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方剂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通调谷道剂

凡是以通调谷道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调谷道、止腹痛、止吐泻作用的方剂,统称为通调谷道剂。谷道之为病,可见奔鹿(呕吐)、屙泻(泄泻)、呃逆、嗳气、厌食、腹胀、腊胴尹(腹痛)等。常用的通调谷道药有广山楂、槟榔、鸡内金、鸡屎藤、番石榴、茶辣、草豆蔻等。代表方有番石榴止泻汤、莲珠固肠散、凤尾草止痢汤、二马除痢饮、地桃花救痢汤、清热通便汤、补阴通便汤、双参通便汤、胴尹除湿汤、胴尹祛寒汤、胴尹清热汤、尿甜清热散、尿甜补阴膏等。

番石榴止泻汤

【组成】番石榴叶15g 金樱根10g 凤尾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调理谷道,去毒止泻。

【主治】屙泻(泄泻),由湿毒阻滞谷道引起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常伴腹部不适,食少,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目诊见勒答(眼睛)白睛上脉络弯曲少,弯度小,颜色浅,呈鲜红色。

【方解】方中番石榴叶味涩,性平,为止泻之要药,具有调谷道、收敛止泻的功效,为主药。金樱根收敛止泻,助主药以加强止泻功效,为帮药。屙泻(泄泻)为病,多有湿热等毒邪侵犯咪虽(肠)等谷道主要脏腑,致谷道不通,气机阻滞,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水谷不化,夹杂而下成屙泻(泄泻),故予以凤尾草除湿毒、清热毒,是为带药。诸药合用,谷道得调,毒邪可除,屙泻(泄泻)自止。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泻(泄泻),由湿毒阻滞谷道引起者。辨治要点: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等。一般病程较短,体质尚好。

2.若上吐下泻,腹部绞痛,酌加调理谷道气机、止疼痛的药物,如古羊藤、藿香、两面针等;若伴怕冷发热,巧尹(头痛)鼻塞者,是夹有风毒的表现,酌加祛风毒的药物,如葛根、生姜、白芷等。

3.本方组成的药物,有一定的收涩作用。因此,对湿毒夹热毒较甚,便下黏滞不爽,甚至有脓血便者,不宜使用,以免毒邪难出。

4.现代用于急性肠炎、消化不良等病证。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莲珠固肠散

【组成】莲子20g 叶下珠15g 鸡内金15g 山药50g

【用法】烘干,研为细末。每次20g,蒸熟后加糖适量,温开水送服。

【功效】调理谷道,补虚止泻。

【主治】屙泻(泄泻),由谷道虚弱引起者。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甚至为水样便,多于食后作泻,纳差,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弱、无力。

【方解】本方主治的屙泻(泄泻)多因谷道虚弱、调养不当、饮食不洁或不节,谷道虚弱,功能失常,水谷不化,清浊不分,夹杂而下所致。治宜通调谷道,补虚止泻。方中莲子味甘、涩,性平,具有补虚止泻之功效,为主药、公药。叶下珠、鸡内金调谷道,消食化滞,为帮药、母药。山药补益谷道,为带药。诸药合用,谷道得调,虚弱得复,屙泻(泄泻)可渐止。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泻(泄泻)由谷道虚弱引起者。辨治要点: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甚至为水样便,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指纹淡等。一般病程较久,反复发作。

2.若大便次数多、呈水样,酌加除湿毒、止泻的药物,如算盘子、车前子、苍术等;若腹胀、腊胴尹(腹痛),酌加通调气机和谷道的药物,如陈皮、枳壳、砂仁;若口臭、纳差、舌苔厚腻,酌加消食、化滞的药物,如麦芽、神曲、山楂等。

3.现代用于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病证的治疗。

【方剂来源】《壮医学》(壮医执业医师考试培训教材)

治屙泻(泄泻)方小结

番石榴止泻汤和莲珠固肠散均为治疗屙泻(泄泻)的常用方剂。番石榴止泻汤主要治疗屙泻(泄泻),由湿毒阻滞谷道引起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一般病程较短,体质尚好者;莲珠固肠散则主要治疗屙泻(泄泻),由谷道虚弱引起者,症见大便次数增多、质稀,甚至为水样便,多于食后作泻,纳差,四肢乏力,舌淡,苔薄白,脉虚弱等,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体质虚弱者。

