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国学大书院)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围魏救赵

原文

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

攻打兵力集中、实力强大的敌军,不如使这样的敌军分散减弱了再攻击。攻击敌军的强盛部位,不如攻击敌军的薄弱部分有效。

按语

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流;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译文

用兵作战,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避开其锋芒,如同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来势虚弱的敌人,就要堵住他、歼灭他,这就好比治理洪水要修筑堤坝一样。所以齐国派田忌为将援救赵国之时,军师孙膑对田忌说:“要想解开纷繁杂乱的丝线,不能用拳头去捶打;要劝解打架斗殴者,自己就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要避开势头击其要害,使对方的形势受挫而不能发展,赵都之围自然而然也就解决了。”(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计谋精解

“围魏救赵”是中国历史上运用最成功的军事谋略,因而被历朝历代屡屡采用,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此计被运用在政治斗争中则表现为围攻第三者,解救陷入困境的人。它被广泛应用到了各个领域,并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此计适用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时候,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与敌死拼,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在这种不利于我方的情势下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处牵制它,或者袭击敌人的要害部位威胁它,或者绕到敌人背后打击它。敌人被这么一折腾,必然会丢弃到手的肥肉,转主动进攻为被动防御。

在运用此计时,必须明确“围魏”是因,而“救赵”是果,不论“围”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救赵”。如果“救赵”这一目的不能实现,那么“围魏”则毫无意义。

我们在运用本计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巧妙地选择突破口。突破口的选择是此计谋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在选择突破口时,必须注意是否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它是否比“赵”容易进攻,从相对容易的地方下手,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从容易的地方突破不但能鼓舞士气,而且能形成破竹之势,如果难易程度相差不多,则应选择从对全局影响较大的地方入手。二是“魏”一定是敌人的必救之处,否则“围魏”便徒劳无功,无法实现“救赵”的愿望。

(二)要采取迂回进攻的策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一竿子捅到底”,有些事情,如果直接去办,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绕一绕弯或增加一些中间环节,就可以把困难避开或者化解掉。

(三)要避敌锋芒,直捅敌人要害。我们都知道敌人是强大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向敌人横冲直撞,其结果无疑是头破血流。对于气势强大的敌人,要巧妙地选择进攻的部位,比如主动地避开敌人的实处,攻击其虚处。这样不但自己可以免受重创,而且可以保全实力进攻敌人的要害部位。

当敌人运用此计谋时,我们应采取以下防范策略加以应对:

(一)要迅速攻取眼前的目标,不可延误,以防留下后患。对于到手的肥肉要迅疾吃掉,以防被狼叼走。所谓“夫兵久而利国者,未之有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对“赵国”,我们应该迅速攻取之,以防其被救走。

(二)提高警惕,以防身后遭袭击。当我们正在忙于追逐一个目标时,往往无暇顾及身后的祸患,这时就给了敌人可乘之机,正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们在做事情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防敌人突袭。

(三)要分清轻重缓急,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哲学上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说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时要抓住主要矛盾,不可不分轻重同等看待,况且也不可能做到所有的问题都兼顾。在不可两全的情况下,我们要分清轻重缓急,有重点地突击,否则,什么事也做不成。

智慧谋略案例

一、政治谋略

曹操巧解东武阳之围

曹操曾经在袁绍的手下,负责歼灭黄巾军。袁绍对曹操既利用又拉拢,为了让他帮自己守住冀州的南大门,并利用曹操使自己的势力伸展到黄河以南,他又热心地加封曹操为东郡太守。而曹操对袁绍也巧妙地加以利用,他很顺从地接受了袁绍给他的职务,做起了东郡太守,并将治所从濮阳迁到东武阳(今山东莘县南),意图借机经营兖州、青州。

公元192年(初平三年)春,义军于毒率部准备进兵东武阳,曹操决定立即派兵攻击于毒西山的大本营。众将不解:东武阳正告急,为什么不回救东武阳?

曹操对众将解释说:“东武阳和于毒的大本营,哪一个对他更重要?”众将都回答说,当然是于毒的大本营更重要。曹操接着说:“这就对了,他们攻打我武阳,我们攻打他的大本营,他必然发兵回救,这样一来,东武阳之围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各位将领恍然大悟,奋勇向西山攻来。于毒果然回救,东武阳之围不救自解。

曹操在这场争斗中,运用的就是“围魏救赵”的策略。“围魏救赵”这个策略能够运用成功的关键之处在于,一定要“攻其所必救”。曹操正是抓住了攻打于毒的大本营这个关键,东武阳之围才不救自解。

二、军事谋略

围魏救赵

公元前353年,魏国攻打赵国,魏王以庞涓为将,率兵八万伐赵,很快就兵临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抵挡不住,向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八万救赵。当时田忌主张直接进军邯郸与魏军主力决战,配合赵国里应外合夹击魏军。可是,孙膑认为不可与魏军直接交战。田忌不解,孙膑解释说:“魏国现在将所有的精兵强将都调集到了邯郸城下,国内只剩下些老弱病残之士,如果直接派兵攻打魏国国都大梁,庞涓必然率军回救,而自动撤离邯郸。这样,不仅解了邯郸之围,而且还可乘机狠狠打击魏军回救的疲劳之师。”田忌采纳了孙膑的建议,率军直扑大梁。庞涓得知这一消息,心急如焚,立即回师救援。魏军长期攻城作战,此时又长途回奔,人困马乏,疲劳不堪。而回师途中又遭齐军伏击,几乎全军覆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

孙膑通过围魏而达到了救赵的目的,为什么呢?因为孙膑此计做到了“攻其所必救”,试想,对于魏国来讲,是攻下别人的城池重要,还是保住自己的国都重要?毋庸置疑,当然是后者重要。所以庞涓急令回师救援,可是却又遭受伏击,几乎全军覆没。孙膑此计,近乎完美,可谓登峰造极。

