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公元前7世纪—前6世纪

公元前694年:周公黑肩欲杀周庄王,立其异母弟王子克为王。大夫辛伯劝说周公黑肩不应以庶子代替嫡子。黑肩不听,辛伯即将此事上报庄王,庄王趁黑肩不备将其杀害。

鲁桓公及夫人姜氏(齐襄公妹)访问齐国,齐襄公与姜氏私通,鲁桓公大怒。齐襄公即令公子彭生杀鲁桓公。

公元前685年 管仲改革

春秋之世,诸侯争霸是时代主题。齐桓公即位以后,齐国内忧外患一大堆:内部,财政危机相当严重;外部,邻国对齐国虎视眈眈。齐桓公想在此基础上雄霸天下,是绝无可能的。因此,在鲍叔牙的举荐之下,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相管仲主持的改革拉开了帷幕。

经济方面:改革土地征税制度。首先,将土地收归国有,然后分田到户,农户根据所分土地的多少和好坏,按照不同的征税标准纳税,分到的土地不能买卖和转让。这样一来,地多、地好的,纳税自然也多;地少、地坏的,纳税自然就少。如果农户分到了下等土地,但将土地改良后获得了好的收成,那么五年之内不用纳税。

政治方面:实行“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居,不许随意杂处、迁徙,职业世代相传。在动荡的春秋之世,此举确保了齐国社会稳定。

军事方面:实行农军合一。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农闲时操练,战时从军,编成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队伍。

经过改革,齐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获得极大的发展,奠定了齐桓公称霸的基础。

公元前684年 长勺之战

公元前684年,齐国和鲁国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上演了一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好戏。任何战争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长勺之战,起于齐国的内乱。

公元前686年,自立为王的齐襄公死后,齐国群龙无首,大臣们分别拥立公子小白和公子纠为王。最终,公子小白坐上了王位,是为齐桓公。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落选”的公子纠只好逃到自己母亲的母国鲁国去避难。

鲁庄公为了让自己的亲外甥当上齐国国君,就率领军队护送公子纠回齐夺取政权。齐鲁开战,鲁国大败。为了向齐国赔不是,鲁庄公处死了公子纠。但齐国对鲁国的怨恨,并未随公子纠之死而化解。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以优势兵力步步侵鲁,鲁国相对处于劣势,退到长勺。曹刿向鲁庄公分析了齐鲁战争态势,并献上“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之策。

战争朝着曹刿预计的方向发展。齐军两次击鼓冲锋,鲁军都未迎战。当齐军第三次击鼓冲锋时,士气早已萎靡不振,士卒们以为鲁军还会像前两次一样消极避战,结果鲁军雷霆出击,将齐军打得溃不成军,仓皇败走。

公元前682年:宋国大夫南宫万杀闵公,立公子游。闵公弟公子御说杀公子游和南宫万,夺得君位,是为宋桓公。宋国内政一片混乱。

公元前681年:三月,齐桓公与宋桓公、陈宣公、蔡哀侯、邾子克于齐国西南边境上的北杏(今山东东阿北)会盟,以平宋乱。遂国不参加会盟,齐国灭遂。

公元前679年:齐桓公召集宋、陈、卫、郑四国于鄄(今山东鄄城)会盟,齐国始霸。

公元前666—前651年 骊姬乱政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打败了骊戎(古代戎族人的一支,春秋时期在今陕西临潼一带),骊戎为求和将骊姬姐妹送给晋献公。后骊姬为晋献公生下奚齐,其妹生下卓子。骊姬天生丽质,深得晋献公宠爱,又有强烈的政治野心,于是设计废嫡立庶,让自己的儿子顶替太子申生。

公元前666年,骊姬鼓动晋献公把申生、重耳和夷吾分别派往曲沃、蒲地(今山西隰县西北)和屈地(今山西吉县北),而把奚齐和卓子留在都城绛(今山西翼城东)。骊姬企图通过分散诸公子,防止他们联合起来。骊姬与梁五等人劝谏晋献公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嗣。

