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夏商西周外交格局
一、夏代外交格局
1.夏代疆域
夏族的活动范围,据《史记》记载,“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这一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南中、西部和山西南部地区。夏朝直接统治的地区,是古代最早的华夏地区,这一地区生活的人们也是最早具有初步华夏集团意识的人群。夏代版图极盛时纵横千余里,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之一。
2.夏代外交格局
夏朝直接统治区之外,有方国与四夷围绕,甚至与夏族统治地区纵横交错。关于方国,资料记载:“方,国也”。甲骨文中则称方国为“多方”。因此,方国一般是指与夏朝有一定关系的部落与国家。方国与夏朝关系处于敌友之间,文化上也较为接近夏朝,夏朝强大时,它们向夏朝贡,衰弱时则游离于夏朝的控制之外。夏代的方国数量很多,包括有穷、有仍、有莘、有易、有鬲、有缗、有虞、过、寒、商、缯、亳、葛、斟灌、三朡、昆吾、韦、顾、涂山、防风、英、六巢。四夷则一般与夏朝处于敌对状态,是在生活方式、文化上与夏朝相异的地区,包括莱夷、九夷、獯鬻、三苗等。夏代四夷地区大致可以分为东部的“东夷集团”和南部的“苗蛮集团”。后世的西戎、北狄在夏代还未进入历史舞台。
夏朝与周边方国、四夷的关系构成了夏朝的外交基本格局。夏朝根据周边各地区与政治中心的远近,由内向外将不同的地区分为甸、侯、绥、要、荒五个等级,称为五服(见图1.1)。不同的等级对中央政府承担不同的政治责任和义务。《尚书•禹贡》对此记载:
图1.1 《禹贡》五服
五百里甸服:百里赋纳总,二百里纳铚,三百里纳秸服,四百里粟,五百里米。五百里侯服:百里采,二百里男邦,三百里诸侯。五百里绥服:三百里揆文教,二百里奋武卫。五百里要服:三百里夷,二百里蔡。五百里荒服:三百里蛮,二百里流。
五服制度以王城所在地为中心,从内到外可以划分为三个大圈:内圈是甸服,是王畿之地;中圈包括侯服和绥服,是大小诸侯所在地;外圈在最外边,包括要服和荒服。五服中的甸、侯、绥三个地区大致属于国内关系,要、荒两个地区属于外交范围。
夏代的五服制度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内华夏,外夷狄”的外交地缘差序格局,也开创了天下国家控制核心区之外边远地方的模式:虽不能直接统治,但也须对其施加影响。这既是一种强大客观物质力量自然产生的效应,也是一种早期华夏文明的自信。《诗经》对于夏代以来开创的大局面称颂说:“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外大国是疆,幅陨既长”。
二、商代外交格局
1.商代疆域
商朝起源于夏代的东部,其统治疆域在东部比夏代更有所扩展。商朝疆域范围为“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河北西南部和河南中北部即为其统治的中心区。盘庚(第二十商王)迁殷后,国势强大。武丁(第二十三商王)以前,商朝的疆域北至易水,南抵淮河,西至太行、伏牛山脉,东至海。武丁以后商朝疆域更为扩大,东北可能到达了辽宁,南抵江淮(湖北黄陂盘龙城即为归附商朝的一个方国),西北越过太行山进入山西。商朝最终成为古代东方的强大国家。《诗经》赞颂商朝疆域说:“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2.商代外交格局
随着商朝统治疆域的扩大,周边方国、四夷的数量也比夏代增多,商汤时期“诸侯八译而来者千八百国”。(1)商代各方国包括人方、虎方、越戏方、祭方、犬方、邢方、基方、龙方、辔方、方、羌方、土方、危方、鬼方、有熊氏、群舒。这些方国与商或敌对,或臣服。商代四夷包含淮夷、獯鬻、余无戎、燕京戎、翳徒戎、犬戎、肃慎、氐、羌、濮,商代常常对四夷地区发动征伐战争。《逸周书》曾记载商代伊尹曾作“四方献令”,内容显示了商朝众多的周边地区的名称:
伊尹受命,于是为四方令曰:“臣请正东,符娄、仇州、伊虑、沤深、十蛮、越沤,剪发文身,请令以鱼皮之鞞,乌鰂之酱,鲛鼥、利剑为献。正南,瓯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菌,请令以珠玑、玳瑁、象齿、文犀、翠羽、菌鹤、短狗为献。正西,昆仑、狗国、鬼亲、枳巳、阘耳、贯胸、雕题、离卿、漆齿,请令以丹青、白旄、纰罽、江历、龙角、神龟为献。正北,空同、大夏、莎车、姑他、旦略、豹胡、戎翟,匈奴、楼烦、月氏、孅犁、其龙、东胡,请令以橐驼、白玉、野马、騊駼、駃騠、良弓为献。”(2)
商朝与这些周边方国、四夷等政治组织的关系构成了商朝的外交基本格局。商朝继承了夏朝由内向外、由近及远制定亲疏关系的传统,将统治区域划分为内服、外服两类地区:“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3)内服是王畿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则为分封贵族的管辖地区兼及方国、四夷。商朝通过这种内、外服制(见图1.2),最终形成了《诗经》描写的“四海来假”的局面:“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4)
