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未来的虎怕刺小孩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幼儿身体里,装了什么样的灵魂?

别再使用“坏孩子”这个字眼了!

你是“性善”还是“性恶”论者?不管是哪一种,面对孩子时,请先放下这种价值观,从科学的角度去看孩子的本质和潜能!

对于所有父母来说,宝宝都是天赐的礼物。那么柔软娇小的身躯,伴着一双仿佛洞彻世界的眼睛(其实是因为视神经尚未发育完成,要花很多时间聚焦,看得也不太清楚)。一开始宝宝就是吃喝拉撒睡,渐渐懂得了微笑,试图翻身,甚至发出宝宝音……这个时期,虽然宝宝不会讲话,但了解和沟通并不困难,父母能尽情享受宝宝的单纯和成长的喜悦。

然而,大概到一岁半、两岁之间,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猫狗嫌”。明明之前都很乖、很听话、很温和的宝宝,突然变得爱大哭大闹,难以沟通(通常也是从这一刻起,父母得花力气去听懂孩子的话,直到他们长大)。很多父母会有“我的宝宝怎么突然变坏了?”或是“我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他才变成这样?”的疑问。

人性本善VS.人性本恶?

从这些父母与幼儿的亲密互动中,因为挫折、困惑和不知所措,面对的又是不会解释自己、无法为自己负责的小孩子,我们幼教老师自然听到了各式“性善”和“性恶”说。很多父母设法从哲学和“人的本性”来解释自己和宝宝的互动是怎么一回事。他们跟我交谈时,从西方哲学中寻找各式各样的说法,亚当·斯密、卢梭、叔本华、黑格尔到霍布斯,搞得就像宝宝脑子里住了一个古老的灵魂,听从某一派的哲学一样。

主张“性善”论的父母相信幼儿出生时是“一张白纸”,教养好坏决定了幼儿的行为举止,因此当幼儿有些“大人认为不好”的行为时,父母便会反思是否是自己的教养方式有误,或是其他大人对待幼儿的方式出现问题,所以幼儿才会有这种反应。

主张“性恶”论的父母则认为幼儿天性自私,没有同理心,只要有机会就会设法逾矩。这些父母非常注意孩子的负面行为,认为幼儿需要很多的规范和管教,才可能把自己的手脚管好。他们未必会打孩子,但在言语之间,对于行为规范比较差的幼儿会有所抱怨,觉得这些孩子怎么会那么坏?而孩子如此不乖,为什么父母不好好管教?

换言之,前者认定孩子的负面行为来自于环境教养,孩子本质是好的,是环境和大人的影响才会让孩子变坏;另一类的父母则认定孩子本质自私,只想到自己,坏行为需要好的教养才能扭转。

从科学看人之初

不论站在哪一边都有其立论与可辩之处。然而,父母对于人类本质的评断方式,很容易主导其教养方式和态度。若父母过度依赖自身价值理念来教养孩子,却忽视幼儿发展的需求和能力,很容易对幼儿产生过高期待和不当评估。

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当然知道父母需要有一套看待幼儿的方式,也知道每位大人面对自己的宝宝时,有许多属于自己的挣扎、投射和自我成长的因素掺杂其中。从哲学角度来解释幼儿发展,对写小说或深思人性或许有些帮助,但是若想要真正了解孩子、给他们提供最适合的教养方式,就不是那么有效了。最好的方式,是放下所有先入为主的价值评判,去做客观描述和解释。

有趣的是,这个写出《希伯来圣经》(也就是《旧约圣经》)的犹太民族,虽然在经典中告知“杖罚”孩子的父母才是好父母。然而这些年来,我在教育现场碰到的却多是强调“尊重孩子本性”的“性善派”父母,跟我在故乡演讲及在线答疑碰到来求助的“性恶派”父母,形成强烈对比。以色列父母强调爱和包容,同样,在我的故乡,父母也是,但更强调纪律以及配合大人的生活。

不过,且让我们放下先入为主的价值观,回到初衷:人类宝宝是个“半成品”,在母亲子宫中尚未发育成熟就脱离母体,他们没办法自己进食、走路,比起其他生物,更依赖父母的照顾。此外,每一位宝宝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有些孩子就是睡得多,有些孩子就是吃得很少,有些孩子就是对光线敏感,还有些孩子就是缺乏触觉反应……

而孩子不同的气质和生理上对于环境刺激接受度的不同,常会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和反应,不见得跟情绪、意识有关。比如说,一个空间概念较弱的孩子,可能会常常打翻杯子或踢到东西,这种时候一直骂孩子或要孩子多加小心,基本上于事无补,只是发泄大人的情绪而已。

换一个角度,重新解读孩子

对于幼儿的情绪与行为表现,我们在幼儿园通常只做两件事,首先是客观描述,再就是通过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团体需要的评估,找出解决办法。例如:最近幼儿园有个一岁多的孩子会突然拿起玩具乱丢,因为大家坐得很靠近,常常会丢到其他孩子身上。

此时,如果我们和父母说:“这个孩子最近行为恶劣,会拿玩具丢其他孩子,常把其他孩子打哭,实在非常危险!”