公元前660年:十二月,狄人攻卫。国人怨恨卫懿公好鹤,给鹤乘轩封官,荒怠国事,因此无心拒敌,卫军溃败,狄人一举灭了卫国。

齐援卫复国,立戴公于曹(今河南滑县)。

公元前659年:狄攻邢国,尽毁其都城。齐桓公率领齐、宋、曹三国军队救邢,建新都,继绝世。

公元前658年:春,狄人侵卫,卫国向齐国告急。齐桓公率领诸侯伐狄,为卫国在楚邱建立新都。

公元前656年:骊姬诬陷太子申生要毒杀晋献公,申生为证清白,上吊自尽。重耳和夷吾也因受到牵连而逃往国外。

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死前将骊姬子奚齐嘱托给大夫荀息。作为托孤大臣,荀息佐助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晋国大夫里克是支持太子申生的,因此在办理晋献公丧礼的过程中杀死了幼主奚齐。荀息又将骊姬妹妹的儿子卓子立为新君,里克等人又将卓子杀死在朝堂之上,机关算尽的骊姬亦被鞭杀而死。晋国由此内政大乱,史称“骊姬之乱”。

“骊姬之乱”是晋国公族的一次权力之争,对发展中的晋国是一次政治地震,其余震在晋献公死后才开始显现出来。自公元前651年到公元前636年,十六年间,晋国政局不稳,内政混乱。直到晋文公回国主持大局,才结束了“骊姬之乱”对晋国的影响,使晋国走向强盛。

公元前656年 召陵之盟

齐桓公在中原的霸主地位,还没有得到南方强国楚国的认可。

公元前657年,在齐、蔡、楚三国之间发生的一桩婚事,改变了这一局面。是年齐桓公与宠姬蔡姬泛舟河上,由于蔡姬在船上摇动嬉戏,齐桓公非常害怕,劝止不听,齐桓公一怒之下就把蔡姬撵回了娘家——蔡国,闭门思过,两人并没有解除婚姻关系。但是,蔡侯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索性把蔡姬改嫁给齐桓公称霸的劲敌——楚成王。这就意味着蔡国公开投向了楚国的怀抱。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齐、宋、陈、卫、郑、许、曹、鲁八国联军,攻打蔡国。蔡军招架不住,八国联军长驱直入,打到蔡楚边境。

楚成王一方面紧急备战,另一方面派大夫屈完出使齐国军营讲和,管仲代表齐国出面。屈完和管仲都是聪明人,都知道此次战事的起因,但谁也没有将其摆到桌面上来谈,他们需要找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屈完质问管仲,齐军为何攻打楚国。管仲说:当年召公命我们齐国管教那些不听话的诸侯。楚国有义务向周王室进贡包茅,但你们却不履行义务。我今天来攻打你们,不是很正当吗?屈完代表楚国,面服心不服。两大强国其实谁也不愿硬碰硬,那样只会两败俱伤。

于是,两国在召陵(今河南郾城)这个地方,进行和平谈判:楚国愿意与齐、陈、卫等八国结盟,拥戴周王室。

公元前651年 葵丘之盟

葵丘之盟是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为确立自己的霸主地位而举行的一次会盟。

要解读葵丘会盟,首先要回顾一下西周末年那些事儿。一方面,自从平王东迁以后,周王室式微,各地诸侯开始不听话了;另一方面,各地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彼此之间兼并战争不断。还有一些少数部族也趁着中原诸国群龙无首,不断对中原进行武装侵略。另外,南方的楚国发展壮大后,经常侵扰中原诸国。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迫切需要一个“带头大哥”,出来指挥局面。

这时候,经过管仲改革以后的齐国势力最为强大,于是承担起了“带头大哥”的重任。齐国召集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在宋国葵丘(今河南兰考)会盟。周襄王也派代表参加。盟约申明:“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

葵丘之盟是春秋时期最重要的一个会盟,此后,齐桓公可以像周天子一样,对其他诸侯发号施令,标志着他的霸业达到顶峰。

公元前649年:王子带勾结戎人欲夺取王位,周襄王借秦、晋等国之力,平定了这场叛乱。

公元前648年:王子带二次作乱,周襄王讨伐王子带,带出奔齐国。

公元前644年:戎人侵袭周室,周襄王向齐国告急。齐桓公率诸侯戍周。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卒,其生前曾将太子昭托付给宋襄公。诸子忙于夺嫡,没人顾得上为齐桓公装殓,王位之争走向白热化。公子无亏在易牙和竖刁拥立下抢先即位。太子昭出奔宋国,宋襄公联合卫、曹、邾三国军队杀奔齐国,送太子昭回国。齐国军民闻讯,即杀死无亏,迎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

