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反应
本章主要讲述了刺探情况的谋略,就是利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从反面达到正面的方法。
反应第一
古之大化者[1],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覆以验来[2];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3]。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4]。
言有象,事有比[5]。其有象比,以观其次[6]。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7]。以无形求有声[8],其钓语[9]合事,得人实也。
若犹张置网[10]而取兽也,多张其会[11]而司之。道合其事[12],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13]。常持其网驱之[14]。其言无比,乃为之变[15]。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16]。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17]。
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18]。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19]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20]。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21]。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22]。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23]。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24]。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25]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26];喜怒由此,以见其式。
【译文】
古代教化众生的圣人,是同无形无影的天地一起产生的。回首观看过去,返回来验证未来;回首考察历史,返回来了解认识现在;回首了解知道对方,返回以后认识自己。
动静、虚实的道理,如果与现在的情形不符合,那么就要返回到古代的历史中去寻求答案。对事情的考察,要返回过去,再来验证现在。这是圣人的思考方法,对事物不可不详细审察。
别人的讲话为动,自己的沉默为静。因此根据对方的话探知他的主张、意图,假如发现他的言辞有不合理、前后矛盾的地方,马上反问他而探求其真意,对方的反应必然出现。
言语有法相,事情有类比,既然有法相和类比,就可以从对方的谈话中了解法相和类比,然后才可以观察其他的东西。所谓象是指言谈中某类事物的象征。比是指比照言辞中的同类事物,是借助无形的道来求得有声的言论。引诱对方说话,把对方所说的话与做的事相对照,就能了解对方的真实情况。
这种情况就好像张网捕捉野兽一样,尤其要在野兽密集的地方多张网等候。一旦引导方法得当,对方必然会吐露真情,这种用语言诱导的方法也是一张“钓人之网”。
可以用这种钓人的网去引诱对方谈话。假如对方有所察觉而不再说真话,就要改变方法。做出某些表象而用语言去打动他,去迎合他的心意,从而了解他的真情,控制住他。自己又回去检查自己,对方一定会再来,所说的话有了法相和类比,因此就有了基础。
如此多次重复它,因袭它,反复验证它,再三审察不使谬妄存在,那么任何事物的真实情况都可以从对方言辞中察知。
圣人用不同的方法诱导愚者和智者,所得到的任何事情全是真实可靠的。善于从反面观察判断的人,能够通过运用变化来探得事物的真实面目。如果所运用的变通方法得当,那么就能掌握事物而加以审察。不能明察对方真情,得到的情形就不真实,就不能明了对方的真实意图,基础就不稳定。
因此,一定要用手法使对方言辞中的法象、类比信息改变,而后顺着他的变换言辞去反问他,让他回答,然后静默地看对方的反应并加以分析。在谈论中,要想听对方讲话,自己反倒要保持沉默;想要使对方张口讲,自己就要收敛闭口不语;想要升高,反而要先使自己低下;要想从对方那里得到好处,自己反而要先给予对方一些实惠;想要打开对方心扉,就要自己先设表象比对去引动对方,待他情志启动,想要发表意见时,便认真去体会对方的言辞。主张相同就会彼此呼应,道理真实就会彼此接受。谈话中,或者从这件事谈起,或者从那件事谈起;所谈之事可以是侍奉君主的事,也可以是教化百姓的事。
在这些谈论中,要辨别真伪,分析了解性质同异,分辨真情与欺诈。一个人的言谈举止,都会流露出一定的感情,喜、怒、哀、乐也都以一定的形式显示出来。这一切都是考察他人的依据。
【感悟】
要想彻底了解一个人,就要从这个人的过去进行考察,进而探测他未来的发展倾向。其次,要从这个人的正反面去衡量。用言语和事物去刺激他,以探求他的反应和真实意图。
【故事】
力行改革的齐相
