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北大的100个理由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4.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中的北大校友

校友桥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以其权威性和高达5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引起海内外的极大关注。国家最高科技奖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获奖者必须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总体来说,评选非常严格,宁缺毋滥,有的年份宁愿空缺或只选一个出来。

迄今为止,已有18位科学家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其中王选院士、吴文俊院士、黄昆院士、叶笃正院士、刘东生院士、吴征镒院士、徐光宪院士、王忠诚院士八位为北京大学教授或校友。

吴文俊

吴文俊院士在做学术报告

吴文俊是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数学家。194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49年获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学位。1951年回国到北京大学数学系任教,1952年院系调整调至中国科学院,现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数学会名誉理事长。1957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吴文俊是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20世纪50年代在示性类、示嵌类等研究方面取得吴文俊公式、吴文俊示性类等一系列突出成果,并有许多重要应用。70年代创立了定理机器证明的“吴方法”,影响巨大,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将近花甲之年的时候,吴文俊又攻破了一个难题——“机器证明”。这改变了数学家“一支笔、一张纸、一个脑袋”的劳动方式,运用电子计算机来实现数学证明。他在进行这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对于电子计算机安装的日期、为计算机最后编成300多道“指令”程序的日期,都记得一清二楚。

黄昆

黄昆院士

黄昆是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学家。1941年毕业于燕京大学,1945年硕士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1948年获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学位。1951—1977年在北大物理系任教,后任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名誉所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80年当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黄昆主要从事固体物理理论、半导体物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多项国际水平的成果,是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的开创者之一。20世纪40年代首次提出固体中杂质缺陷导致X光漫散射的理论(被誉为黄散射),证明了无辐射跃迁绝热近似和静态耦合理论的等价性,澄清了这方面的一些根本性问题。50年代与合作者首先提出多声子的辐射和无辐射跃迁的量子理论即“黄-佩卡尔理论”;首先提出晶体中声子与电磁波的耦合振动模式及有关的基本方程(被誉为黄方程)。

在学术上,黄昆对自己、对同事要求很高,几近苛刻。他看科学问题的眼光非常犀利,发现问题马上指出。黄昆不仅治学严谨,而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对自己要求很严格。20世纪80年代刚实行个人所得税的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工资超过了起征点,主动向税务部门提出。他的生活也很简单,别人招待黄昆吃晚饭,他要求按最便宜的菜点,饭多盛了一小碗,他坚持要退回去。但对待他人,他又非常慷慨。20世纪60年代初物资供应很紧张,黄昆在北大教课,经常将自己的牛奶让给体弱的年轻同事喝。

王选

王选是200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计算机专家。江苏无锡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1991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3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4年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研究所所长、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选院士

1975年以前,王选从事计算机逻辑设计、体系结构和高级语言编译系统等方面的研究。1975年开始主持华光和方正型计算机激光汉字编排系统的研制,用于书刊、报纸等正式出版物的编排。针对汉字字数多、印刷用汉字字体多、精密照排要求分辨率很高所带来的技术困难,发明了高分辨率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压缩和高速复原方法,并在华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设计了专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复原算法,显著改善系统的性能价格比。王选领导研制的华光和方正系统在中国报社和出版社、印刷厂逐渐普及,并出口港、澳、台地区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奠定了基础。

人们称王选为“当代毕昇”,但他说自己只不过是实现了人生众多梦想中的一个;大家奉他为一个企业的精神领袖,他却说自己不是企业家,只是一个对市场有判断能力的技术专家;当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他始终坚持的是,一个好的科学家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

王选很欣赏北大学生的一种说法:不要急于满口袋,先要满脑袋,满脑袋的人最终也会满口袋。他说:“一个有成就的科学家,他最初的动力,绝不是想要拿个什么奖,或者得到什么样的名和利。他们之所以狂热地去追求,是因为热爱和一心想对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缘故。”

王选倡导“自信而不自负,执著而不僵化”。他说:“自信是什么?是相信自己。一个成功的人,他还要具有卓尔不群的洞察力和远见。在科学界,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所谓指兔子的人、打兔子的人、捡兔子的人。指兔子的人就是指明科研方向的人,打兔子的人就是进行科技攻关的人,捡兔子的人就是让技术在市场上能够产生效益的人。因此,对于一个科研岗位上的领导者来说,他应该具有这种指兔子和打兔子的能力。”