公元前638年 泓水之战

宋襄公一直以齐桓公为榜样,齐桓公死后,宋襄公就想当霸主,于是召集诸侯在盂(今河南睢县)会盟。

公元前639年,会盟之日,楚、陈、蔡、许、曹、郑等诸侯如期赴会,而齐、鲁两国却爽约未至。宋襄公以诸国之中自己的爵位最高,又有平定齐国内乱的功劳,就自荐为盟主,结果楚国唱反调,早已埋伏好的楚军跳将出来俘获了宋襄公。楚成王挟宋襄公,攻打宋国,一路打到宋国都城商丘(今河南商丘)。宋国严防死守,楚国一时也难以克城。楚成王心想,既然达不到挟宋襄公以令宋国的目的,杀了他还会引起公愤,不如就放了他。宋襄公这才重获自由。

作为堂堂一国之君蒙羞至此,宋襄公一心复仇。公元前638年,楚国的盟国郑国国君去朝见楚成王。郑国世受周王信任,如今不去朝觐周天子,却去朝拜自立为王的楚君,有失体统,宋襄公若以此为由兴师攻郑,也算替天行道。宋襄公的哥哥目夷非常反对弟弟的举动,可是宋襄公已经吃了秤砣铁了心。

这一年夏天,宋襄公挥师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派兵驰援,直捣宋国。宋襄公闻讯,急忙率军往回赶。当宋军赶到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北岸时,楚军也到了泓水南岸,两军形成隔泓对峙的紧张态势。楚军渡河时,目夷建议宋襄公趁楚军渡河之时发起攻击,速战速决。宋襄公认为这样做不厚道,怎么能在对方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攻打呢?宋襄公以仁义著称,却不明白战争就是流血的政治。

战争的结局在意料之中。等楚军渡过泓水,摆好战阵,猛扑宋军时,宋军被打得溃不成军。楚成王并没有因为宋襄公曾对自己仁义,就放他一马。宋襄公大腿上中了一箭,在哥哥目夷等人的保护下,才狼狈逃回宋国。

泓水之战半年后,宋襄公因旧伤复发而亡,他那仁义的理想也成了历史的绝唱。

公元前636年,秦国帮助流亡在外的重耳回国争夺君位,重耳即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 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多数国君都跃跃欲试,想成为中原霸主。齐国衰落之后,宋国希望成为新任霸主,跟南边的楚国交战多年,最终惨败,向楚国纳贡,成为楚国的附属国。楚国势力逐渐扩张,郑、许、陈、蔡、鲁、卫、曹等小国慑于楚国威势,纷纷依附。楚成王称霸的信心如日中天。

楚成王遇到了劲敌。晋国的晋文公很有抱负,也想成为中原霸主。

公元前634年,宋国与晋国结盟。楚成王派令尹子玉、司马子西率大军讨伐宋国,宋国向晋文公求救。

公元前632年,晋军救宋,为避开楚军锋芒,在开战之前,晋军主动要求退军“三舍”(九十里)至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楚军中了晋军诱敌深入的战术,以为晋军怯战,于是马上追击,结果大败而归,损失战车一百辆,兵卒被俘一千人。晋文公一战成名,确立了自己“春秋五霸”之一的地位。

公元前632年 践土之盟

城濮一战,晋国人在晋文公的带领下,大败楚国人。楚国图谋中原,僭越称王,一直让周天子耿耿于怀。周王室早已“家道中落”,对楚国毫无办法,如今晋文公替他教训了楚国人,周天子对晋文公颇为感激。

公元前632年五月,在晋军班师回朝的途中,周襄王先是派特使王子虎赶来向晋文公表示祝贺,然后表示自己稍后也会亲临慰劳晋军。晋文公闻知周天子将亲临祝贺,赶紧率领军队开进郑国的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并建立行宫,同时召集齐、鲁、宋、陈、蔡、郑、莒等国诸侯前往践土朝见周天子。

周襄王驾临后,晋文公向天子献上楚俘。第二天,周天子给晋文公写了《晋文侯命》,正式册命晋文公为“侯伯”(霸主)。过去那些归服楚国的小国,也都倒向晋国。晋文公率领诸侯向周天子盟誓:“共辅王室,无相害也,有渝此盟,明神殛之,俾队其师,无克祚国,及而玄孙,无有老幼。”

