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与毅力
我们的运动量真的减少了吗?前面已经讨论过这一说法,卡路里就是燃烧食物所释放的单位能量,摄入的能量没有作为能源完全消耗掉,就以脂肪的形式储存。那么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运动的作用是什么?运动会让人健康,不用做复杂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也能说明这一点。专家和营养学家也一致同意,规律运动会改善心脏和肌肉的功能,延长寿命。不过他们还未就需要多大运动量这一点达成一致。推荐运动量为每周90分钟到6小时足以让人出汗的中等强度运动。另一些专家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每天全速跑步或骑车几分钟就能让身体以为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慢走的好处更不确切,但肯定比什么运动都不做要强。
但运动并不仅仅是毅力的问题。几年前,我们分析了欧洲和澳大利亚两地双胞胎随机对照研究的数据,研究近4000对成人双胞胎的运动习惯。21岁之后,父母和家庭的影响开始减弱,每周愿不愿意做几次运动约70%是可遗传的——这也意味着它是高度基因性的。也就是说坚持运动对某些人来说要容易得多,他们比那些看电视体育节目都会头晕的人更能享受运动的过程。当然人们的想法和身体反应会变,可是起点可能很不一样。
和在填调查表回想吃了什么、是否抽烟喝酒一样,我们对自身运动习惯的回忆并不可靠,而且人们倾向于夸大运动量。为了消除这些影响,方法之一是使用活动监测器,一种将心率与探测到的活动关联起来的新型仪器。它能精确计算每日活动量,揭示出有多少人高估了它。观察结果表明个体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而且有些人即使休息时也会动来动去,这也会消耗能量。有些研究指出,坐不住的人不容易发胖,在老鼠体内发现的“活泼基因”也在人脑中发挥作用,那些坐不住的人比安静的人每天多消耗300千卡的热量。
我们用一款心跳活动监测仪来检测双胞胎受试,让他们佩戴腕带一星期,记录下脉搏和活动量。不出所料,人们自己估计的活动量70%是由基因决定的,不过意外的是反映实际能量消耗的测量指标中只有不到50%由基因决定,而闲坐这一项只有30%。这意味着对实际能量消耗来说,环境比基因的影响稍微大一些。
有些研究不关注运动量,而将久坐视为风险因素。不管你运动量有多大,久坐看电视或乘车的时间都是心脏病和死亡率的独立风险因素。英美两国的大型观察性研究表明,即便考虑了其他风险因子的影响后,每天看电视两小时仍会使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20%。
我父亲不看电视,但他一生都讨厌运动。在他成长的年代,人们认为运动对身体有害。他天生瘦弱,我祖母想尽办法,想让他长得强壮一些。我们小时候他会开玩笑地说:“年轻的时候我体重57千克,弱不禁风;现在我人到中年,体重76千克,还是弱不禁风。”他讨厌学校的家长体育活动日,总是找借口不参加。他有扁平足所以不能跑,平衡感很差所以不会溜冰滑雪或是骑车,他骨头太沉所以不会游泳。他说自己是不擅运动的犹太世家后代。
我们似乎忽略了,对健身和运动的热衷是最近才开始的,上世纪80年代,穿着酷似睡衣的跑步装的人会被当成怪物,受人嘲笑。美国马拉松始于1970年,当时只有137名选手参加;伦敦马拉松则始于1981年。而迄今为止,已经有85万人冲过了终点。到21世纪初参与健身或某项运动的人为数众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2014年,13%的英国成年人是健身房和运动中心的会员,还有很多人在公园进行户外锻炼,或者参加团体运动项目。50岁以上的英国人中,超过1/3的人经常打理花园。
英国健身产业每年产值近30亿英镑,而美国有510多万健身会员,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一产业的规模增长近20倍。很多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如果我们真的运动得越来越多,不是应该变瘦吗,怎么反而变胖了呢?——除非真实情况是,大部分人只是去健身房里看电视,躺在按摩浴缸里喝冰沙,心安理得地越来越胖。
那是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尽管休闲活动增加了,但现在的我们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生活方式越来越静了?因为机器的使用,工作中的体力劳动是减少了,但我们比以前更有可能在业余时间去做运动。不过如果工作中的运动量可以预防肥胖的话,为什么消耗了更多体力的蓝领总是比办公室白领胖一些呢?由于无法收集和比较过去几十年里准确的热量消耗数据,我们只能推测大概情况。
对生活在明尼苏达州的主妇群体的一项长期研究表明,现在大多数主妇的生活都变得更轻松舒适了,与看电视之类安静的活动相比,日常家务耗能出现了大的变化。较之于1965年,现在她们每天少消耗200千卡。但1981—2004年间,从荷兰收集的更详尽且更有代表性的调查数据显示,虽然这段时间里身体脂肪含量显著增加,但与预想不同,休闲活动的量也略微增加了。回顾80年代以来美国和欧洲的研究数据,会发现,和普遍看法相反,人们每天消耗的总能量(包括工作时)和以前相比并没有总体差异,体力活动强度也没有下降。
运动和体力劳动与骨骼和肌肉的强健程度密切相关,后者又与骨折发生率的变化有关,特别是影响1/3女性的髋关节骨折。上世纪80年代,我和几名同事研究了四十年里英美两国髋关节骨折率变化的准确数据发现,校正年龄和人口变化的影响后,美国的骨折率直到60年代中期一直大幅上升,而后开始下降。而英国的骨折率在50年代开始上升,80年代达到顶峰,而且从同事开展的进一步研究来看,之后就再没上升过。当时这样的结果对我们来说有些意外,但现在看来刚好与证据吻合。与人们普遍以为的相反,美国人的运动量至70年代后就没怎么变过,英国人的运动量80年代后也一直较为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