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飞 人才资源决定生存空间
决定一个国家贫富强弱的根本因素是人才资源。使用自然资源会伴随一定的污染,而开发人才资源只会降低污染。一个国家面积不论大小,资源不论多少,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
决定一个国家贫富强弱的根本因素是什么呢?一言蔽之谓,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动力资源,因为人的智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人才资源是第一战略资源,因为争夺人才历来是各种竞争中的主战场;人才资源是第一优质资源,因为自然资源可能被用尽,而人才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使用自然资源会伴随一定的污染,而开发人才资源只会降低污染。德国的自然资源不算丰富,“二战”后满目疮痍,许多城市成为一片废墟。然而战后西德仅用了十多年就使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大国。东德在比西德更困难的条件下,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也跻身世界十大工业强国之列,德意志民族在二战失败后又一次实现了新的崛起。
奥妙是何?实施了人才立国战略!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却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坚决彻底地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8月12日亲自签署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到19世纪60年代,德国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和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1911年,德国还创建了“威廉皇帝科学促进协会”,为杰出学者提供专门从事研究工作的机会。
法国科学家帕舍尔认为,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是在“科学上失败了”,他说:“德国增设大学,在大学之间培植有益的竞争心理,对大学教授和博士很尊敬,并给予荣誉,设立宽敞的实验室,并配备精良的实验仪器。而法国只顾革命,沉醉于理想政体的无益争论之中,对高等教育的设施也只是给予偶尔的注意。”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当时的德国历史学家莫姆森也曾意味深长地说过:“我们这个国家曾一度是军事强国,又是才智强国。要注意,别让才智在这个国家消失,只剩下一个纯军事国家。”
因此,战争摧毁了德国的物质设施,但无法夺去德国人的智力。战后的西德把科技和教育当作人类社会“进步的中枢神经”。在科技研究方面,西德20世纪60年代科技研究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5%,为西方国家之冠。进入80年代,用于科学研究与开发的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高居各国之首。重视引进外国的先进科学技术,是西方国家中最大的专利许可进口国之一。原来的8年制义务教育改为9年制和10年制中学义务教育,特点是培养研究人才和实用人才并重。表现在小学毕业后分流到三种不同类型学校:文科学校,毕业后一般都可升入大学深造;实科学校,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成为工业企业的技术员、地方行政机构的中级职员、商店经理;普通中学,毕业后一般到工厂企业当学徒工、手工业者和事务员,也可以上各种职业学校深造。小学毕业后升入上述三类学校的比例分别为20%、18%和62%。
二战后,德国的领土依然如故,也没进行对外扩张,然而凭借百余年来科教兴国政策的巨大效应,仰仗国民整体的高素质和林林总总的人才,在一片废墟上再一次把德国推到了世界强国的行列。
刘禹锡《陋室铭》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每个国家面积不论大小,资源不论多少,人才兴则国家兴,人才强则国家强。一个“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民族有了先进的制度和理念,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那种不去致力于经营人才资源,却去明火执仗劫取别人自然资源的侵略行为,注定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