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指挥与战术二级学科理论体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机器时期的指挥与战术

机器时期始自公元20世纪上半叶,机器大工业迅猛发展,以机器制造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兵器大量涌现,尤其是线膛式火炮、迫击炮、轰炸机等大威力火器的出现,使军队的火力强度猛增。人们开始在战斗中探索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战术,逐渐产生了集群式散兵指挥与战术和梯次式快速集群指挥与战术。随着飞机、坦克、无线电、工程机械等兵器的大量使用,产生了空军、装甲兵、通信兵、工程兵等新型军兵种。诸军兵种的日益增多,迫使指挥员不得不考虑各军兵种的使用问题。在诸军兵种的反复使用和不断磨合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产生了诸军兵种合同指挥与战术,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许多国家先后总结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作战经验,颁发了一批新的战斗条例、条令,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合同指挥与战术和军种指挥与战术、兵种指挥与战术的内容。

一、集群式散兵指挥与战术和梯次快速集群指挥与战术

(一)集群式散兵指挥与战术

连发式速射火器的出现,线膛火炮及迫击炮、轰炸机等的大量运用,及后来的轰炸机用于战场,使军队的火力趋向多元化。战斗中,如果再采用密集的线式战术或散兵与纵队相结合的战术,均会遭到重大的伤亡。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初始阶段,法军到战争的第10天,就伤亡了30万人;德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伤亡了25万人。在这样惨重的伤亡面前,人们开始反思所惯常采用的线式战术或散兵与纵队相结合的战术,逐渐转变了重视进攻轻视防御的指挥与战术观念。梯次式防御战术随之出现。所谓梯次式防御阵地,就是由数道堑壕线组成并有交通壕连接的有较大纵深的防御阵地。为此,集中和疏开就成了突破能否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为了解决这一矛盾,“火力集中、人员分散”的原则就逐渐产生和形成。

(二)梯次快速集群指挥与战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实践中,机器制造技术的发展使坦克、飞机的技术性能日臻完善,受战略速决思想的影响,德军首先创造了适应坦克、飞机的战术,取得了成功,这种指挥与战术就是梯次快速集群指挥与战术,它发挥坦克的快速机动能力,使之快速突破敌坚硬的防御外壳。若要有效贯穿敌大纵深的防御阵地,就必须将兵力、兵器作纵深梯次的配置,形成多个连续的“打击拳头”。纵深梯次的快速集群战术从结构上和性质上改变了指挥与战术的内在本质,从而成为指挥与战术史上的一次飞跃。梯次快速集群的主要包括:坦克集群、航空兵集群和摩托化步兵集群。坦克集群用于实施突破,并迅速向敌纵深腹地机动,阻止其纵深防御阵地的建立;航空兵集群主要是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护送坦克集群向深远纵深进攻,同时阻止敌纵深预备队开进和瘫痪其后勤补给系统;摩托化步兵集群主要用于扩大坦克集群的战果,合围并歼灭敌人的重兵集团,巩固后方地域,这是整个军队的坚强后盾。

二、合同指挥与战术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合同指挥与战术的产生和发展,其主要观点和基本内容大体相同。

