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神农本草经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龙胆

产地分布:多产于西南高山地区。

成熟周期: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暗绿色稍带紫色,圆柱状根,根稍肉质,土黄色或黄白色。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原文】

龙胆,味苦,寒。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续绝伤,定五脏;杀盅毒。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一名陵游。生山谷。

【译文】

龙胆,味苦,性寒。主治病入骨间的寒热,惊痫邪气;能够接续极度损伤,安定五脏,杀灭蛊毒。长期服用可益智强心、增强记忆,身体轻盈、延缓衰老。又叫做陵游。产于山中的深谷处。

【集解】

《名医别录》载:龙胆生长在齐朐山谷及冤句,二月、八月、十一月、十二月采根阴干。

陶弘景说:现在以产自吴兴的为好。它的根形像牛膝,味道很苦。

苏颂说:龙胆的老根是黄白色,地下可抽根十余条,像牛膝而短。其直上生苗,高一尺多;四月生叶如嫩蒜,细茎如小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花,呈铃铎状,为青碧色;冬后结子,苗便枯萎,俗称草龙胆。还有一种山龙胆,味苦涩,其叶经霜雪不凋。民间用它来治四肢疼痛。这是与龙胆同类的另一品种,采摘无时。

龙胆根

[修治]雷说:采得龙胆后阴干。要用的时候,用铜刀切去须、土、头,锉细,入甘草汤中浸一夜,漉出,晒干用。

[性味]味苦、涩,性大寒,无毒。

雷说:空腹服用,令人小便不禁。

徐之才说:与贯众、小豆相使,恶地黄、防葵。

[主治]除胃中伏热,时气温热,治热泄下痢,去肠中小虫,能益肝胆气,止惊惕。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名医别录》

治小儿壮热骨热,惊痫入心,时疾热黄,痈肿口疮。(甄权)

主客忤疳气,热病狂语,明目止烦,治疮疥。《日华子诸家本草》

去目中黄及目赤肿胀疼痛,瘀肉高起,痛不可忍。(张元素)

退肝经邪热,除下焦湿热之肿,泻膀胱火。(李杲)

疗咽喉痛,风热盗汗。(李时珍)

[发明]张元素说:龙胆味苦性寒,气味俱厚,沉而降,属阴,为足厥阴、少阳经气分药。它的功用有四:一是除下部风湿;二是除下部湿热;三是止脐下至足肿痛;四是治寒湿脚气。龙胆下行的作用与防己相同;如用酒浸过则能上行;外行以柴胡为主,龙胆为使。龙胆是治眼疾必用的药物。

李时珍说:相火寄在肝胆,有泻无补,所以龙胆之益肝胆气,正是因其能泻肝胆的邪热。但是,龙胆大苦大寒,过多服用恐伤胃中生发之气,反而会助火邪,这和长期服用黄连反而从火化的道理一样。《名医别录》中久服龙胆轻身的说法,恐怕不足信。

【百草堂】

龙胆是一味苦寒的中药,清代医学家江笔花将龙胆列为凉肝猛将。它的苦味就像苦胆,就连黄连也要逊色三分。唐代李就曾经在他的诗中写道:“尝胆不苦味若饴”,就是说,在品尝了龙胆以后,再吃苦胆,它的味道就像饴糖一样甘甜了。就是因为龙胆的大苦大寒,“过服恐伤胃中生发之气”(《本草纲目》),所以《神农本草经》中的“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的观点并不被医学界所认同。

作为中药龙胆虽然很苦,可它的花却是山花中的一绝,是我国特有的高山花卉。“深居高山人难见”,也正因如此,龙胆花天生便具有了一种优雅脱俗的美。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说:“四月生叶如嫩蒜,细茎如竹枝,七月开花,如牵牛花,做铃铎状。”因其叶如龙葵,味似苦胆,所以被命名为龙胆。

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