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
1. 王某原是一名鉴定人, 其刚刚办理完毕一件故意杀人案的鉴定工作, 马上就被调入同级人民法院工作。恰好其曾经办理过的那件故意杀人案被移送至该法院审判。王某所在庭的庭长认为王熟悉此案, 让其参与审理此案, 下列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 没有违背我国有关回避的规定
B. 王某可以回避, 也可以不回避
C. 王某应是回避的对象
D. 当事人如果申请王某回避, 法院可以让其回避
2.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是指 ( )
A. 有关人员因某种情况而不得参加某件具体案件处理工作的诉讼制度
B. 有关司法工作人员到场时, 闲杂人员必须退让避开的一种制度
C. 有关司法工作人员到场时,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退让避开的一种制度
D. 有关司法工作人员不得在某个地域任职的一种制度
3. 某区人民法院在审理宋某故意伤害 (重伤) 一案时, 被害人冯某提出, 该法院院长是被告人宋某的姨夫, 因此申请该院长在审判委员会讨论该案件时回避。对冯某的这一申请, 有权作出决定的主体是 ( )
A. 同级人民代表大会
B. 本院审判委员会
C. 同级检察委员会
D. 上一级人民法院
4. 根据有关规定, 当事人申请审判人员回避的:( )
A. 应当在开庭之前提出
B. 可以不提出理由
C. 应当以书面提出
D. 可以以口头方式提出
5. 万某是一起诈骗案的被害人, 在该案的侦查阶段,万某申请某侦查人员回避, 但被驳回, 对此, 万某可以 ( )
A. 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B. 向作出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一次
C. 向人民检察院申请复议一次
D. 向人民法院申诉
6. 庭审过程中, 被告人赵某指出, 公诉人的书记员李某曾在侦查阶段担任鉴定人, 并据此要求李某回避。对于赵某的回避申请,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司考2007. 2. 34)
A. 法庭应以不属于法定回避情形为由当庭驳回
B. 法庭应以符合法庭回避情形为由当庭做出回避决定
C. 李某应否回避需提交法院院长决定
D. 李某应否回避需提交检察院检察长决定
7. 在一起公诉案件开庭审理过程中, 被告人以“公诉人发表的都是对我不利的意见, 法院听了之后肯定会从重判处”为由, 在法庭辩论阶段申请出庭的公诉人回避, 对该回避申请, 审判长应当如何处理?( )
A. 宣布休庭, 向院长请示
B. 宣布休庭, 向检察长汇报
C. 由法庭当庭驳回, 不允许申请复议
D. 由法庭当庭驳回, 但允许申请复议
8. 甲某为报复某县人民法院审判员乙某, 绑架了乙某不满5岁的女儿丙, 丙的母亲丁向县公安局控告甲某有绑架嫌疑, 公安局立案侦查。甲某的妻子戊向公安局反映甲在案发后突然去某地, 公安局根据这一线索侦破了此案。对于此案, 下列各项观点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 )
A. 甲某、乙某是本案当事人, 其他人可作为诉讼参与人
B. 如果某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那么乙应当自行回避
C. 如果某县人民法院审理此案, 那么乙可以不回避, 因为是甲蓄谋报复乙
D. 甲某是被告人, 乙和丁是被害人, 戊是本案证人
9. 刘某担任盗窃案被告人王某一案的辩护律师。按照我国法律, 在诉讼过程中, 刘某不享有 ( )
A. 申请回避权
B. 拒绝辩护权
C. 申请延期审理权
D. 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权
10. 担任过本案侦查员、检察员、审判员以及充当过本案证人、辩护人的 ( )
A. 可以担任本案鉴定人
B. 不能担任本案鉴定人
C. 有时可以担任鉴定人
D. 有权担任本案鉴定人
11. 对人民法院书记员的回避, 有权作出决定的人员是 ( )
A. 审判长
B. 本院院长
C. 审判人员
D. 本庭庭长
12. 赵某涉嫌报复陷害罪被检察机关立案侦查, 在侦查即将终结时, 赵某得知负责办理该案的侦查人员蔡某是被害人的胞兄, 遂申请其回避。检察长经审查作出了蔡某回避的决定。对于蔡某在侦查阶段收集的证据,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 (司考2008. 2. 25)
A. 应当排除, 不得用作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B. 由检察机关侦查部门负责人根据情况决定
C. 由检察委员会或者检察长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D. 在审判时, 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作出裁判
13. 甲涉嫌刑讯逼供罪被立案侦查。甲以该案侦查人员王某与被害人存在近亲属关系为由, 提出回避申请。对此, 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 (司考2010. 2. 21)
A. 王某可以口头提出自行回避的申请
B. 作出回避决定以前, 王某不能停止案件的侦查工作
C. 王某的回避由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
D. 如甲的回避申请被驳回, 甲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14. 郭某 ( 16 岁) 与罗某发生争执, 被打成轻伤,遂向法院提起自诉。法庭审理中, 罗某提出, 审判员李某曾在开庭前违反规定与自诉人父亲及姐姐会见, 要求李某回避, 但郭某父亲及姐姐均否认此事。法院院长经过审查作出李某回避的决定。下列何人有权要求对回避决定进行复议? ( ) (司考2011. 2. 24)
A. 郭某
B. 郭某父亲
C. 郭某姐姐
D. 李某