邹忌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齐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睢宁县古邳镇境内),号成侯。后又事宣王。邹忌辅佐齐威王,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使齐国一跃而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他才智非凡,功勋卓著,为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公元前357年,齐威王即位。齐威王继位之初,不理朝政,沉湎酒色,把国政搞得一团糟,致使齐国国力十分衰弱。齐国屡遭三晋侵犯,甚至连弱小的鲁国和卫国也不把齐国放在眼里。邹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直想找机会劝谏国君奋发有为,富国安民。他先是以精湛的琴艺受到了威王的赏识,作为乐师被留在宫中,然后以琴道作喻,成功地劝说威王痛改前非,努力振作起来。他认为,国君好比琴上的大弦,弹起来“浊以春温”;国相好比琴上的小弦,弹起来“廉折以清”;国家的政令好比弹琴的动作,“攫之深”而“释之舒”。大弦小弦五音协调有序,才能弹出悦耳的琴音;君臣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左右配合,上下沟通,才能保证国家政令的畅通。威王对邹忌的一番论述十分赞赏,三个月就破格提拔他做了国相。
邹忌由乐师一下子升任了国相,在齐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曾经用隐语劝说过威王一鸣惊人的稷下先生淳于髡,听到这个消息坐不住了,他出于对齐国利益的关心,便急急忙忙跑去见邹忌这位新上任的国相。淳于髡见到邹忌后,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切入话题,而是用五个隐语对邹忌进行了试探。淳于髡说:
“侍奉国君能周到无误,你的身名就能兴盛;如果稍有不周或失误,身名都要毁灭。”邹忌说:“谨遵指教,我要把您的话谨记在心。”淳于髡说:“用猪油涂抹棘木车轴,是为了使它润滑,然而,如果轴孔是方形的就无法转动。”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小心地在国君左右侍奉。”淳于髡说:“拿胶粘用久了的弓干,是为了将它们黏合在一起,然而胶不可能把缝隙完全合起来。”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使自己依附于万民。”淳于髡说:“狐皮袄即使破了,也不能用黄狗皮去补。”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小心地挑选君子,不让小人混杂在其中。”淳于髡说:“大车如果不校正,就不能正常载重;琴瑟不把弦调好,就不能使五音和谐。”邹忌说:“谨受指教,我要认真制定法律并监督奸猾的官吏。”淳于髡对邹忌的回答十分满意,认为邹忌完全可以胜任相国的职务。邹忌在答话中提纲挈领地阐述了自己的施政纲领,如维护和加强国君的权威,实行中央集权,弥合君民之间的矛盾,重用人才,严格执法,整顿吏治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邹忌依法治国的主张。
邹忌升任齐国国相后,进行了一系列社会经济改革,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了富民强国的目标,使齐国强于诸侯。齐威王对邹忌十分信任和赏识,一年之后就把邹忌封于下邳,号为成侯。
在整顿吏治方面,邹忌协助齐威王做了大量工作。他赏罚严明,注重调查,很快使齐国的吏治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最典型的事例当属齐威王赏即墨大夫、烹阿城大夫的故事。即墨大夫治理即墨,由于工作勤勉,不喜欢阿谀奉承,所以一些人天天在齐威王面前说他的坏话。久而久之,齐威王对即墨大夫印象很差。在邹忌的劝说下,威王没有听信一面之词,而是暗中派人到即墨进行了周密的调查。通过调查,得知那里田野得到开发,百姓生活富足,官府里没有积压的公事,齐国的东方因而得到安宁,从而证实了即墨大夫是个政绩卓著的清官。于是,齐威王封给他一万户食邑。而阿城大夫治理阿城,虽然朝廷里赞扬他的话每天都能听到,可是威王派人到阿城视察,却发现那里田野荒芜,百姓贫苦。原来是阿城大夫用财物贿赂了威王的左右,来求得赞扬。于是威王当天就烹杀了阿城大夫,并把左右曾经吹捧过他的人也都一起烹杀了。齐国全国震惊,官吏们人人都不敢文过饰非,努力表现出他们的忠诚,从而使齐国得到了很好的治理。诸侯听到这个故事以后,不敢对齐国用兵有20多年。
在举荐人才方面,邹忌唯才是举,大量提拔选用有才干的人出来为国家效力。他推荐田居子去守西河,结果使秦国、魏国不敢东进;他推荐田解子守南城,楚国人就吓得赶紧来齐国朝贡;他推荐黔涿子去守具州,燕国人、赵国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他派田种首子去治理即墨,结果政治清明,人民安定;他让北郭刁勃子担任大士的官职,齐国就出现了团结和谐、繁荣稳定的社会局面。由于邹忌知人善任,能使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再加上齐威王一向以人才为宝,所以齐国的国力日盛。
