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方剂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节 清热毒剂

凡是以清热毒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毒、退热的功效,治疗因热毒引起的各种病证的方剂,统称为清热毒剂。

热毒是南方地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之一。其性热,能引起机体功能亢奋,从而出现一系列的热象,如发热、中暑、呗脓(痈疽)等病证,患者多伴有汗出、口渴、尿黄、屙意卡(便秘)、巧尹(头痛)、舌红、苔黄、脉急等临床表现。

治疗热毒引起的热性病证,原则上以清热毒、退热为主,兼顾不同热毒引起的不良反应。常用的清热毒药有白花蛇舌草、半边莲、半枝莲、穿心莲、冰糖草、垂盆草、刺苋、大飞扬、钩藤、粪箕笃、功劳木、古羊藤等。常用方剂有针荷解暑汤、野菊花退热汤、路边青退热汤、千龙清肺汤、补阴退热汤、雷公根清坞汤等。

铁荷解暑汤

【组成】荷叶15g 铁轴草15g 鸡蛋花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调谷道。

【主治】中暑轻症,表现为发热,头昏目眩,口渴,可伴奔鹿(呕吐)、屙泻(泄泻),舌红,苔黄,脉上。

【方解】中暑之病因,责之于暑毒内侵,导致三气不能同步,天气当升不升,地气当降不降,则见身热,头昏目眩;暑为热毒,内耗阴液,多见口渴;湿邪易致谷道不调,可见奔鹿(呕吐)、屙泻(泄泻);舌红苔黄为湿毒、热毒内盛之象。其治宜清热毒,除湿毒,调谷道。方中荷叶苦平,长于清热解暑,是壮医常用的解暑药;铁轴草味辛苦,性凉,善于清热毒,除湿毒,暑湿去则身热、昏眩自止,为夏日清暑邪之要药。二药合用,清热毒,除湿毒,调谷道,共为主药、母药。鸡蛋花擅长通谷道,清热毒,除湿毒,可止吐泻,协同主药发挥作用,是为帮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中暑轻症。辨治要点:夏季处于高温环境下时间较久后,出现发热,头昏目眩,口渴,可伴奔鹿(呕吐)和(或)屙泻(泄泻),舌红,苔黄,脉上等。

2.若伴体倦乏力,酌加补气药物,如桂党参、五指毛桃、绞股蓝等。

3.若出现剧烈巧尹(头痛)、奔鹿(呕吐),甚至昏迷,宜配合中西医结合抢救。

4.方中铁轴草短缺时,可用凉粉草、黄牛木、葫芦茶等代替。

【方剂来源】《常用壮药临床手册》

野菊花退热汤

【组成】野菊花20g 过塘蛇20g 金银花10g 山芝麻10g 桑叶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祛风毒,清热毒,退发热。

【主治】发热因感受风毒、热毒引起者。症见发热,怕风,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上、急。指甲鲜红或深红;目诊见白睛主脉络弯曲多,弯度大,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

【方解】外感风毒热毒可引起发热。风毒热毒炽盛,邪正交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三气不能同步,三道两路不通,热毒积于体内而引发,可见发热,怕风,并伴有口苦口干、大便干结、尿少色黄等症。治宜祛风毒,清热毒,退发热。野菊花味苦性寒,具有通火路、清热毒的功效;过塘蛇味苦,微甘,性寒,善清各种热毒,为清热毒之要药。二药合用,祛风毒,清热毒,退发热,共为主药、母药。金银花、山芝麻、桑叶都有祛风毒、清热毒的功能,将外感之邪毒驱之向外,共为帮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发热因感受风毒、热毒引起者。辨治要点:发热,怕风,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上、急。指甲鲜红或深红;目诊见白睛主脉络弯曲多,弯度大,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

2.若伴咽痛,酌加通气道、利咽喉的药物,如穿心莲、山豆根、板蓝根等。

3.可用于得凉(感冒)、流行性得凉(感冒)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发热。

【方剂来源】《广西民族医药验方汇编》

路边青退热汤

【组成】路边青15g 生石膏30g 白马骨15g 茅莓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退高热。

【主治】发热,因热毒内盛引起者。症见高热不退,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大有力,指甲色红,白睛主脉络弯曲,弯度大,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等。

【方解】热毒内盛所致的发热,是临床常见病证。热毒侵袭,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三道两路不畅,热毒积于体内而出现发热,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大有力,指甲色红,白睛脉络弯曲而多等症。里热炽盛,治当以清热毒、退高热为主。路边青性味苦寒,为通龙路、清热毒之要药,主治发热;生石膏味甘性寒,也是清热毒、退高热之要药。二药合用,清热毒,退高热,共为主药、母药。白马骨味淡、微辛,性微寒,功能调火路,清热毒;茅莓味甘、苦,性凉,善清热毒。二药合用以加强主药、母药清热毒之力,是为帮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热毒内盛引起的发热。辨治要点:高热不退,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大有力,指甲色红,白睛主脉络弯曲,弯度大,脉络多而集中,靠近瞳仁。

2.若小便短赤,甚至疼痛者,酌加通利水道的药物,使热从水道而出,如排钱草、车前草、白茅根、竹叶等。

3.本方可用于感染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变态反应等疾病引起的发热。

【方剂来源】《中国壮药学》

千龙清肺汤

【组成】千层纸10g 龙葵15g 枇杷叶15g 鸡屎藤15g 磨盘草根1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除湿毒,通气道,止咳嗽。