凤尾草止痢汤

【组成】鲜凤尾草100g 鲜雷公根100g 鲜紫花地丁5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

【主治】屙意咪(痢疾),湿毒、热毒并重者。症见痢下赤白,夹鲜紫脓血,伴腊胴尹(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腻,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脉大、急等。

【方解】屙意咪(痢疾)多由饮食不节,谷道虚弱,复感湿热邪毒,正邪相争,谷道气机阻滞,故见痢下赤白,腊胴尹(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治宜清热毒,除湿毒,止痢。方中凤尾草味淡、苦,性寒,长于清热毒,除湿毒,调谷道,止血;雷公根味苦,性寒,善清热毒,除湿毒,通龙路,止血。二药均是治疗屙意咪(痢疾)之要药,是为主药、母药。紫花地丁味苦,性寒,可增强主药清热毒,除湿毒之力,是为帮药。三药合用,共奏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之效。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意咪(痢疾),湿毒热毒并重者。辨治要点:痢下赤白,夹鲜紫脓血,伴腊胴尹(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腻,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脉大、急等。

2.若痢下赤多白少,是热毒、湿毒灼伤血脉之征,酌加凉血止血的药物,如槐花、地榆、苦参等。

3.本方用药为鲜品,干品酌减用量。

4.现代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属湿热邪毒为患,湿毒热毒并重者。

【方剂来源】《百色市民间验方》

二马除痢饮

【组成】鲜马齿苋100g 鲜马蹄金100g 鲜车前草100g

【用法】共捣烂,榨汁,加热至温,慢慢饮服。

【功效】除湿毒,清热毒,止痢疾。

【主治】屙意咪(痢疾)湿毒较重者。症见痢下赤白,以白色黏冻物为主,伴腊胴尹(腹痛)绵绵,里急后重,肛门无灼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慢等。

【方解】屙意咪(痢疾)湿毒较重者,多见于体质虚弱者感受湿毒热毒,感受湿毒较多者。湿热内侵,谷道失调,水谷二道分流失职,可见痢下赤白、以白色黏冻为主。因湿毒较重,故表现为腊胴尹(腹痛)绵绵,里急后重,肛门无灼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慢等也是湿毒为甚的征象。治宜除湿毒,清热毒,止痢疾。方中马齿苋味酸,性寒,长于除湿毒,清热毒,通水道,为治痢疾之要药;马蹄金味苦、辛,性微寒,善于调水道,除湿毒,清热毒,消肿痛。二药共为主药、母药。车前草味甘,性寒,长于通利水道,使湿毒从水道而去,是为帮药。三药相配,湿热邪毒得清,水谷二道各司其职,则痢下自愈。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意咪(痢疾)湿毒较重者。辨治要点:痢下赤白、以白色黏冻物为主,伴腊胴尹(腹痛)绵绵,里急后重,肛门无灼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慢等。

2.若腊胴尹(腹痛)甚,酌加通利谷道、止疼痛的药物,如大高良姜、陈皮等。

3.现代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等属湿热邪毒为患,湿毒较重者。

【方剂来源】《中国壮药学》

地桃花救痢汤

【组成】地桃花50g 火炭母30g 功劳木25g 金果榄15g 古羊藤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

【主治】屙意咪(痢疾),热毒较盛者。症见痢下赤白脓血或无下痢表现,灌肠液检查有脓细胞,腊胴尹(腹痛)剧烈,甚至腹胀如鼓,高热不退,舌红绛,苔黄燥,脉急或脉微小、无力。病重时,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全身衰竭而死亡。