在广开言路方面,邹忌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劝谏威王,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海纳百川,虚怀若谷,广泛听取臣下和普通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在《战国策》里,记载着一则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脍炙人口,传为千古美谈。故事里面说邹忌身高8尺以上,体形容貌俊美。有一天早上,他穿着礼服戴上帽子对着镜子细看,问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徐公谁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太自信,就再问他的侍妾:“我跟徐公哪个美?”侍妾说:“徐公哪能赶得上您美啊!”第二天,客人从外边来,一块儿坐着说话,又问客人说:“我跟徐公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明明自己不如徐公美,可周围的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美,邹忌从这件事上悟出了治国的道理,那就是如果一个君主只是听左右的进言而不广开言路,广采博收,往往就会得不到事实的真相。于是他进朝廷见齐威王,说:“臣子确实不如徐公美,臣子的妻偏爱臣子,臣子的妾怕臣子,臣子的客人想对臣子有所求,都说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120座城邑,国王的后宫嫔妃左右亲信,没一个不偏爱王;满朝大臣,没一个不怕王的;一国之内,没一个不有求于王的。从这点看来,国王看清真相就很严重了!”齐威王说:“说得好。”就发布命令:“当官的、当差的、当老百姓的,能当面指责我过错的,得上等奖;呈上书信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能在公共场所指出我过错并传到我耳中的,得下等奖。”命令刚发下时,臣子和百姓们都争先恐后地上朝进谏,从宫门到殿堂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经常有人断断续续地来进谏。一年以后,大家即使想说,也没什么可以向威王提的了。燕国、赵国、韩国、魏国听到这件事,都来朝拜齐威王。这就是所谓“战胜敌国于朝廷之内”。正是因为齐威王在邹忌的劝说下,能胸怀宽广,兼容并蓄,齐国才令顺民心,国力大增,一举成为战国初期最强盛的国家。
一分为二地说,邹忌这个人在政治上确实很有才干,但在人格上却有些致命的缺陷,相比起齐国先贤管仲和晏子来说,他显得嫉妒成性,心胸狭窄,缺乏容人的度量。邹忌与大将田忌关系不好,按理说应该在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下,通过正常渠道解决两个人的矛盾,甚至应该互相包容,彼此理解。可邹忌没有这样做,而是利用种种不光彩的手段,欲置田忌于死地而后快。他采用了小人公孙阅的计策,阴谋除掉田忌。先是怂恿齐威王让田忌领兵去攻打当时的强国魏国,如果战胜有功,就去抢功,说自己的计谋正确;如果打不胜,就让田忌去白白送死或者回来治他的罪。可这条计策没有成功,大将田忌在著名军事家孙膑的帮助下南攻襄陵,救援邯郸,并取得了桂陵之战的胜利。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因功获得了齐威王的更大信任。一计不成,公孙阅和邹忌又生一计。他们让人假扮田忌的仆从,拿着10斤黄金到街上去找人占卜,到处宣扬占卜的目的是“田忌想要做国君,想找人算算,是吉利还是不吉利?”当问卜的人一走,就派人逮捕为他占卜的先生,押着他到齐威王那里讲明情况。齐威王信以为真,对田忌产生了怀疑。田忌听说这件事之后,非常气愤,就率领他的部下袭击临淄,捕捉邹忌,但没有取胜就逃跑了。后来,田忌被迫逃到了楚国。邹忌还不甘心,又使出阴谋诡计,让楚王把田忌封到了遥远的江南。邹忌因私废公,制造莫须有的冤案来诬陷、迫害田忌,直至用阴谋诡计逼走了田忌,可谓是邹忌人生中的一大污点,也使齐国的人才外流,使齐国的利益遭受了损失。
害人者没有好下场,阴谋家不可能永远猖狂。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他对邹忌排除异己、专横跋扈的做法非常不满,继位次年就把田忌从国外召回,重新委以重任。此后不久,邹忌这个在齐国政治舞台上风光了很长时间的人物就郁郁而终了。
【注释】
[1]古之大化者:化指教化,大化者指教化众人的圣人。
[2]反以观往,覆以验来:反,同返,返回,翻过来。覆,翻过去,反面。都是反复的意思,追溯过去的经验,进行研究以面对当前,认识未来。对事物应从正反两个方面反复思考。
[3]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动静,指言行;虚实,指思想;不合,即反常。全句意谓,言行思想不合情理,出现反常,则可通过周围与以往的情况去推究;理不合,实相求。
[4]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此句陶弘景注:“谓言者或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难之,使自求之,则契理之应,怡然而出。”
[5]言有象,事有比:象,类比;比,譬喻。陶弘景注:“象谓法象,比谓比例。”
[6]其有象比,以观其次:意谓言谈时通过类比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达到知事明理的目的。
[7]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前者指论证方法,后者指修辞技巧。
[8]以无形求有声:意谓由于借助逻辑方法和修辞技巧,所以能不言理而理自明。
