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新总监的努力
早在团队组建之初,叶锦秋就对部门的工作做了梳理,确定了三项基础性工作,分别是高度自动化的报价模板、主要行业的一般性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不同模块内容的整理集合,只有做好这个基础工作,才能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后续才有可能以4个人的团队支持50人的销售团队。
她开了一个小会,向三位下属说明这些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然后根据他们的意愿和特长把工作做了分配,定好初稿输出时间、修改时间和应用稿最后输出期限。但他们显然有着不同的节奏,小文已经早早输出食品行业解决方案初稿,小米的报价模板还没有一点动静,日常对接报价需求还是吭哧吭哧在挨个解决,效率极低,她还不想加班,结果被放了鸽子的销售同事直接找叶锦秋投诉。
职场上绝大多数人的回报和努力是成正比的,而很多人要么没方法要么不努力甚至又没方法又不努力,所以金字塔的管理结构才成立。但作为管理者,还是得想办法让下级又聪明又努力啊。
“小米,报价模板的初版,按我们约定的时间,这周就该输出了,你进度怎么样?”叶锦秋知道她还没开始做,故意问她。
果然小米不敢和她对视,只是小声说:“最近项目太多了,新项目的报价我都做不过来,报价模板实在没时间做……”
“我给你打个比方,”叶锦秋讲起了故事,“你现在就像在锯木头,旧的没锯完,新的又送来,越堆越多。我提醒你,你的锯子钝了,所以效率低,你应该先磨利一点再锯;结果你告诉我,工作都做不完,哪有时间磨锯子?”
小米默不作声,叶锦秋又接着讲,“是不是要等所有木头都锯完,你才有时间磨锯子呢?但是如果你不抽时间先把锯子磨利了,你可能永远都消灭不掉这一堆木头。这几天抽时间赶紧把模板完成,如果忙不过来,就加加班。”
实际上叶锦秋早跟他们说过,不管其他部门如何,她的部门不提倡加班,希望大家提高效率,早点做完工作早点下班。但是她从来都没有说过,效率低没做完工作,也可以不用加班。她自认没有把2天的工作量压到1天让他们完成,1天的工作量为什么1天做不完,小米应该问问自己。
小米就是一个需要别人拿着鞭子在后面盯着的人,既然叶锦秋拿起了鞭子,她也就乖乖加了三天班,白天的工作也高效了许多,可算在规定时间之前完成了报价模板的任务。小文小武也如期提交了初稿。效率是保住了,质量却一言难尽,未必是他们不认真,只是水平所限,不可能一步到位,于是叶锦秋每晚加班的内容就是给他们的材料批注修改意见。
白天是没有时间的,作为部门总监,叶锦秋早已不可能完全专注于具体专业工作,她不得不参加各种事业部会议、北区会议,与不同的部门和同事周旋,接待或拜访各种各样的客户。有些工作是有价值的,有些却是人在江湖飘的无可奈何。
供应链事业部在华通是相对独立的一块业务,这不符合华通集团高层的设想,却是现状,甚至对高文华来说,他希望供应链一直能保持这种独立,直到业务做大做强,而不要太早去与集团里传统的运输业务联手,否则仓储业务只会成为附属品——同一个客户的运输业务和仓储业务营收占比往往悬殊,如果是华通供应链负责仓和配,由它负责选用运输供应商,那么营收都归属供应链,如果华通供应链只负责仓,那么营收就大打折扣了。但集团有时也会遇到一些主要寻求仓储服务的客户,集团的销售人员会将信息转给供应链,只有这类需求是高文华欢迎的。
遇到在南北区都有分布的业务,该交给钟震还是蒋定方就又是一个问题。有一回高文华交待给了蒋定方,偏偏那位集团销售总监在供应链只认识钟震,又私下联系了钟震,结果客户接待的通知邮件两人都收到了。蒋定方参加了客户接待,北区这边只有叶锦秋和北区办公室的高级经理参加,钟震推脱临时有事不在公司。
叶锦秋当时还在疑惑两区长官都收到通知的事情,听客户讲的业务60%在南区,来的又是蒋定方,便觉得大约这客户归南区了。她和蒋定方没有一起拜访过客户,根本不知道彼此的风格,她想着人家是大总监,应该由他多和客户聊聊,他却是惜字如金,没有准备材料也没有准备口头可讲的案例,最后还是叶锦秋的业务介绍材料救了急。
交流结束后,北区的高级经理才告诉叶锦秋,其实钟总就在公司,只是因为如此这般,所以他干脆不露面,虽然不露面,但他还是想由北区拿下这个客户的。叶锦秋心想钟震的团队还是没太把她当自己人,所以这类特殊情况也不会先跟她说明白,搞得在客户面前尴尴尬尬。
高文华也许就是因为业务区域占比的缘故只通知了蒋定方,但在钟震看来这却是赤裸裸的偏心眼,激发了他想拿下这业务的斗志。这可为难了叶锦秋,那客户的业务属于化工行业,产品体积重量和存放方式都与事业部其他业务完全不同,华通供应链相对同行来说并没有什么优势。
她思前想后,还是去找钟震说明了具体情况,从华通自身经验、客户诉求、行业盈利空间等各方面试图让他明白这不是个好业务,但钟震只当她是不愿意费劲支持这个项目,一直不置可否,直到她说,“要真是块肥肉,蒋总也不可能看都不看。”钟震一下就接受了她的看法。叶锦秋暗自觉得好笑,成年人较起劲来还是那么幼稚。
叶锦秋因为高文华或钟震直接要求而不得不对接的客户里,有一半以上都是这样八字没一撇且可能永远不会有一撇的,直接的结果就是浪费时间精力。对于北区销售团队的其他同事,叶锦秋是公示了需求提交流程的,不按流程提的需求不受理,信息不完备的需求则拒绝,规范和约束的确非常重要。
蒋定方当日接待客户的表现也让叶锦秋明白徐建同为何一向看他不起,说他的客户开拓全凭喝酒和回扣。但她不明白徐建同为何人在屋檐下也不低头,参加某个会议的时候,他对蒋定方和徐震的态度对比极其鲜明,对徐震是捧,对蒋定方却是踩。这倒有意思了,蒋定方才是他所服务区域的一把手,他故意不和他打好配合,却去对别人示好,有什么用呢?这种区别对待只会让蒋定方更加不爽,更加不信任他,那工作要怎么开展呢?