【方解】屙意咪(痢疾),热毒较盛者,相当于中毒性痢疾。这种痢疾发病急,迅速加重,易危及生命。治宜大剂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方中重用地桃花、火炭母,取二药味辛,性寒,有除湿毒、清热毒之功,以去除痢疾之因,是为主药、母药。功劳木味苦,性寒,长于清热毒,除湿毒;金果榄味苦,性寒,清热毒,除湿毒,消肿痛,调谷道,均可增强主药、母药的作用,共为帮药。古羊藤味苦、微甘,性凉,能清热毒,散瘀肿,止疼痛,能纠正热毒型痢疾的不适反应,用为带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意咪(痢疾),热毒较盛者。辨治要点:痢下赤白、脓血或无下痢表现,灌肠液检查有脓细胞,腊胴尹(腹痛)剧烈,甚至腹胀如鼓,高热不退,舌红绛,苔黄燥,脉急或脉微小、无力。病重时,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全身衰竭而死亡。

2.热毒内盛之痢疾,大致相当于现代的中毒性痢疾,病情凶险,可每日煎服2~3剂或3剂以上,并配合中西医结合抢救。

【方剂来源】《简明壮医药学》

治屙意咪(痢疾)方小结

凤尾草止痢汤、二马除痢饮和地桃花救痢汤均为治疗痢疾的常用方剂。

凤尾草止痢汤长于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主治屙意咪(痢疾)湿毒、热毒并重者,表现为痢下赤白,夹鲜紫脓血,伴腊胴尹(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身热口渴,舌质红绛,苔黄腻,舌下脉络粗胀,色青紫,脉大、急等。

二马除痢饮善于除湿毒,清热毒,止痢疾,主治屙意咪(痢疾)湿毒较重者,表现为痢下赤白,以白色黏冻物为主,伴腊胴尹(腹痛)绵绵,里急后重,肛门无灼热,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慢等。

地桃花救痢汤侧重于清热毒,除湿毒,止痢疾,主治屙意咪(痢疾)热毒较盛者,表现为痢下赤白脓血或无下痢表现,灌肠液检查有脓细胞,腊胴尹(腹痛)剧烈,甚至腹胀如鼓,高热不退,舌红绛,苔黄燥,脉急或脉微小、无力。病重时,体温不升,血压下降,全身衰竭而死亡。三个方剂,临床适应证各有不同,宜细心体会,灵活运用。

【方剂来源】《民族医药报验方汇编》

清热通便汤

【组成】番泻叶15g(后下)大黄10g 芒硝5g(冲服)生姜5g 神曲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通谷道。

【主治】屙意卡(便秘),谷道热毒内盛者。症见大便数日不通,粪便干硬如球状,面色发红,腹胀、腊胴尹(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而干,脉急有力等。

【方解】屙意卡(便秘)的形成,可由热毒引起,也可由阴虚引起,也可由嘘勒不足引起。由热毒壅盛于谷道引起者,热耗阴液,谷道功能不畅而引起屙意卡(便秘),伴面色发红、腹胀、腊胴尹(腹痛)、口干口臭等热象。治宜清热毒,通谷道。方中番泻叶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通谷道的功效;大黄味苦,性寒,具有通利谷道、通便、清热毒的功效,二药共为主药、母药。芒硝味苦,性寒,具有缓泻、除湿毒、治呗脓(痈疽)等功效,可加强主药、母药通利谷道的作用,是为帮药。生姜味辛,性温,具有通调谷道的作用,并可预防主药、帮药之苦寒伤正;神曲是谷道病常用药,起到引药专入谷道的作用,二药共为带药、公药。诸药配合,热毒得清,谷道得利,屙意卡(便秘)诸症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屙意卡(便秘),谷道热毒内盛者。辨治要点:大便数日不通,粪便干硬如球状,面色发红,腹胀、腊胴尹(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而干,脉急、有力等。

2.腹部胀痛较甚者,酌加通调谷道的药物,如陈皮、枳壳等。

3.可用于习惯性便秘的治疗。

【方剂来源】南宁市民间经验方

补阴通便汤

【组成】火麻仁30g 何首乌15g 黄精15g 杏仁10g 桑叶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阴内,通谷道。

【主治】屙意卡(便秘),谷道阴液不足者。症见大便秘结,数日不解,口干口渴,咽燥咽痒,手足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

