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
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企业经营的思维大多数是B to C模式,企业自主决定生产什么,自主决定建立何种渠道和硬推广模式,消费者只能被动接受信息。而互联网商业化之后,由于信息传播的速度、广度、深度的变化,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消费者的自主权和话语权随之大大增强。于是,企业经营者逐渐发现:企业越来越难以了解消费者,也越来越无法准确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年,我观察的大部分企业,无论是否触网,都是流量思维,一边通过各种营销方式和手段,投入巨大的资源,去获取流量,获得新客户,一边又通过“漏斗型”的模型来筛选优质客户。假如有10万个新客户过来,几经筛选,剩下可能不到1万个。然后,为了继续发展,他们必须再次开始,到处找新客户并筛选老客户。这个基于传统商业模式的“漏斗型”的模型图,我们后续会再提到。
流量思维“漏斗型”模型
传统的营销打法和获客模型,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都跳不出“漏斗型”业态:一种典型的做法,是不断投入巨额市场费用,不断加大营销力度,不断地获得更多的流量入口,其目的是使最上层的漏斗开口不断地扩大,获得更多的潜在用户;另一种做法,是在对客户进行分析研究之后,进行有目的的用户运营,重复购买,在层层筛选的时候尽可能多地留存忠诚客户,这实际上是把漏斗的坡度变得更陡一些,让更多的用户留存下来,创造价值。
流量思维“漏斗型”模型——获取新用户
流量思维“漏斗型”模型——运维老用户
上面两种做法,一个是把重心放在新用户的获取上,另一个是把重心放在老用户的运维上。大多数企业会选择第一种做法,比较粗放,比较直接,评估效果也简单,就看转化率。不过,潜在的用户数量不可能无限扩张,当所有的企业都这样做的时候,流量必然成为稀缺资源,获客成本急剧上升。新用户如何获得是令老板们极为头痛的事情,很多时候成了流量黑洞,无论多少钱投进去,都不见效。
而针对老用户的运营维护,更看重精细化管理,要有耐心,要有数据意识,恐怕短期内不那么容易见效,该离开的用户还是会离开,忠诚度还是达不到预期,很多企业也是因为没有办法,才退而求其次,实在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和上百位零售商的交流来看,无论是新用户的获得,还是老用户的维系,跳不出这个漏斗型业态,大家对于转化率、留存率、复购率等指标,高一点或者低一点,早已习以为常,似乎就像人都会生老病死一样,这就是规律,甚至就是宿命。
当时,我就在想,能不能有什么好的办法,打破这个必然的宿命呢?
2010年,我去日本东京旅行,参访了几家日本零售企业,与不少零售商交流学习了几天时间。当时,就有个问题冒出来:如果从人口基数上看,中国13亿多人,日本才1亿多人,市场容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为什么日本零售行业却做得比我们好,拥有驰名世界的连锁品牌,还向我们输出连锁便利店模式(7-11)和品牌连锁店模式(优衣库、无印良品),在国内,学习日本零售经验的人不在少数,但始终感觉只学到表面(硬件)。
后来的好几年,每年我都会去日本四五回,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和思考日本零售的业态。在硬件和技术方面,我们早已经赶上甚至超过了日本,比如,在电商、物流和支付等环节,我们还是领先和超越他们的。我发现,我们厉害的是硬实力,而他们厉害的是软实力。他们对于用户关系的管理和研究非常深入,似乎还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制度和文化。比如,销售跟客户连接得很好,产品与服务跟客户也连接得很好,他们常常组织活动,让客户之间交流和连接。通过活动,自然而然地把老客户和新客户连接在一起,而且这种连接常常是自发的,去中心化的。企业可以鼓励和促进,避免压抑和控制,而从结果来看,企业在这种连接中是起点,也是核心内容,实实在在地受惠良多。
前几年,很多人提互联网的“下半场”,以及推进物联网的建议,我的脑海里就涌现出了“人联网”(2)的概念,这是一个人人互联的网络,是沉淀了社交关系的网络,更是拥有着信任关系的网络。在某种意义上,自媒体就是新闻信息在人联网上传播的一种表现。现在的微博、微信上的信息传播,依赖的就是人人相连的社交网络,你的每一次转发,都是用个人的形象和信任感去背书的。而且,这种传播是网状结构和去中心化的,信息的传播没有必然的规律可循,一篇好的文章,你在微博或朋友圈的每一次转发,看到的是你的粉丝或好友,其中一部分人继续转发,影响更多的粉丝或朋友,转发的时候可以加上自己的思考或评价,赋予个性化的新内容,每个人既是内容的消费者,也是内容的推荐者。一圈一圈地扩散开去,每一篇拥有优质内容的文章,能迅速获得十万+、百万+的阅读量,这都不是靠传统的“一对多”的中心化的传播逻辑,而是全新的“人联网”的扩散逻辑。
时代背景变化
内容信息在新的时代里有了新的传播逻辑,那产品信息呢?