15. 齐某在A市B区利用网络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宣称刘某系当地黑社会组织“大哥”, A市中级法院院长王某为其“保护伞”。刘某以齐某诽谤为由, 向B区法院提起自诉。关于本案处理, 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司考2017. 2. 24)
A. B区法院可以该案涉及王某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B. 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应请求上级法院指定管辖
C. B区法院受理该案后, 王某应自行回避
D. 齐某可申请A市中级法院及其下辖的所有基层法院法官整体回避
二、多项选择题
1. 适用回避制度的诉讼参与人有 ( )
A. 证人
B. 辩护人
C. 鉴定人
D. 翻译人员
2.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和有关的司法解释,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种类有 ( )
A. 自行回避
B. 申请回避
C. 指令回避
D. 无因回避
3. 下列人员中, 有申请回避权的是 ( )
A. 被害人
B. 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
C. 被告人
D. 未成年被告人的父母
4. 申请回避的方式是 ( )
A. 可以以口头方式
B. 可以以书面方式
C. 应当以口头方式
D. 应当以书面方式
5. 除办理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外,同样适用回避制度的人员还包括 ( )。
A. 法庭的书记员
B. 人民检察院的书记员
C. 证人
D. 鉴定人
6. 林某盗版销售著名作家黄某的小说涉嫌侵犯著作权罪, 经一审和二审后, 二审法院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法院重新审判。关于该案的回避, 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司考2014. 2. 67)
A. 一审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甲系林某辩护人妻子的弟弟, 黄某的代理律师可申请其回避
B. 一审书记员乙系林某的表弟而未回避, 二审法院可以此为由裁定发回原审法院重审
C. 一审合议庭审判长丙系黄某的忠实读者, 应当回避
D. 丁系二审合议庭成员, 如果林某对一审法院重新审判作出的裁判不服再次上诉至二审法院,丁应当自行回避
7. 回避制度适用的检察人员包括 ( )
A. 直接负责本案审查批捕的检察员
B. 直接负责本案的审查决定起诉的检察员
C. 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检察长
D. 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检察委员会成员
8. 回避制度适用的审判人员包括 ( )
A. 直接负责审判本案的审判员
B. 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院长
C. 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庭长
D. 对本案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审判委员会成员
9.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委员会, 有权决定下列哪些人员回避 ( )
A. 本检察院的检察长
B. 本检察院的检察人员
C. 同级法院的院长
D. 同级公安机关负责人
10. 未成年人小付涉嫌故意伤害袁某, 袁某向法院提起自诉。小付的父亲委托律师黄某担任辩护人,袁某委托其在法学院上学的儿子担任诉讼代理人。本案中, 下列哪些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 ) (司考2015. 2. 68)
A. 黄某
B. 袁某
C. 袁某的儿子
D. 小付的父亲
三、名词解释
1. 自行回避
2. 申请回避
3. 指令回避
4. 有因回避
5. 无因回避
四、简答题
1. 简述刑事诉讼法回避的基本情形。 ( 2017年华东政法大学考研真题)
2. 简述被申请回避的人员范围。
五、论述题
试论述回避制度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
1. 甲男系大桥村农民, 25岁, 于2000年进城在工地上当小工赚钱。干活儿当中, 与工地外摆摊卖早餐的乙女慢慢熟识了。甲男自称来自河南省, 虽家在农村, 但家里承包有几百亩果园, 自己在那儿也开设有工厂, 工人有三百多人。乙女便求甲男为其找一份工作。甲男答应了。乙女未告诉家里人, 第二天便收拾行李与甲男上了火车。后甲男将乙女带至自己住处, 强行奸污乙女多次。后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 将甲男抓获, 并将乙女解救出来。法院在审理此案过程中, 甲男提出申请, 要求审判员丙回避, 理由是丙与乙女都是一个城里的人, 丙肯定会在审案过程中偏向乙女。甲男的回避申请被审判长当庭驳回。经查, 乙女与丙素不相识。问:
(1) 甲男提出的回避理由是否充分?
(2) 审判员丙的回避应由谁决定?
2. 胡某故意伤害范某一案, 由某县公安局负责侦查,胡某在第一次被讯问后, 发现负责本案侦查的侦查员代某是自己伤害范某的现场目击者, 于是胡某提出申请, 要求代某回避。但代某表示自己一定会公正处理案件, 因此坚决不回避。后此案被起诉到人民法院, 在开庭审理前, 范某的诉讼代理人张某请该案合议庭审判员雷某到饭店吃饭,边吃边向雷某介绍案情。开庭审理时, 胡某以此为由申请雷某回避。审判长以该理由不合法当庭驳回了胡某的申请。
问:
(1) 代某是否应当回避? 为什么?
(2) 代某是否应当回避的决定应由谁作出? 回避决定作出前, 代某是否应当停止本案的侦查工作?为什么?
(3) 胡某申请雷某回避的理由是否符合法定情形?
(4) 审判长有无权力当庭驳回胡某的回避申请?
(5) 胡某如不服驳回申请的决定, 可否申请复议?
(6) 胡某提出申请后, 法院作出决定前, 雷某是否应当暂停对本案的审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