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的崛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天下第一山海关

山海关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历史赋予山海关浓重的古城特色,特殊的自然地理位置赋予山海关依山傍海的大气磅礴和波澜壮阔,长城特有的文化凝聚力、历史厚重感,又给山海关增加了许多神秘色彩。

山海关是明代万里长城最重要的关隘,因建在通往京城的大道上,成为华北通往东北的要冲。古人称赞它“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山海关天开海岳,倚燕山,襟渤海,冀辽在此分界。山海关古时称榆关,也作渝关,又名临闾关,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这一地区地势极其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大将、中山王徐达奉命在此地修建了一座雄伟关城,因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清乾隆二年(1737)更名为临榆县,属永平府。

山海关城的东门,就是山海关的标志性建筑天下第一关城楼。巍然耸立长城之上的天下第一关城楼,雄视四野。古时这里没有任何高层建筑,登上城楼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还有远处湛蓝的天空。悬挂城楼门上的“天下第一关”匾额,长5米多,每个字高1.6米,为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五个楷书大字,笔力苍劲浑厚,与威严的城楼风格浑然一体,堪称古今巨作。

走进古城区的主要街巷,改革开放前还大部分保留着明清时期的街区格局和建筑原样。特别是古城内保存众多的四合院古民居,很有特色,属明清风格。向北望去,可遥见角山长城的雄姿,南边蔚蓝色的大海也朦胧可见。

山海关的城池规模,周长约4公里,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天下第一关城楼南北,建有靖边楼、牧营楼和临闾楼。天下第一关城外还建有瓮城、东罗城等建筑,古城四面开门,东、西、南、北四门分别称“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四座城门上,原先都筑有高大的城楼,因年代久远,或毁于战火,或毁于天灾,到最后仅存“镇东门”城楼。近几年,山海关城墙经过维修,倒塌严重的城墙已经得到了恢复。同时还复建了关城的南门和西门的城楼。

东门面向关外,最为重要。由远至近,由外至内设有威远城、罗城、瓮城和城门四道防护层。城门为巨大的砖砌拱门,位于长方形城台的中部。城台高12米,城楼高13米,宽20米,进深11米,为砖木结构的二层楼重檐歇山顶建筑。城楼上层西侧有门,其余三面设箭窗68个,平时以窗板掩盖。

1900年晚清明信片上的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汇聚了万里长城的精华,除山海关城之外,还有两处奇观,一处是老龙头,一处是角山长城。站在老龙头上,放眼望去,碧海金沙,天开海岳,气势磅礴。老龙头与角山长城遥遥相望,傲然对视在山海之间。角山在山海关城的北面,山峰平地高耸,悬崖峭壁十分险峻。这里有“榆关八景”中的“山寺雨晴,瑞莲捧日”及奇妙的“栖贤佛光”等景观,都有很有高的文化内涵,陪衬辉映着角山长城。

修建长城时,大部分是就地取材,就近采用山上的毛石,局部为城砖和长条石砌垒。角山长城墙高度一般为7~10米,宽度平均在4~5米。在山势陡峭之处,干脆就利用山崖自然形成,代替砌筑,最窄到2.7米宽。这些墙段从外侧看上去十分险峻,易守难攻;内侧又十分低矮,便于登墙作战。

明王朝的270余年里,历经了十几代皇帝,期间几乎是没有停顿地修筑长城。隆庆年间,戚继光任蓟镇总兵、右都督时,明朝对长城的修筑达到了如火如荼的程度。这期间修筑的长城,不仅坚固,而且美观。山海关一带的长城,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新的规划修缮。

长城关隘是长城沿线的重要驻兵据点,建在具有重要战略、战术价值的敌我必争之地,故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长城关隘有的建在高山峻岭之上,封锁住山岭的峪口;有的建在深沟峡谷之中,封锁住咽喉要地。只有在地势十分险要之处设置关隘,才可以达到用较少兵力抗击较多敌人的进攻的目的。如同山海关一样,大多数的长城关隘都构筑有关城,较大的关隘及关城,是长城防御体系中起支撑骨干作用的战略据点。有时长城被局部攻破,但构成若干支撑点的关隘仍被守军独立坚守着,进攻之敌就不敢深入。

