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辈子,靠谁都不如靠自己
前些年,社会上有一股“自学成才”风,那是因为许多人没有碰到好时代,没有上学的机会,只好自学成才了。这与我们的“自主学习”是两码事。
他们自学是补课,是捡回失去的时光,而我们的“自主学习”是从学校里出来后,为进一步加强自身实力,而随着时代的步伐掌握原来尚没有在课堂上学到的新知识、新内容。
学习,是每天的任务,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一松懈,别人很快就会超过我们,而我们要追赶却很辛苦,因为人家也在不断进步,所以我们想赶超几乎不可能。
既然是学习,就有课本,就有课堂,也就有老师,老师还会布置作业,一定阶段后,还要参加考试。在学校里学习是这样,自主学习也是这样,只不过具体内容完全需要自己合理安排。
究竟学什么呢?自主学习,就是自己给自己安排“课程”和“课本”。这里的“课本”并不是指现成的书籍,而是完全结合自身实际来设计学习计划。一方面要把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和目标作为选择“课程”的依据,从而确定“专业课程”。如果将来想做企业老板,就要把经营管理和财务作为主要课程;如果将来想成为专业技术主管,不仅要学习与专业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等;另一方面就是要把锻炼自己做人的品质,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当做学习的目标,因为,这是“公共课”,而且是最关键的。而我们的课堂在哪里?“课堂”就是社会,具体而言,就是我们所处的环境。而我们接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同事、下级还是领导,都是我们的老师。
最后的问题是,怎样完成作业?怎样参加考试?只有学过之后,才能检验自己的学习效能,最简单的“作业”方式就是把我们所学的东西,无论是总结的经验还是掌握的技术要求,完完整整地运用到实践中来。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说:我们的“充电”是取得了效果的。
在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英国送奶公司送到订户门口的牛奶,既不用盖子,也不封口,因此,麻雀和红襟鸟可以很容易地喝到凝固在奶瓶上层的奶油皮。
后来,牛奶公司把奶瓶口用锡箔纸封起来,想防止鸟儿偷食。没想到,20年后,英国的麻雀都学会了用嘴把奶瓶的锡箔纸啄开,继续吃它们喜爱的奶油皮。
然而,同样是在20年漫长的时间中,红襟鸟却一直没学会这种方法。自然它们也就没有美味的奶油皮可吃了。
这种现象引起了生物学家的兴趣,他们对这两种鸟儿进行比较研究,从解剖的结果来看,它们的生理结构没有很大区别,但为什么这两种鸟在进化上却有如此大的差别呢?原来,这与它们的生活习性有很大关系。
麻雀是群居的鸟类,常常一起行动,当某只麻雀发现了啄破锡箔纸的方法,就可以教会别的麻雀。而红襟鸟则喜独居,它们圈地为主,沟通仅止于求偶和对于侵犯者的驱逐,因此,就算有某只红襟鸟发现锡箔纸可以啄破,其他的鸟也无法知晓。
对于物种来说,进化需要集体交流和行动,这样,它们中的任何一个有了新技能,便可以发扬光大,使物种生生不息。缺少对知识交流与共享的能力和习性,正是红襟鸟逊于麻雀的悲剧所在。
红襟鸟的悲剧具有一种经典的启发意义。
1921年英国化学家卢瑟福提出一种新的粒子命名“中子”,并预言其质量大约与质子的质量相等。中子假说提出以后,20年代,科学家一直在寻找中子,但都没有成功。德国物理学家博特也在进行研究。1930年,博特继续用α粒子轰击铍时,他发现铍辐射出了一种穿透力很强的射线。这种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在穿透2厘米厚的铅板之后强度只减弱13%。
据当时所知,被轰击物质产生的所有射线中,只有γ射线能够穿透厚铅板。博特于是没有再作深入研究,就把这种射线当做γ射线作了报道。
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看了博特的报道,重做这一实验,结果,他找到了人们寻找多年而未得到的中子,因而获得了193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博特没有发现自己所研究的射线价值,而查德威克却发现了,从这里看出查德威克的分辨能力比较强,所以他才能发现中子。博特其实已经发现了中子,但他不能分辨那就是中子,结果他失去了发现权。
人类对智慧成果的交流、吸收和创新绝不可与麻雀喝奶油皮同日而语,但两者的相通之处却启示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创新,是一条走向成功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