王选希望自己做一个好人,他的一条著名语录是:“什么叫好人?北大季羡林先生曾说过,‘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更多就是好人’。根据现实情况,这一标准我觉得可以再降低一点:‘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就算好人’。”好人王选长年为自己获得的荣誉感到不安,他把上千万的奖金几乎全捐了出去,并固执地认为自己“剥削”了很多年轻人的荣誉。

在中国科技界,待人宽厚、温良恭俭的王选,已成为一种精神的代表。古书曾对所谓“方正之士”下过定义:“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无能居尊显之位。”好人王选,可谓方正之士矣。如今人们需要祈祷的是,王选的精神不要跟我们渐行渐远。

刘东生

刘东生院士

刘东生是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第四纪地质学、古脊椎动物学、环境地质学家。原籍天津,生于辽宁沈阳。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曾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1980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199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欧亚科学院院士。

刘东生早年师承杨钟健进行古脊椎研究。1954年开始从事黄土研究,从黄土-古土壤序列250万年磁化率曲线与深海沉积氧同位素曲线的比较研究,提出古气候多旋回学说;肯定大陆沉积与海洋和冰盖环境变化记录的可比性,对全球变化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64年起参加和领导了希夏邦马峰、珠穆朗玛峰、托木尔峰、南迦巴瓦峰等高山科学考察。1969年开创我国环境地质及地球化学研究。刘东生不仅首创了黄土“新风成说”和环境演化的“多回旋学说”,而且开辟了青藏高原隆升与环境演变新领域,建立了全球变化国际对比标准。

与刘东生相处多年的地质科学家们亲切地称他为“超级老头”。他那执著的科学追求、扎实的学风、持之以恒的毅力,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超级老头”穿越黄土高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完成十条一千多公里的剖面,吃住都在野外,而且全是步行考察;从北京开车去西部进行野外科考,每天早上6点起床,夜里还要召集开会,研究问题;在长白山考察时,天气恶劣,学生们草草画完图就跑到车里,可等了半天也不见老师回来。原来,他仍在仔细画图、记录。

伴随一个又一个研究成果,他荣获的奖项已经不胜枚举。不过,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成就离不开集体的力量。当他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后,曾经通过《科学新闻》杂志转达了对科技界同行们的感谢:“你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对我的教诲,对我的工作给予支持、帮助和合作,是今天我们取得一点成绩的重要基础。荣誉属于大家。”

叶笃正

叶笃正院士

叶笃正是200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气象学家。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1948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芬兰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美国气象学会和英国皇家气象学会荣誉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叶笃正早期从事大气环流和长波动力学研究,继C.G.罗斯贝之后,提出了长波的能量频散理论,是对动力气象学的重要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弗洛恩(Flohn)分别独立地提出了青藏高原在夏季是个热源的见解,由此开拓了大地形热力作用的研究。1958年与陶诗言等提出了北半球大气环流的季节性突变,引出对此一系列的研究。60年代对大气风场和气压场的适应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自70年代后期起,从事地-气关系和从事并倡导全球变化的研究,使中国这方面研究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是“八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我国未来(20—50年)生存环境变化趋势预测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多年来,作为学术大家的叶笃正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提携后辈,如今桃李满天下。2004年2月24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专门仪式上,叶笃正从世界气象组织主席德里茨基博士手中接过了第48届世界气象组织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这个“气象诺贝尔奖”的中国人。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法罗在颁奖仪式上特别提到:“一直以无尽的热情和善良帮助学生的叶教授得到了他遍及世界各地的弟子们的高度尊敬和感激。”

拿到多项国外科技奖项和中国几乎所有科技大奖的叶笃正已经记不得自己确切的获奖次数,但却始终对把奖金捐出来乐此不疲。1995年,叶笃正把自己获得的“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成就奖”的100万元奖金捐给了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用于奖励在大气研究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学者。

