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理解的广度与深度从哪里来
在上一节的论述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在死记硬背的记忆方法之外,还存在“理解记忆”这样更高效的记忆方法;我们也知道,信息体系至少是由理论和经验两个层次构成的,在不同层次的信息之间建立起链接,我们对信息的掌握,才会更加稳固。
由此而来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掌握的理论越多,经验的越多,能够供思考建立链接的点就越多。就此加以强化训练,对未知信息的理解和感悟能力就会越强,思维能力自然也就越强。
同样运用“拆分与组合”的思维方式“理解记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结果。我们发现影响“理解记忆”的环节主要有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理论,理论主要来自阅读,当然也包括其他活动诸如讲座、视频、音频、与前辈同学的交流探讨。第二个环节是经验,经验主要来自于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包括对他人经历的间接学习吸收。第三个环节是建立链接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的思维能力。
大多刚刚踏入大学校门或者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理论和经验两个层面都是有限的,所掌握的知识,也是应试教育体制下限定或者经过删选后的知识。在掌握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很多同学抱着功利性的态度,死记硬背,没有培养出自己建立知识链接的能力。可以说,在关于知识的三个重要环节上,都是相对较差的。因此,在这一阶段,首先应当从扩展自己知识面,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做起。
在文科类的知识体系中,抽象程度最高的是哲学,当然也包括了相关的宗教。此类知识的内容,往往会谈及到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根本性问题。此类知识的书籍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就我自己的学习过程而言,当我运用思维能力建立起链接时候,能够上升到最顶端,帮助我高屋建瓴地理解和分析问题的知识,就是哲学。很多终极、根本性的问题答案,都需要在哲学中获得解答。哲学类的书籍在我大一的课外阅读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古希腊哲学开始,到近现代的存在主义,这是一个跨越几千年的过程。我们不需要对这些内容都做到研究透彻,但至少要知道中西哲学的一些主要流派、主要观点、他们大致争论或者研究的问题。
其次,是文学和史学。学习文学和史学也是必要的,因为研究任何其他的学科或者选择其他的专业,都不可避免地要涉及语言、文字的表达,历史脉络、史料的梳理。同时,文学和史学中,既包括相当多的理论,也有非常之多的生动、有趣的例子。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对这些例子进行解读时,往往又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因此,文学和史学实际上也补充了我们专业学习、思考的素材库。
最后,是本专业的知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军事学等,这类学科知识主要以解决我们现实问题为目标。在每个学科之内,同样也存在抽象层次的区别。比如我所学习的法学专业,有法理学、法律思想史——这是比较抽象和宏观的,往往与哲学有关联;也有法制史——这就与史学联系上了;还有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等课程。在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经济法课程中,同样也有抽象的诸如法律原则的内容,某项制度、规范的研究。
了解到理论的层次划分,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要尽量做到不偏科,不同层次的理论的学习相结合。比如,当我学习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后,我再学习民法中很重要的“意思自治原则”时,我就会往下层次延伸思考,就会发现为了贯彻意思自治原则,民法已经创设了一系列的制度,其中最为核心的,就是“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每个人基于自己的自由意志,作为的法律行为是有效的,要受到自己行为和意思的约束,并对其负责。因此,当你签订一个合同的时候,你必须履行,不履行就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意思自治的实现,前提是每个民事主体的身份、地位是平等的。如果身份不平等,主体的意思如何谈得上是“自治”呢?平等的民事主体身份又是通过一系列的宗教改革、资产阶级革命,把贵族王侯的特权一一取消掉,从思想上打碎阶级的划分,才最终实现的。在实现人人平等之后,大家才可以放心大胆地去缔约,商品经济更加繁荣,从而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这又与史学、政治学、经济学联系在一起了。
