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第九 宋仁宗
宋仁宗赵祯(1010—1063) 真宗第六子,初名受益。李宸妃所生,被刘后夺去养为己子。天禧二年(1018)立为皇太子,乾兴元年(1022)二月即皇帝位,不足十二周岁,朝政取决于刘太后。明道二年(1033)三月,刘太后死,才开始亲政,时年二十三岁。
仁宗亲政后,对刘太后执政时所用的一班朝臣颇多猜忌,以裁抑侥幸为名,罢去吕夷简、夏竦、张耆、陈尧佐、范雍、赵稹等一批朝臣,而以张士逊、李迪为相,试图刷新政治。这班朝臣中,吕夷简老谋深算,不久即恢复相位,辅佐仁宗的时间最长,实际施行的仍是因循守旧的所谓“祖宗之法”,保持多年的太平时间,而由此所造成的历史积弊,也接二连三地暴露出来。
在内政方面,冗官、冗吏、冗兵已非常突出,朝臣屡次提出尖锐批评,可仁宗对此却束手无策。如庆历六年(1046)时,军队已从太宗时的十八万人,真宗时的四十万人,增加到八十万之多。再如冗官,真宗景德中为七千九百八十五员,至仁宗皇祐元年(1049)增加到一万七千三百余员。由于土地兼并严重,这年财赋收入只有一亿二千六百二十五万有奇,比真宗时大大下降,开支之外,几无剩余。主管财政的三司颇感困难,不得不多次向皇帝掌管的内库借钱支用。有时,仁宗下诏不许三司借用,三司只好转嫁于民间,引起社会的种种矛盾。
由于北宋长期的守内虚外,边防能力大为削弱,西夏强大后,与宋的矛盾公开化。宝元二年(1039)夏王李元昊称帝,要与宋平起平坐,仁宗加以拒绝,引起元昊不满。康定元年(1040)正月,至庆历二年(1042)闰九月,宋夏发生三次大战,即三川口、好水川、定川砦之战,均以宋军大败而告终。只是由于夏国较小,没有进一步的攻击能力,以及夏辽矛盾的发展,才使夏与宋订立和约,表面上向宋称臣,实质上宋每年要以赐予的形式给夏国银、绢、茶等二十五万五千(两、疋、斤),称为“岁赐”。
正当宋夏战争激烈进行的时候,契丹趁机向宋施加压力,庆历二年(1042)遣使至宋,又要索取“关南地”,经过几番交涉,这年九月,宋仁宗遣富弼出使辽国,答应每年增加岁币绢十万匹,银十万两,与契丹再次和好。这次的岁币定名为“纳”,其实与“献”“贡”无大差别,意在表示宋弱辽强的一种不平等关系。
在辽夏进逼之下,宋廷加重了对百姓的剥削,内部矛盾公开爆发,士兵与贫民发动多次起义。如庆历三年(1043)的京东地区有王伦起义,京西有张海、郭邈山起义。次年有保州(河北保定)士兵暴动。庆历七年(1047)又有贝州(河北清河)王则的起义,等等。北宋社会这种剧烈的阵痛,不时发作,表明了社会矛盾已到了相当尖锐的程度,逼迫宋仁宗不得不表示要进行改革。
本来,自太宗末年以来,在社会经济恢复发展的同时,三冗现象不断加重,官僚机构臃肿,吏治逐渐腐败,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至庆历三年,仁宗任积极主张改革的范仲淹为参知政事,韩琦、富弼为枢密副使,与宰相章得象共同执政。朝廷并以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等为谏官,积极支持范仲淹。为了保证改革措施的推行,仁宗原以夏竦为枢密使,因其在宋夏战争中表现无能,改任杜衍代替。这一班人中,社会名流很多,敢于直言,士大夫们交口赞誉,认为他们可以大有作为改革弊政了。宋仁宗召见范仲淹、富弼等人,礼遇之外,对改革表现出特别的急切,多次催促执政大臣要马上拿出一个使天下太平的方案来。