挥师外线,克敌制胜

1931年7月,第三次反围剿开始了,当时的情况是:蒋介石亲率“进剿”军30万人,兵分三路,长驱直入,妄图逼迫红军于赣江歼灭之。而红军当时只有3万人,完成第二次反围剿仅一个月时间,未休整、未补充。在敌强我弱、众寡悬殊的情况下,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主力绕道千里,回到赣南兴国一带集结,敌人进入中央苏区后,20余日找不到红军主力,直到7月底才发现红军主力在兴国地区,于是分路疾进,暴露了其侧后富田、陂头、新安一带防守力量的薄弱。红军决定避实就虚,先在兴国经万安突破富田一点,然后由西而东,向敌之后方联络线上横扫过去,使敌扑向赣南根据地的主力不但不起作用,还要回过头来救援。但是,当红军向富田开进时,被敌发觉,不得不回到兴国的高兴圩,此时,敌人主力已逼近兴国城。红军用一部分兵力将敌主力引向万安、良口;主力集中一天之后,趁黑夜转到莲塘,消灭孤立之敌一个旅十一个营,并接连打了几仗,每仗皆胜。红军的这一举动,迫使向西之敌主力掉转方向,一齐向红军扑来。红军发现敌军之间有一条20华里长的大山涧是个空隙,又向西猛扑。此时,红军已休整半个月,敌人则筋疲力尽,无力进剿,只得退走。红军又乘机消灭蒋介石的一个师和一个旅,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毛泽东同志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总结红军抗日军民反围攻的作战经验时指出:在我方处内线作战、敌方处外线作战的情况下,若我方兵力优裕,可使用次要力量于外线,在那里破坏敌人交通,钳制敌人之增援部队。如果敌方在根据地内久踞不走,我方可以倒置地使用上述方法,即以一部留在根据地内围困该敌,而用主力进攻敌人的后方或老巢,在那里大肆活动,引致久踞之敌撤退出去打我主力。这就是“围魏救赵”的方法。

1947年8月,当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时,毛泽东同志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让主力打到外线去。刘邓大军逐鹿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把战争引向蒋管区,一举扭转了整个战争形势,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可以说,这是对“围魏救赵”战法的又一运用和发展。“围魏救赵”作为一种军事策略和方法,为历代军事家所赞赏,至今仍有其生命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蒋介石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围剿,前四次都被红军粉碎了,主要是因为红军多次在军事指挥上采取了围魏救赵的谋略。

三、商战谋略

变形金刚以迂为直打入中国市场

商战中,出于各种原因,有很多时候无法直接达到经营目的,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取“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的策略。这种策略看似迂回曲折,其实它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更有效、更准确地达到经营的目的。

很多人都熟悉孩子们的玩具——变形金刚,它那造型各异、变化多端的形象连大人们都觉得新奇可爱。变形金刚是由美国玩具巨头“孩儿宝”公司生产的儿童玩具。1988年,它一投放中国市场,立刻就掀起了一股“变形金刚热”的旋风。20世纪80年代初,“孩儿宝”投放美国市场后,一下子就赢得了孩子们的喜爱,成为美国玩具市场的畅销产品,“孩儿宝”公司也因此发了财。可是到了1986年,“孩儿宝”变形金刚却渐渐变得滞销。公司于是决定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最后选中拥有3亿儿童的中国市场作为主攻目标。他们先对中国市场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中国父母很注重对子女进行智力投资,而变形金刚又是一种智力玩具,因此断定它在中国大中城市一定拥有广阔的市场。确定了目标市场,“孩儿宝”公司便开始实施一系列推销战术。他们首先将自拍的变形金刚动画片无偿赠送给我国一些大城市的电视台播放。每晚6:30准时播出,数以万计的小朋友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着那奇形怪状、变化多端的变形金刚的画面,这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变形金刚成了他们形影不离的屏幕伙伴。“孩儿宝”公司见时机成熟,立刻让变形金刚走下了屏幕——把大量多姿多彩、活灵活现的变形金刚投放到中国市场上。就这样变形金刚一举打入了中国市场,而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孩儿宝”准备开拓中国市场,他们并没有急于投放产品,而是采取了“以迂为直”的战术,首先让变形金刚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中国儿童的脑海里,然后趁势出击,结果大获全胜。

盛田昭夫的“间隙理论”

索尼公司不断地实验开发新产品,却都无法长期独占市场,其主要原因是当索尼生产了录音机时,其他公司会跟上,而当索尼更进一步研究制造晶体管收音机时,其他公司也会纷纷仿造、生产、销售,与索尼争夺市场。

尽管索尼公司不断地研究开发新产品,但是,一旦三菱、松下这些大厂商也加入生产行列,索尼这家小公司的市场就很容易被搅乱甚至被吞没。这就是为什么小企业的产品无论多么优良,都无法长期独占市场,而被大组织吞并的原因。

处在这些大厂商的重重包围之下,盛田昭夫不断地谋求着生存之道,他最后终于发展出一套“间隙理论”,也就是在这些无数的大厂商包围之中,还存在一些空隙,也就是仍有一小部分的市场尚未被占领,只要看准这些空隙,立即行动,再发现并占领其他小空隙,必定可以组成一个大的市场。

索尼公司就在国内市场竞争之际,用这种“间隙理论”向国外发展,在世界各地成立销售据点,形成一个销售网。到1961年,全球登记销售SONY商品的国家多达一百多个。索尼公司用这种“围魏救赵”的方法,确保了一个庞大的销售网点。从此,索尼公司逐渐成为世界一流的电器企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