,具较多的皮孔和纵沟,皮部棕褐色。木部灰白色,具放射状纹理,中央具较大白色的髓部。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味苦,辛。有大毒。

【药性】苦、辣,热,有毒。

【功效主治】调气道,清湿热毒,止痛。用于贫痧

(感冒),瘴气(疟疾),货咽妈(咽痛),核尹(腰痛),发旺(风湿骨痛),林得叮相(跌打损伤),牙痛,风火赤眼。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煎水洗或含漱。

【适应病症】

1.治疟疾:斑鸠菊60g。水煎服。

2.治牙痛:斑鸠菊根,切片浸盐水内,每次含一片。

3.治结合膜炎:斑鸠菊适量。煎水洗。

4.治跌打损伤:斑鸠菊根适量。捣烂外敷。

5.治皮炎:斑鸠菊藤茎适量。煎水外洗。

6.防治疟疾:鲜斑鸠菊60g,鲜黄皮叶、鲜土牛膝各45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4天。

7.治肺燥咳嗽:斑鸠菊根30g。水煎服。

8.治风湿骨痛:斑鸠菊根30g,煲鸡蛋服(先将药煎至好,把鸡蛋打烂放入)。

9.治跌打损伤:斑鸠菊根适量。捣烂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