【主治】发热因肺热引起者。症见发热不退,伴咳嗽,痰黄稠,苔黄,脉急有力等。

【方解】肺热引起的发热,在临床也比较常见。外感风毒、热毒,侵犯肺部,热毒阻滞,肺内水液运行不畅,热毒煎熬水液,聚而成痰,气道受阻,故见发热不退,咳嗽痰黄等。其治宜清热毒,除湿毒,通气道,止咳嗽。方中千层纸味苦、甘,性微寒,能清热毒,除湿毒;龙葵味微苦,性寒,善于清热毒,除湿毒,主治咳嗽。二药合用,清热毒,除湿毒,通气道,止咳嗽,共为主药、母药。枇杷叶味苦,性凉,通气道,清热毒;鸡屎藤味甘、涩,性平,清热毒,除湿毒,为止咳嗽、化痰湿之要药,二药共为帮药。磨盘草根味甘、淡,性凉,善解痧毒,清热毒,通气道,是为带药。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发热因肺热引起者。辨治要点:发热不退,伴咳嗽,痰黄稠,苔黄,脉急有力等。

2.若高热不退,酌加清热毒、退热的药物,如生石膏、大青叶、金银花等。

3.若咳嗽较甚,酌加通利气道的药物,如杧果叶、不出林、鱼腥草等。

4.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肺脓疡等引起的发热。

【方剂来源】《简明壮医药学》

补阴退热汤

【组成】龟板20g(先煎)生地10g 麦冬10g 功劳木5g 白茅根10g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阴虚,清热毒,退虚热。

【主治】发热由阴虚引起者。症见长期低热(一般为1个月以上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颧红,目赤,潮热,盗汗,手心发热,口干多饮,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

【方解】长期低热多由阴虚引起,治当补阴虚,清热毒,退虚热。方中龟板味咸,性寒,可补阴虚,调龙路,退虚热;生地味甘,性寒,可补阴虚,补血虚;麦冬味甘,性寒,补阴虚之力较强。三药合用,大补阴虚,共为主药、公药。功劳木味苦,性寒,具有清热毒、除湿毒的功效;白茅根味甘,性寒,具有清热毒、调水道的功效,二药共为帮药、母药。诸药配合,阴虚得补,低热及其诸症可渐消。

【运用】

1.本方可治疗发热由阴虚引起者。辨治要点:长期低热(一般为1个月以上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颧红,目赤,潮热,盗汗,手心发热,口干多饮,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

2.若潮热、盗汗较甚,酌加收敛、止汗的药物,如金樱子、麻黄根、煅牡蛎等。

3.若屙意卡(便秘)较甚,酌加润补谷道的药物,如火麻仁、决明子等。

4.可用于功能性低热等的调理。

【方剂来源】南宁市民间经验方

雷公根清坞汤

【组成】鲜雷公根200g(干品减半)贯众30g 大青叶30g 金银花2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毒,利湿毒,通龙路,清巧坞(大脑)。

【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巧尹(头痛)、奔鹿(呕吐)及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惊厥等症状,或出现脑膜刺激征,并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方解】本病为巧坞(大脑)发生的危重性传染病,为疫毒、热毒、风毒等侵犯机体,影响巧坞(大脑)功能,故出现发热、巧尹(头痛)、奔鹿(呕吐)及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惊厥等症状。其治宜清热毒,利湿毒,通龙路,清巧坞。方中重用大剂量雷公根,味苦、辛,性寒,具有清热毒、利湿毒、通龙路的功效,为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主药、母药。贯众、大青叶均味苦,性寒,有清热毒之功,与金银花清热毒、祛风毒的功能配伍,可治疗本病发热巧尹(头痛)等症状,三药均为帮药,能加强主药、母药清热除毒的作用,达到消除诸症的目的。

【运用】

1.本方可治疗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辨治要点:发热、巧尹(头痛)、奔鹿(呕吐)、嗜睡、惊厥,可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帮助诊断。

2.若热甚,酌加清热毒、退热的药物,如蝉蜕、钩藤、生石膏等;若出现嗜睡或昏迷等,酌加调理巧坞(大脑)的药物,如石菖蒲、天竺黄等;若奔鹿(呕吐),酌加调理谷道的药物,如砂仁、陈皮、佩兰等。

3.本病为危重病证,可1日煎服2~3剂,并配合中西医结合救治。

【方剂来源】《中国壮药学》

清热毒剂小结

野菊花退热汤、路边青退热汤、千龙清肺汤、补阴退热汤和雷公根清坞汤均为治疗发热的常用方剂,但各方主治有所区别。野菊花退热汤长于祛风毒,清热毒,退发热,主治发热因感受风毒、热毒引起者,表现为发热,怕风,口苦口干,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脉上、急等;路边青退热汤善于清热毒,退高热,主治发热,热毒内盛,高热不退,汗出,口渴,舌红苔黄,脉大有力等;千龙清肺汤侧重于清热毒,除湿毒,通气道,止咳嗽,主治发热因肺热引起者,表现为发热不退,伴咳嗽,痰黄稠,苔黄,脉急有力等;补阴退热汤侧重于补阴虚,清热毒,退虚热,主治发热由阴虚引起者,表现为长期低热(一般为1个月以上低热,体温在37.5~38℃之间),颧红,目赤,潮热,盗汗,手心发热,口干多饮,尿黄,屙意卡(便秘),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小、急等;雷公根清坞汤功效为清热毒,利湿毒,通龙路,清巧坞(大脑),主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临床主要为发热、巧尹(头痛)、奔鹿(呕吐)及意识障碍(嗜睡甚至昏迷)、惊厥等症状,或出现脑膜刺激征,并可出现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等。临床之际,须区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