践土之盟后,晋文公的霸主地位得到周天子的肯定和列国的公认。自文公始,晋国又历襄公、灵公等十一位国君,称霸时间长达百余年。

公元前627年 崤之战

崤之战是秦晋争雄的一场战争。一代霸主晋文公死后,秦穆公摩拳擦掌,欲图东进,但晋国却成为其东进道路上的拦路虎。公元前628年,郑、晋两国国君死亡,秦穆公不听大臣蹇叔等人的劝阻,决心突破晋国,偷袭郑国。晋国中军先轸向新君晋襄公进言:“我国甫历国君新丧,秦与晋乃同姓,不但没有为我国新丧举哀,如今竟然趁机攻打我国,实属无礼。”而晋襄公为了维护本国的霸主地位,决心出兵打击秦师。

公元前627年十二月,秦国派孟明视突袭郑国,秦军通过崤山隘道,越过晋国南境,抵达滑(今河南偃师)地。此时,郑国商人弦高的出现,成为改变此战结局的神来之笔。弦高赴周贩牛,恰好经过此地,与秦军相遇,机警的弦高一面冒充郑国使者犒劳秦军,一面派人回国报警。秦军孟明视以为郑国早有准备,不敢继续贸然东进,决定回师。晋襄公派先轸率军赶到崤山(今河南洛宁西北),并联络当地的姜戎,在隘道两侧设下埋伏。

公元前627年四月,秦军回师至此,晋军和姜戎突发猛攻,前后夹击。晋军以逸待劳,且有备而来,而秦军则是千里远袭,劳师以远,加之疏于防范,以致全军覆没,将帅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被俘。

公元前624年:在崤之战中秦国的惨败,改变了秦国的发展路径。秦穆公面对现实,不得不放下东进的念头,改为向西发展。秦国西北生活着昆戎、绵诸戎(今甘肃天水东)、义渠戎(今甘肃宁县)、乌氏、陆浑等部落。西戎时常侵扰秦国边地,是秦人欲图东进的重要牵制力量。秦穆公任用由余,开地千里,成为西戎的霸主。秦穆公采取先强后弱的方针,各个击破,先后征服了八个西戎部族,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史称“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公元前613年:周顷王卒,子匡王立。周公阅和王孙苏为争夺政权,相持不下,请求晋灵公主持公道,灵公派大夫赵盾裁决二人纷争。天子重臣请求诸侯裁决事端有违周礼,可见当时礼制崩坏。

秋七月,有星孛(彗星)入于北斗。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哈雷彗星的记载。

公元前611年 楚庄王灭庸

庸国是追随周武王灭商的主要诸侯国之一。庸国地处秦、巴、楚三国之间,建都上庸(今湖北竹山西南)。在楚国崛起之前,庸国是南方名副其实的群蛮领袖。

在楚国东、南、西三面,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部族,被称为“群蛮”“百濮”。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了大灾荒,经济实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庸国趁机率领群蛮分别从楚国西南、东面和东南大举伐楚。

面对危急形势,楚国内部有人主张迁都以避战祸,令尹蔿贾坚决反对。英明的楚庄王采纳了蔿贾的意见,发兵反击庸国。当楚军到达庸国的方城时,两军交战,楚国受挫。楚军采纳了大夫潘尪(字师叔)骄兵必败的建议,故意与庸军七战七败。果不其然,庸军内部骄傲情绪开始发酵滋长,对楚军也放松了警惕。楚庄王抓住战机,派子越和子贝兵分两路,夹击庸军,又巴、秦两国军队加入战事,群蛮大为震慑,纷纷与楚国订立盟约。于是,楚国灭掉了庸国。

楚庄王灭庸是春秋时期的一件大事,楚国因此解决了枕榻之忧,得以全力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 楚庄王问鼎

楚庄王伐陆浑(今河南嵩县北)之戎。在经过周室近郊时,楚庄王陈兵示威。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慰劳楚庄王,庄王向其询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

在夏、商、周时期,九鼎乃立国重器。从天子至士,不同级别的贵族所用鼎的数量,必须遵循严格的礼制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楚庄王问鼎,僭越之心昭然若揭。王孙满回答他说:“不在于鼎的大小和轻重,而在于德。周德虽衰,但是天命未改,所以鼎的轻重,是不可以问的。”楚庄王听了这番话,知道代周的时机还没有成熟,于是率军离周返楚。

