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评论心塞
夏小娴的情绪来得快也去得快。
这种情绪化的人其实真的很难有大成就的。
都说干大事人能喜形不露于色,心里哪怕恨不能掐死对方,脸上依然能带着笑,嘴里还会说着亲热的话。
口蜜腹剑,泰山崩于眼前能面不改色,这种人是夏小娴佩服的对象。
夏小娴掂量过自己,因为自己没有涵养这一辈子就是打工的命,最低层的打工者,她当不了官。
打工者唯一立足的根本就是老老实实做事。
一上午的时间,夏小娴都把自己埋在电脑前,将一些报表数据整理出来。
等到她眼睛发花抬头时,已到了下班时间。
“小娴,走,吃午饭了。”周姐对着化妆镜小心的擦着口红:“不知道今天朱师大酒店供应什么菜。”
厨房主管姓朱,是和唐总一起打天下的老员工,从七八号人一直干到七八百人,唐总开了好几家分公司,但他依然负责着总部食堂的饭菜。
因为唐总喜欢他做菜的口味。
总部七八十号人也就跟着唐总享福了。
嘴再刁的人都喜欢吃这份工作餐,于是给食堂取了一个雅号:朱师大酒店。
两荤一素外加一个汤,或米汤或紫菜蛋黄汤,简简单单,但是味道真的很好,夏小娴每一顿都会吃得颗粒不剩。
毫不夸张的说,颗粒不剩餐盘里精光,办公室的同事们都笑称要向她学习。
“粒粒皆辛苦”夏小娴笑道:“我家在农村啊,所以对粮食来之不易深有体会,浪费了可惜。”
在这家公司干了六年了,夏小娴只倒过两次饭,一次是牙疼,一次是胃子不舒服。当然,怀妮妮的孕吐除外,吃多少吐多少,那种浪费实属无奈。
夏小娴的节约在公司里人人皆知。
她吃饭的时候还有一个怪癖:不好吃的菜先吃,再吃好吃的。
她的理论是趁着自己有胃口的时候就吃不好的,先吃好吃的后面的菜就难以下咽了。
周姐分析过,像她这种人属于吃得苦的,先苦后甜。
周姐说女人啊,不要对自己这么苛刻,要及时享乐,先吃好吃的,余下的不好吃就不吃了。
夏小娴一直觉得周姐说得很正确,她也想要改变。
但是每一次端着餐盘的时候习惯就成了自然。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多几次后夏小娴觉得太为难自己了,索性也就不再纠偏。
“回锅肉,蚂蚁上树,朱师太土豪了。”周姐端着餐盘坐在了夏小娴的对面:“自从二师兄生病身价暴涨后,我都没有吃过回锅肉了。”
这话带着十足十的调侃,夏小娴知道最近两个月二师兄经常霸占朋友圈,周姐也发过几次圈,不同的是,猪肉吃不起了,只能吃点虾蟹。
在这个内陆城市,活虾八十左右的单价难道还比二师兄身价低?
所以,有些人的圈,你看看就好,谁当真谁就输了。
“呵呵,今天吃了朱师大酒店的菜,可以一周不向二师兄投降。”夏小娴忍不住自嘲。
事实上,夏小娴花在吃上的钱的并不多,早餐的牛奶鸡蛋面条轮换着吃。
她不喜欢吃外面的包子馒头于是练就了一手蒸南瓜馒头的好本事;中午一家三口各奔西东都在食堂解决,晚上老公加班占多就她和妮妮两人做一道菜就够。
她算了一下,生活开支一个月一千也足够。
但就算是这样,依然还是节约得很,买一斤里肉切成三块,每一次拿一块出来盘盘都依然有肉。
钱花在哪儿了?
看不见的隐性支出,房贷、孩子的教育、人情往来,而且还不能生病,一进医院几张红票子就没了。
“就是,又节约了。”主管黄姐右手捏着筷子,左手拿着划着手机,她在看朋友圈:“老天,二师兄又涨了,都三十四一斤了。”
“也正常啊,昨天在超市看见跑山黑猪肉五十四呢。”周姐也划着手机看圈:“预计到过年的时候都下不来”
“不一定,二师兄涨价就会很多人看见行情好大力投入,一窝蜂的干,三五个月出栏价格就平稳了,没准儿过年的时候还会大幅下跌呢。搞养殖业的人都容易跟风,往往就会陷入被动。”黄姐摇了摇头:“看别人赚钱了就跟着去干,也不分析市场行情,供大于求,赚不了钱又打消积极性,就这样恶性循环,难啊……”
黄姐的话夏小娴深表赞同,农作物犹其突出,产地堆积烂在地里的事层出不穷;第二年就又不种了,然后价格又大幅上涨:“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就是真实的写照。
夏小娴在食堂里看见大家都保持着同一个手势:右手拿筷子左手翻手机。她也悄悄的拿了出来,看看APP有没有钱进帐,看信息通知有小红点心中惊喜,打开一看有四毛钱进帐,上午第二圈发的是九元九包邮的半斤红枣,一个邻居姐姐买了一单。
不管多少,有人买就好。
夏小娴又去翻朋友圈,重大新闻什么的都可以在圈中看见,倒也节约了时间。
“这个人是我们这一栋的,五十多岁,昨晚加通宵夜班,下班的路上准备买菜回家就倒下了,救护车来时已经没救了,脑溢血。”
夏小娴忍不住“啊”了一声。
“怎么了?”对面的周姐抬头问她。
“那个……”夏小娴真的被这个邻居朋友在她早上转发的圈下面的评论吓坏了,递给了周姐看。
“天啊,太恐怖了。”周姐也惊叫出声,一下就吸引了食堂里所有人的注意。
怎么了?
大家都在问。
“加个通宵班然后命就没有了,不行,我得给唐总刘经理说一下,明晚不会熬夜干了。”周姐激动的说道:“我的好日子还没有到呢,我可不能为了工作将命给拼掉了。”
夏小娴虽然觉得周姐有点过于紧张了,但是,这条评论让她特别的心塞。
人走了,夏小娴发了三个作揖的回复,想了想,连带着这个图一并删除了。
这个陌生的师傅于她就是朋友圈中的一面之缘,但是却激起了她内心的震撼:明天和意外,真正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
“太不划算了,死在路上,死在厂里也算是工伤啊。”
“下班回去的路上也算工伤。”
……
食堂里有人在议论,夏小娴没有参与这种法律的东西,她文化低不太懂。
不过估计唐总和刘经理听到这样的议论心里会加重一份担忧。
但是有一点她很明白:生命真的很可贵,且活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