图1.2 商代内外服制
商朝直接统治区域之外有各类型政治行为体、各类种族部落,它们与商朝土地错处,这是早期国家内外地理格局的体现。中国早期国家扩张方式并非完全采取全面推进方式,有时采取沿水陆交通线的线状推进,导致核心区之外的直接统治区域并不是全面覆盖,其间有诸多瓯脱地带,也有众多未征服之地,以致形成在一片区域内敌我交叉渗透、交错分布的地理格局。
三、西周外交格局
1.西周疆域
周朝的龙兴之地为今陕西渭水流域。西周灭商后,其疆域据《左传》记载:“自夏以后稷,魏、骀、芮、岐、毕,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东土也;巴、濮、楚、邓,吾南土也;肃慎、燕、亳,吾北土也。”(5)这一段话明确谈到西周疆域范围包含了夏、商、周三代王朝的领土总和。当时西周疆土,北方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到达今甘肃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到山东半岛,南面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
周代的建立,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影响:“有周一代之事,其关系于中国者至深,中国若无周人,恐今日尚居草昧。盖中国一切宗教、典礼、政治、文艺,皆周人所创也。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之有希腊。”(6)
2.西周外交格局
西周时期,由于国家组织的进化和分封制的发展,方国这一政治单位逐渐消失。西周时期的四夷主要指与边疆诸侯国相邻的外国、外族。《礼记》中记载: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7)
具体而言,齐之东有莱夷,北有鄋瞒;晋之南有条戎,北有隗、狐氏、燕京戎、北戎、鬼方;宗周之西有陆浑戎,北有猃狁、太原、翟;江淮间有淮夷、虎方、群舒;楚之西南有濮与扬越;秦之西有羌;燕之东北有肃慎等。这些四夷有时向周朝朝贡,有时则入侵周朝的诸侯国。
西周与周边四夷的关系构成了西周的外交基本格局:“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京师,以绥四国。”(8)“中国”“京师”即是都城,周朝统治者以都城为中心,统治周边、四方的国家和人民,最终形成了西周所谓“四夷咸宾,无有远迩,毕献方物”(9)的局面。1962年陕西宝鸡出土一件西周早期的何尊,尊内铸有一百二十二字的铭文(见图1.3),铭文记载了周成王继承武王的遗训,“中国”两字作为词组,首次在何尊铭文中出现。
图1.3 何尊铭文
西周将统治疆域按照与王畿地区的远近划分为九个等级的“九服制”(见图1.4):
图1.4 《周礼》九服制
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10)
“九服制”最内圈为周王直辖地区王畿,中圈为侯、甸、男、采、卫属于诸侯国,外圈的蛮、夷、镇、藩则属于四夷地区。
另据记载,西周实行“六服制”:
邦畿方千里,其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岁一见,其贡祀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一见,其贡嫔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一见,其贡器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一见,其贡服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一见,其贡材物;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一见,其贡货物;九州之外,谓之蕃国,世一见,各以其所贵宝为挚。(11)
“六服制”中,王畿为内圈;中圈包括侯、甸、男、采、卫、要六个地区为九州地区;外圈为藩国,即四夷地区。
在《逸周书》中,又有周代实行比服、要服、荒服“三服制”的记载:
内台西面正北方,应侯、曹叔伯舅、中舅。比服次之,要服次之,荒服次之。西方东面正北方,伯父中子次之。方千里之内为比服,方二千里之内为要服,方三千里之内为荒服,是皆朝于内者。(12)
“九服制”“六服制”和“三服制”虽然是对西周划分统治内外疆域制度的不同记载,但它们呈现的统治原理和内外关系格局的内涵基本一致。夏代的五服制度、商代的内外服制度与周代的九服、六服和三服制度一样,既反映了当时中外格局一定程度的现实,也是时人对早期华夏与外部世界的构想、设计。这一构想体现了早期国家地居一隅无法了解外部世界的情况下,以己推人、由此及彼而想象出的中外形势地理图。随着以后中国王朝版图、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中国接触的真实世界也大幅增加,从秦汉开始,这种略带主观臆想的“畿服”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