公元前597年 邲之战

晋楚争霸多年,夹在两国中间的一众小国跟着成了炮灰。宋国倒向晋国,许、陈、蔡国与楚国接壤,跟随楚国。郑国既临近楚,又与晋接壤,处境极其尴尬:若与晋交好,则楚国来攻;若与楚交好,又会得罪晋国,因此在晋楚之间只能随风摇摆。

楚庄王在相国孙叔敖的辅助下,国力强盛,雄心勃勃,欲问鼎中原。因此楚、晋之间必有一战。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因为郑国对自己的态度摇摆不定,出兵围攻郑国都城政(今河南新郑)。晋景公派主政至卿荀林父率上、中、下三军救郑。听到郑国已归降楚国,晋军内部开始出现分歧,上军主帅士会主张退兵,中军副帅先彀主张继续作战,若中途而退,霸主晋国将颜面扫地。楚庄王原想降郑后退兵,后在宠臣伍参的建议下,趁晋军内部意见分歧之际,出兵击晋。结果晋军大败。

此战奠定了楚庄王称霸中原的基业。

公元前594年 鲁国初税亩

历史进入春秋以后,原先西周实行的井田制崩溃,牛耕和农具普及,生产力得到大发展,私有土地增多。这些私有田产是不纳税的,而且在自家的土地上干活很有干劲,收成大大提高。可这样一来,不纳税的土地越来越多,而诸侯或贵族控制下的公田,却由于歉收等原因,赋税收入大减。各国的统治者们不乐意了,为了增加自己的赋税收入,诸侯们想了个办法——进行赋税制度改革。

前594年(鲁宣公十五年),鲁国实行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即“初税亩”。鲁国承认土地私有,无论是公田还是私田,一律按亩纳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

继鲁国之后,楚、郑、秦等国也都进行了类似的赋税改革。至此,土地私有制取代了土地公有制,一种新的封建土地关系形成。

公元前589年 鞍之战

春秋时期,晋、齐两国争霸,晋国战败以后,霸势渐衰,齐国开始不把晋国放在眼里。

公元前589年,齐顷公一面远交楚国,一面攻伐自己的近邻鲁国。鲁国的盟国卫国派孙良夫、石稷、宁相、向禽率军援助鲁国,结果为齐军所败。鲁、卫两国向晋国求援,晋国派大军出击齐军,晋、齐两国大战于鞍(今山东济南)。齐顷公亲自挂帅出战,他的手下逄丑父作战也很英勇,但最终不敌晋军,齐军大败。晋军主将郤克乘胜追击,齐顷公和逄丑父在战车上互换了位置,侥幸下车脱逃回国,逄丑父被误认为是齐国国君而被俘。两国之间的战后谈判在讨价还价中展开:齐国向晋国求和休战。晋国不许,要求齐顷公将其母萧同叔子送到晋国来当人质,还要把田间阡陌改为东西向,因为晋国在齐国的西边,这样便于晋国日后出兵攻打齐国。这样带有侮辱性的“灭国”条件,齐国当然不肯接受,据理力争。最终晋国答应,齐国归还侵占鲁、卫两国的土地,战事消停。

通过鞍之战,齐国想代替晋国的设想未能实现,但是齐顷公振兴政治,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公元前579年 第一次弭兵之会

所谓“弭兵”,即消除兵祸,控制军备。春秋时期,弭兵之会共进行两次,两次发起者都为宋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宋国地处晋、吴、齐、楚等国的交通要道,但凡列国发生战争,身处其间的宋国必然遭殃,因此其渴望和平的诉求最为强烈。

公元前591年至公元前580年,晋、楚两国为了争夺中原霸主的地位打得不可开交,而宋国夹在两国之间,成了主战场。然而,晋、楚两大国旗鼓相当,谁也没有能力将对方制服。经过十余年交战,双方都疲惫不堪。

公元前584年,楚国人钟仪被郑国俘虏,郑国将楚俘献给了晋国。公元前582年,晋景公有意释放楚俘钟仪,楚共王遂借此良机,派遣公子辰至晋,以示停战修好之意。夹在楚晋之间的宋国,早已苦不堪言,渴望休兵和平,宋国大夫华元得知两国均有停战之意,遂积极奔走,力促和平。