[9]钓语:如钓鱼投饵一般,在交谈时给对方以诱饵,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
[10]置网:捕兽的网。
[11]会:聚集的意思。
[12]道合其事:这里的“事”,与上文的“钓语合事”,均指对方的心事。陶弘景注:“道合其事,被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
[13]此钓人之网也:象比方法是诱动人心的置网。
[14]常持其网驱之:经常把握象比的方法诱动对方。
[15]其言无比,乃为之变:言谈难作喻譬,就要变化。
[16]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用类比法去触动对方,以合其心意,发现对方的情思所在,慢慢地就可以驾驭对方了。
[17]定基:把握基本观点。
[18]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圣人用象比的方法去诱动愚者或智者,事情都不会有疑误。陶弘景注:“圣人诱愚则闭藏之,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之,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19]变鬼神:如鬼神之灵活多变,善于调整自己。
[20]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意谓恰当地调整自己,审慎地引导对方。变,策略调整。审,审慎。
[21]定基不审:确定自己的基本观点不周密。
[22]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此句陶弘景注为:“谓言者于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难之,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
[23]欲闻其声……欲取反与:这是“反听”的具体办法,目的在于“得情”。睑,本作“敛”,通假。
[24]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因此、因彼是讲言谈起点相异;事上、牧下是讲言谈对象不同。
[25]情诈:真情为伪诈。
[26]动作言默,与此出入:意谓或动或止,或言或默,都应以反听之道来调整。
反应第二
皆以先定[1],为之法则。以反求覆[2],观其所托[3]。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辞,观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4]。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5]也。符应不失[6],如螣蛇[7]之所指,若羿之引矢。
【译文】
用反观别人的方式来复验审察自己,在反复探求中去观察对方言辞中隐含着的真情。谈话中要谋求自己的内心平静,才能听取对方的言辞,进而考察他言辞中涉及的诸事,探讨万物,辨别雌雄。即使对方言辞所谈之事是次要的,不是急于要知道的,也可以从细微的征兆中发现其中隐含的真情。
就像为刺探敌情而潜伏敌境一样,要准确地估量对方的能力,探知推测出对方的意向,像符应一样灵验,像螣蛇所预示祸福一样准确不差,像后羿射箭一样百发百中。
【感悟】
要想探求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必须要用机巧灵变的方法,即“欲闻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以察其真伪,了解其喜怒哀乐。需要注意的是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内心平静,以使自己的判断准确,抓住对方的真实意图。
【故事】
召陵之盟
齐桓公在北方称霸以来,威望与日俱增。但长江流域的“南蛮”楚国人却不太服气。楚国地处湖北,是天下有名的九头鸟,作为南方超级大国,楚国不断拓疆,成为北方黄河流域的大患。
齐桓公号称东方不败,打算跟楚国人过过招。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鲁、宋、陈、卫、郑、许、曹八国联军,直接攻击河南省南部的楚国北境。
八国协同出击,史无前例,给楚人造成心理的威慑力极大,楚人不敢出兵迎击。齐桓公为保存实力亦不敢贸然做深度进攻,只好集结在楚境上休整观望。双方这么干瞪着眼,谁也不敢先动手。
楚方派出的谈判大员屈完,来边境上谈判,商议解决争端。
屈完先生是个南方快嘴子,春秋第二舌辩之士,属于湖北的九头鸟和滚刀肉,极不好对付。他在谈判中出尽风头,创造了一大堆知名成语,诸如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汝之涉吾地也。
屈完说:“咱们楚齐两国一个在荒南,一个在远东,好比一个是马,一个是牛。牛不会找马做爱,马也不会跟牛交配,风马牛不相及也。所以啊,你我没关系。可是您老不远万里来打我们,真就奇怪了。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把齐桓公给质问得哑口无言。
齐桓公回答不上来,管仲就出来找辙,解释自己讨伐楚国名正言顺:“从前,我们祖上的姜太公得到周天子批准,可以征伐天下任何诸侯,维护周室尊严,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你们的穆陵关,都是我们祖上管的地面。我们怎么就不可以到你这里来打!”