不过,叶锦秋只想到南区的工作会不好开展,却没有想到这种冲突的升级会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影响到北区来。
事业部办公室安排北区南区每周分别进行经营情况汇报,钟震和蒋定方主讲,叶锦秋、徐建同和未完成业绩目标的小区销售总监也要汇报客户开发的相关情况。这个制度第一周试行时,是南区先进行,徐建同开完会回来就忍不住跟叶锦秋发了一通牢骚,说蒋定方真是小人,平常不敢开门见山沟通,在会议上趁高文华在场就拼命向客户开发支持部提要求,说他的支持力度不够,他也不客气地回敬,说他们销售团队自己基本的销售技能都没培训好,别怪到他头上来。
第二天钟震也听说了南区会议上的互相指责,特意让北区办公室的高级经理来讨叶锦秋的准备的材料,准备整合进他的汇报材料里,由他一起讲了便是。这就是钟震的大哥大风格,他希望呈现给上级的是他的团队所有人精诚合作,一切尽在他的掌控之中,而不是谁谁谁游离于组织之外。
北区的会议果然顺畅得多,高文华也直接明说,南区内部配合存在的问题,他今天派人私下在北区调研过,北区基本没有这个问题,说明钟震和叶锦秋配合得不错,接下来就是在具体的业绩上见真章了。
第一次经营汇报例会顺利度过,但下午事业部办公室发了会议待办邮件,其中一项是两区的客户开发支持部要输出一套诊断销售人员全链条薄弱环节并给出提升方法的方案,叶锦秋看得云里雾里,北区的会议上并没有提到这样一个待办事项啊。于是她直接去找谭畅——谭畅因为学习研究能力、总结能力强,颇受高文华器重,近期已调整为事业部办公室负责人。
“这个呢,”谭畅扶了扶眼镜,“说实话,纯粹是因为徐总做得不地道,客户开发支持没有支持到位,所以高总有点生气,给安排了这么个任务。我知道这东西就算不要求你也在做,现在明明白白提出来要求,是为了让徐总做。如果只安排他做的话,针对性太强,他面子上挂不住,你俩的职能一样,你就被拉下水了。这个没有具体形式要求,就看怎么样对销售有帮助。”
叶锦秋耸耸肩,“就这呀,那没什么问题,我最近正好在做一个类似的培训材料。估计老徐又要找我‘共享’了。”
“对了,说到共享,你也别什么都跟他商量,他有时候就拿你当挡箭牌。今天早上不是有一个会议通知错发给你们了么,他来找我问怎么这周又有一个汇报,你知道他怎么说的?‘要不是叶锦秋说,我还不知道呢’。我听了就想笑,这老狐狸,自己不喜欢汇报,拿你当挡箭牌。”谭畅其实和徐建同关系也不错,毕竟他经常要向徐建同请教行业情况,而且徐建同除了耍些心机想轻松点维持这份工作,本质上并不是什么坏人;但他显然更偏心叶锦秋,因为她的弱势和勤勤恳恳。
“谢谢你的提醒,但我身不由己啊。”叶锦秋苦笑,“工位基本就挨着,我干点什么老徐都尽收眼底,一有什么事儿他就找我嘀咕,我现在每天都踩着点上班,因为来得早了也是被他拉着唠嗑浪费时间。”
徐建同和叶锦秋的关系非常微妙,既存在直接竞争关系,作为同是外聘的行业专家又有某种惺惺相惜——至少徐建同只会对叶锦秋说那些吐槽华通的话,吴佩虽然跟他关系紧密,但职级有差距,有些事情她无法理解,说了也没有意思。
叶锦秋料事如神,办公室要求的那个方案,果然徐建同又来找她“共享”,她提交了一份培训材料,徐建同直接挂了个名。她倒也不介意,反正那材料她早给北区培训过了,大家知道是她写的,谁还想用就用去,物尽其用是美事。
通过锲而不舍地参与北区销售团队的例会、提供专业知识培训、日常群聊接住小区总监们的黄梗,叶锦秋对销售团队的努力融入也初见成效,一群五大三粗的大哥都开玩笑叫她专家小姐姐。
事业部办公室除了要求两区每周汇报,还每天通报营收和利润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大总监和大总监PK,销售小总监和小总监PK,其他主要涉及新增营收的总监也在一起PK,包括叶锦秋和徐建同。有几天叶锦秋的排名一直垫底,北区的总监群里讨论业绩完成情况排名的时候,她就随口说了一句“天天垫底,伤心不已”,结果有两位小区总监都私聊问她具体指标是什么,大家可以帮帮她,钟震也在群里发话,给大家定个小目标,下个月必须让叶总冲到那个组的第一名。
从北区销售会议取消只有她一个人不知道,到大家都愿意帮她排忧解难,有时还找她打听总部八卦消息,关系的拉近是显而易见的,叶锦秋每天很大一部分工作内容就是和他们打交道,这种亲近使得繁忙的工作也可爱了起来。不过她觉得很奇怪,他们怎么说得那么轻而易举,新客户的签约和新业务营收的产生,岂是说提升就能马上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