【方解】屙意卡(便秘)的形成,可由热毒引起,也可由阴虚引起,也可由嘘勒(气血)不足引起。由阴液不足引起者,肠道失于润滑,故屙意卡(便秘)难解,口干咽燥,手足烦热,舌红少苔,脉小、急等。治宜补阴内,通谷道。方中火麻仁味甘,性平,具有补阴液、润肠道、补肝肾的功效;何首乌味苦,性平,具有补勒(血)、补阴、润养脏腑的功效,二药通过增补阴液,肠道润滑,故共为主药、公药。黄精与杏仁均可补阴、润肠,增强主药、公药之功效,是为帮药。桑叶味甘、苦,性寒,具有祛风毒、清热毒、润滑脏腑等功效,起到带药、母药的作用。诸药配合,阴内得补,肠道得润,屙意卡(便秘)可解。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意卡(便秘),谷道阴液不足者。辨治要点:大便秘结,数日不解,口干口渴,咽燥咽痒,手足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

2.若大便数日不解,酌加通利谷道的药物,如番泻叶、决明子、玄参等。

3.若伴血压嗓(高血压病),酌加清热毒、降血压的药物,如决明子、玄参、虎杖等。

4.可用于习惯性便秘的治疗。

【方剂来源】《中国壮医内科学》

双参通便汤

【组成】黄花倒水莲(黄花参)30g 土人参15g 茯苓15g 当归10g 白芍10g 决明子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嘘勒(气血),通谷道。

【主治】屙意卡(便秘),嘘勒(气血)不足引起者。症见大便数日不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方解】屙意卡(便秘)的形成,可由热毒引起,也可由阴虚引起,也可由嘘勒(气血)不足引起。由嘘勒(气血)不足引起者,谷道运行缓慢,排便无力,也可出现屙意卡(便秘),并伴有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嘘勒(气血)不足的征象。治宜补嘘勒(气血),通谷道。方中黄花倒水莲、土人参均味甘,性温,具有补益嘘勒(气血),增强谷道的运送能力,以解除屙意卡(便秘)之苦,共为主药、公药。茯苓味淡,性平,有补益谷道,吸收食物精华,间接起到补益嘘勒(气血)的作用;当归味苦,性温,具有补勒(血)、通调龙路的作用,二药共为帮药。白芍、决明子则为补益阴液、润滑谷道之品,起到带药的作用。诸药配合,嘘勒(气血)得复,谷道得润,屙意卡(便秘)自解。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意卡(便秘),嘘勒(气血)不足引起者。辨治要点:大便数日不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

2.若为老年屙意卡(便秘),酌加温润谷道的药物,如肉苁蓉、白术等。

3.可用于习惯性便秘的治疗。

【方剂来源】《百色市民间验方》

治屙意卡(便秘)方小结

清热通便汤、补阴通便汤和双参通便汤都是治疗屙意卡(便秘)的常用方剂。针对病因,各方有所侧重。清热通便汤的功效为清热毒,通谷道,主治屙意卡(便秘),谷道热毒内盛者,表现为大便数日不通,粪便干硬如球状,面色发红,腹胀、腊胴尹(腹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而干,脉急、有力等;补阴通便汤的功效为补阴内,通谷道,主治屙意卡,谷道阴液不足者,表现为大便秘结,数日不解,口干口渴,咽燥咽痒,手足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双参通便汤的功效为补嘘勒(气血),通谷道,主治屙意卡,嘘勒(气血)不足引起者,表现为大便数日不通,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小无力等。临床上当细心分辨,区别应用。

胴尹除湿汤

【组成】铁扫帚15g 鸡屎藤10g 瓦楞子10g 青木香5g 乌药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通调谷道,除湿毒,清热毒,行气止痛。

【主治】胴尹(胃痛),由湿毒、热毒引起者。症见上腹胀痛,频频嗳气,或胁痛,或恶心奔鹿(呕吐),呃逆,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急。目诊见白睛胃肠区有U形或Y形脉络分布,根部增粗、曲张、色鲜红。