吴征镒

吴征镒院士

吴征镒是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从事植物科学研究已逾六十年,专长植物分类地理学和药用植物学。他1916年6月出生在江西九江,祖籍安徽歙县,寄籍江苏仪征,但从小在扬州长大。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本科,1940—1942年入北京大学理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师从北大生物系主任张景钺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鉴于对植物学和其他有关研究领域作出的伟大贡献,吴征镒于1999年荣获号称世界园艺诺贝尔奖的日本花卉绿地博览会纪念协会“考斯莫斯国际奖”,成为世界第七位、亚洲第二位获得该奖的学者,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1949年6月,吴征镒任北京市军管会高教处副处长。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钱崇澍、童第周、俞德浚、侯学煜等科学家被吴征镒请出山,新中国的植物学研究逐步走上正轨。12月,吴征镒任中国科学院党支部首任书记。1950年,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第一批学部委员。在旁人眼里,具有老革命资历的吴征镒似乎可以走一条仕进之途,担任更重要的管理职务。可是,吴征镒一直对植物学研究情有独钟,去云南研究植物是他青年时期便立下的宏愿。1958年夏天,吴征镒偕夫人段金玉毅然带着刚7岁的儿子和5岁多的女儿,乘小飞机到达云南,筹建中科院昆明植物所。

“为学无他,争千秋勿争一日。”这是吴征镒送给学生的一句教诲,也是他一生淡泊名利、严谨治学的写照。90岁以后,吴征镒每天上午工作两个小时,下午工作一个小时,而且一周工作六天以上。

对于一位90多岁的老人来说,吴征镒的身体还算是不错。“主机尚未坏,零件多不灵”,吴征镒常这样风趣地表述自己的身体现状,说自己到了“多病所需唯药物”的老年境界。“人生有限,我把我有限的时间有一份力发一份力,有一分光发一分光。”这或许可以作为吴征镒对众多评价的回答。

徐光宪

徐光宪院士

徐光宪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北京大学教授。195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旋即回国投入祖国建设。1980年,徐光宪当选中科院院士。他创建了北京大学稀土化学研究中心和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先后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名誉主任。他曾任第四届亚洲化学联合会主席、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和名誉副理事长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化学科学部主任。

徐光宪始终坚持“立足基础研究、面向国家目标”的研究理念,将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前沿紧密结合,在稀土分离理论及其应用、稀土理论和配位化学、核燃料化学等方面作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几十年来,他不仅培养了博士生和硕士生近百人,还为我国稀土产业界培养了大批工程技术人员。

对于取得的成就,徐光宪没有丝毫的夸耀之辞。徐光宪说:“我的工作都是团队集体的工作,我只是其中的一名代表而已。他们早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工作能力和成就大大超过我了。这是我最大的安慰和自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而今,徐光宪的许多学生都已成长为我国化学领域的专家。他的得意门生严纯华教授,现为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对串级萃取理论进行了不断改进,提出了联动萃取技术,大幅度节省了稀土分离工业中酸、碱的用量。他的学生高松,是我国最年轻的院士之一。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在院长高松的带领下,正在走上一条创新跨越之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徐光宪根据国家的需要,服从组织分配,几次变更科研方向,在物质结构、量子化学、配位化学、核燃料萃取化学和创建稀土分离的串级萃取理论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和教学工作。由于稀土串级萃取技术属于国家机密,徐光宪和课题组在许多方面虽有成果却不能写成论文发表。对此,徐光宪淡然处之,有人提起时只是微微一笑。

如今已是92岁高龄的徐光宪仍是身骨硬朗、处世达观。同时,他仍在为我国稀土事业四处奔波。看到我国在稀土资源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徐光宪多次和包头稀土研究院领导讨论研究,希望把稀土串级萃取理论推广到选矿过程中,大幅度提高选矿品位和回收率。

王忠诚

王忠诚院士

王忠诚是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著名神经外科专家。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忠诚院士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神经外科专家,也是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

在半个多世纪的医学生涯中,王忠诚为建立发展我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了许多创新性贡献,创造了五个世界第一:

第一,他是世界上做神经外科手术唯一超过万例的人;

第二,他是世界上做脑血管畸形手术数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神经外科专家;

第三,十几年前他就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成功施行脑动脉瘤手术超过1000例的神经外科专家之一,1985年他成功切除的直径9cm巨大动脉瘤为世界首例;

第四,近十年来,他在脑干上做手术524多例,手术死亡率不足1%,居世界首位;

第五,他在最近几年内完成的脊髓内肿瘤切除手术共290例,无一例死亡,无一例瘫痪,处世界领先地位。

王忠诚院士医德高尚,技术精湛,勤俭廉洁,体贴病人,受到患者的高度赞扬和同行的尊敬。目前中国有7000多名神经外科医生,其中有1/3是由他领导的神经外科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