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聪明人是怎样思考的
我们很多人不会思考,更专业一点是不会逻辑思考。如果你观察身边的聪明人,就会发现他们说话也好,写作也好,行动也好,都非常的有条理,思路非常清晰。这种思维上的“清爽”,会使得他们异常的自信、充满激情,行动果断而坚决。而有些人,遇事总是迟缓,永远抓不住要点,说话总是结巴,脑袋里貌似永远“一桶糨糊”。思维的混乱进一步导致了情绪的不佳。由于情绪永远处在困惑、迷茫、颓废之中,进而又拖慢了行动。
聪明人为什么思维清晰?他们是如何思考的?
当然,聪明人可能看过很多的书,可能参加过很多的活动,可能人生经历非常丰富,可能常年坚持写作,经常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所有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还有一个直接的原因:聪明人掌握了一种根本的思维方法。这种根本的思维方法,使得他们区别于一般人,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帮助下,他们能够非常高效地整合所有的思维素材,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
这种根本性的思维方法叫作:“系统思维下的拆分与组合”。也可以简单地将其称作是“拆分组合”的思维方式。
我相信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玩过积木。没有玩过积木,也一定玩过其他类型的小玩具,诸如拼图、七巧板等。积木也好,拼图、七巧板也好,都是拆分组合思维最典型、最具象化的反映。每一块积木,有长有短,有大有小,形状都不相同。我们用这些形状不同的积木,按照心中的蓝图构想,就可以搭建出自己心中理想的建筑物。
拆分组合的思维,可以看作是对这一思维过程的“倒推”。面对一个已经成型的建筑物,我们把它分解为若干的组成部分,这就是“拆分”。在拆分的基础上,我们研究每个部分的形状、大小长短等性质。等到我们对建筑物的组成部分的性质都非常熟悉时,我们又可以重新把它还原成早先的建筑,或者按照我们新的构想去搭建新的建筑,这就是“组合”。
极其简单和普通的思维方式,一旦我们把它推而广之,持续地运用,就会发现它的奥妙和威力是无穷的。因为我们的世界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本质上都是一个由系统所构成的“积木建筑”。
如果“积木建筑”的说法给大家造成简单的印象的话,我们也可以将我们所遇见的问题称作是“精密的机器”。通俗地说,如果把每一件事务都比喻成一台精密的机器,那么这台机器是由很多复杂精密的齿轮和元器件组成的,齿轮与齿轮之间,是相互带动影响的,哪一个齿轮转动会带动另外一个齿轮,会对整个机器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哪一个齿轮、元器件是至关重要的,哪一些是无足轻重的,哪一个元器件的损坏会导致整个机器的崩溃,应该如何修理。聪明的人凭借学习、实践、思考都能够了解到,而普通人往往不能。
聪明人的“能”,不是因为他们智商比普通人高,比普通人聪明,而是因为他们经常阅读、经常实践、经常写作,他们始终在脑海中不断地拆分组合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去研究学习前人对问题的拆分组合成果经验,自己不断地在尝试努力反复,错了推倒重来,再次错了再次重来,经历过漫长的试错过程,最后直到成功,让自己对问题的每个部分的性质和构成都了如指掌。而普通人,可能满足于一知半解,较少阅读,从来不思考,经常会凭借有限的常识和经验去做判断。
现实中的“积木”当然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它们的性质可不仅仅局限于形状、长宽高。我们往往看到一块积木,而忽略了其他的积木;又或者,我们压根就不会拆,把本来的两块积木当成了一块;再或者,我们拆完之后对眼前的积木一无所知。对于环节的拆分与组合,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和试错才能趋于完美。
把事务(问题)看成是一个由若干环节组成的系统,通过抽象思维把它拆分成若干的大环节
第一步是拆分工作。一个新的问题,拆分工作必然是不准确的,粗浅、宏观,所以才称其为“大环节”。但是,随着思考和不断地试错,拆分会逐渐趋于准确和完善。
比如考研的问题,可以拆分为“目标院校”“地理位置”“考题风格”“报录比情况”“自身的实力水平”“复习的进度”“未来的职业规划”“对考研的预期”等方面。拆分工作,将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的大环节,这些大环节构成了问题的组成部分。
研究这些大环节的组成和性质,了解这些环节的作用、功能,分清楚各个环节的轻重主次,掌握环节与环节之间的关系
大环节是由若干小环节构成的,因此大环节又可以拆分为小环节。对这些小环节性质、相互关系的研究会帮助我们形成对大环节性质、作用、功能、主次的认识。这个过程完成之后,再试着思考大环节与大环节间的关系。
对大环节的拆分可以无限细化下去,直到最为直接、细致、具体的某个小环节。拆分工作越具体,越细致,对问题所构成的环节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解就越准确。这个过程,既有持续的拆分工作,也有对环节与环节之间相互关系思考的组合。