公元前579年,晋、楚两国宣布休兵罢战,在宋国西门外订立盟约,史称“宋西门之盟”。此为第一次弭兵之会。

这次得来不易的和平并没有维持太久,仅4年之后,楚国就背弃盟约,出兵攻打郑、卫。晋国一看楚国架势,于是联合吴国一起对付楚国,晋、楚两国再次燃起战火,在鄢陵刀兵相见,第一次弭兵之会就这样宣告破产。从长远来看,此次弭兵之会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中国召开和平会议的先河。

公元前575年 鄢陵之战

晋、楚为争夺中原霸权开展的又一次大战。

公元前575年,楚人诱使郑国叛晋归楚。晋厉公率师伐郑,楚共王前来救郑,两军相遇于郑国的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六月二十九日晨,楚军突袭晋军,想在齐、鲁、宋、卫等国援兵到来之前,速战速决。晋厉公确定了作战方略,首先分出一部分兵力,攻破楚军之中力量薄弱的左军和右军,然后集中兵力攻打楚国的王牌军“中军”。战争从清晨持续到夜幕降临,楚军大败,楚共王带着被射伤的眼睛退兵。

晋、楚前后经历了三次大型会战。此战之后,楚国失去争夺中原霸权的实力。而晋国虽然霸权在握,但对周边国家的控制力也相应削弱了。

公元前562年 鲁三分公室

鲁三分公室是一个很长的故事。

公元前693年,鲁桓公死于齐国,其长子即位,是为鲁庄公。桓公次子庆父、三子叔牙、四子成季辅政,三家卿大夫分别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其后人史称“三桓”。由此奏响了三分公室甚至四分公室的序曲。

“三桓”分别以费邑(今山东费县)、成(今山东宁阳东北)、郈(今山东东平东南)为封邑,他们在各自的封邑内修筑城池,积累实力。

公元前627年,鲁僖公去世,其子文公即位。在鲁僖公、文公时期,鲁僖公的兄弟东门襄仲权势日炽。文公死后,东门襄仲杀了文公的嫡长子,而立庶子俀,是为鲁宣公。从宣公时期开始,鲁国公室卑而私家强,进入东门氏专权的时期。

此时,孟孙氏、叔孙氏分别与东门氏发生冲突,实力大削,而季孙氏则采取了亲东门氏的策略,实力得到了保存。

公元前601年,即宣公八年,东门襄仲死,他安排自己的儿子公孙归父继续执掌鲁国政权。这一时期,孟孙氏的孟献子、季孙氏的季文子深得民心,实力大增,不可避免地与专权的东门氏发生矛盾。

公元前591年,即宣公十八年,公孙归父打着去三桓以张公室的旗号,到晋国朝聘,希望借助晋国力量剪除三桓势力。结果公孙归父刚走没多久,鲁宣公就驾鹤西去。季文子紧急驱逐东门氏,季文子专权,奠定了三桓专权的局面。

鲁襄公即位后,季文子为司徒,叔孙穆子为司马,孟献子为司空,三桓完全操纵了鲁国政权,鲁国国君成为傀儡。鲁国由此开始了三个家族轮流掌权、世代相传、长达四百多年的三桓统治时期。

公元前562年,季武子与叔孙穆子盟誓,增设中军,形成上、中、下三军格局,史称“作三军”,三家各占其一。这样,三家瓜分了公室的军权。

公元前555年 平阴之战

公元前558年,晋悼公因病去世,他的儿子晋平公即位。晋悼公的去世,使晋国霸业摇摇欲坠。此时的齐灵公还想着齐桓公称霸中原、九合诸侯的伟业,想再次超过晋国,成为中原老大。齐国趁着晋国内乱之际,时不时地攻打周边亲晋的鲁、卫等国。

对于齐国的挑衅行为,晋国忍无可忍,于公元前555年,联合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等国军队十二万人,在鲁国的济水会师,共同讨伐齐国。

齐军迅速发起抵抗,齐灵公亲率大军驻扎平阴,在此地筑了一道城堑,防范晋军。联军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平阴,一路进军齐都临淄,齐军死伤无数。后来,两路联军在临淄会师,将齐国都城围住。齐灵公吓得仓皇失色,打算逃到邮棠(今山东平度东南),被太子和大臣劝阻。