当缺乏相应的史学、政治学、经济学知识时,学习法律的过程一定是枯燥无味的,在你眼中的法律,或许只是一个个干瘪的法条,一个个抽象的制度,无法通过其他学科的知识的链接把这些具体的法条、制度在脑海中生动形象地串联起来。
在我们的起步阶段,不要功利性地只阅读某些书目。而是应该大量地阅读,各学科交叉性阅读,把自己的知识体量(理论)建立起来。在大学阶段,尤其是大一和大二阶段,我们是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的。
在选书、读书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经典非常好,值得精读和反复读。但是面对一个陌生的学科和领域,不要一开始就手捧经典去阅读。因为此时你的知识贮备还相当有限,建立链接的能力不强。开始就读经典,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本太大,也很容易让自己陷入挫败感之中,丧失兴趣。这个阶段,应该先从我们选择的学科或类型书目中,那些公认的比较适合新手阅读的书籍开始。先掌握好本学科、相关领域的基本常识和概念,再循序渐进去阅读。
第二,读书的过程一定不要追求速度和总量,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阅读。课外学习区别于课堂学习,后者,是对本专业知识的学习,有可能是要参加考试,要获得某些资格证书的。而课外的阅读,压根就是没有任何考评要求的。好好地看,慢慢地想,不要着急地赶进度。
第三,所选择的书籍本身也会成为你阅读的导游。当阅读完一本有趣的书,掌握了这个学科或者类型书目的基本概念、思想、方法后,自然而然地就回去找到同类型,自己感兴趣的书想要继续读。这些书籍可能是对你未知问题的回答,也可能是对某个你感兴趣知识点的深入挖掘。
有关知识学习第二个重要的环节是经验。经验来自于经历,但经历并不等于经验。“经历”,只是说明某些事你做过了,尝试了,体验过了;而“经验”是对经历的总结,在每次活动中,成败得失在哪里?成败得失的原因在哪里?哪些错误本来是可以避免,或者哪些方面本来是可以做的更好的,在这些错误和方面上,是不是掌握了一种新的方法?运用你的思维能力,在脑海中与你所学习阅读过的理论,其他相似的经验建立起链接,最后得出的才叫作经验。
五种基本能力,可以作为每次活动后大家进行总结反思评价成果的基准。这五种能力分别是:思维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组织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每次总结都要有意识地对照这五个方面,看是否有进步,是否又有了新的经验。每一项活动和经历,自己事后都要学会还原流程,将经历的流程拆分为若干的环节,逐个环节逐步地进行反思总结。
比如,一次辩论赛,当辩题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素材搜集阶段、思路酝酿阶段、定稿阶段、上场发挥阶段和事后的全队总结反思阶段。这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主要任务和分工。事后辩论的不顺利,结果不好,是在素材方面出了问题,视野过于狭隘了?还是在思路酝酿方面出了问题,主线不突出?还是在定稿方面出现了问题,语言表达不够到位?还是在发挥方面出了问题,临场紧张了,全队配合衔接得不好?这样的拆分与还原工作越精细,越还原到细节,你越能够清楚地发现问题所在,所得到的经验也就越多。
总结经验的过程,一定要及时,最好马上进行。因为时间拖得越久,对细节的记忆就越模糊,得出的结论就越失准。经验的总结,会转变成你的新知识,再联系你学习过的理论,对经验进行深加工,建立更多的链接,将其升华为理论。
最后一个重要的环节是建立链接的能力,即思维能力。链接之所以能够建立,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我们的类比、联想、想象能力。通过类比、联想、想象,我们沟通起理论与理论,理论与经验之间的链接。把不同事务的相同之处找出来,这是类比、联想的作用;甚至在没有共同点的时候可以通过想象,用形象的方式创造出这样的“链接”。
比如,同时要记忆20个词意不相关的英文生词,就可以发挥想象,调动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一段话或者一个场景,这些生词之间的信息联系也就建立了,如果忘记其中某个词的含义时,可以通过该段话或者场景回想起来。
比如,subjective(主观的),objective(客观的)这两个词是反义词,通过类比、联想我们很容易将其记忆。那abjective(令人沮丧的;不幸的)呢?首先,它们的后缀是相同的,都是jective,这个通过类比、联想可以较快掌握。那么中文意思怎么记忆呢?很简单:一个人说话,既没有自己的主见(subjective),又不客观(objective),你说这样的人是不是不幸,令人沮丧的(abjective)?这就需要调动起大家的想象能力了。
比如理解“合同”时,我首先回想起的是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场景,买卖、租赁、借贷,这些都落实到具体的人和事上,每一步的阅读和思考,都伴随着具体的情境和案件,逐步去分解和记忆。
这样,一条从抽象到形象、从理论到实践、从普遍到特殊、从理性到感性的信息链接就被我打通了,这样的存储方式,是非常高效的,在下次需要的时候,我可能通过各个方面的细节回想起来。实际上,当我们不断进行扩展阅读和经验总结时,建立知识点之间链接的能力就会不知不觉地被不断训练、强化、提高。有了思维素材的支撑,类比、联想、想象能力也会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