但是,宋廷君臣把改革的前景估计得过于乐观。庆历三年十月范仲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方案陆续颁布,称为“庆历新政”。改革派本想雷厉风行,可是次年五月,便遇到了极大的阻力,难于推行。守旧派官僚伺机而动,宰相章得象暴露出反对新政的真面目,支持御史台的官僚公开攻击新政官员结成“朋党”,并诬蔑范仲淹等欺罔朝廷,独揽大权,“怀奸不忠”等,离间仁宗与新政官员应有的信任关系。同时,那个被世人指为“奸邪”的夏竦,向以搞阴谋活动而见长,此时也大耍手段,令其女奴模仿石介手笔为富弼撰写废立草诏,谎称富弼要“行(伊)尹、霍(光)之事”,废掉仁宗,以便构成大逆不道的罪状。这是一个巨大的政治陷阱。事情传出后,范仲淹不自安,激流勇退,以防秋为名,于庆历四年六月宣抚陕西、河东,离开京城。同年八月,富弼也借机出朝,宣抚河北。仁宗不辨真假,听之任之,使反对派更为大胆,攻击矛头指向支持新政的文士刘巽、王益柔、苏舜钦(杜衍女婿)等十余人,说他们诽谤讥讪周公、孔子。甚至卖点官衙的废纸用于宴饮,也被反对派扣以贪污的大帽子,把他们赶出中央。守旧派王拱辰,时任御史中丞,掌握台谏,得意忘形地说:“我把他们一网打尽了。”庆历五年(1045)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先后被贬出朝,各地支持新政的转运使大都被加以“苛察”的罪名,或调或贬。此后,守旧派控制朝政,朝臣都害怕谗言致祸,不敢挺身而出。仁宗对改革也不再感兴趣,短暂的“庆历新政”就这样结束了。不过,这只是改革暂时受挫,因为社会矛盾依然如故,要求改革的官僚不可能放弃他们的主张。
宋仁宗之所以对改革不坚决,遭到风吹草动就收兵退缩,一个很关键的原因,是此时财政收支大体平衡,社会阵痛虽不断发生,但都能很快平息下去,不改革仍然能过下去。大范围的改革虽然失败,但小范围的局部改革却能在各地不断推行,如田京知沧州,在无棣县(河北无棣境)均田税,蔡挺知博州均聊城(山东聊城)田税。再如庆历八年至皇祐五年(1048—1053)李参任陕西转运使,在当地推行青苗钱,即在春夏之交百姓缺乏粮食时,可向官府借贷官钱,待庄稼熟后再偿还。还有两浙地区将差役中的衙前役改为雇募的方法等,都不同程度地缓和了一些社会矛盾。
从上述事实可知,仁宗朝既是社会矛盾的一个多发期,说明社会弊端已相当突出,同时,总的来说仍是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期。仁宗采取许多措施,如兴修水利,下诏在各地兴办官学,拨赐学田作为办学的经费,并赐印本九经等书,培养了不少人才。又大力发展科举事业,选拔了相当数量有才干的官员,充实到各级政府,维持了政治稳定的局面。正因为如此,科技事业也有不少突出贡献,校订了大批医书,制成了针灸铜人,毕昇的活字印刷也在这个时期发明出来,充分展现了这个时期宋代科技文化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
从仁宗个人性格上看,他比较宽容,能够纳谏,这是人才发挥作用的重要条件。如皇祐二年(1050),仁宗听从后宫张贵妃之言,一日之内,除授贵妃伯父张尧佐四使(宣徽使、淮康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意在使张尧佐下一步爬上执政的位置。结果引起台谏官的极大不满,谏官包拯上殿奏事,言辞激烈,唾液溅到仁宗脸上,仁宗亦未见怪。其他如大臣们因事被贬,旋亦复用,基本上没有大的压抑人才的现象。故而,范仲淹、韩琦、富弼、欧阳修、包拯、蔡襄等能为仁宗所用,成就了不少利国利民的事业。仁宗坚持祖宗之法,有时亦能突破,如皇祐四年(1052)广南侬智高反叛,声势浩大,仁宗拜狄青为元帅南征,并听从狄青意见,打破常规,不设监军,结果在皇祐五年(1053)正月昆仑关一战成功,使南方地区得以稳定。
嘉祐八年(1063)三月,仁宗去世,举国哀痛,这在宋朝皇帝中是普遍得人心的一个,所以取庙号为仁宗。仁宗曹皇后为了收买官僚,在皇帝大丧之时,下令对各级官僚进行赏赐,结果把累年积蓄消耗殆尽,有些地方无钱赏赐,竟向民间预借,国库更加空虚。
评: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真正掌握实权只有三十一年。这一时期,北宋社会政治上因循守旧,“祖宗之法”已是弊端百出,想改而难行。经济文化仍在持续发展,财政收支平衡,不改犹可过得下去,故仁宗对改革决心不大,稍一受挫就偃旗息鼓,积贫积弱局面只能是日益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