当内容即广告、广告即内容得以实现的时候,只要简单地在内容后面加上产品的购买链接,就有可能实现产品信息在人联网上的传播,按照自媒体的逻辑扩散,因为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赋能,就能短时间内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和口碑效应。
我们认为,人联网对于现在零售业态的冲击力,完全不亚于互联网对传统零售的冲击,所有新的商业逻辑会渗透到零售行业的方方面面。这时候,每个具体的个体,既是商品的消费者,也是销售者,“消销合一”,这是在新零售时代更高级的零售形态。
依托于人际关系传播的媒体形态,我们称为自媒体(3);同样地,依托于人际关系传播的零售形态,我们称为自零售(4)。
在人联网的技术背景下,自零售要得以实现,用户数据战略(或称为“小数据战略”)是特别重要的路径,很有可能也是唯一的路径。我们要通过数据的科学管理来识别用户画像、挖掘用户需求和寻找超级用户,并驱动他们成为自零售人。
有了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并没有让我特别兴奋。直到2012年开始在一家年轻企业中将这些想法一一实践之后,我才对此深信不疑。
六年前,我受邀担任绿瘦健康产业集团首席顾问,跟绿瘦创始人皮涛涛先生和管理团队一起,把我的理论和想法付诸实践,也有幸见证了这家企业经营决策数据化的转变。经过大家努力,绿瘦从产品公司变成服务公司,再转型为数据公司,沉淀了超过1500万用户数据,支撑其销售额持续增长,五年翻了十倍。
通过数据管理平台的建构,绿瘦沉淀了所有用户的数据信息。其用户画像源自于与客户交互过程中积累的数据,可以精准知道用户的地域、性别、年龄、兴趣、健康状况、日常生活习惯和消费能力等,通过对用户数据分类和标签化,构建了丰满而细腻的数据模型。透过数据智能化,绿瘦一百多个产品得到重新组合,形成最有效的体重管理方案,而专业的顾问团队,通过数据智能化,为每一个用户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
通过重构用户关系,绿瘦有两个完全不同于传统企业的特征。一个是,决策者的思维发生了转变。我近距离观察发现,董事长做决策时的口头禅发生了变化:从“我认为”“我决定”变成“透过数据和客户反馈,我们应该这么做”,这是老板决策思维的升级。他所有的决策都从数据的客观支持出发,加上他的商业经验判断,做出一个理性的决策,而不是冲动的决策。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数据化管理已经渗透到绿瘦企业的每个部门,管理变得更科学。绿瘦的销售员工管理、营销推广费用管理、用户的分级分类、服务和产品体检管理等,全部以数据作为支撑。
如今,这家大健康细分行业(体重管理服务)的领头羊,已然成了一家真正的数据公司。在可预见的未来,依托数千万的用户数据,绿瘦将在体重管理领域打造一个全新的生态,皮涛涛先生或许也可以像当年的马云一样,“拿着望远镜都找不到对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