屈完回答说:“您说的道理很对。但是,鄙国犯什么错误呢?请您明示。”
齐桓公心想,这个还用问吗?楚国区区一个子爵,居然冒称楚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这还不是有罪!但管仲拦住了他。管仲想,一旦提出这个责问,楚国偏死活不肯去掉王号,不听我们的,我们岂不很失面子。于是管仲找了个不疼不痒的小事由,便于对方改正的:“你们楚国特产苞茅,要上贡给朝廷,可是你们一连三年不上贡,周王室都喝不上好酒了。拒不上贡,是严重的政治问题啊。”
上贡苞茅不是件难事,不过就是割些草送去嘛,比去掉王爵的番号容易得多,屈完看见对方是给自己台阶下,赶紧借坡下驴,承认道:“如果您就为了这点小事,那我们上贡苞茅不就完了,何苦千里迢迢跑来打架?”
管仲听出对方指责自己小题大做,口气还很硬,就搬出陈芝麻烂谷子的旧账责问楚国:“还有一桩事,周昭王从前南征楚国,死在这里了,我们特来讨个说法。”
周昭王是西周早期的一任天子,曾经出兵征讨长江流域,整理南蛮,平定了26个小国,胜利班师回来时,却在汉水上淹死了,全军覆没。
屈完说:“周昭王老辈子的那点事我知道,那是交通事故谁管得了。”
其实不是交通事故。当时,可恶的楚国人为了抗拒周天子,就拿树胶黏合了船板,拼凑成船,送给周昭王坐。这些流向冥界的船只,到了中流就遭水泡解体了,周天子落地凤凰不如鸡,给淹死了,六军全部覆没。但是,这官司到今天,是谁也说不清的了。
齐桓公听了半天,见两人越扯越远,恼了,吹胡子瞪眼说:“真恼人啊!少狡辩!寡人的大军在此,谁敢抗衡,寡人想灭谁,谁能跑得了!”
屈完说:“您老人家倘若以德服人,谁敢不服?您要动武,嘿嘿——我们方城为城,汉水为沟,兵多将广,正好和您老人家大干一场!”
这个柔中带刚、不卑不亢的家伙把对方噎得一愣一愣的,脑袋上直冒冷气。说实话,齐国还真不敢打个鱼死网破。回顾齐桓公进行过的20多次战争,都是胡萝卜加大棒吓唬吓唬,齐国当时的国力尚不足以真打狠打。于是订立盟约,齐楚讲和:“我不打你,你也不打我。你该给周天子上贡苞茅还得上贡,我认你是哥们还是哥们。”一场来势汹汹的暴风骤雨,被屈完的外交辞令在顷刻间化为万里晴空。
【注释】
[1]先定:先审定明确的言谈起点与目标。
[2]以反求覆:反,指语言信息的发出。覆,指通过语言反馈回来的对方心理信息。
[3]观其所托:分辨出主张的本意。
[4]见微知类:从微小的事情上,观察出种种事物的变化。
[5]射其意:猜度别人的心意。射,猜测。
[6]符应不失:内符与外应相合。
[7]螣蛇:亦作“腾蛇”,传说中一种能兴云雾而飞的蛇,能准确地指示祸福。
反应第三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1]。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其伺言也,若声之与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2]。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3],圆以道之;既形[4],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
己不先定[5],牧人不正,事用不巧[6],是谓“忘情失道”[7];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
【译文】
了解别人先要从了解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真正了解别人,彼此之间感情自然和睦,就像比目鱼并行一样形影不离。
掌握他人形象,如光与影相随,观察对方言辞,不可有所疏忽,就像磁石吸引铁针、舌头舔食烤熟的排骨一样。
与人相交也不在深厚,只要方式得法对方就会很快地向我敞开情怀。这其中的关系,就像阴与阳、圆形和方形一样有一定的规则。在对方迹象尚未出现之前,用圆通、灵活的方法去引导对方;当对方形迹已经出现时,就用一定的原则去衡量他。进退左右等各种行动都应按这种法则去掌握。