明长城关隘、关城的修筑,不论设计还是施工,都十分成熟,防御功能也已经高度完善。其在沿线修筑了抚顺关、山海关、古北口、黄崖关、胜金关、嘉峪关等关隘和要塞。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卫,还在京畿内外的长城线上修筑了著名的内外三关,内三关为居庸关、紫荆关和倒马关,外三关为偏关、宁武关和雁门关。

长城关隘的关城,大都由方形或多边形的城墙及城门、城楼、城台、瓮城组成。平原地区的较大关城,还有环绕其外的护城河和罗城。战略地位极重的关隘前后都设有附属城堡,作为这些关隘的外围阵地。关城的大小根据情况不同而异,一般都能驻扎和部署较多的兵力,储备足够的兵器、食粮和军用物资,直接供应和支援关城所管辖范围内长城线上的防御作战。

关城城墙,一般都十分坚固。山海关城内外城墙都是条石基础,青砖包砌,内由黄土夯筑。高大坚固的城墙,不仅能有效地阻挡攻城之敌的进攻,而且可以使人产生望而却步的感觉。关城城墙上,都设有供骑兵和步兵上下城墙的马道和梯道。

城门是进出关口的通道,平时可通内外,战时则是反击敌人的出口。早期的城门多用木过梁,元朝以后改用砖或石块砌成圈形门拱。城门洞上一般镶有石匾,镌刻着关城或关门的名称。两扇厚重的木城门,外面包有铁皮,用巨钉嵌镶,里面装有门闩及锁环。

山海关城的四座城门外,都构筑有一个方形小城,墙高与大城相同。小城似瓮,瓮中捉鳖,故称瓮城。瓮城的作用是增大防御纵深、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瓮城门的方向与主城门的方向多为垂直设置,即使敌人攻进瓮城门,也无法长驱直入,攻打主城门,同时也便于四面城墙上的守兵向下射杀敌人。在瓮城之外,再构筑一道封闭的环形城墙,叫做罗城。罗城是一道比较大的护城,不仅要起到掩护瓮城的作用,而且还能掩护主城迎敌的部分城墙。山海关城外就建有东罗城和西罗城。敌人进攻山海关城,罗城就是第一道防线。

山海关城外四周,还开挖出一条环城壕沟,并引灌河水,形成人工护城河,作为城墙的屏障。护城河的挖掘一般是在修建城墙时就设计好,按计划挖掘土方修筑城墙,城墙修好了,护城河也形成了,一举两得。山海关城外的护城河深约6米、宽约15米。护城河迫使敌人必须涉水过河才能到达城下,增加了敌人的攻城难度,提高了守军的防御作战能力。明朝建立以后,山海关成了元朝残余势力不断侵扰的首冲之地,所以才把长城修得如此坚固。

提到长城,人们马上会想到两个人,一个是修长城的秦始皇,另一个就是哭倒长城的孟姜女。

孟姜女庙南去大海4公里,海中有一高一矮两座礁石,当地传称其矮者为孟姜女坟,高者为碑。据县志载,孟姜女庙,修建于宋代以前,明万历、崇祯年间都重修过。1924年直奉大战,奉系前敌总指挥张学良的司令部就设在孟姜女庙,战斗结束后,张学良将军出款整修了庙宇。

孟姜女庙是一座灰砖青瓦木结构的小庙,相当于农村宽敞的宅舍大小。只因庙居山顶之上,由底向上筑有108级台阶,遂增强了它的气势。庙有前后两殿,前殿塑孟姜女像,后殿原供着观音菩萨。前殿的前廊柱上有一副谜一般的对联,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很多人面对奇联迷惑不解。我认为要充分利用汉字一字多音、多义的特点,在朝和长两个字上作了文章。“朝”是早晨的意思,又是“潮”的通假字;“长”是生长的意思,又是“常”的通假字。这样此联便读作,上联: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下联:浮云长,常常长,常长常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