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功臣,新革命
不觉岁将尽,已复入长安。
月影含冰冻,风声凄夜寒。
——(隋)杨广《冬夜》(节选)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君主与功臣之间,“飞鸟尽、良弓藏”的事情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将开国功臣张良、韩信等悉数斩除;明太祖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将开国元勋烧成灰烬。然而,隋文帝又是如何处理君臣关系的呢?是宽容厚德还是尽数诛杀?
百官之中,高颎与苏威是红得发紫的大臣,既然红得发紫,那就难免遭人羡嫉。嫉妒他们的人中就有卢贲,卢贲与高颎一样,都是开国元老级别的大臣。在他的心目中,自己虽然功劳不比高颎,不过也是伯仲之间。开国之后,高颎坐上了一品大员的位置,而自己仅当一个四品的小官。这还不算,更令他生气的是苏威,苏威连元老都不算,没想到杨坚让他身兼五职,并且每个官都比他大。待遇如此不公平,卢贲恨不得跳脚骂街,心中怒火一时难平。
愤愤不平的不止卢贲一个,还有元老大臣刘坊。刘坊本是杨坚辅政的头号功臣,在三方之乱斗争中,刘坊在杨坚最需要他的时候掉链子。此后,他在杨坚心中的位置一落千丈,从此备受冷落。开国之后,杨坚封他一个“柱国”的虚职,但没有实权。
一样郁闷的还有元谐、上柱国李恂、华州刺史张宾等人。一帮难兄难弟聚集在一起结成了联盟。他们决定搬倒高颎和苏威。联盟为了扩大势力,决定拉拢太子杨勇,杨勇虽然是太子,但没有杨广得宠,尴尬的处境使杨勇有扩充实力的需求。卢贲认为,只要死心塌地地跟着杨勇,有朝一日太子登基坐殿,自己就能跟着沾光了。
杨坚很快识破了卢贲的计划,下令彻查此事。刘坊等人见事情败露,将罪名都推给了卢贲和张宾,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刘坊、张宾二人论罪当斩,杨坚念及旧情,只是将他们贬为庶民。
祸不单行,刘坊的老搭档郑译也倒霉了,郑译和刘坊类似,也是功臣,杨坚掌权之后待他不薄,不仅加封他的官职,而且金银财宝等赏赐更是不计其数,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郑译经常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干一些贪污受贿的不法勾当。贪污腐败怎能逃过杨坚的法眼,杨坚表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实则将其权力架空,虽然任其贪腐,但是国家政事不能让这样的人耽误了。不仅如此,杨坚平定三方之时,郑译的临阵退缩也让杨坚对他大失所望。
杨坚也给郑译某了个“柱国”的虚职,郑译早已察觉杨坚不待见他了,于是主动提出辞职。杨坚为了稳定政治局面,对他礼遇有加,不仅给他大加赏赐,还给了他两个儿子官职。退休之后的郑译仍然迷恋权力,歇斯底里地他在家中大行巫蛊之术,被杨坚安插的卧底发现。杨坚召他入宫,质问道:“我不负公,此何意也?”郑译听罢无言以对。杨坚念其有功依然没有杀他,只是罢免了他的官爵。郑译虽然吃喝不愁,但是他的政治生命已经走到尽头。
杨坚掌权之前,刘坊和郑译功劳最大,但是他们自视甚高,不知检点,干出许多出格的事情,郑译虽然被贬了官职,但是最终得以安度晚年,但是刘坊就没那么幸运了。
卢贲的案子中,杨坚已经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本以为刘坊等人可以收敛,但刘坊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反而蹦得比谁都欢。他和梁士彦、宇文忻一起,竟密谋推翻杨坚。
梁士彦是原北周旧臣,在北周期间就立有功勋,而在三方之乱时,他和宇文忻在讨伐尉迟迥军时立下战功。杨坚任命梁士彦为向州刺史,由于二人早就传出在交战之前收受贿赂,因此杨坚对他心存芥蒂,又得知相师传言他能位居“九五”,因此将他传到京城,给了他个柱国的虚职。
宇文忻何许人也?自幼聪明好学,十多岁就小有名气,但他颇为自负,就连韩信、白起等历史名将也不放在眼里。三方之乱时,宇文忻立有大功,多次以奇兵制胜。击败尉迟迥之后,杨坚还对他大加赞赏,说道:“尉迟迥倾山东之众,动百万之师,而你屡出奇策,战无不胜,诚可谓天下英杰!”宇文忻被封英国公,加封食邑三千户。
二人表面关系莫逆,但杨坚早就对宇文忻产生猜忌,虽然在以前二人交情确实不浅,但杨坚摄政之后,他们早已变成上级与下属的关系。首先,尉迟迥阵前行贿的事件中,收受贿赂的嫌疑人就有他。其次,宇文忻虽然骁勇善战,但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自幼他就说过很多自负的狂言,因此他的军职越高威胁就越大。
宇文忻曾和于仲文之间有过谈话,在与尉迟迥交战之时,宇文忻一直担心叛乱平定后,杨坚是否会行鸟尽弓藏之事。于仲文马上回答:“丞相宽仁大度,明察秋毫,若我等竭诚尽忠,丞相必对我们信任不移。”之后,于仲文又将杨坚的三大优点一一陈述,这才将宇文忻安抚下来。
此事被杨坚得知后大生猜忌之心。之后突厥进犯,杨坚打算将兵权交给宇文忻,被高颎阻止。连高颎都怀疑宇文忻,因此杨坚对他更加怀疑,随便找个由头就将他的官职撤掉了。宇文忻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刘坊、梁士彦、宇文忻三人遭遇相同,所以同仇敌忾。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哥儿仨密谋造反,推梁士彦为皇帝。梁士彦原本想借杨坚祭太庙之机发动政变,后经宇文忻提议,决定在蒲州起兵造反。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梁士彦的外甥将此事报告给杨坚,杨坚不仅没有查处,反而提升了梁士彦的官职,梁士彦尾巴翘上了天,打算起兵。而杨坚是何等聪明,他欲擒故纵麻痹敌人,又将计就计,将参与叛乱的同党都引出来,再来个一窝端。
公元586年八月,按照惯例,梁士彦和宇文忻、刘坊等刺史回京述职。他们匆匆赶回长安。当天朝会都是照常进行,并未有什么风吹草动,而朝会仪式进行到一半时,杨坚脸色突变,左右禁军同时杀出,此时他们才发现,原来此次朝会就是他们三人的“鸿门宴”。没有防备的三人束手就擒,刘坊低头不语,杨坚又拿出了他们谋反的确凿证据,起初辩白的梁士彦也哑口无言。三人被悉数问斩,家里的亲戚也被连坐,该罢官的罢官,十五岁以上的被发配边疆。
至此,谋反案告一段落。
▲隋朝书法