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冷战时期的侦查尖兵
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军用无人机几乎都被当作靶机用于训练。直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陆军发现将无人靶机装上照相机用于战场侦察这个想法比较可行,也更有意义,于是在RP-71型靶机基础上加以改进。
这样,世界上第一种实用型无人侦察机AN/USD-1(如图1-12所示)就诞生了。AN/USD-1无人机采用火箭助推方式起飞,作战人员通过无线电指令控制飞行,作战过程可由雷达跟踪,持续飞行时间可达30 min,返航后通过降落伞回收。该机可携带一部可拍摄95张照片的KA-20A型昼间照相机或一部只可拍摄10张照片的KA-39A型红外夜间照相机。
图1-12
在AN/USD-1之后,各国又相继研制了数个无人侦察机方案,但多数无疾而终。除了技术难题和开发成本过高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无人机获取的情报信息处理过程太过复杂和耗时。
直到1960年5月,美国的一架U-2高空侦察机在前苏联领空被SA-2防空导弹击落。正是因为这一事件,使美国人开始继续研制无人侦察机——毕竟用人驾驶侦察机实在过于冒险。于是美国人很快启动了两个无人机项目——美国空军的“专用飞行器”(SPA)计划和中情局的D-21“标签”超音速无人机计划。前者是在“火蜂”无人靶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无人侦察机。说起“火蜂”侦察机,它与我国的歼-6型战机(如图1-13所示)之间还有一个故事。
图1-13
狙击侵我国界的“火蜂”无人机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为避免有人驾驶侦察机在我国领空侦察时被击落后飞行员被俘,从而引起外交上的麻烦,他们想到了一个方法,将“火蜂”无人机投入战场,来执行侦查任务。
“火蜂”无人机(如图1-14所示)在当时十分先进,它的体积小,翼展3.91m、机长7.01m、机高2.04m;重量轻,只有934kg;飞行高度高,能飞17 500~18 300m,改进型“火蜂”可达20 000~21 000m;续航时间长,可飞行4h25min;航程远,最大航距3000km;而且可进行亚音速飞行,速度达750~800km/h。机上还装有一部HR-233型相机,收容宽度40km、长度2000km。“火蜂”无人机由DC-130型运输机挂载,飞行至预定位置进行定点投放,投放高度为5000~6000m,投放后无人机按预先设定在计算机内的速度、航向、高度数据飞行,转弯点也预先设定好,以便能准确通过要侦察的目标上空。这样一架先进的无人机,用于窃取军事情报,实在是很合适。
图1-14
1964年8月29日,“火蜂”首次入侵中国领空,它从海南岛海口出发,穿越雷州半岛,经广西南宁、梧州、广东兴宁、福建漳州,再从厦门出海,到我国台湾北部湖口上空伞降回收,一路畅行无阻,如入无人之境。接着在9月初至10月上旬,美军又连续在中国南部诸省入侵侦察达6架次。
由于我国空军对这种无人机性能和活动特点不甚了解,虽每次都派出歼击机进行拦截,但均未获战果,甚至还差点牺牲一名飞行员。那是在1964年10月13日,“火蜂”无人机第8次入侵中国领空,到雷州半岛上空侦察。中国空军马上起飞一架歼-6战斗机(如图1-15所示)进行截击。当时的歼-6是我国空军最先进的战斗机,由前苏联的米格-19P战斗机仿制而来。它机身长14.64m,机高3.89m,翼展为9m,最大速度为1454km/h,巡航速度900km/h。但是歼-6机翼后掠角太大,翼尖失速问题比较严重。所以在“火蜂”面前,歼-6并不占优势。不过,中国飞行员依然勇敢出击,他在17 600m高度上发现敌机后,接着3次开火,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对无人机的性能也缺乏了解,炮弹打光仍未命中。但是飞行员不甘心,继续朝无人机冲去,想将其撞下。但因动作过猛,不仅没有撞到敌机,反而使自己的飞机进入了螺旋,并急剧旋转下降,情况十分危急。飞行员几次试图改出螺旋均未成功,只得弃机跳伞逃生。
图1-15
这次战斗惊动了中央高层,时任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要千方百计打下一架无人机”。中国空军也把这次失利视为奇耻大辱,下定决心要击落这些侵我国界的无人机。他们在南宁、遂溪、昆明、蒙自等地进行训练、研究战术。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研究和训练,我军基本了解了“火蜂”的性能,终于掌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本战法。
1964年11月15日,地面预警雷达发现在海南岛陵水东170km处上空有一架“火蜂”,经海南岛文昌、琼州海峡,直指澜洲岛。中国飞行员徐开通立刻奉命驾驶歼-6起飞拦截,他在发现“火蜂”后,马上用固定光圈瞄准,在距敌机400m、300m处两次开火,不过都没有命中。此时,徐开通冷静下来,脑海中回忆起之前制定的攻击方法。他稳住飞机,在距敌机230m处瞄准敌机腹部第三次开火,一直打到距敌机140m,看到敌机中弹冒烟并掉下很多碎片时,迅速带左坡度脱离敌机,一团火球从他上方几米的高度一掠而过,场面十分惊险。等他看到敌机反扣急旋下坠时,徐开通向指挥所报告:“击中目标”。
这是中国空军飞行员驾驶歼-6型战机首次击落入侵的美军无人驾驶高空侦察机,从徐开通发现敌机到将其击落,共耗时3分20秒。
在击落“火蜂”之后,飞行员徐开通十分谦虚,在他看来,没有指挥员的正确指挥,没有地面保障人员的努力,自己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的确,在中国空军研究“火蜂”的时候,就发现击落它的关键在于雷达的精确制导和锁定目标航迹,这就对“幕后工作者”——雷达操作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身为雷达操作员的沈贵余苦练技术,达到了能在0.4s的反应时间内对敌机进行精准定位,使飞行员击落“火蜂”成为可能。
中国飞行员首次击落“火蜂”,还创造了战斗机首次在平流层击落飞机的纪录。在首胜之后,一直到至1971年年底,我军共击落“火蜂”21架(如图1-16所示),击毁率达20.8%。面对这架不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无人机,民间对它还有一个亲切的称号:“笨贼”。
图1-16
后来为了减少伤亡损失,美国人将更加先进的“萤火虫”无人侦察机(如图1-17所示)投入到了南亚地区。不过,随着南亚地区季风时节的到来,云层厚度加大,使得目标区域被恶劣的气象条件所掩盖,“萤火虫”几乎无所作为。
图1-17
不过,越南战争确实为无人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除了上文介绍的无人侦察机,反潜无人攻击机同样也得到发展。虽然早在20世纪50年代,代号为QH-50的无人直升机(如图1-18所示)就已经出现,但是直到1960年8月12日才实现首飞,1963年首次装备美海军驱逐舰。就在越南战争期间,部分QH-50无人直升机还安装了摄像机用于执行炮兵校射任务,甚至在装备了“夜豹”和“夜瞪羚”等夜视传感器、机枪、榴弹发射器和炸弹后还投入到了夜间攻击任务中。不过,随着越战走向尾声,QH-50无人直升机逐渐被新的LAMPS有人直升机系统取而代之。
图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