比如上文说的“考研选择”的问题。
对大环节的拆分如:“地理位置”可以拆分为“家乡”“沿海发达地区”“北方或者南方”“一线或者二线三线城市”等;“自身实力”环节,可以拆分为“专业实力”“政治实力”“英语实力”“数学实力”,上述课程是考研主要考察的内容;“考题风格”可以拆分为“主观题偏多”还是“客观题偏多”,是“灵活运用型居多”还是“记忆型居多”。对上述每一个小环节认识,最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对大环节的认识。
对小环节的组合如:在“自身实力”环节,主要拉开考研成绩差距的是英语实力和数学实力。数学往往决定了你的分数上限,而英语往往决定了你的分数下限;政治一般可以通过短期学习掌握,专业实力大家基本不会相差太大。
对大环节的组合如:越是知名的院校、好的专业,报录比往往越低,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就越高,考研难度也就越大;沿海、发达地区的院校,报录比往往较低;沿海、发达地区的知名专业院校,知名综合性大学的报录比就更低了,因为专业规模更小,保研人数也更多。
在拆分研究的基础上,组合环节最终得出认识结论
仍然以考研选择问题为例。在这些大环节中,自身的实力和目标院校的报录比是起决定性的环节。假如我们在评估目标院校的报录比和自身实力、复习进度状态后,发现自己考取目标院校研究生的可能性非常之低。那么,摆在我们面前的就只有两个选择:第一,要么调整预期,选择一个更加稳妥和保险的院校和专业进行报考;第二,马上调整我的学习计划,增加学习时间,提高每天的复习效率。
选择一还是选择二呢?这又回到了另一个大环节“对考研的预期”上,是下定决心一定要一次考上,即使不是特别好的专业和学校;还是我第一次考研失败了没关系,我有这个时间和精力成本,一定要争取一个更高更好的学校和平台;还是我已经找好工作和退路了,考研成功与否并不是特别重要,尝试一次就好。这仍然是组合思考。
我们可以看到,在系统思维中,既有拆分又有组合。组合是建立在拆分的基础之上的,通过对大小环节的拆分,组合形成认识。系统思维的形成和运用,是需要长期训练和打磨的过程,请大家在这个过程中,一定注意与阅读、行动、思考、写作等相结合。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本节最后再举一个运用“拆分与组合”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例子:
“宋朝真宗年间,皇宫失火,大片宫殿变成一片废墟。真宗皇帝令曾经做过宰相的丁谓负责建造新皇宫。丁谓到现场一察看,发觉有三大问题最难办。一是建房用土量大。若到郊外取土,路途太远。二是运输难。大批建筑材料,从外地只能由水路运到汴水。若再运到皇宫建筑工地,只能靠车马了。三是大片废墟垃圾,要运到远处倒掉。这样不知要花费多少人力、物力和时间。”
重建皇宫就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负责重建工作的丁谓很快把重建工作分拆为了若干的组成环节:一是材料(土);二是材料的运输;三是垃圾处理。
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应该是先处理垃圾,再取材,最后运输重建。这是最普遍也是符合我们生活经验的做法。三个环节彼此联系,有主次先后之分。但丁谓在上述三个环节之外,又加入了一个成本的环节的考虑。如果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进行垃圾处理、取材和运输,成本开销太大,并不经济。能不能妥善地处理好上述三个环节与成本环节之间的矛盾,既经济又环保呢?
丁谓开始开动脑筋了:材料、运输和垃圾处理这三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一定是有先后和主次的吗?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必然的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重建王宫同时又达到经济环保的目的?
“丁谓再三思量,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举三得的办法。他先让人把施工现场到汴水之间的道路挖成深沟,挖出来的土堆在两旁,作烧砖瓦用。这样解决了用土的问题。接着,他把汴水引入沟中,使它成为运输的河流。等到工程结束,它将水排掉,把所有垃圾倒在沟内,重新将道路填出来。”
梳理一下丁谓的思维过程:如果把重建工程拆分为四个大环节,其中取材、运输、垃圾处理环节就与成本环节存在矛盾,而成本是决定和影响性的环节。基于成本环节的思考,普通的做法并不可行。那么,就应该对原有的三个环节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取材不必舍近求远;运输也不一定要通过陆上交通解决;原有的顺序是可以打乱的。另辟蹊径,用“挖沟、引水、填坑”的方式,重新调整三者之间的顺序,这样,既保证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又达到了节约成本的目的。丁谓对四个环节的拆分与组合思考,不仅是系统思维方式的应用,也是创造思维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