在这场战役中,晋军还跟齐军打起了心理战。交战中,晋军中将荀偃看见齐国大夫析文子,告诉他鲁国和莒国的军队已经从侧翼绕道去进攻齐都临淄。析文子吓得不轻,赶紧将这一消息告诉了齐灵公,齐灵公心生忧惧。荀偃还让军队在战车后面绑上木柴扬起漫天灰尘,营造出千军万马的气势。

楚国为了援助齐国,出兵攻打郑国。晋平公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宣布撤军。齐国在此次战役中实力大损,被迫向晋国求和。

公元前546年 第二次弭兵之会

公元前546年,宋国向戌奔走于齐、秦、晋、楚,游说停战,四国皆表示同意。五月,第二次弭兵之会在宋国召开。除了秦国未参会外,晋、楚、宋、齐、鲁、郑、卫、陈、许、曹、邾、滕、蔡十三国参加了会议。七月,最终达成停战协议,晋、楚并列为霸主,除齐、秦外,其他国家都要向两大霸主纳贡。

第二次弭兵之会以牺牲小国利益为代价,换来了列国之间40年的和平。

公元前537年:季武子削去中军,将上、下二军改为四军,季孙氏占其中二军,孟孙氏、叔孙氏各占一军,形成四分公室的局面。

公元前520—前516年 王子朝作乱

自周平王东迁以来,诸侯逐渐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王室“天下共主”的桂冠也戴得摇摇欲坠。在此严峻的形势下,周王室内部却接二连三地展开了王子们争权的宫廷政变。最为严重的一次夺嫡大战即“王子朝作乱”。

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死前,嫡长子寿已病死,景王欲立庶子朝为太子,然而还没有来得及立,景王就驾崩了。大夫单穆认为应该立嫡子,于是拥戴王子寿的弟弟王子猛为君,即周悼王。王子朝为争夺王位,发动叛乱。是年,周悼王在王子朝的颠覆下亦驾崩。

公元前519年,支持悼王的晋国出兵入周,拥立王子匄,是为敬王,并派兵围攻王子朝,王子朝大败。六月,王子朝卷土重来,进入王城。敬王迁居王城东边的狄泉,人称“东王”;王子朝被周世卿尹氏立为王,人称“西王”。自此东西并峙,争斗不断。

公元前517年,晋赵鞅召集鲁、宋、卫、郑、曹、滕、薛等国共商安定王室。

公元前516年十月,周敬王在晋军拥护下起兵伐王子朝。十一月,原本追随王子朝的周世卿召伯盈倒戈,逐王子朝。王子朝遂携带周室典籍奔楚,周王朝几百年累积下来的诗书典籍扫荡殆尽,周文化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公元前505年,王子朝在楚国被人杀死,其在国内的余党继续作乱,敬王出奔晋国。

公元前502年,晋定公护送周敬王还都,王子朝余党被歼灭。从周景王驾崩到周敬王还都,王子朝之乱历时十八年,此乱之后,东周威势不复从前,完全沦为大国的附庸。

公元前506—前473年 吴越争霸

当中原诸侯的争霸大戏进入尾声之时,吴、越两国起而争霸。

公元前515年,吴王阖闾即位,重用伍子胥、孙武治理国家。

公元前506年,阖闾以伍子胥为大将举兵攻楚,攻占楚国都城郢。

公元前496年,阖闾率军南攻越国。越王勾践率兵迎战,在槜李(今浙江嘉兴一带)大败吴军,吴王阖闾受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即位。

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为了替父报仇,伐越于夫椒(今江苏太湖洞庭山)。越王勾践采纳范蠡的计策向吴国求和,保存本国的实力,以图东山再起。自此以后,越国沦为吴国的属国。

吴王夫差已经解决了后顾之忧,于是挥师北上,图霸中原。与此同时,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时刻不忘消灭吴国以雪前耻。他任用范蠡、文种主持政事,休养生息。当夫差在黄池大会诸侯、与晋争霸时,越王勾践乘机攻入吴都,并将其太子杀死。吴王夫差急忙班师回国,派人向越国求和。

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二度伐吴。此时的吴王夫差早已不是勾践的对手,继续派人向越国求和。在范蠡的建议下,勾践灭掉吴国。此后,越王勾践北上争霸,宋、郑、鲁、卫等皆归附越国。勾践将都城迁到琅琊(今山东胶南),并大会诸侯于徐州,经过周元王的承认,勾践成为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