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手机就够了!
序言的标题是一句挑衅意味十足的话,这句话也是光影流刑地的Slogan,我们一用三年。
一开始只是手机摄影交流群里的一句玩笑话,并不是说手机可以挑战相机,而是说手机可以满足基本拍摄需求的同时,又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虽然在很多方面,手机确实比相机更具有优势。
关于摄影,作为一个影像媒体和组织,如果没有一个态度,如果不能输出一种价值观和审美观,那无疑是没什么价值的。“摄影,手机就够了!”就是我们的一种看上去很犀利的态度,但也不乏娱乐性。
光影流刑地成立于2013年9月,专注于手机摄影的推广。2015年4月,我们开发了自己的图片社交应用dosnap。这两个平台都聚集了国内最专业的一批手机摄影达人,除此之外,这本画册的筛选范围也覆盖了国内的主流摄影平台,它和光影流刑地成立时的初衷是一致的——筛选这个世界上每天最值得看的一些手机照片推荐给大家。
轻、快、隐蔽性强、易操作、全球化、及时的社交展示功能……这些都是手机有目共睹的优点。后iPhone时代,“手机摄影”这个词大家都已经很熟悉,如果你是光影流刑地的订阅者,在过去的三年里,你也一定见证了中国手机摄影艺术的发展,有那么一群活跃分子,他们远远区别于只是拿手机用来自拍的人,他们用手机这个小工具,创造出了大量无与伦比的摄影作品。
iPhone的普及对手机摄影发展的贡献是最不可估量的。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手机摄影的起点可以说是一样的,2016年的IPPA摄影大赛有众多获奖者来自中国。因为客观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区别,我们的手机摄影作品和西方世界差距不大,但差异较大。简而言之,无论建筑还是空气,还是目之所及的拆迁与兴建,呈现在手机屏幕上的中国可以说都是一派灰蒙蒙的色调。
除了已经开始尝试把手机摄影职业化的达人,本书的大量照片出自普通手机摄影爱好者之手。手机让全球进入一场影像制造的狂欢,当然这场狂欢也产生了很多的视觉垃圾。
本书共有100多位作者,照片全由手机创作,他们都来自中国。画册筹备的时间一年有余,看上去不像文字创作那样艰辛,但对于视觉要求严苛的我们来说,也并非易事,况且这也是光影流刑地的首次出版物,经验甚少。
本书选片媒介不同、要求不同,图片编辑需要享受筛选过程。这是一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多轮筛选和忍痛割爱之后,剩下的照片更值得见诸纸端。我们编辑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普通人拿着手机总有那个抵达诗意的一瞬间,唯有那些照片才有可能是好照片,但不会多。现在我们倒更担心一件事情:人们随手删掉的废照片,恰恰有可能是好照片。
摄影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还只是一种自恋的方式,这是必要而必经的阶段。我们不光热衷记录,更热衷表演,至少是在二维的屏幕上暂时塑造一个完美的局部、永恒的自我。拍自己、拍朋友、拍一切美好而奇趣的事物。摄影表面是对抗衰老,其实是数码时代消遣时间的最简单的生活方式,正所谓时间的艺术。
人一旦有权利,就会滥用。当代人最典型的一个行为就是摄影。但,人其实没有摄影这个权利,只是有了工具。有了工具人自然就会产生“侵略心”,所以,相机是一把隐形的猎枪,手机就是一把隐形的手枪。技术让影像表达的权利看上去很公平,而且这种“权利”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很有创造力。每个人都在记录,而且天经地义。这是一种本能错觉。记录、占有、重复、出卖隐私、模仿、无聊、亢奋、罪恶、羞耻、迷恋于技术……归根结底,人类文明自恋的方式很多,而摄影术只是反馈速度最快的一种。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更多的画面当事人是无法用相机记录的。手机,大大提高了这种记录的可能性,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除了拍照功能,每一个手机本身都已经变成了一个离我们最近的黑洞,随时会把人类这种视觉动物裹挟进去。
我们并不满足于手机摄影仅仅是一种全球化的生活方式,而是希望通过这个最便捷的小工具来工作,甚至进行专业化的影像创作。纸质画册是照片的传统归宿,也是我们公认的摄影艺术最富魅力的一种展现形式。虽然手机影像产生于手机,理应只在移动端传播、死亡、再生,这好像才是这些数码图片的宿命所在。
经过一年多的征稿和筛选,才确定了这些照片呈现在各位读者眼前。筛选过程中,发现很多照片形式大于内容,国人的整体摄影水平还是比较低的,物质环境不足,缺乏认同,不会表达自我,只能模仿。所以,也常常会有人依赖后期软件,弥补客观环境和心理上的落差。摄影作为一种人类的表达方式之一,自然难免受表达手法和形式上的套路的限制,但是我们在这本画册中是极力避免的。我们力求呈现的是新鲜的影像以及不那么职业的记录个性化的语言。如果照片本身承载的信息量和美感很少,就很难被录入。
那么,这本画册出版的照片有没有一个筛选标准?有,那就是—风格和形式不人云亦云;较少的后期软件使用痕迹;具备一定的人文精神与艺术水准。和传统的评定标准没什么不同,不过值得称道的一点—它只是由手机创作出来的而已。
很多照片,只有出发,没有抵达。好照片其实没那么容易获得,不过享受手机摄影的过程是更重要的。
在此,感谢浙江摄影出版社,感谢编辑林味熹。感谢参与此画册各项工作的团队成员:武冬青,熊珊珊,宋元策,张嘉元,张鑫。
感谢提供设计帮助的朋友:戴天、杜林柯。
柴晋宁于上海
2016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