主张“性恶”论的父母就会觉得自己孩子真的很坏,需要好好教导一番。

主张“性善”论的父母可能认为老师胡乱指责孩子,搞不好是因为其他孩子捉弄他,所以他才会反击。

从大人的角度看事情,已经有了属于大人的诠释与结论,这是我们最想避免的,因为结果往往带来无效沟通。此时,我们会和父母说:“这个孩子最近常把玩具拿起来后就丢出去,有时会打到其他孩子。”

再读一次,比较这两种说法的异同:


◎ 这个孩子最近行为恶劣,会拿玩具丢其他孩子,常把其他孩子打哭,实在非常危险!

◎ 这个孩子最近常把玩具拿起来后就丢出去,有时会打到其他孩子。


第二句话完全是客观描述,没有任何价值判断,这样一来,不管父母的主张是什么,都能开启讨论的空间。

一般父母的反应通常有些吃惊,但紧接着便会询问原因和思考解决办法。

一岁出头的孩子为什么会乱丢东西呢?从幼儿发展来说,那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部分。他们突然发现自己不只有能力把东西拿起来,还可以丢出去,而且丢出去的东西都会掉到地上,不会浮在天空。如同孩子刚学会走路时,很爱“趴趴走”,那么刚发现自己可以把东西丢出去的孩子,有什么理由不一直重复这个新技能?

当然,无论如何,大人总会阻止孩子乱丢东西,但因为对幼儿行为的诠释不同,阻止时所采取的态度就会不一样。

如果我们理解幼儿的“负面”行为其实只是发展的过程,不是故意使坏找麻烦,便能耐心而坚定地告诉他:不可以在人多的地方丢东西,不可以朝着有人的方向丢东西(团体和社交需求),因为危险。

不用怀疑,一岁多的孩子不会清楚“危险”是什么东西,但在幼儿园里,唯一会被幼教老师禁止的就是造成危险的行为。孩子听到“危险”两个字,会知道那是“被禁止的事”(而非“不对”或“不好”的事,孩子在这个年龄也没有能力了解那是什么意思)。

以色列幼教,允许孩子乱丢东西?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我,以色列幼教允许孩子在没有人的地方丢东西吗?我的答案是:是的。

以色列每个幼儿园的户外,都有个“乱丢区”,让孩子可以在不伤害到他人的状况下,把桌上、柜子里的东西都丢到地上,那是为了满足孩子每个阶段不同的生理或心情需求而设计的。小孩子是因为好奇和试验,大孩子则是为了发泄过多的精力或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感。孩子丢东西有时会砸到自己的脚,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孩子需要学习如何使用力气而不伤到自己。

而大人面对幼儿负面行为的反应,也会深刻影响幼儿对自己的认知。如果大人总是带着怒气指责幼儿不对、不好、不负责任(大人常常忘记,在法律上得满十八岁才算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人,要求七岁以下的孩子负起责任,有点莫名其妙),当幼儿被大人指称是个坏孩子,他就会觉得自己坏,自己一定有不好的地方,才会受到如此对待,进而渐渐内化,相信自己不够好、不够值得别人爱;反过来说,如果大人对幼儿负面行为的诠释,都是大人不好、环境不好、其他孩子不好,幼儿就学不会如何与其他人正常相处,甚至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不喜欢的事,那都是别人造成的。这二者都不是有效的、正向应对问题的做法。

因此,作为一名幼教老师,面对新入园孩子的父母的第一件工作,就是请他们放下对于幼儿的“善恶之分”的评判。“善恶”“好坏”都属于价值衡量、道德判断,是社会化后才出现的东西。对幼儿来说,只有好奇的、活动量大的、不需要很多睡眠的、手眼协调度不够的等这类客观事实。幼儿的负面行为多半反映出他们的不适应。所以这些年来,以色列教育体系和童书绘本,已经不再出现“坏孩子”这个词。使用这个词的学校老师,会被视为是专业度不足且充满偏见。

哲学讨论是属于大人的,在面对幼儿和孩子时,请摘下专属大人的眼镜,蹲下来用孩子的高度来看世界,也请大家别再用“坏孩子”这个词教训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