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研究目标与研究设计
1.4.1 研究目标
本书研究的总体目标是以专用技能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的具体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这一部分的研究目标主要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和技能形成理论,并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研究的概念框架——专用技能形成与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关系。
在上述概念框架的基础上,运用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在既有制度环境下,企业主体、办学主体、专业因素和学生个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运用历史分析和制度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技能制度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
1.4.2 主要研究方法
本书理论研究部分采用的是文献分析法。主要对新制度经济学(特别是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理论)、人力资本、技能形成理论文献进行分析,从而形成本书研究的概念体系。文献分析法主要运用于引论(第1章)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第2章)。
本书在不同因素(企业主体、办学主体、专业和学生个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影响的研究部分(第4、5、6、7章)主要运用了调查法。调查内容包括: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77所)和江苏省高职院校(78所)与企业在不同专业领域产学合作的原始数据;学生个体参与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的问卷调查(附录2)。其中,院校与企业产学合作调查从2010年10月开始,到2014年1月结束。调查的步骤是:首先,从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收集到113所高职院校产学合作的数据资料,然后,就其中的3793家产学合作企业总共12272次产学合作项目通过网络、电话、走访等方法开展了深入调查。学生个体的问卷调查共进行了3批(次):第一批调查在2012年5月,第二批调查在2013年5月,第三批调查在2014年5月。
本书就技能人力资本形成制度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关系的影响研究(第7章)中运用了制度分析法。研究发现,在企业通过产学合作获得技能的过程中,有些社会存有产学合作的制度条件,而有些社会则不存在。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主要将不同社会(经济体)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置于技能形成制度环境当中,探讨高职院校产学合作与制度环境的关系。
1.4.3 研究技术路线与逻辑结构
本书的研究技术路线是:首先,在文献收集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基础,在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数据基础;其次,以技能型专用人力资本为视角,构建概念框架;最后,以技能形成和技能形成制度为主线,分析既定制度和不同制度下影响产学合作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2所示。
本书研究的逻辑框架是如下。
第一,构建技能型专用人力资本的概念、内容、特征等概念体系;
第二,分析不同经济体技能形成制度中的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
第三,对于既有技能制度环境下各要素(企业、院校、专业和学生个体)对高职院校产学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四,提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本书研究的逻辑框架总体上是沿着“理论构建—(不同社会技能形成制度中的)案例分析—(既定制度下的)实证因素分析—结论与政策建议”展开。
图1-2 研究技术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