【方解】本方所治的胴尹(胃痛)多因热毒、湿毒蕴积谷道,致谷道运行失常,阻滞于谷道所致。治宜通调谷道,除湿毒,清热毒,行气止痛。方中铁扫帚味苦、涩,性凉,具有通谷道、调两路、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鸡屎藤味甘、微苦,性平,具有调谷道、除湿毒的功能,二药共为主药、母药。瓦楞子调谷道、通龙路、制酸止痛;青木香、乌药调气道、行气止痛,三药共为帮药。诸药合用,谷道通调,气机通畅,胴尹(胃痛)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疗胴尹(胃痛)由湿毒、热毒引起者。辨治要点:上腹部胀痛,频频嗳气,或胁痛,或恶心奔鹿(呕吐),呃逆,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急。目诊见白睛胃肠区有U形或Y形脉络分布,根部增粗、曲张、色鲜红。

2.若伴屙泻(泄泻),大便黏滞不爽,酌加清热毒、除湿毒、止泻的药物,如凤尾草、大飞扬、苦参等。

3.现代用于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的治疗。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胴尹祛寒汤

【组成】茶辣5g 草豆蔻5g 佛手柑10g 两面针5g 金耳环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通调谷道,祛寒毒,调气止痛。

【主治】胴尹(胃痛),由寒毒引起者。症见腊胴尹(腹痛)暴作,恶寒喜暖,奔鹿(呕吐)清水,痰涎,得温熨则痛减,遇寒则痛甚,舌苔薄白,脉急。

【方解】本方可治疗胴尹(胃痛)由寒毒引起者。寒毒蕴积谷道,致谷道运行失常,气结心头,故腊胴尹(腹痛)暴作,恶寒喜暧,奔鹿(呕吐)清水。治宜通调谷道,祛寒毒,调气止痛。方中茶辣味辛、苦,性热,具有调谷道、祛寒毒、除湿毒、调气止痛的功效;草豆蔻味辛,性温,调谷道,祛寒毒,止疼痛,二药共为主药、公药。佛手柑通谷道、调气道、祛风毒、祛寒毒,可加强通谷道、调气道、祛寒毒之力;两面针味辛,性温,通龙路、祛风毒、除湿毒、通络止痛,二药共为帮药。金耳环具有祛风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为带药。诸药合用,谷道调,寒毒散,胴尹(胃痛)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疗胴尹(胃痛)由寒毒引起者。辨治要点:腊胴尹(腹痛)暴作,恶寒喜暖,奔鹿(呕吐)清水痰涎,得温熨则痛减,遇寒则痛甚,舌苔薄白,脉急。

2.若伴腹胀、胁痛、嗳气者,酌加通谷道,调气止痛的药物,如延胡索、鸡屎藤、陈皮等;若伴大便溏烂或呈水样者,酌加除湿毒、止泻的药物,如薏苡仁、金樱根等。

3.若患病日久,寒伤阳气,损害谷道功能,症见胃痛绵绵,喜温喜按,乏力纳差者,酌加补阳、补嘘(气)的药物,如肉桂、黄花倒水莲、土人参等。

4.现代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的治疗。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胴尹清热汤

【组成】功劳木20g 救必应10g 两面针10g 仙鹤草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通谷道,止疼痛。

【主治】胴尹(胃痛),由热毒引起者。症见上腹部灼痛,有时恶心、奔鹿(呕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急等。

【方解】热毒炎上、烧灼,故胴尹(胃痛)由热毒内滞引起者,可出现上腹部灼痛,恶心、奔鹿(呕吐),口干口苦诸症。治宜清热毒,通谷道,止疼痛。方中功劳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救必应又名熊胆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止痛等功效,二药是治疗热毒型胴尹(胃痛)之良药,共为主药、母药。两面针味苦,性凉,具有清热毒、散瘀肿、止疼痛的功效;仙鹤草味苦涩,性平,具有调龙路、收敛止血、止痢、杀虫等功效,可控制热毒导致的谷道不适症状,二药共为帮药。诸药配合,热毒得清,谷道得调,胴尹(胃痛)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疗胴尹(胃痛)由热毒引起者。辨治要点:上腹部灼痛,有时恶心、奔鹿(呕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急等。