如果不能自己确定下来,制定一些考察人的准则,就不能很好地管理人才,统治别人,处理事情就会笨拙,运用的技巧就会不够,这就叫作“沉迷于感情迷失正道”。只有先严格审定自己,确定好一种考察他人的准则制度,而后才能统治他人而无形无迹。在管理上施用谋略,使人们根本看不见整个制度的所在,未见其门却又自然地进入这扇门,这就达到了最高境界。
【感悟】
想要了解别人,先要了解自己,想要审定别人,先要审定自己,掌握了别人而别人还未觉察才是最高的手段。既了解别人,又了解自己的人,才是掌握全面的人,才能真正制胜别人。
【故事】
邹忌照镜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善鼓琴的人,名叫邹忌,齐威王爱其才学,拜其为相,封成侯。邹忌为相期间,择君子,修法律,惩奸吏,对齐国的政治进行了改革,使齐成为可和魏相抗衡的强国。
邹忌是一个高大潇洒、风流倜傥的美男子。有一天早晨,他在镜前整顿衣冠,顺便问妻子:“我和城北的徐公哪个更美?”其妻说:“当然是君美了,徐公哪里比得上!”邹忌听后心想:城北徐公是齐国第一美男子,我怎么比得上他呢?于是,邹忌又问其妾:“我与徐公哪个更美?”妾答:“徐公怎能比上君呢?”
这日午间,邹忌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宾主坐定,邹忌问客人:“我和徐公哪个美?”客人答道:“徐公不如君美。”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做客。邹忌仔细看他,越看越觉得自己不如他,便对着镜子自看,还是觉得自己没有徐公美。
到了晚上,邹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想了很多很多,为什么自己明明不如徐公貌美,可妻、妾、客人却都反说自己美呢?他想了半天终于明白:妻子之所以认为我美,那是她的偏爱;妾之所以认为我美,那是因为她惧怕我;客人之所以认为我美,那是因为他有求于我。邹忌想啊想。又由这件生活小事,想到了国家大事,想到了齐威王身边众多的阿谀奉承者,不禁为国之安危深深地担忧起来。
第二天,邹忌入朝见齐威王,说:“臣自知相貌不及徐公美,可是臣的妻子因为偏爱臣,臣的妾因为畏惧臣,臣的客人因为有求于臣,都说臣比徐公美。今齐纵横千里,城池众多,宫中的妾妇和侍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大臣,没有不畏惧大王的;四海之内,举国上下,太多的人都有求于大王。由此而看,大王您所受的蒙蔽已经很深了。”齐威王听了邹忌这番肺腑之言,不禁高声赞道:“说得好,说得好!”说完,立即下令:无论大臣、百姓,能当面指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能写信劝谏寡人的,受中赏;能在人众会集的公共场所评论寡人的,受下赏。
此令初下,进谏的群臣一个接一个,门庭若市;几个月后,想进谏的人,已经断断续续,大为减少了。燕、韩、魏等国听说这件事后,都派使臣到齐国朝见齐王,表示承认齐王的盟主地位。齐国不用出兵作战,不费一兵一卒,齐威王身在朝廷,通过修明政治而战胜了别国。这实在是齐威王礼贤下士、善于采纳他人意见的结果啊!
【注释】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假如你想要知道他人,就必须先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后,才能说他知人。
[2]燔骨:火烤的肉骨头。《谭子化书》:“嚼燔骨者,焦唇烂舌,不以为痛。”
[3]未见形:指对方思想感情的潜在状态。
[4]既形:指对方思想感情已外化。
[5]己不先定:自己如果没有主见。先定,预有的主见。
[6]牧人不正,事用不巧: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引导人,也难以巧妙灵活地处事。
[7]忘情失道:忘,一本作“亡”,是。忘情失道即背情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