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外贸体制分析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历程
自1979年以来,我国外贸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逐渐从高度集中的、以行政管理为主的国家垄断外贸体制,向市场经济下的外贸体制转变。这种改革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
(1)初步探索阶段(1979—1987):高度集中的外贸垄断经营体制的打破在此期间,国家调整了对外贸易管理机构;部分下放外贸经营权;改革外贸计划管理体制,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取消外贸行政管理,加强海关、商检、外汇管理等与外贸有关的行政管理职能机构。这一阶段,外贸企业内部初步引入经济利益机制,获得初步的自主经营权,政企关系有了初步改变。
(2)全面实施阶段(1988—1993):从统负盈亏到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转变在此期间,国家在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全面实行外贸企业出口自负盈亏的改革,取消国家对外贸出口的财政补贴,从建立自负盈亏机制入手,使外贸逐步走上统一政策、平等竞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的轨道。此间,国家又进一步深化外贸企业内部机制的改革,推动外贸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切实贯彻《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和《对外经济贸易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实施办法》的精神,使外贸企业开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
(3)深化阶段(1994年至今)外贸间接调控体系初步形成。在此期间,国家强化了经济调控手段,主要有:改革汇率制度;强化外贸企业自负盈亏机制,取消各类外汇留成,同时实行银行结售汇制;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完善出口退税制度;成立国家进出口银行,实行有利于外贸出口发展的信贷政策;设立出口商品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支持新产品开发,促进产品更新换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造国有外经贸企业,积极推行股份制试点,推动企业开展一业为主、多种经营,走实业化、集团化、国际化、多元化道路;等等。
2.外贸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经过20多年外贸管理体制的渐进改革,我国的外贸管理体制在宏观上形成了计划与市场相结合,以市场调节为主的格局。关税和规范的非关税壁垒的作用逐步代替了行政管理,经济杠杆的作用有所加强。在微观方面,外贸部门引进了竞争机制;促进了企业从业务方向的专业化(专业外贸公司)向业务环节专业化方向的转变,实行代理制;在企业的产权明晰化方面,试行股份制,以强化企业的激励机制。我国外贸体制在宏观和微观方面的改革调动了外贸企业的积极性和活力,使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
外贸体制改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通过贸易改革竞争效应来实现的。根据盛斌(1996)的研究,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在中国广泛存在。分析中国1993年以来贸易改革所带来的竞争效应,通过研究9个具备垄断竞争型市场结构的部门发现,1993年以来贸易改革确实发挥其竞争效应:市场的垄断程度得到削弱、规模经济效应得到发挥、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大幅提高。
3.存在的问题
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所焕发出的参与国际分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经济利益的积极性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外贸易质和量上的发展是不容否认的。然而,由于改革的渐进性以及经济体制尚处于转变过程,现实对进一步改革提出了一些挑战和值得思考的问题。
(1)权利下放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有外贸企业放开经营之后,在引进竞争机制的同时,也降低了外贸企业的赢利水平,在企业制度没有配套改革之前,较低的利润率难以支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规模较大的国有外贸公司及其一系列机构;二是20多万家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竞争客户,促使利润率下降以及相互间出口价格的竞争,造成所谓“肥水外流”。
(2)推行代理制意味着外贸企业人员规模要相应加以调整。否则,代理条件下的外贸企业难以赢利,其中并非收入太少,而是各个环节的经营成本太高,加之外贸企业的相互竞争又加剧了利润率的下降,从而导致外贸代理制难以推行。
(3)股份制改革不到位。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我们进行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是强化外贸企业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运行机制,以使外贸企业成为真正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法人实体。但是,目前外贸企业的改制和重组,其主要目的却是从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这就意味着,在国有外贸企业的监督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等运行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完善的情况下,企业的股份制改革走了样。这为从根本上改革国有外贸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又增加了一道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