2.若屙意卡(便秘),酌加补阴、润滑谷道的药物,如火麻仁、决明子、玄参等。

3.现代用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的治疗。

【方剂来源】《简明壮医药学》

治胴尹(胃痛)方小结

胴尹除湿汤、胴尹祛寒汤、胴尹清热汤是治疗胴尹(胃痛)的常用方剂。胴尹除湿汤可治疗胴尹(胃痛)由湿毒、热毒引起者,症见上腹胃脘部胀痛,频频嗳气,或胁痛,或恶心奔鹿(呕吐),呃逆,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急等;胴尹祛寒汤可治疗胴尹(胃痛)由寒毒引起者,症见胃脘疼痛暴作,恶寒喜暖,奔鹿(呕吐)清水痰涎,得温熨则痛减,遇寒则痛甚,舌苔薄白,脉急;胴尹清热汤可治疗胴尹(胃痛)由热毒引起者,症见腹部灼痛,有时恶心、奔鹿(呕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急等。临床上要注意区别应用。

尿甜清热散

【组成】功劳木500g 生石膏250g 知母250g 玄参250g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20g,水煎服或沸水冲泡代茶。

【功效】清热毒,补阴液。

【主治】屙幽唍(糖尿病)初期,热毒偏盛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不太明显,舌红而干,脉急有力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方解】屙幽唍(糖尿病)的成因,责之于热毒与阴亏两个方面。热毒多为体内而生,可由嗜食辛热食物,热毒、湿毒内生,耗伤阴液;也可由情志过激,耗伤阴血,热毒内生,三道二路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典型的三多表现(多饮、多食、多尿)。病之初期,热毒偏盛,治宜清热毒为主,补阴液为辅。方中功劳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生石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生阴液的作用,二味药物配合,清除热毒之病源,共为主药、母药。知母味苦,性寒,能清热毒,补阴液,可加强主药清热毒之力;玄参味甘,性凉,具有补阴液,润五脏的功效,可补充耗损的阴液,二药共为帮药、公药。诸药配合,热毒清,阴液补,三多(多饮、多食、多尿)诸症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幽唍(糖尿病)初期,热毒偏盛者。辨治要点: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不太明显,舌红而干,脉急有力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2.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方剂来源】《百色市民间验方》

尿甜补阴膏

【组成】葛根300g 石斛200g 玄参150g 生地150g 何首乌150g 山药150g 女贞子150g 金樱子150g 五味子150g

【用法】水煎,浓缩后,加等量蜂蜜,文火炼成膏状。每次10g,温开水冲服,每日3次。

【功效】补阴液,清热毒。

【主治】屙幽唍(糖尿病)后期,阴液不足者。症见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明显,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小、脉急无力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方解】屙幽唍(糖尿病)的成因,责之于热毒与阴亏两个方面。热毒多来自体内而生,可由嗜食辛热食物,热毒、湿毒内生,耗伤阴液;也可由情志过激,耗伤阴血,三道二路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典型的三多表现(多饮、多食、多尿)。病之后期,久病耗损大量阴液,阴液不足成为主要矛盾。治宜补阴液为主,清热毒为辅。方中葛根、石斛、玄参、生地、何首乌均为补益阴液、清除热毒的良药,对缓解病情有利,共为主药、公药。女贞子、金樱子、五味子则起到补阴液、固阴脱的作用,可加强主药的作用,是为帮药。山药味甘,性平,既可补益嘘勒(气血),又能调理谷道,起到了带药的作用。诸药配合,阴液复,热毒清,三多(多饮、多食、多尿)诸症可除。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屙幽唍(糖尿病)后期,阴液不足者。辨治要点: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明显,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小、脉急无力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诊。

2.可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方剂来源】崇左市民间经验方

治屙幽(糖尿病)方小结

尿甜清热散和尿甜补阴膏是治疗屙幽唍(糖尿病)的常用方剂。尿甜清热散的功效为清热毒,补阴液,主治屙幽唍(糖尿病)初期,热毒偏盛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不太明显,舌红而干,脉急有力等;尿甜补阴膏的功效为补阴液,清热毒,主治屙幽唍(糖尿病)后期,阴液不足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尿甜,乏力,体重下降明显,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小、脉急无力等。各方剂的应用,不要局限于发病阶段,以临床表现为辨治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