(一)合同指挥与战术的产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各种速射火器、飞机、坦克、汽车、有线电话、无线电报机纷纷出现,空军指挥与战术、装甲兵指挥与战术和工兵指挥与战术等相继诞生。使进攻者惯用的机动式进攻指挥与战术严重受挫,迫其不得不从防御阵地上打开缺口,于是突破就成了进攻指挥与战术的重要问题。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进攻者由于没有预计到对方可能在绵亘的正面上组织防御,仍以步兵实施正面突击、翼侧迂回的机动进攻,结果致使步兵损失惨重,无法突破对方纵深并不算很大的阵地防御。实践表明,随着武器的发展,依靠单一步兵已很难取得战斗的胜利,只有把各兵种的战斗力量协调一致地组织起来,进攻时才能突破敌人的防御阵地,防御时才能守住阵地。在步炮协同的基础上,由多兵种一起参加的战斗日渐增多。如1917年11月20日,英军在法国北部的康布雷镇发起了一次进攻,以一个集团军的兵力在12公里的突击地段上集中了1000多门火炮,324辆坦克以及一些飞机。攻击前,坦克涂上迷彩的,飞机于敌上空盘旋施放噪音掩护,坦克进入阵前阵地,攻击后,以2/3的炮兵火力袭击敌炮兵阵地,以1/3的炮兵火力实施渐进弹幕射击,弹幕之后即是冲击的坦克,坦克之后紧跟单行的步兵小纵队,小纵队之后就是连一级的战斗群,形成步、坦、炮的合力,向德军阵地冲地冲击;突破后,航空兵攻击德军纵深步兵群,炮兵以火力支援步、坦连续冲击,激战10小时突入德军阵地纵深10公里,圆满地实现了战术突破。这次战斗标志着合同指挥与战术的诞生。

(二)合同指挥与战术的发展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随着火炮、坦克、飞机等机械化兵器的改进和大量运用,加之新的兵种如空降兵的出现,使得军兵种战术进一步完善,合同战术也得到了发展。主要表现为:在战斗的方向上集中使用诸军兵种的兵力、兵器,建立纵深、梯次交错的战斗部署,以步兵、坦克兵为主组织协同动作,无线电通信广泛用于战斗指挥。进攻战斗时,用航空兵直接支援地面战斗行动,坦克兵集中使用于主要攻击方向并担任突击任务,有时空降兵在敌方纵深实施空降,来配合地面的进攻或海上登陆,使进攻战斗表现出规模大、速度快、突然性强等新特点。如1944年6月,美、英军在诺曼底的空降作战,使用运输机2400架,滑翔机1100余架,空降了3.5万余人,有效地配合了登陆作战行动。防御战斗中,防御阵地的纵深明显增大。阵地编成增加了前进阵地、斜切阵地、中间阵地和防坦克支撑点、防坦克枢纽部、防坦克地域;防御部署除编组炮兵群、防坦克预备队外,还编有高射炮兵群、坦克预备队、快速障碍设置队、工兵预备队;火力配系以炮兵和机枪火力为基础,并编有坦克火力和航空兵火力;障碍物配系中,还增设了防坦克障碍物;战斗行动更加强调广泛地实施兵力、火力机动,进一步完善了防空、防坦克、防空降和防化学武器等新的指挥与战术手段,大大增强了防御的积极性和稳定性。

三、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合同指挥与战术理论的全面发展

军事科学院研究生系列教材《战术学教程》[4]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合同指挥与战术理论的奠基时期。随着新式兵器和新型兵种如装甲兵、防化兵的产生,航空兵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兵种;工程兵分工越来越细,可实施工事、道路、桥梁、渡口修筑及重要目标的伪装;通信兵提高了对军队指挥的保障能力;炮兵数量急剧增加增添了高射炮兵和反坦克炮兵等等,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兵种协同使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合同指挥与战术理论应运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施米尔乐夫根据本国1929年颁布的野战条令,著述了《合同战术》[5],刘伯承同志给此书以这样的评价:“无论是第一部概论,或是第二部战斗,特别第一部概论,作了有系统的极精粹的一般理论的述要”。这本书的出现使合同指挥与战术理论化、系统化,从而成为合同指挥与战术形成的重要理论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由于新技术兵器特别是飞机、坦克等的发展和在战场上的使用,军兵种建设不断发展和完善,世界各国军事学术理论研究异常活跃。苏联军事学术界于20世纪20年代正式将军事学术划分为战略、战役和指挥与战术三个学科,其战役法的形成,使战术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任务更加明确,学科内容更加清晰,20世纪30年代,随着陆军火力威力、机械化、摩托化程度提高,部队突击力、快速机动力空前加强,经过实验和论证,首次将这一理论正式写入《大纵深战斗守则》等条令中,大纵深战斗的实质,是对敌防御战术地幅的全纵深密集使用各种兵力、兵器,以便围歼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